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抵押權人處分抵押物須要怎樣的法律程序
如果抵押權人違法處理的,應當認定無效,恢復原狀。同時,賠償因此造成的損失。
一、有下列情況之一的,抵押權人有權處分抵押的房地產:
(一)債務履行期滿,抵押權人未受清償的,債務人又未能與抵押權人達成延期履行協議的;
(二)抵押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而無人代為履行到期債務的;或者抵押人的合法繼承人、受遺贈人拒絕履行到期債務的;
(三)抵押人被依法宣告解散或者破產的;
(四)抵押人違反本辦法的有關規定,擅自處分抵押房地產的;
(五)抵押合同約定的其它情況。
二、有上述情況之一的,經抵押當事人協商可以通過拍賣等合法方式處分抵押房地產。協議不成的,抵押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抵押權人處分抵押房地產時,應當事先書面通知抵押人;抵押房地產為共有或者出租的,還應當同時書面通知共有人或承租人;在同等條件下,共有人或承租人依法享有優先購買權。
同一房地產設定兩個以上抵押權時,以抵押登記的先後順序受償。
處分抵押房地產時,可以依法將土地上新增的房屋與抵押財產一同處分,但對處分新增房屋所得,抵押權人無權優先受償。
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設定的房地產抵押進行處分時,應當從處分所得的價款中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額後,抵押權人方可優先受償。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Ⅱ 抵押合同中的抵押物在抵押期間由誰佔有
您問抵押合同中的抵押物在抵押期間由誰佔有?
答:抵押權人佔有。
Ⅲ 抵押權人,抵押人的權利義務有哪些
你好。(1)抵押物的佔有權。一般情況下,抵押權的效力不及於抵押物的孳息。但是,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致使抵押財產被人民法院依法扣押的,自扣押之日起抵押權人有權收取該抵押財產的天然孳息或者法定孳息。但抵押權人未通知應當清償法定孳息的義務人的除外。
(2)抵押物的收益權
①先抵押後出租的,抵押權優先
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對受讓人不具有約束力。抵押人將已經抵押的財產出租時,如果抵押人「未書面告知」承租人財產已經抵押的,「抵押人」對承租人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如果抵押人「已經書面告知」承租人該財產已經抵押的,抵押權實現造成承租人的損失,由「承租人自己」承擔。
②先出租後抵押的,租賃合同優先
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的受讓人繼續有效。
(3)抵押物的處分權
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抵押財產轉讓要生效是以抵押權人的同意為條件的。希望能幫助到你望採納
Ⅳ 抵押權不轉移標的物佔有,仍然由抵押人佔有使用。不是把東西抵押給債權人了嗎怎麼自己還能佔有使用呢
抵押是擔保的一種,當債務人不慮行債務時、抵押權人有可能執行抵押物。只是一種可能、具有不確定因素。所以抵押物的佔有、使用、和管理當然是抵押人啊。
Ⅳ 抵押權人佔有抵押物的,抵押權還有效嗎謝謝!
抵押權只是他項物權。有效。
Ⅵ 抵押物在被抵押期間的所有權歸誰
在抵押期間,抵押物依然屬於抵押人所有,抵押權人對抵押物不可能享有專所有權。抵押期屆滿,將屬抵押物進行拍賣時,若抵押權人拍得抵押物,那他則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
一般來說,抵押權人對抵押物是沒有直接的處分權。只有當抵押期間屆滿,其無法實現其債權,才能通過某些途徑處分抵押物。
(6)抵押權人佔有抵押物擴展閱讀
法律要求
關於抵押物登記的效力,《擔保法》笫四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以笫四十二條規定以外的財產作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定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以其它財產作抵押則採取自願登記對抗主義,即由當事人自願決定對抵押物是否辦理抵押登記手續,但非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如辦理了登記手續,則可以使抵押權產生公信力以對抗善意笫三人,可見,抵押物是否辦理登記,其效力是不同的。
在辦理財產抵押時,除需辦理登記外,還必須注意審查財產的合法性及不同財產抵押的特殊要求,才能保證財產抵押的效力。
Ⅶ 請問一下,經過抵押人同意,抵押權人是否可以使用抵押物品
抵押是不轉移佔有的一種物權擔保方式,也就是說,抵押人繼續佔有使用該抵押物,抵內押權人僅僅是債權容不能實現時,獲得抵押物拍賣所得的清償優先權。
至於抵押權人對抵押物是否有使用權,要經過所有權人的同意,那是另外一個使用權轉移,或者說,共享的協議。
Ⅷ 抵押權人對抵押物有所有權和處分權嗎
抵押權人對抵押物只有他項權(抵押權),沒有所有權和處置權。
抵押權人在債務人不執行還款義務的情況下,可提起訴訟,請求人民法院對抵押物強制執行或變賣。
Ⅸ 抵押物占管人是不是所有權人
抵押物占管人不是所有權人,該物的所有權人為抵押人。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專權法》屬
第三十九條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第四十條所有權人有權在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上設立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用益物權人、擔保物權人行使權利,不得損害所有權人的權益。
第六十四條私人對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產工具、原材料等不動產和動產享有所有權。
第六十五條私人合法的儲蓄、投資及其收益受法律保護。
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私人的繼承權及其他合法權益。
第六十六條私人的合法財產受法律保護,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侵佔、哄搶、破壞。
Ⅹ 最高法院:執行程序中抵押權人如何應對抵押物上
執行程序中,來抵押權人自可以直接申請參與被執行人財產拍賣款的分配。《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五百零八條 被執行人為公民或者其他組織,在執行程序開始後,被執行人的其他已經取得執行依據的債權人發現被執行人的財產不能清償所有債權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請參與分配。對人民法院查封、扣押、凍結的財產有優先權、擔保物權的債權人,可以直接申請參與分配,主張優先受償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