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北京知匯林知識產權

北京知匯林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21-09-05 01:54:33

A. 鄧本章被雙軌了嗎

河南出版界日前發生地震。這次是真的。 5月7日晚間以來,坊間盛傳中原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鄧本章被河南省紀委「雙規」。《出版人》記者5月14日上午向該集團紀委書記王大偉電話求證。「是的。」他肯定地回答。
這不是鄧本章第一次傳出「被雙規」。去年12月,總部位於上海的財經媒體《第一財經日報》關於「鄧本章及下屬多人因經濟問題被雙規」的消息曾引起業內外關注,但最終以被證明為疏於核實的假新聞而快速收場。「如果我被雙規了還會在這里和你通電話嗎?」鄧本 章當時在接受另一家小心核實的媒體采訪時曾作出回應。可是,5個月後的今天,他真的不能和任何人通電話了。
「鄧本章『出事』正值中原出版傳媒 「借殼上市」的關鍵時刻,它所帶來的影響不言而喻,而事件的後續『延燒』對河南省出版業的影響更是無法估量的。」一位消息靈通人士說。
據悉,目前中原出版傳媒由集團黨委書記王愛臨時主持全面工作。
事發突然的收網
關於鄧本章出事的消息自5月7日晚便在圈內通過手機簡訊流傳。兩天以後的5月9日上午,網路空間和網路帖吧中的幾個分別於去年11月和今年2月發表的舊帖再度被跟帖,透露鄧本章和其他幾人一起被「抓」。「 真的假的?」「 什麼時候被抓了?說詳細點?」這些跟帖的IP地址顯示,它們大多來自河南。但是,僅此而已。長於傳播小道消息的互聯網沒有更多的關於此事的詳情。
《出版人》向中原出版傳媒旗下企業的高級員工電話核實和詢問,都無一例外地被婉拒。有的受訪者剛一聽說是采訪鄧本章的事由,還未等記者把話講完,便表示「無可奉告」,當即掛機。在《出版人》的再三詢問下,願意多講兩句的受訪者明確表示「集團有紀律,要了解只能通過集團紀委」,「此事不方便說,唯一能告訴的就是鄧本章已被雙規的事實」。
《出版人》5月14日上午9:30致電中原出版傳媒紀委,被告之「為統一口徑,關於鄧本章同志被雙規的有關情況」由集團紀委副書記曹秋生負責說明。記者隨即聯系,並按要求傳真采訪提綱。約11:20,曹秋生主動致電記者,表示受集團黨委委託作出情況說明,並傳真書面答復。這份題為《關於鄧本章同志被兩規調查的有關情況》的簡短書面說明寫道:「5月7日集團接省紀委通知,因鄧本章同志個人涉嫌嚴重違紀,由省紀委對其實施兩規,進行調查。」
那麼,鄧本章到底是如何被雙規的?《出版人》記者經多方打探,嘗試將各方零碎信息拼帖成一幅案情全圖。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消息靈通人士披露,鄧本章是5月7日下午5點左右走出從長沙飛抵鄭州的航班後,在新鄭國際機場出口處被河南省紀委有關負責人當場宣布「雙規」的。
鄧此行是前往湖南考察發行集團改制等事宜,也是他最後一次在公開場合露面。據有關知情人士透露,鄧本章是5月5日下午與集團有關負責人抵達長沙的,隨即與相關同志座談至傍晚。5月6日,鄧一行繼續考察,並抽空去了一趟嶽麓山。「他一直狀態很好,工作也很投入,感覺對出事沒有思想准備。」一位知情人士對《出版人》說。實際上,業界早就風聞要「動」鄧本章,因此,「當大家聽說他要來考察,還議論說他現在這個狀態怎麼還這么有激情?」
其實,有關方面早已做出「收網」安排。知情人士透露說,5月7日下午4時左右,位於鄭東新區的中原出版傳媒辦公大樓內的鄧本章辦公室便被派上保安守衛。隨即,消息傳出:如有找鄧本人的,需要與集團黨委書記王愛打招呼。
而在鄧被「突然」雙規的同時,有關辦案小組對其辦公室和住家進行了查抄。同時,北京匯林印務有限公司總經理曹明、原河南武陟縣造紙廠廠長王發生二人被刑事拘留,另有集團人力資源部負責人和光大銀行鄭州一分行行長被要求配合調查。

置疑並非空穴來風

據消息人士透露,在5月7日下午召開的集團領導班子緊急會議上,河南省紀委有關領導除了宣布鄧本章同志因個人涉嫌嚴重違規違紀被省紀委雙規外,還透露:此案曾經高層多次批示,省紀委對網上和媒體曝光有關鄧的情況進行了調查,現證據確鑿。
知情人士表示,雖然對鄧本章的實名舉報自2006年上半年便已開始,但是,引發業內乃至業外較為廣泛的關注則始於2009年12月8日《第一財經日報》刊發了記者石玉撰寫的《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爆發窩案 董事長等四人被雙規》的爆炸性消息。但是,這則消息隨即被證明是一條假新聞。《第一財經日報》2009年12月9日發表《道歉聲明》,稱由於管理上的疏忽,此一新聞嚴重背離事實,並將對相關責任人作出嚴肅處理。不僅如此,2009年12月13日,《第一財經日報》總編輯秦朔專程到鄭州與鄧本章見面,就失實報道事件致歉。

據《出版人》調查,這則「失實」的消息是目前所見媒體公開發表的有關鄧本章負面情況的唯一報道。那麼,這條「預言」了鄧被「雙規」的消息是否全部失實呢?
這條消息中後來被證明是嚴重失實的主要信息包括:「鄧本章及下屬多人因經濟問題被紀委部門『雙規』」,「河南省新聞出版局紀檢監察室負責人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事實是:鄧本章當時沒有被「雙規」,而那位紀檢監察室負責人也沒有向記者證實。因此事被第一財經日報社除名、現在《南方都市報》供職的記者石玉日前接受《出版人》電話采訪時承認,因怕稿件被有關方面壓住,又錯誤意會了有關人員的回答,故而出現低級錯誤。
實際上,同一條新聞中的低級錯誤還不只這一處。消息轉述了一個案例,「中原傳媒出版集團下屬大象出版社的《民國史料叢刊》在匯林印務印刷」。而據知情人士透露,《民國史料叢刊》實際是由「與集團沒有關系的另外一家印廠承印」。經調查,《民國史料叢刊》由1128冊組成,每套定價18萬元,採用POD(按需印刷)方式2009年8月一版一印。據業內媒體報道,這部叢刊由知識產權出版社旗下的中獻拓方科技發展有限公司承製,首批印製100套。
但是,這條假新聞並非全部憑空行文,有些置疑也並非空穴來風。其中,「多人因經濟問題被紀委部門雙規」由來有自。據當時跟進的媒體核實,集團有關人士承認,「集團財務負責人與教材處的兩名負責人」的確涉及「經濟問題」,但「都是個人原因,不涉及單位」。
《第一財經日報》消息中還有關於集團在北京投資的兩家企業——北京匯林紙業有限公司(下稱「匯林紙業」)與北京匯林印務有限公司(下稱「匯林印務」)的「控制人都對鄧本章等人有利益輸送,兩公司其實是鄧等人牟利的工具」的轉述知情人士的報道。而目前傳出因涉案被刑事拘留的對象便包括匯林印務的總經理曹明。此外,經調查,「集團財務負責人與教材處的兩名負責人」中的後者——集團教材出版部負責人管某,曾出任匯林紙業和匯林印務的法定代表人。
此外,從去年11月開始在網上流傳至今的一篇名為《河南出版集團成立三年鄧本章把它推向崩潰的邊緣!》的帖文列舉了有關鄧的13個「事實」,涉及行賄受賄、買官賣官、以權謀私、個人生活作風等問題,署名為「河南出版集團職工」,影響較大。知情人士說,雖然其中的一些事實有出入,但是,它們在河南出版界流傳已久。
自稱對第一財經日報社處理「持保留意見」的石玉告訴《出版人》,他當時還聽說了一些有關鄧的其他事兒,沒有深入調查。但是,他曾動用「非常可靠」的高層關系了解情況,得到的回答是「鄧本章暫時沒事,但是,將來肯定會被查處」。
當局者迷的「一把手」
由於相關調查正在進展中,現在對鄧本章的所作所為定性還為時尚早。但是,作為中國出版界進入集團化建設以來因個人涉嫌嚴重違紀而被「雙規」的正局級領軍人物,鄧本章的「落馬」的確令人唏噓不已。
據《出版人》多方了解得知,1955年出生的鄧本章是河南安陽的農家子弟,1976年從軍隊復員後轉至河南新華印刷廠,先做工人又做團委工作,後又被提拔到河南省新聞出版局發行處;靠自己的能力在1995年經公開考試被選拔為河南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工作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2003年,鄧本章回顧自己的職業生涯時曾寫道,「與出版有著不解之緣, 對出版工作更有著深厚的情感」,「從圖書出版管理、發行業務管理,到市場管理、掃黃打非、印刷製版,版權貿易等,工作范圍幾乎涉及出版行業的各個方面」。2004年,他被任命為河南出版集團(今中原出版傳媒集團)黨委書記、總經理、董事長,身兼三職。
不止一位受訪人士對鄧本章的勤奮印象深刻。知情人士說,當鄧還是普通科員時就非常用功,「經常背誦報章上的理論文章」。鄧在2003年推出的專著《現代出版論》序言中自稱,1995年擔任河南省新聞出版局副局長以來陸陸續續發表了數十篇論文,並撰寫了130餘萬字關於出版的文稿,進行了一系列出版業務的探索。但是,一位受訪者也認為,鄧雖然敬業,但是,從管理到管理,沒有多少實際經營出版業的經驗。另一位受訪人士透露,鄧好寫文章,但是,公開發表的並不多。記者隨後在中國期刊網以「作者:鄧本章」進行搜索,也證實了這一點。
願意表態的受訪者大多都肯定了鄧本章的才華。「在講話中好用河南中原民俗諺語,掂手就來,而且賦予新的內涵。」一位受訪者說。據悉,他的工作講話絕大部分是親自所寫,而且「對數字極為敏感,有時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據了解,鄧本章喜歡讀書,曾精讀《誰動了我的乳酪》,加以評點,給大家講解出版業的困境和出路。
一位曾和鄧熟識且頗有交情的知情人士在談及鄧「出事」時直說「可惜了鄧這個人」。「實事求是評價鄧這個人,應該是:有能力、有思想、業務全面、想幹事、學習勤奮,提拔較早,確實是可以有所作為的。但落到今天誰也不忍面對的境地,真是遺憾。」
他告訴《出版人》,鄧本章的變化大約從當上集團「一把手」開始。這位知情人感嘆,其實,鄧在其長期思考的結晶《現代出版論》中對出版隊伍建設中需要注意的問題有著深刻和明晰的表述,但是,「當局者迷」,「一朝權力在手,頭腦發熱,利令智昏,想干什麼就干什麼,想怎麼干就怎麼干,聽不得不同意見,更反感逆耳忠言,周圍的一些人又是抬轎子、又是吹喇叭,給鄧創造了一個不良環境,焉能不出事?」
一位長期關注傳媒股的專家表示,2009年中原出版傳媒啟動對S*ST鑫安的收購在某種意義上加速了鄧的事發。比如,在網路財經頻道S*ST鑫安股吧里,關於鄧個人問題的「聲討」引發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可以說,進入資本市場帶來的高關注度加速了鄧本章個人問題的曝光。」他說。
知情人士透露,鄧本章對權力的控制極強。比如,「連一個縣店的副經理任命都要由鄧本人決定」。雖然鄧本章是中原出版傳媒掌握核心權力的一把手,但是,據《出版人》了解,2006年底,河南省委任命王愛為河南出版集團黨委書記,鄧不再兼任集團黨務管理工作;2009年3月,河南省人民政府任命谷新礦為中原出版傳媒集團總裁,免去鄧的總裁職務。對於這種高層工作上的安排和變化,中原出版傳媒有關負責人拒絕置評。
據悉,日前,河南省紀委、省委組織部有關領導在中原出版傳媒領導班子會上要求集團系統一思想認識,以大局為重,積極配合省紀委做好有關調查工作,要求集團黨委和班子團結依靠廣大職工,確保集團系統正常的生產經營秩序和大局穩定。《出版人》記者日前前往位於北京南六環外的匯林印務暗訪,那裡的工作井然有序,彷彿什麼都沒有發生過。
河南出版界將如何翻過鄧本章時代的一頁?消息靈通人士認為,鄧的落馬也「可惜了河南出版業的一批幹部」。 「已經有人被判刑了,有人被反貪局審查了,此次也有人被刑事拘留了,可能還會有人出事。其中,有些幹部還很年輕,有的還很有才華,工作經驗和能力都很強」。
那麼,河南出版業呢?這位消息靈通人士認為,實事求是地講,早些年河南的出版業雖說不是很強,但是還大,中原的文化底蘊和出版文化人才隊伍在全國還是叫得響的,海燕出版社、大象出版社、河南人民出版社、河南文藝出版社等還是出版了一批精品力作,在國內出版業也可以說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可近幾年來,一直是處於滑坡狀態,首屆「全國百佳圖書出版單位」評選中集團無一家出版社入圍,但國內其他省區是不斷發展進步的,要趕上去,的確需要時間和更大努力。
據悉,中原出版傳媒分別於5月7日和5月10日召開由集團班子成員和各部室主任、集團系統各直屬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的專題會議,傳達了省委的有關決定並提出具體要求。「集團公司堅決貫徹執行省委的決定,將團結廣大職工、切實維護穩定、抓好生產經營、積極配合調查,繼續按原定計劃推進上市工作,為做強做大集團產業不懈努力。」集團紀委副書記曹秋生對《出版人》說。
(本文刊登於《出版人》5月15日第9、10期合刊)

閱讀全文

與北京知匯林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
手機我的世界創造模式怎麼去天堂 瀏覽:716
專利代理人個人總結 瀏覽:312
工商局黨建工作述職報告 瀏覽:685
創造力閱讀理解答案 瀏覽: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