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用益物權是什麼意思,用益如何理解,通俗點
是指使用他人動產、不動產的權利,通常指以向動產、不動產的合法權利人提供利益的方式合法取得使用該動產、不動產的權利,並通過此權利來獲取其它利益。
❷ 什麼是用益物權
用益物權是指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是以一定范圍內的使用、收益為目的而在他人之物上設立的定限物權。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
用益物權是直接支配物的權利,並且是直接支配他人之物的權利。另外用益物權是支配物的使用價值的權利。在用益物權中,他人之物不僅指他人享有所有權之物,而且包括他人享有使用權之物。對用益物權客體的特定性、獨立性的判斷可採取的同一性標准、特定區域和特定期限認定標准。
(2)用益物權的意思擴展閱讀
用益物權是隨著人類對財產利用的范圍和程度的增強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其源遠流長,發達甚早,但用益物權在不同時期、不同國家的發展呈現出不同的特點。
例如,在西方古代的羅馬法和日耳曼法上,在以法德為代表的大陸法系和以英美為代表的英美法上,用益物權都體現出了鮮明的特色和權利觀念,反映出了用益物權與社會經濟生活的密切聯系程度。用益物權的發展呈現出如下趨勢:用益物權在物權法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
它已發展成為現代物權法上處於中心地位的物權制度;用益物權因社會經濟的變遷而發生變動,新的用益物權不斷產生,固有的用益物權因不適應社會經濟生活的發展而逐漸消滅;用益物權的權能在逐步擴大,以不斷滿足人們對不動產利用的需求。
❸ 什麼是用益物權,舉個例子
用益物權,是物權的一種,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用、收益版的排他性的權利權。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地役權、自然資源使用權(海域使用權、探礦權、采礦權、取水權和使用水域、灘塗從事養殖、捕撈的權利)。
用益物權,是指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
用益物權作為物權之一種,著眼於財產的使用價值。在現代民法上,各國物權法貫徹效益原則,已經逐漸放棄了傳統民法注重對物的實際支配、財產歸屬的做法,轉而注重財產價值形態的支配和利用。這種立法趨勢反映到理論研究上即是學者越來越注重對用益物權的研究,然而,對用益物權的法律性質則有不同的闡述。
❹ 用益物權是什麼意思 用益物權的特徵
用益物權,是指非所有人對於他人所有的不動產物所享有的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用益物權的重心在於對於不動產使用價值的支配,強調的是對物的利用權,法律賦予這種對於物的利用權以物權的效力,使利用權人可以據此權利對抗包括所有權人在內的其他人的干涉,從而保障其對物的充分利用。用益物權即為以「利用」為中心的物權,實現物盡其用。由於土地等不動產資源具有永久性、安全性、供給有限性、資本價值性等特點,決定了不可能人人都擁有土地和房屋等不動產,法律為了調節人類的需求與資源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從穩定社會秩序的角度出發,創設了用益物權制度,以求對資源的充分有效利用。 但是大家應該注意,用益物權雖然是基於他人的所有權而產生,但是其是獨立於所有權的物權,並具有可轉讓性,從而使不動產的使用價值本身在市場中實現最優化的配置。由於我國一直實行土地公有制,因此用益物權制度也相應帶有公有制的特點。如國有土地使用權制度中帶有濃厚的行政管理因素,承包經營權也不似永佃權具有永久性和人身依附性,而是具有期限限制,且以平等社員資格為基礎的新型土地利用權利制度。但土地權利制度上的公有制特點,並不影響我國的土地利用制度仍屬於傳統用益物權的范疇,因為它們本質上也是在土地所有權的基礎上產生的,是土地所有權權能分離的產物,在權利的內容上都包括了使用權或者收益權,因而也是這些權利本質上都是私法上的物權,都應當具有物權所應當具有的效力。作為一種物權,用益物權除了具備物權的一般法律特徵以外,又具有自己的一些獨特特徵: 第一,用益物權是一種他物權。即用益物權是在他人所有之物上成立的物權。 第二,用益物權是一種不動產物權。即用益物權的標的物僅限於不動產。動產之上不能成立用益物權。對於動產的使用可以通過借用合同或者借貸合同來進行。 第三,用益物權是以使用和收益為內容的限制物權。即用益物權人只能就其標的物為使用和收益,而不能其為相應的處分。當然用益物權人無權處分用益物權的標的物,並不代表著他不能處分用益物權本身,比如用益物權人可以依法將該用益物權轉讓給他人,但其不能將該用益物權的標的物轉讓給他人,因為將該標的物轉讓給他人意味著標的物所有權的轉移,這必須以轉讓人對該標的物享有所有權為前提,否則將構成無權處分。 第四,用益物權是獨立物權。雖然用益物權雖然以所有權的存在為前提,但其一經設立,在法律上就具有獨立性。也就是說,用益物權一旦依當事人約定或法律直接規定設立,用益物權人便能獨立地享有對標的物的使用和收益權,除了能有效地對抗第三人以外,也能對抗標的物的所有人對其權利行使的干涉。 此外,由於用益物權是依約定或法律規定設定,因此用益物權還是一種有期限的權利。 根據我國《物權法》的規定,我國的用益物權類型包括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和地役權。對於海域使用權以及取水權、采礦權、探礦權、捕撈權、狩獵權等用益物權或者准用益物權適用相應特別法律的規定
❺ 物權法中「用益物權」的意義是什麼
用益物權是他物權的一種,是指非所有人對他人之物所享有的佔有、使回用、收益的排他性的答權利。比如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
《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七條規定:用益物權人對他人所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和收益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