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新專利知識產權該怎麼和投資人分配股份
如果你覺得你復的專利價制值比較高, (比如遠超十萬二十萬的價值,)這里佔百分之三十的乾股不合算,你可能需要請專業的公司評估你的專利的價值,然後根據評估的價值來決定所佔的股比。
依我個人來看,這個要依據你所在的行業前景,以及你的技術的優越性來綜合評定。
但如果是以八千塊錢百分之一的股份,因為你是技術出資人,這個價格肯定偏高,價值應該在五千左右比較合理。
『貳』 深圳中科院知識產權投資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深圳中科院知識產權投資有限公司是中國科學院唯一從事知識產權商業運營的公司,公司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促進我國高技術產業發展為宗旨,以富集社會優勢資源實施技術轉移轉化為原則,以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目標。公司致力於整合中國科學院的優勢科技資源,開展技術轉移、成果轉化和企業孵化等相關知識產權運營工作。
法定代表人:陳曉峰
成立時間:2009-02-03
注冊資本:14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44030110383079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
公司地址:深圳市南山區高新區南環路29號留學生創業大廈23樓08號
『叄』 自然科學的計算方法,自已的科研成果,能否申請知識產權保護,
如果有好的方法的話可以考慮直接整理出來,親自去找中科院或南京大學,中科大的天文學系找權威科學家要求合作研究。。或者自己在相關雜志上發表,也可在國際雜志上發表。。
『肆』 你好,我還想問一下,深圳中科院知識產權這個公司發展什麼的如何。
這個單位原來是中科院的事業單位,後來轉制,變成中科院國有資產管理局專(國科控股)下屬企業屬,企業模式經營,應該不會很大,但是盡管轉製成企業,但是企業在業務過程中,科學院依然是它強大的背景和支持,某種情況下可以說是中科院的服務企業,基本絕大多數項目都是科學院的,這是國科控股大部分企業的現狀。
『伍』 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的科研條件
截至2014年底,研究所在職職工146人,其中科研崗位113人,研究員27人,副研究員37人。有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1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
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入選者:范英(2008年)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范英(2008年) 、李建平(2014年) 根據2016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設有12個研究室。有5個院級研究中心,與合作夥伴共建6個研究中心,有6個研究所級研究中心。
院級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戰略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創新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自然與社會交叉科學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管理創新與評估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研究與培訓中心
共建研究中心:能源與環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科技政策研究中心、北京城市運行與發展研究中心、中德聯合創新研究中心、青海創新發展研究院、創新發展與公共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研究所級研究中心:政策模擬研究中心、國際問題研究中心、統籌與安全管理研究中心、中國高新區研究中心、環境政策研究中心、社會治理與風險研究中心 國際交流 根據2016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與日本科技政策研究所、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系統與創新研究所、韓國科技政策研究所、韓國科技評估與規劃研究院、英國愛丁堡大學、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公共政策學院、英國坎特大學商學院、日本京都大學、印度國家科學技術與發展研究所等多個機構簽署了長期交流合作協議,與英國坎特大學商學院共建了商業與管理績效研究中心。
2013年,研究所與俄羅斯國立研究大學高等經濟研究學院、 新加坡國立大學、德國卡爾斯魯厄理工學院、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研究開發戰略中心等簽署合作協議,邀請歐洲研究理事會主席、 德國弗勞恩霍夫協會系統與創新研究所所長、 日本科學技術振興機構顧問等來訪,同時承擔了 「循證政策制定方法的中英比較研究」 等國際合作項目, 參與主辦或承辦了 「中日韓三國五方科技政策研討會」 、 「 中國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科技評價高層研討會」 、「首屆信息技術與量化管理國際會議」 等。 學術會議 2013年,研究所掛靠的各學會組織主辦、 承辦了 「第十五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 「第九屆中國科技政策與管理學術年會」、 「第八屆全國技術預見學術研討會」等。 獲獎概況 根據2016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獲得國家、省部級獎勵42項。 國家級獲獎獲獎名稱獲獎類別獲獎時間縣域可持續發展的管理理論及應用 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02 高技術開發區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92 大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模式研究 建設部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992 大城市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模式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92 兩淮煤炭開發方案論證 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 1991 攀鋼提釩工藝參數的系統優化----完善提高提釩工藝技術 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1988 危破營房翻建費用合理分配系統分析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88 大慶油田開發與地面工程規劃方案優選的研究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1987 資料來源: 備註:詳細獲獎概況詳見: 項目承擔 根據2016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平均每年在研課題近200項,包括863計劃課題,國家傑出青年基金項目,國家基金面上項目,中國科學院創新工程重要方向項目,國家軟科學重大項目等。在國際合作方面,先後承擔了歐盟第七框架協議項目,美國能源基金會、福特基金項目等,承擔了大量地方政府和企業委託的項目。
2013年,研究所在研課題331項 (新增131項),其中,新增國家軟科學重點項目1項、 面上項目1項,公益性行業專項課題1項,地方科技計劃項目2項,中國科學院項目111項 (2013年新增3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4項(2013年新增10項),國家其他部委項目89項(2913年新增51項),國際合作項目9項 (2013年新增4項),企業委託15項 (2013年新增6項),地方政府及其他科研機構項目58項 (2013年新增21項)。 論文發表 根據2016年1月研究所官網顯示,研究所年均發表各類學術論文300多篇。
2013年,研究所公開發表論文250餘篇,出版專著14部,批准登記軟體著作權4項,研究所主持編纂的「中國科學院科學與社會系列報告」 之 《2013 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報告》、《2013高技術發展報告》公開發布並送達兩會。 《中國科學院院刊》(中英文版) 《中國科學院院刊》(中英文版)是中科院主辦的綜合科技類刊物,該刊作為國家科學思想庫的核心媒體,重點刊登中科院院士和科學家就中國科技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問題提出的研究報告,對重要前沿及交叉學科的發展現狀與趨勢進行評述,探討科技與社會的相互作用,介紹中科院知識創新工程進展,介紹中國科學院科研進展和重大成果。目前常設欄目有:高層視點、戰略與決策研究、政策與管理研究、學科發展、科技與社會、院士與學部、成果與項目、合作與交流、新建機構等。 《科學學研究》 《科學學研究》是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於1983年創辦和主辦的綜合性學術期刊,現由中國科學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科學技術與社會研究中心合辦。
《科學學研究》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總覽》列為「科學、科學研究」類的 「中文核心期刊」,被中國社會科學院評為「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公布為「學位與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被國家科學技術部(原國家科委)認定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認定為「管理科學A級重要期刊」。本刊被《中國科技論文與引文資料庫》(CSTPCD)、《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CHSID)和《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JID)等多家論文資料庫列為統計源期刊,是《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中國期刊網》和《萬方數據期刊網》的全文收錄期刊。2002年為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中國學術期刊文摘》(CSA)首批收錄期刊。2003年榮獲首屆《CAJ-CD規范》執行優秀期刊獎。
《科學學研究》除設有科學學理論、科技發展戰略與政策、科技管理與知識管理、技術創新與制度創新等欄目外,還有科技論壇、書刊評介、學術動態等非常設欄目。 《科研管理》 《科研管理》雜志創刊於1980年,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學術性刊物,本刊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遴選和認定為管理科學A級重要期刊。加入了清華大學主辦的《中國學術期刊專題文獻資料庫》,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主辦的《萬方數據網路中心》。同時《科研管理》期刊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全文收錄;入選為「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統計源期刊(CAJCED);被國家科技部收錄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被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心認定為《中文社會科學引文索引》(CSSCI)來源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被《中國學術期刊文摘》收錄為源期刊;被「中國社會科學期刊精品資料庫」入選。被收錄為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科研管理》雜志現設欄目有:管理理論與方法;技術創新研究;企業技術進步研究;知識產權研究;人才管理;項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農業科研;地方科技與教育;高校科技與管理;預測與分析等。 《中國管理科學》 《中國管理科學》是由中國科協一級學會「中國優選法統籌法與經濟數學研究會」和「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主辦的一級學術期刊。1984年創刊,原名《優選與管理科學》,1993年正式更名為《中國管理科學》。
主要刊登內容:規劃與優化、投資分析與決策、生產與經營管理、供應鏈管理、項目與風險管理、應急管理、知識管理、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具有創造性的學術論文,反映中國管理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促進國內外學術交流。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管理科學部組織的評議中,《中國管理科學》1999年被認定為國內管理科學類十七種重要期刊之一;2002-2003年被遴選與認定為20種重要學術期刊;2006年被認定管理科學A級重要期刊。 《科學與社會》 《科學與社會》創刊於2011年,其前身為《科學對社會的影響》。《科學與社會》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國科學院學部、中國科學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主辦,每年出版四期(季刊)。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葯現代化》 《世界科學技術-中醫葯現代化》雜志是為配合國家科技部啟動和實施中葯現代化科技工作於1999年創辦的,是一本反映中國中醫葯現代化理論和實踐的最新科學研究成果,探索多學科理論和技術在中醫葯領域的現代應用,為本領域前沿科學工作者提供學術研討平台,為相關企業提供新技術資源的專業性學術期刊。
2009年,雜志影響因子在55個本領域同類期刊中的學科排名為第5位;首次獲得中國科學院科技期刊基金三等獎;完成了2008~2009年在ScienceDirect資料庫發表英文電子版期刊的工作;承擔了刊載科技部等14部委主辦「2009』傳統醫葯國際科技大會」9個學術分會推薦的優秀論文任務。 《科技促進發展》 《科技促進發展》是一本由中國科學院主管,中科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簡稱:高促會,隸屬於國家科技部)共同主辦,集政策、管理、創新和產業經濟研究於一體,並對科技、經濟和社會發展趨勢進行。 《中國科技政策國際期刊》 《中國科技政策國際期刊(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olicy in China)》是由掛靠在研究所的中國科學與科技政策研究會與著名的Emerald國際出版集團於2010年合作創辦,期刊在全球范圍出版發行。
期刊以全球化的視野深入研究中國在創新,R&D,技術和科學等范疇及相關的知識管理以及獲取開發的活動(包括國際科技合作以及跨國公司在中國研發活動等),涵蓋在國際、國家、產業、區域、企業、科研項目等層次的相關政策與戰略管理的學術問題,研究方法包括規范的定性和定量研究。期刊是中國高技術產業發展促進會的會刊。
『陸』 深圳中科院知識產權投資有限公司是什麼性質
中科院國有資產管理局(國科控股)下屬的國有企業。 當然正規!!!
對於專利申請,相信很多人都應該知道專利權,專利權就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但是,專利申請時該如何確定專利權和專利申請權的歸屬?專利申請時該如何確定專利權和專利申請權的歸屬?在我國,專利申請權的歸屬一般有以下3種情況:1、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屬於該單位所謂的職務發明是指在執行本單位的任務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這里物質技術條件主要指的是單位的資金、設備、零部件、原材料及不對外公開的技術資料等。由於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不同,它不受特定場所和上下班時間的限制,即使你的發明創造最終的完成地點在家裡,或者完成時間是下班後,只要你是在執行單位的任務並且所用資源由單位提供,該單位就是專利申請人。另外,如果員工已經退休或者工作調動了,在其工作變動後1年內作出的,只要與其在原單位承擔的本職工作或者原單位分配的任務有關的發明創造,專利申請權還歸原單位。當然,也有例外的情況,就是發明創造是利用本單位的物質技術條件完成的,但是單位與發明人訂有合同,專利申請權的歸屬應當根據其約定來決定。2、非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申請權屬於該發明人或設計人舉個例子,如果你是中國科學研究院的研究員,主要研究大氣遙感技術的。但是你博聞強識、興趣廣泛,有一天你腦洞大開,設計了一款耳機,那你可以用來申請專利的,申請人當然是你,因為你的發明創造和中科院的本職研究八竿子打不著,完全是你自己的勞動成果,智慧結晶。如果你擔心單位不讓你申請專利,完全不要怕。《專利法》第七條明確規定: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的非職務發明創造專利申請,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壓制。所以,只要你精力充足,能想能幹,工作之餘也可以搞發明大膽創造,申請專利!3、共同享有專利申請權兩個以上單位或者個人合作完成的發明創造、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接受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委託所完成的發明創造,除另有協議的以外,申請專利的權利屬於完成或者共同完成的單位或者個人。專利申請權的主體沒有限定一定是一個單位或者個人,所以如果是合作完成的,不用擔心因分權不均而大打出手,你們可以共同享有專利申請權!意思就是在專利申請時,說到專利權,大家肯定都知道,專利權就是發明創造人或其權利受讓人對特定的發明創造在一定期限內依法享有的獨占實施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但是專利申請過程中的專利申請權該歸誰呢?關於專利申請時該如何確定專利權和專利申請權的歸屬?這一問題小編就給大家解答到這里了,如果有更多關於專利的問題,大家可以繼續關注八戒知識產權,或電話聯系我們。
『捌』 中國科學院知識產權運營管理中心怎麼樣
知識產權,也稱其為「知識所屬權」,指「權利人對其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一般只在有限時間期內有效。各種智力創造比如發明、文學和藝術作品,以及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圖像以及外觀設計,都可被認為是某一個人或組織所擁有的知識產權。據斯坦福大學法學院的Mark Lemley教授,廣泛使用該術語「知識產權」是一個在1967年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成立後出現的。(最近一段時間部分互聯網公司如:騰訊、阿里等,也將其簡稱為IP)
知識產權是關於人類在社會實踐中創造的智力勞動成果的專有權利。隨著科技的發展,為了更好保護產權人的利益,知識產權制度應運而生並不斷完善。如今侵犯專利權、著作權、商標權等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越來越多。17世紀上半葉產生了近代專利制度;一百年後產生了「專利說明書」制度;又過了一百多年後,從法院在處理侵權糾紛時的需要開始,才產生了「權利要求書」制度。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產權與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到處充滿了知識產權,在商業競爭上我們可以看出他的重要作用。
發明專利、商標以及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組成工業產權。工業產權包括專利、商標、服務標志、廠商名稱、原產地名稱、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植物新品種權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等。
『玖』 中科院求職,合同規定離職需交違約金,法律實踐中可以不交嗎
合同中規定的違約金只能針對敬業限制和培訓費用,其他部分是不予支持的,如果員工在中科院工作,單位對員工花費資金進行培訓。之後員工離職,那麼單位因此造成損失,是可以要求員工賠償培訓的費用的。
依據《勞動合同法》
第二十二條 用人單位為勞動者提供專項培訓費用,對其進行專業技術培訓的,可以與該勞動者訂立協議,約定服務期。
勞動者違反服務期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違約金的數額不得超過用人單位提供的培訓費用。用人單位要求勞動者支付的違約金不得超過服務期尚未履行部分所應分攤的培訓費用。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服務期的,不影響按照正常的工資調整機制提高勞動者在服務期期間的勞動報酬。
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對負有保密義務的勞動者,用人單位可以在勞動合同或者保密協議中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條款,並約定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在競業限制期限內按月給予勞動者經濟補償。勞動者違反競業限制約定的,應當按照約定向用人單位支付違約金。
第二十四條 競業限制的人員限於用人單位的高級管理人員、高級技術人員和其他負有保密義務的人員。競業限制的范圍、地域、期限由用人單位與勞動者約定,競業限制的約定不得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
在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後,前款規定的人員到與本單位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有競爭關系的其他用人單位,或者自己開業生產或者經營同類產品、從事同類業務的競業限制期限,不得超過二年。
第二十五條 除本法第二十二條 和第二十三條 規定的情形外,用人單位不得與勞動者約定由勞動者承擔違約金。
『拾』 中科院考過了知識產權培訓專員給錢嗎
從這個工作的名稱猜測是在企業裡面工作,而不是在為企業服務的回專利代理機構裡面,因為在答代理機構裡面一般稱呼為專利代理人或專利工程師。在企業裡面則是需要對本單位的專利進行管理、監控、發掘,還要對競爭企業的相關專利進行監測,對市場上可能出現的侵權等進行分析,各個企業的側重點不同。至於前景應該來說不會太差,比較能搞得起知識產權的目前都是比較大的公司,而且隨著國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知識產權的市場只會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