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林地租賃合同最長期限70年,是指一次性可簽70年呢還是可以續簽共70年
林地租賃合同最長期限70年,應該是指一次性可簽70年。否則幾十年以後,別人不肯續簽怎麼辦,豈不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㈡ 林地承包的年限為30-70年怎麼理解我簽的土地承包合同只有10年,承包時間以哪個為准
林地的承包時限為30年至70年跟你這只承包10年不沖突,說的是林地最高一次可承包70年。
你要想繼續承包的話,村委會沒有權利無條件把你趕走。同等條件下你優先承包,就算不承包給你地上物也要協商補償
㈢ 林權流轉期限是多少年
期限最長不可超過70年。
林權流轉方式包括轉包、出租、轉讓、互換、入股、抵押回等。林權問題源於對森林資答源使用和收益的現實需求,但中國立法對此認識及規范極為不足,存在諸多問題。
林權是以森林資源所有權為基礎,以對特定的森林資源的使用、收益為目的的他物權。林權具有主體廣泛性、客體復合性、內容多樣性等特徵。
(3)林地使用權期限70年擴展閱讀:
堅持農村集體土地承包經營制度,保護農民林地承包權益,是落實黨在農村基本土地政策、國家憲法和法律規定的具體體現。
開展集體林權流轉,必須在堅持農村集體林地承包經營制度的前提下,按照依法、自願、有償原則流轉,承包方有權依法自主決定林權是否流轉和流轉的方式,任何組織和個人都不得限制或者強行農民進行林權流轉。
各級林業主管部門要統一認識,一定要充分尊重農民林權流轉的主體地位,按照「流不流轉是農民的事,轉多轉少是市場的事,規不規范是政府的事」的要求規范林權流轉,不得把林權流轉指標作為評判集體林權制度改革是否成功的標准,
不得將流轉規模作為工作政績,更不得把促成流轉作為招商引資優惠條件強行推動,確保林權流轉嚴格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中央的政策進行。
㈣ 林地承包的年限為30-70年怎麼理解我簽的土地承包合同只有10年,辦理的林權證有30年,以哪個為准
30年、50年是指的承包期限的最長時間,不是指你們之間的合同簽訂的具體期限。但是,如果村委會收回土地需要繼續發包,且你的種植不違反現行的規劃,你有權要求繼續承包,且繼承承包在經濟上更合理。
㈤ 林權證的有效期是多久
林權證的有效期與你對林地的承包期限掛鉤。即你承包多久,林權證的有效版期就是多久,權林地的承包期為一般為30到70年,也就是說你的林權證的有效期為30到70年,如果林地是他人轉包給你的,那麼林權證的有效期應當扣除已經承包的年限。
相關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二十條
耕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草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五十年。林地的承包期為三十年至七十年;特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
㈥ 林地承包經營權的最長期限是多久
最長期限為70年(特抄殊林木的林地承包期,經國務院林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可以延長),最少10年;
《意見》規定:「山丘地區林地的承包期為70年,平原地區林地、林木承包期可與耕地承包30年相一致。承包期內不得隨意變動。『四旁』林木的承包期不少於10年。承包期屆滿,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
明確規定林地承包期是這次改革的核心政策,充分表明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不動搖,給予農民承包經營林地林木的「定心丸」,符合農村經濟和林業發展的客觀規律。對實現農民持續增收、推動現代林業發展,促進林區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都具有重大和深遠的意義。這里需要明確:林地承包期是指通過家庭承包方式取得的林地承包經營權期限,不包括集體流轉或其它方式承包等方式取得的林地使用權期限。對在省委《意見》下發前已確定林地承包經營權期限,並依法經民主決策的,要充分尊重農民意願。
根據《物權法》規定:林地承包經營權自林地承包經營權合同生效時設立。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向林地承包經營權人發放林權證,並登記造冊,確認林地承包經營權。
㈦ 林地律師你好我想咨詢一下,林地的使用年限是30~70年,什麼情況下才是70年
今年7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意見》 指出,將用5年左回右時答間基本完成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任務。在此基礎上,通過深化改革,完善政策,形成集體林業的良性發展機制,實現資源增長、農民增收、生態良好、林區和諧的目標。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法將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通過家庭承包方式落實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確立農民作為林地承包經營權人的主體地位。林地的承包期為70年,承包期滿,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