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版權復制權有哪些
復制權是著作權法上的概念,是著作權財產權利中重要的一項權能復制是使作品能夠廣泛傳播和使用的重要手段,因而作者著作權集中體現在行使復制權上。
我國著作權法第十條第(五)項規定:「復制權,是指以印刷、復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成一份或多份的權利」。
復制有廣義、狹義之分。狹義之復制,乃指以印刷、照相、復寫、影印、錄音、錄像或其他行為做成與原作品同一形態的復制,如將文書加以手抄、印刷、照相,將繪畫、雕刻加以摹拓,將錄音帶、錄像帶加以翻版錄制等等。
廣義之復制,還包括對著作加以若干改變,即不是再制與原著作之形態完全相同之物,僅其旨趣具有同一性,如將草圖、圖樣做成美術品與建築物,音樂著作之錄音,將小說改編成劇本、拍成電影,編輯數篇論文,本國文翻譯成外國文,雕刻製成繪畫,繪畫製成照片或風景明信片,模型製成美術工藝品等等。最廣義之復制,還包括無形復制在內,如將劇本、樂譜予以上演、演奏或播送,講稿的演說或講義文稿之朗讀。
我國著作權法修訂前規定的復制是狹義的。這次修訂著作權法,刪去了原第52條的第2款,使復制的概念變為廣義,包括平面到,平面,平面到立體,立體到立體。有意見認為,這么寬的復制概念,在有些方面是難以實施的。
⑵ 著作權法中復製作品與演繹作品與原創作品的區別
你是不是在考知識產權啊…
⑶ 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的"復制"的作品,包括作品的一部分即片斷嗎
要看在你作品中的比例
合理引用並註明出處是可以的
⑷ 著作權定義是什麼
著作權的概念是什麼
著作權,又稱為版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體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慧所產生之權利,故屬智慧財產權,是知識產權的一種。著作權自作品創作完成之日起產生,在中國實行自願登記原則。
《著作權法》第九條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著作權法》第十條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
(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
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因為在保障著作財產權此類專屬私人之財產權利益的同時,尚須兼顧人類文明之累積與知識及資訊之傳播,從而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屬著作權所要保障的對象。
⑸ 著作權法復制權是否包括平面到立體的復制
你是指將人物平面形象變成雕塑的那種吧?如果是,是包括的。因為在著作權法中復制的外延很廣泛,在網上「轉發」的行為都能屬於復制。
⑹ 著作權法中的出版和復制發行有何區別
出版是指通過來可大量進行內容復制源的媒體實現信息傳播的一種社會活動。是有文字以後發展起來的。古代金文、石刻以及人工抄寫、刻繪書籍,是一定意義上的出版。正式的出版是隨著印刷術的發明,至唐代中葉盛行。現代出版主要指對以圖書、報刊、音像、電子、網路等媒體承載的內容進行編輯、復制(包括印刷、復制等)、發行(或網路傳播)三個方面。
發行,著作權法術語,指為滿足公眾的合理需求,通過出售、出租等方式向公眾提供一定數量的作品復製件。
不同就是一個原創,一個復制。
⑺ 出版和復制發行有何區別分別適用於什麼情形
著作權法中沒有對出版的概念作明確的解釋,在《著作權法實施條例》中規定出版是將作品編輯加工後,經過復制向公眾發行。出版和復制發行有何區通過這個解釋,我們可以看出發行與復制通常是連在一起的,復制的目的是發行,發行是復制的必然結果,也就是我們通常把復制與發行二者統稱為出版。依照著作權法,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在我國著作權法上也就沒有單獨規定著作權人的出版權,而是分割成復制權和發行權來保護。我國有關行政法規規范的出版行業也就是作品的復制和發行行業,重點是在發行。這一點和《世界版權公約》第6條對出版所下的定義,《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公約》對出版所下的定義是一致的。一般而言現代的出版概念包括以下內容:①印刷圖書,復制錄音、錄像磁帶,利用縮微技術將書籍、報刊、文章等復製成縮微膠片,以及利用電子技術製作計算機可讀磁帶、軟磁碟、只讀光碟等;②泛指出版事業中編輯、印刷、發行三個方面的工作;③專指出版社內部負責管理書稿印刷、生產方面的工作。
⑻ 如何理解侵犯著作權罪中的復制發行
這個才是侵犯著作權罪的起刑點的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辦理侵犯知識產權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第五條 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違法所得數額在三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較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嚴重情節」,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的;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一千張(份)以上的; (三)其他嚴重情節的情形。 以營利為目的,實施刑法第二百一十七條所列侵犯著作權行為之一,違法所得數額在十五萬元以上的,屬於「違法所得數額巨大」;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應當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一)非法經營數額在二十五萬元以上的;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其文字作品、音樂、電影、電視、錄像作品、計算機軟體及其他作品,復製品數量合計在五千張(份)以上的; (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情形。
⑼ 什麼是復制
復制,著作權法術語,指以印刷、復印、臨摹、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掃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行為,仿原樣品製造。
復制,又稱拷貝,是由英文的音譯詞。指將文件從一處拷貝一份完全一樣的到另一處,而原來的一份依然保留。它是一個新名詞,它廣泛地應用於IT的各個領域。
(9)著作權法復制的定義擴展閱讀:
復制的更多示意:
(1)仿原樣品製造;
(2)計算機文件復制;
(3)用復印機印;
(4)仿造原件(多指藝術品)或翻印書籍等。
復制的出處:
(1)《後漢書·劉虞傳》:「 虞 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制,固不許行,而稍節其稟假。」
(2)魯迅 《書信集·致曹靖華》:「和書一對照,則拓本中缺一幅,但也不要緊,倘要應用,可以從書上復制出來的。」
(3)巴金 《里昂》:「我想到那一個沒有寫上字的花紙包,和那幅復制的畫和它的沒有署名的封套,我彷彿受到誰的嚴厲的譴責。」
(4)袁鷹 《悲歡·民心》:「這兩首詩,當時我就是在公安部門影印復制的照片中讀到的。」
⑽ 著作權法中的「接觸復制」與「非接觸復制」是什麼意思
您確定你說的是中國的著作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