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一個關於房改房的房屋所有權問題的經典案例!!!
1、我國認定不動產物權所有權方式:是看不動產物權登記,一般來說就是房屋所有權證明,即產權證書。即產權證記載的所有權人是誰,誰就從法律上擁有不動產的物權。除非產權證書與登記機關登記的不一致,但這種情況很罕見!以你所述情況,恐怕不屬於這種例外情況。由於大兒子擁有產權證書,故法律承認大兒子就是該房屋的所有權人。而且大兒子取得的物權是一種絕對權,也叫對世權,任何第三人都有不得妨礙物權人行使權力的不作為義務。
2、三個妹妹雖然從法律規定上看,可以進行異議登記,但事實上也沒有太大用處,因即使異議登記了,但法律要求15天內必須到法院起訴,否則異議登記過期失效,法律不在保護!但問題時,三個妹妹到法院主張什麼權利呢?事實上是很難主張權利的!
3、即使三個妹妹相對於自己的哥哥主張有債權存在,但債權相對於物權而言,只是一種相對權利,仍然無法要到房屋,當然也無法對拆遷部門主張任何權利,即拆費只給予相對的產權權利人,即大兒子!
4、三個妹妹如果認為不公平,向法院起訴。其實也很難主張權利,因為不易舉證!
5、三個妹妹目前對老人盡了一定的贍養義務,但那也是法定的義務!即使老人還有其他財產如存款,但只要老人還健在,就不發生法定繼承問題。而切老人若以遺囑形式把老人名下財產單獨留給某個子女,也仍然符合法律規定。
Ⅱ 為什麼說「房改房」不適用《物權法》
「房改房」是一項政策性極強的職工福利分房和優惠購房,每個職工家庭只能享受一次。「房改房」是國家對職工工資中沒有包含住房消費資金的一種補償,是我國「住房分配製度」向「住房商品化」過渡的一種基本形式。 國家「房改政策」大約始於90年代初,結束於90年代末。
「房改房」與後來出現的「商品房」具有本質區別。一旦涉及「房改房」的產權問題,就不能脫離「房改政策文件」、「職工家庭福利分房」和「職工家庭優惠購房」這個本質特徵。
「房改房」不是「商品房」,它本身就是「國家在特定時期的一種政策性產物」,其「政策性極強」,其案件性質屬於國家政策性產物,其產權關系與其家庭參與分房人員有必然的聯系,它不是一般商品。另外,在七、八年後出台的《物權法》,對「房改房」歷史事實不具有「法律溯及力」。
Ⅲ 房改房離婚協議歸一方,現賣房房產局讓另一方也來簽字有道理嗎
你們只是離婚協議裡面約定婚姻存續期內共有財產怎麼處分而已,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是登記生效的。也就是你們即使以協議劃分了所有權,還是需要去做不動產登記簿變更。假如原本只寫了你一個人名字,那你可以單方變更,可是如果是雙方名字都有寫的,就必須登記簿上所有權利人共同申請變更登記才能更名。
Ⅳ 法律上有沒解釋房改房不適用物權法
「房改房」物權確權糾紛案,適用於國家、地方和工廠 「房改政策文件」;適用於「上海高院」關於《處理公有住房出售後糾紛的若干意見》的通知 【(1996)滬高法(1996)250號】文件;適用於《民法通則》的帝王原則(誠實信用原則)。不適用於《物權法》。
「房改房」是一項政策性極強的職工福利分房和優惠購房,每個職工家庭只能享受一次。「房改房」是國家對職工工資中沒有包含住房消費資金的一種補償,是我國「住房分配製度」向「住房商品化」過渡的一種基本形式。 國家「房改政策」大約始於90年代初,結束於90年代末。
「房改房」與後來出現的「商品房」具有本質區別。一旦涉及「房改房」的產權問題,就不能脫離「房改政策文件」、「職工家庭福利分房」和「職工家庭優惠購房」這個本質特徵。
Ⅳ 新的物權法對房改房有什麼利弊
物權法對房改房沒有什麼新的影響,在補償方面以當地房改政策為依據,享有應當享受的權利。
Ⅵ 房改房不適用物權法
您好 國家出台的只是大致的方針 建議詳情還是咨詢當地相關部門 因地方性更加明確 具體
Ⅶ 物權法及關於房改房產權的更名問題
額,好復雜啊
Ⅷ 請問:我父親,於2014年1月22日,依據《物權法》和《房屋權屬登記管理條例》。將其名下房改房產權
辦理失敗,相關費用是要退還的,契稅和地稅都是要退還的。
Ⅸ 我購買了父母的房改房其他子女有權利分嗎
房改房屬於誰:得看房產證上寫的是誰的名字。
從法律上說,以房產證上的人名為准,不管是誰出的錢。是父親的話,子女有權分。是兒子的話,其他人無權分配。
購買房改房最主要是要看產權人與原購房協議(或稱買賣合同)中有沒有特殊約定,如:房產要轉讓時單位有優先購買權,或只能出讓給本單位職工等。如沒有約定的話,就可以放心購買。
如果房產證上是你父親的名字,那麼這個就屬於父親的遺產,父親留有遺囑的,應該以遺囑為准進行分配,如果沒有留下遺囑,那麼父親的子女(包括有撫養關系的繼子女和非婚生子女)、父母(如果還健在的話)、配偶都是父親遺產的共有人。原則上同一序位繼承人之間應該平分遺產。
當然,你作為父親房改房的出資者,有權利就自己出資的部分要求父親返還自己出資的債權(不是產權)。如果父親生前沒有返還,那麼可以由各繼承人折價返還。
房改房產權證過戶所需材料:
1、舊產權證、買賣契約、權屬申請登記表
2、賣方:身份證、婚姻證明(結婚證、離婚證、離婚協議或未婚證明等)、戶口本、授權委託公證書(在賣方不能到場時可授權他人代辦)
3、買方:身份證、婚姻證明(結婚證、離婚證、離婚協議或未婚證明等)、戶口本、一張委託書(在買方不能到場時可授權他人代辦)
在房改房交易中,買家面對的都是資訊不太明朗的「個體」,為消除交易風險,業內專家提醒買家需特別注意以下關鍵環節。
一、 了解產權可靠性:確認產權的房主是否與賣房人是同一人,可到房管部門查詢產權證的真實性,要確認原單位是否允許轉賣並了解房屋的性質。一定要確認原單位是否同意出讓,因為大部分公房進行房改時原單位都保留優先回購權,並了解是否已經按成本價補足分攤費用。
二、確認登記的面積、使用期限:在房產證中,包括建築面積、使用面積和戶內實際面積;產權證上一般標明的是建築面積、戶型、土地使用期限、是否已補分攤。另外,土地出讓金也是房改房必須交付的一項相關費用,這是由原業主支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