㈠ 宅基地使用權確權啥意思
宅基地使用權確權是指農村居民為建造自有居住房屋對本集體土地的佔用、使用的權利。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只有具備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資格的人才能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福利性質和社會保障功能。
㈡ 招標文件題目《集體建設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登記發證項目》,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就是農村土地確權,
因為因為分地到戶
沒有發證件給農民,
現在分的地給發證。
㈢ 請問土地確權證,和宅基地使用證是那個單位發放的
土地確復權證包括宅基地及農業土地制的使用確權。
"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范圍: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是對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等,土地權利的確權的登記發證。農村集體土地使用權主要包括:宅基地使用權、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發證,一般要覆蓋到全部農村范圍內的集體土地,包括屬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
農村土地確權證,確定的土地使用權年限,以確權登記證載定年限為准,按現行的法律與政策規定,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期限一般是三十年,從簽訂承包合同之日起開始計算。現在的土地確權,只是對原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法律確認,及頒發經營權證。對於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期限,仍按原承包合同約定的期限執行。
依照法律、政策的規定確定某一范圍內的土地(或稱一宗地)的所有權、使用權的隸屬關系和他項權利內容的證書稱為土地確權證。
土地確權登記發證,可查清宗地(土地登記的基本單元)的權屬、面積、用途、空間位置,摸清土地利用情況,解決土地權屬爭議。根據國土部相關規定,明年底,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要實現全覆蓋,包括農民集體所有的建設用地、農用地和未利用地。
㈣ 宅基地哪些情形下能登記發證給城鎮居民
問:目前各地正開展宅基地使用權的登記發證工作,但是在實踐中經常碰到這樣的問題,這就是有些宅基地因歷史原因或者其他原因目前正由城鎮居民使用,能否給其登記發證?哪些情形下能夠為其登記發證?
答:(1)宅基地一般不得登記給城鎮居民。《國務院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國發〔2004〕28號)、國土資源部《關於加強農村宅基地管理的意見》(國土資發〔2004〕234號)明文規定,禁止城鎮居民在農村購置宅基地,嚴禁為城鎮居民在農村購買和違法建造的住宅發放土地使用證。《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國辦發〔2007〕71號)特別強調:「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因此,一般情況下,宅基地不能登記給非農業戶口的城鎮居民。
(2)具有以下兩種特殊情形的,宅基地可以登記給城鎮居民:①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合法取得宅基地建造房屋的。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的規定,城鎮非農業戶口居民依法在農村取得集體土地建造住房、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以登記給該城鎮居民。理由和依據如下:一是原國家土地管理局1995年3月11日印發的《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第四十八條明確規定:「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的宅基地,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房屋拆除後沒有批准重建的,土地使用權由集體收回。」二是2011年《國土資源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部、農業部關於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國土資發〔2011〕178號)也明確規定:「非農業戶口居民(含華僑)原在農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經該農民集體出具證明並公告無異議的,可依法辦理土地登記,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 『該權利人為非本農民集體成員』」;三是實踐中,在國家出台相關的規定前,地方已經開始這樣的操作。重慶市規定,城鎮居民原在農村合法取得的宅基地及房屋,其房屋產權沒有變化的,可依法確定其宅基地使用權和房屋所有權,其《房地產權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非農業戶口居民」;廣東省也對華僑在農村的宅基地確權登記做出專門規定。②城鎮居民因繼承房屋佔用農村宅基地的。《國土資源部、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財政部、農業部關於農村集體土地確權登記發證的若干意見》(國土資發〔2011〕178號)明確規定:「已擁有一處宅基地的本農民集體成員、非本農民集體成員的農村或城鎮居民,因繼承房屋佔用農村宅基地的,可按規定登記發證,在《集體土地使用證》記事欄應注記『該權利人為本農民集體原成員住宅的合法繼承人』。」在此之前,《杭州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推進宅基地使用權登記發證工作的通知》(杭政辦函〔2009〕173號)和《重慶市國土房管局關於解決新一輪農村土地房屋登記發證工作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試行)》(渝國土房管發〔2010〕86號)都有類似的規定。
㈤ 宅基地確權證怎麼辦
農村宅基地及住房確權登記發證具體步驟如下:
(1)權籍調查測繪。鄉鎮(街道)、村配合經公開招標中標的測繪單位,開展宅基地及住房一體權籍調查測繪,建立不動產登記單元和權籍調查資料庫。調查權利人、坐落、面積、審批情況、建造時間、超建面積、質量等基本情況,建立工作台賬,形成基礎資料。
(2)房屋竣工驗收。對取得建房用地審批手續但未辦理產權證,以及其他需要補辦規劃核實意見的,先辦理房屋竣工驗收手續。
(3)違法建房處置。違法建房按現行辦法、程序進行處置後,符合建房補辦審批條件的,及時辦理審批手續。
(4)確權登記發證。按照「一戶一宅、權屬合法、界址清楚、面積准確」的原則,認真梳理審核權利人提供的確權登記材料,對符合確權登記條件的,根據權利人的申請,依法予以登記發證。
㈥ 國家關於農村宅基地確權有什麼規定
宅基地使用權的法律規定
宅基地使用權是經依法審批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分配給其成員用於建造住宅的沒有使用期限限制的集體土地使用權。
宅基地使用權人對宅基地享有佔有權、使用權、收益權和有限制的處分權,即權利人有權自主利用該土地建造住房及其附屬設施以及將房屋連同宅基地一同轉讓、出租。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面積不得超過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的標准。
宅基地轉讓出租的限制:
宅基地轉讓、出租的,不得再申請宅基地;
權利人轉讓房屋及其宅基地使用權的,應當將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轉讓給本集體經濟組織內符合建房申請宅基地條件的成員;
轉讓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後,宅基地使用權主體發生變化,並涉及受讓人取得新的宅基地,故應當依法辦理轉讓登記手續。宅基地以及住宅房屋,不僅可以用於居住,也可以用於從事家庭生產和經營活動。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具有無償性、福利性,申請取得宅基地使用權後,滿兩年未建設房屋的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其宅基地使用權由集體經濟組織無償收回。
《物權法》第152條至第155條專門對宅基地使用權的問題做出了規定,它明確:
宅基地使用權人依法對集體所有的土地享有佔有和使用的權利,有權依法利用該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屬設施。
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
宅基地因自然災害等原因滅失的,宅基地使用權消滅。對失去宅基地的村民,應當重新分配宅基地。
已經登記的宅基地使用權轉讓或者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變更登記或者注銷登記。
宅基地使用權的特徵
(一)主體的限定性
(二)客體僅限於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
(三)宅基地使用權的用途特定
宅基地使用權的內容
一、宅基地使用權人的權利
(一)在宅基地上建造房屋及其他附著物的權利
(二)在宅基地空閑處建造其他建築物、附著物或種植竹木
(三)宅基地使用權的有限處分權
二、宅基地使用權人的義務
(一)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宅基地的義務
(二)按照批準的面積建造房屋的義務
(三)服從規劃的義務(四)行使宅基地使用權不得妨礙鄰人合法權益的義務
(6)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發證擴展閱讀:
使用程序
農村村民建住宅需要使用宅基地的,須要完成以下程序:
一、申請
申請人持申請材料向當地村委會提出書面用地申請。村委會應當在每一個季度集中申請材料,依法召開村委會或村民代表大會進行審議,並張榜公布,在張榜公布之日起15個工作日內本村村民未提出異議或者異議不成立的,上報給鄉鎮國土資源所初審。
二、現場勘查
鄉(鎮)人民政府組織國土資源所進行現場勘查和群眾調查,審查建房用地和建設申請條件,並製作勘查筆錄和審查意見書。
三、填申請表
國土資源所初審合格後發放《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
四、村委會審查
村委會對申請人提交的《農村村民住宅用地與建設申請表》進行審查並簽署意見,證明申請人的原住宅用地情況和家庭成員現居住情況,由負責人簽字,同時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報鄉(鎮)人民政府審核。
五、審核上報
鄉(鎮)人民政府在收到村委會上報的住宅建設用地申請材料後完成審核並現場確定規劃用地范圍,並報縣國土資源局初審。縣國土資源局對符合審批條件的上報縣人民政府。
六、審批
縣人民政府批准用地的,由縣國土資源局頒發《建設用地批准書》。
七、放樣
由國土資源所牽頭協同鄉鎮政府人員根據《建設用地批准書》和《村鎮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到實地放樣,劃定范圍,填寫《放樣記錄卡》,放樣參加人應當在《放樣記錄卡》上簽字。放樣後,用地申請人方能動工建設。
八、驗收發證
新建、改建、擴建農村村民住宅,應當自房屋竣工驗收合格之日起30個工作日內依法申請辦理土地初始登記或者變更登記手續和房屋產權登記手續,領取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
申請條件
1、因子女結婚等原因確需分戶,缺少宅基地的;2、外來人口落戶,成為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沒有宅基地的;
3、因發生或者防禦自然災害、實施村莊和集鎮規劃以及進行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搬遷的。
農村村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使用宅基地:
1、年齡未滿十八周歲的;
2、原有宅基地的面積已經達到規定標准或者能夠解決分戶需要的;
3、出賣或者出租村內住房的。
由於各省的規定有些出入,具體還要到當地的土地部門進行咨詢後才能確定,總的程序和步驟就是上面所述,如有其他問題,請補充提問。
(6)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發證擴展閱讀來源:網路:農村宅基地
㈦ 農村宅基地發證有哪些規定
一.申報
凡是擁有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人,須領取由土地部門統一印發的《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申報登記表》,以戶為單元,每宗宅基地填寫一份。村民使用的宅基地,必須提交由經濟社、村委會二級經濟組織及鎮政府出具的土地權屬來源證明。然後由調查組負責收集申報材料上交土地管理部門對權屬進行審核。
二.權屬調查
國土部門根據土地使用權人的申請,對宅基地范圍、界線、界址、權屬性質、用途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記錄並經相鄰各方認定,填寫宅基地地籍調查表,繪制宗地草圖,為地籍測量作準備。在宅基地調查過程中,本宗地使用者和相鄰地使用者應按通知規定時間內到場共同指界,對雙方共同確認的用地界線和界址點進行簽名、蓋章,如不能參加指界的,應書面委託代理人出面指界。
三.審核與公告
經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對認為符合登記要求的宗地進行公告,公告內容主要包括土地使用者的名稱、地址、准予登記的土地權屬性質、面積、坐落、四至范圍等。
四.審批
公告期滿,土地權利者及其他土地權益有關者對土地登記審核結果未提出異議的,在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登記審批表上簽署同意登記發證的意見,由市(縣)人民政府領導簽章,並加蓋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登記專用章。
五.登記注冊
根據農村宅基地登記審批表結果,以宗地(宅基地)為單位逐項填寫土地(宅基地)登記卡、土地(宅基地)歸戶卡及土地證書,並由登記人員和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主管領導分別在兩卡上簽字。
六.頒發土地證
農村宅基地進行確權登記後發放的是土地證,這就有點像城鎮買房是有的國有土地使用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