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1。小品屬於何種類型作品,該五個小品著作權屬於誰
您好,小品屬於「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類。通過電視台播出,屬於「影視作品」。
影視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所有。程某和李某作為表演的表演者所享有的權利稱為鄰接權。鄰接權也稱為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是指作品的傳播者所享有的權利。
表演者的鄰接權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依《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十七條的規定,表演者享有以下的權利:
一、表明表演者身份;
二、保護表演形象不受歪曲;
三、許可他人從現場直播和公開傳送其現場表演,並獲取報酬;
四、許可他人錄音錄像,並獲取報酬;
五、許可他人復制、發行錄有其表演的錄像製品,並獲取報酬;
六、許可他人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表演,並獲取報酬。
由於題目中凱歌音像出版社未經同意擅自復制發行兩位表演者的演出,因此程某、李某可以作為共同原告起訴凱歌音像出版社。
另外,電視台也可以作為原告起訴凱歌音像出版社,因為根據在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電視台有權禁止未經其許可,將其播放的廣播、電視錄制在音像載體上以及復制音像載體。
就本案例所言,電視台具備訴訟主體資格,程某和李某也具備訴訟主體資格,被告凱歌音像出版社的抗辯法院不予採納。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貳』 劇本的著作權歸誰
劇本是誰創作的,作者是誰,那知識產權就屬於誰。
法人或者是機構組織編寫創作,能夠代表劇本創作意志,並且能承擔所寫內容的一切法律責任,那該劇本的著作權就屬於法人或者是機構組織。
如果以上相關的證明都沒有,那劇本上所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是機構組織擁有該劇本的著作權。
改編、翻譯過的劇本或者是注釋、整理過的劇本而產生了新的知識內容,新的知識作品,那該劇本的著作權屬於將作品進行改編、翻譯的法人、公民、組織機構或者是重新注釋、整理過該作品的法人、公民、組織機構。
由兩個人同時創作,並同時完成的作品,該作品能夠代表兩人的合作創作意志,並且兩人對該作品所寫內容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那該劇本作品的知識產權屬於合作創作的兩個人共同擁有的成果。
由多個人進行創作完成的劇本作品,著作權屬於合作創作的人員、法人或者是組織機構,或者可以將劇本的知識產權分割使用,即該劇本當中的內容是誰寫的,那劇本當中這一部分由公民所寫的內容,其單獨享有著作權。
劇本是整理匯編而創作產生的,那該劇本的著作權是屬於對劇本進行匯編的創作人員享有。
影視劇本或者是類似於攝影、記錄、拍攝等製作手段進行創作而產生的劇本作品,那該劇本的著作權屬於製片人享有。
電影劇本或者是類似於電影拍攝的作品,當中的部分內容、音樂或者是其它能夠體現創作意志的知識產品,那該部分的知識產權可以由單獨進行創造的人員享有。
公民、法人或者是組織機構為了完成任務而進行創作產出的職務作品,除了所屬的法人或者是其他可以享有該作品的人員外,其著作權應該屬於職務作品的製作作者享有。
延伸閱讀:
著作權的取得和產生需要哪些條件
《著作權法》對著作權的歸屬有哪些規定?
不受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包括哪些
『叄』 著作權的主體是什麼
著作權的主體可以是公民、自然人、法人、組織、國家。
著作權的主體:
一、權利人:1、作者;2、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繼受者:指通過贈與、繼承、遺贈等繼受方式取得者。
『肆』 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歸誰呢
我國《著作權法》來第17條明自確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由此可見,委託作品的著作權首先通過雙方的委託合同來約定,如果合同沒有約定,或者雙方沒有訂立委託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這充分體現了法律尊重當事人的意思自治的原則,有約定的按照約定。同時,由於受託方是作品的真正創作者,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法律規定著作權歸受託方,這樣規定有利於更好地鼓勵創作。
『伍』 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是屬於誰的
委託作品,是指根據作者與某一個人或法人簽訂的委託合同所創作的作品。委託一方按雙方同意的標准支付作者一定的報酬,作者則為此創作某一具體作品。下面來看看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是屬於誰的?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是屬於誰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2010修訂)第十七條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委託作品的著作權歸屬1.委託合同有約定的,依據委託合同的約定確定著作權的歸屬。2.委託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即歸創作人。此時委託人在約定的使用范圍內享有使用作品的權利,雙方沒有約定使用作品范圍的,委託人可以在委託創作的特定目的范圍內免費使用該作品。3.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著作權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13條和第14條的規定,下列兩種情形的著作權歸屬有其特殊性,大家必須注意:(1)由他人執筆本人審閱定稿並以本人名義發表的報告、講話等作品的著作權歸報告人或講話人。講話人或者報告人可以依據約定向執筆人給予適當的報酬。(2)當事人合意以某人的經歷為題材完成的自傳體作品,當事人對於著作權歸屬沒有約定的,著作權歸該被記載的人所有。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條文所說的合同,應當是書面合同。這里存在的問題是受託人可能再委託。如甲方委託乙方完成一項校徽的設計,乙方又委託丙方設計,甲方接受了這項設計,在沒有約定的情況下,這項設計的著作權歸丙方。因為盡管甲方、乙方出了資金,進行創造性勞動的卻是丙方。甲乙都出了資金,甲乙的利益何在?《著作權法解釋》第12條規定:按照著作權法第條規定委託作品著作權屬於受託人的情形,委託人在約定的使用范圍內享有使用作品的權利;雙方沒有約定使用作品范圍的,委託人可以在委託創作的特定目的范圍內免費使用該作品。甲方使用該校徽自無問題,而乙方的使用,僅僅是完成甲方的委託,從而獲得報酬。
『陸』 著作權的主體包括了哪些
著作權的主體可以是公民、自然人、法人、組織、國家。
著作權的主體:
一、權利人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繼受者
指通過贈與、繼承、遺贈等繼受方式取得者
『柒』 什麼是著作權主體
亦稱著作權人,即依法對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包括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組織,在一定條件下,國家也可能成為著作權主體。
著作權主體的分類
1、原始主體與繼受主體。劃分依據是著作權的取得方式
原始主體:指在作品完成後,直接根據法律規定或合同約定,在不存在其他基礎性權利的前提下對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一般情況下為作者,特殊情況下作者以外的自然人或組織也可能成為著作權原始主體。
繼受主體:通過受讓,繼承,受贈或法律規定的其他方式取得全部或一部分著作權的人。
2、內國主體與外國主體。以著作權人所具有的國籍為標准而分類。
著作權的原始主體
1、作者首先是自然人。「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作者須具備的條件:
①是直接參與創作的人。即藉助語言、文字、色彩、線條等進行創作,反映自己創作個性及特點的人。
②確認作者的方法是,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為作者。
③作者通過創作活動,產生了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
作者作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權主體,其權利是第一位的,即享有完整的和原始的著作權。
2、法人、非法人單位在特定條件下也視為作者。
凡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主持,代表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意志創作,由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視為作者。
『捌』 問題:1。小品屬於何種類型作品,該五個小品著作權屬於誰2。電視台製作的晚會節目是否享有著作權保護
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