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非農業戶口如何合法繼承使用農村房產
與戶口無關,繼承按照法定繼承是基於親緣關系,遺囑繼承是基於被繼承人的個人意志。符合《繼承法》中的法定繼承或遺囑繼承,都是合法的。
《繼承法》
第三條 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
(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
第十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
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繼承開始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遺囑繼承
第十六條 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並可以指定遺囑執行人。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
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
② 非農業戶口可以繼承宅基地嗎
所謂非農戶口,即為城鎮戶口,城鎮戶口居民無法繼承農村宅基地,但是可以繼承房屋。
③ 非農村戶口可以繼承農村宅基地嗎
1、非本村集體成員可以繼承地上房屋的產權,並在一定限制內,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權
首先明確農村土地(宅基地)的性質,宅基地只能由本村村集體成員才能使用,產權是歸屬於村集體的。所以即使能繼承宅基地,也只能繼承宅基地的使用權。
但是宅基地上、自己蓋的農村房產權是個人合法財產,產權是歸屬於個人的,所以房子是可以繼承的,而且子女是可以繼承其產權的。
雖然土地和房子遵從於不同的法規,但在實際操作中,不能把土地和房屋拆分開處理。本著「地隨房走」的原則,繼承人在繼承房屋產權的同時,也能繼承土地的使用權。
2、非本村村集體成員和本村村集體成員在繼承方面的差別
只不過因為土地的特殊性質(僅供同一村集體成員使用),所以繼承人的戶口是否還在村集體內,會影響和限制土地的使用。
本村村集體成員:只要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本村村民,可以完全繼承房屋產權和土地使用權,可以按規定完成相關申請手續,並對房屋進行修繕、重建。如果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如還沒分家、且已有宅基地,或者已分家、但已新分宅基地等),繼承情況同下一種情況。
非本村村集體成員:可以繼承房屋產權和部分的土地使用權,簡單來說,非本村村集體成員只可以「裝修」的名義對房屋「小修小補」,不能重建、翻新,一旦房屋處於不可居住的程度,土地就會被村集體收回了。
④ 非農業戶口可以繼承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嗎
非農業戶口可以繼承農村的宅基地和房屋嗎?
當然可以,根據《物權法》規定,因為你是房屋的合法繼承人,擁有房屋的所有權,任何人沒有權力處置宅基地上的房屋。除非是國家或者地方政府徵用土地,你的房屋在征地范圍之內。這種情況下,屬於合理拆遷,國家會按照補償標准,對宅基地上的房屋進行合理的補償。否則,只有你有權對該房屋進行處置。 不過,繼承了農村的房屋以後,需要上心一點,好好管理哦。
1.如果你繼承的房屋因為無人居住而倒塌,那麼村集體有權收回宅基地。
2.另一種情況,村集體也可以收回宅基地,那就是你將宅基地上的房屋拆除以後。有的人家,舊房屋沒有及時修繕,致使原來的房屋上蓋倒塌,有的人家索性將上蓋等拆除了,將宅基地平整以後,用來栽種蔬菜瓜果等,這種情況下,村集體也有權利將宅基地收回集體。
⑤ 非農業戶口的子女能不能繼承農村房屋以及宅基地使用權
因為農村的宅基地是農民集體所有,也就是說有農業戶口的農民集體身份才有權繼承,非農業戶口的子女是無法繼承農村房屋和宅基地使用權,非農戶口代表不是農村經濟體系中一員,所以非農業戶口的子女是不能繼承農村房屋以及宅基地使用權。
當然也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符合條件的村民,因為宅基地上的房屋是屬於個人財產,可以被繼承的,但是如果不願意變賣給別人的話,那便不能對房屋進行翻建、改建、擴建,而且也不能繼續居住。
⑥ 非農業戶口在農村建房子女可以繼承嗎
在農村建房,非農業戶口子女可以繼承嗎?
現在不少農村的年輕人,由於各種原因而把戶口遷到了城市當中,成為了非農村戶口,那麼這樣的話,非農村戶口的子女能不能繼承父輩的宅基地呢?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嚴格執行有關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法律和政策的通知》第二點提到,農村住宅用地只能分配給本村村民,城鎮居民不得到農村購買宅基地、農民住宅或「小產權房」。說明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只能由本村村民使用。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三條規定,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一)公民的收入;(二)公民的房屋、儲蓄和生活用品;(三)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四)公民的文物、圖書資料;(五)法律允許公民所有的生產資料;(六)公民的著作權、專利權中的財產權利;(七)公民的其他合法財產。說明公民的房屋屬於個人的合法財產,所以不論是農村村民,還是非農村戶口的公民,都可以按照繼承法的規定享受繼承權。
對於房屋及宅基地使用權的繼承問題,我國的司法實踐中通常分情況處理:
如果繼承人是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可以經批准後取得被繼承房屋及其宅基地;如果不符合申請條件,則可以將房屋賣給本村其他符合申請條件的,如果不願出賣,則該房屋不得翻建、改建、擴建,待處於不可居住狀態時,宅基地由集體經濟組織收回。
繼承人如果是城市居民,比照上述不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情形處理。也就是說,按照法律規定的「地隨房走」的原則,城市居民可以基於房屋所有權而繼續使用宅基地,但是不得進行翻建、改建、擴建等。
⑦ 非農戶口的人能夠繼承土地和宅基地嗎為什麼
許多農轉非的人都在關心,農村的父母去世後,自己可不可以繼承農村的宅基地承包地呢?這個問題其實法律規定非常明確,農村的宅基地不可以繼承,但農村的房屋可以繼承;農村的承包地不存在繼承問題,但農村的林地在承包人去世後,其繼承人可以繼續承包。
綜上,對於已經農轉非的子女,父母留下的農村房產可以依法繼承,其房產下的宅基地,可以免費使用。而農村父母承包的耕地,在父母去世後,非農業人口的子女不能繼續承包,但父母承包的林地,其非農業人口的子女可以繼續承包。
⑧ 非農戶口可以繼承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嗎
你好,農村宅基地使用權不能繼承,但可以繼承宅基地上的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