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獎勵項目
通過表彰世界各地的發明家、創造者和創新企業的成就,WIPO獎勵項目旨在幫助營造一種創新和創造在社會各個層面得到鼓勵的文化。WIPO獎產生的宣傳效果也有助於更多的人認識知識產權制度如何為創造和創新服務。
WIPO僅考慮國家級或國際比賽和展覽主辦方的獲獎提名。參加獎勵項目的申請應當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並至少在活動開始前三個月轉給WIPO,每類獎、每項活動限一個獎項。獲獎者的選擇程序由主辦方負責,在WIPO規定的指導方針框架內進行。WIPO獎應作為最高獎項頒發。 WIPO創新企業獎的創立宗旨是促進公司和企業對知識產權制度的運用,並提高公眾關於知識產權制度對企業有哪些好處的認識。
⑵ 如何評價2016年世界知識產權日的主題
對於「數字創意,重塑文化」主題,WIPO官網這樣闡釋:「電影、電視、音樂、書籍、藝術、視頻游戲——簡言之,都是文化作品——早已跨越國界。但是,無線時代正在改變可消費文化在遠遠超出國界的市場上如何被創建、發行和欣賞。越來越便捷的數字技術把物理上的障礙一掃而空,將一個跨文化合作的世界置於每個藝術家和創作者的指尖,並以新的方式滋養著想像力。數字創意的繁盛給數字消費者帶來了福音。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可以隨心所欲地閱讀、觀看和收聽世界各地無數創作者的作品。」無疑在全球網路化的趨勢下,圖書、音樂、美術作品,幾乎所有的版權形式都將數字化。
⑶ 簡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所界定的知識產權范圍.
答: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源公約)所界定的知識產權范圍,應當包括:(l)關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權利;(2)關於表演藝術家的表演、錄音和廣播的權利;(3)關於人類在一切領域內的發明的權利;(4)關於科學發現享有的權利;(5)關於工業品外觀設計的權利;(6)關於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商號及其他商業標記的權利;(7)關於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權利;(8)其他--切來自工業、科學及文學、藝術領域的智力創作活動所產生的權利.
⑷ 中國企業重點向哪個領域研發投資
近日,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最新一期全球企業研發投資排行榜報告。根據該報告,中國企業2016年研發投資表現最為強勁,與上一年度相比增幅高達18.8%,遠遠超過了5.8%的世界平均水平。
另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最新一期《世界知識產權指標》報告,2016年,中國受理的專利申請量超過了美國、日本、韓國和歐洲專利局的總和。「中國正在逐步成為全球創新和品牌方面的一個引領者」,該組織總幹事弗朗西斯·高銳表示,亞洲在全球專利申請總量中的份額從2006年的49.7%增長為2016年的64.6%,這主要是受中國申請量的強勁增長驅動。
⑸ 怎樣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中查詢統計數據
您好,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會公布知識產權(IP)活動概覽, 詳細數據都能查到。據WIPO舉行版的新聞發布會消息權:《WIPO 2011年IP大事和數據》涵蓋了專利、實用新型、商標和工業設計,收錄了世界90個知識產權局的IP數據,可作為快速參考指南。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⑹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和WTO下的TRIPS協議對知識產權調整范圍的規定有何不同
1、世界知識產來權組織是關於源知識產權服務、政策、合作與信息的全球論壇。是一個自籌資金的聯合國機構,直到2014年4月為止,有187個成員國。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所界定的知識產權范圍包括: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藝術家、錄音和廣播的演出,在人類一切活動領域內的發明,科學發現,外型設計,商標服務標記、商號名稱和牌號,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內其他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
2、TRIPS是關貿總協定知識產權協議的英文縮寫。
TRIPS只規定了有財產權屬性的知識產權,沒有規定有人身權屬性的知識產權,"TRIPS"協議涉及的知識產權共有以下八個方面:著作權及其相關權利、商標、地理標記、工業品外觀設計、專利、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對未公開信息的保權和對許可合同中限制競爭行為的控制。
⑺ 聯合國的16個專門機構都是什麼
聯合國專門機構一共是15個,分別是:
1、世界銀行
世界銀行(英文名稱:World Bank)是世界銀行集團的簡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的通稱。也是聯合國經營國際金融業務的專門機構,同時也是聯合國的一個下屬機構。
由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國際開發協會、國際金融公司、多邊投資擔保機構和國際投資爭端解決中心五個成員機構組成;成立於1945年,1946年6月開始營業。
2、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英語: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簡稱:IMF)是根據1944年7月在布雷頓森林會議簽訂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於1945年12月27日在華盛頓成立的。
與世界銀行同時成立、並列為世界兩大金融機構,其職責是監察貨幣匯率和各國貿易情況,提供技術和資金協助,確保全球金融制度運作正常。其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我們常聽到的「特別提款權」就是該組織於1969年創設的。
3、世界衛生組織
世界衛生組織(英文名稱: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縮寫WHO,中文簡稱世衛組織)是聯合國下屬的一個專門機構,總部設置在瑞士日內瓦,只有主權國家才能參加,是國際上最大的政府間衛生組織。
4、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簡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縮寫UNESCO)於1945年11月16日正式成立,總部設在法國首都巴黎,現有195個成員,是聯合國在國際教育、科學和文化領域成員最多的專門機構。
該組織旨在通過教育、科學和文化促進各國合作,對世界和平和安全作出貢獻,其主要機構包括大會、執行局和秘書處。
5、國際勞工組織
國際勞工組織是1919年根據《凡爾賽和約》作為國際聯盟的附屬機構成立。 1946年12月 14日,成為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簡稱「勞工組織」。
其宗旨是:促進充分就業和提高生活水平;促進勞資雙方合作;擴大社會保障措施;保護工人生活與健康。主要活動是:從事國際勞工立法、制訂公約和建議書;提供援助和技術合作。該組織最高權力機構是國際勞工大會,每年開會一次。
6、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
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簡稱「糧農組織」,於1945年10月16日正式成立,是聯合國系統內最早的常設專門機構,是各成員國間討論糧食和農業問題的國際組織。
其宗旨是提高人民的營養水平和生活標准,改進農產品的生產和分配,改善農村和農民的經濟狀況,促進世界經濟的發展並保證人類免於飢餓。組織總部在義大利羅馬,現成員共有194個成員國、1個成員組織(歐洲聯盟)和2個准成員(法羅群島、托克勞群島)。
7、國際農業發展基金
國際農業發展基金(International Fund for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IFAD),簡稱農發基金,是聯合國系統專門向發展中成員國提供糧食和農業發展貸款的金融機構。根據1974年11月在羅馬召開的世界糧食會議於1976年籌建,1978年1月正式開始業務活動。
農發基金有成員國173個。總部設在義大利羅馬。其宗旨是籌集資金,以優惠條件提供給發展中的成員國,用於發展糧食生產,改善人民營養水平,逐步消除農村貧困。
8、國際海事組織
國際海事組織(英文:International Maritime Organization)是聯合國負責海上航行安全和防止船舶造成海洋污染的一個專門機構,總部設在英國倫敦。該組織最早成立於1959年1月6日,原名「政府間海事協商組織」。
1982年5月更名為國際海事組織,截止2012年9月,已有171個正式成員。國際海事組織(簡稱IMO)的作用是創建一個監管公平和有效的的航運業框架,普遍採用實施。涵蓋包括船舶設計、施工、設備、人員配備、操作和處理等方面,確保這些方面的安全、環保、節能、安全。
9、世界氣象組織
世界氣象組織(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WMO)是聯合國的專門機構之一,是聯合國系統有關地球大氣現狀和特性,它與海洋的相互作用,它產生的氣候及由此形成的水資源的分布方面的權威機構。
WMO擁有國家會員185個,地區會員6個(截至2013年1月1日)。它的前身是誕生於1873年的國際氣象組織(IMO) 。WMO建立於1950年,次年成為聯合國有關氣象(天氣和氣候)、業務水文和相關地球物理科學的專門機構。
10、世界知識產權組織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簡稱「WIPO」。聯合國保護知識產權的一個專門機構。根據《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而設立。該公約於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哥爾摩簽訂,於1970年4月26日生效。
中國於1980年6月3日加入了該組織。該組織總部設在日內瓦。
2018年12月5日,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在日內瓦發布《世界知識產權指標》(WIPI)年度報告稱,2017年中國在專利、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等方面的知識產權申請數量位居世界第一,中國在知識產權領域的強勁表現帶動了全球知識產權申請數量創新高。
11、國際民用航空組織
國際民用航空組織(民航組織)是聯合國的一個專門機構,1944年為促進全世界民用航空安全、有序的發展而成立。民航組織總部設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制訂國際空運標准和條例,是191個締約國(截止2011年)在民航領域中開展合作的媒介。
2013年9月28日,中國在加拿大蒙特利爾召開的國際民航組織第38屆大會上再次當選為一類理事國。
12、國際電信聯盟
國際電信聯盟是聯合國的一個重要專門機構,也是聯合國機構中歷史最長的一個國際組織。簡稱「國際電聯」、「電聯」或「ITU」。
國際電聯是主管信息通信技術事務的聯合國機構,負責分配和管理全球無線電頻譜與衛星軌道資源,制定全球電信標准,向發展中國家提供電信援助,促進全球電信發展。
作為世界范圍內聯系各國政府和私營部門的紐帶,國際電聯通過其麾下的無線電通信、標准化和發展電信展覽活動,而且是信息社會世界高峰會議的主辦機構。
國際電聯總部設於瑞士日內瓦,其成員包括193個成員國和700多個部門成員及部門准成員和學術成員。每年的5月17日是世界電信日(World Telecommunication Day)。
13、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
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ted Nations Instrial Development Organization -- UNIDO)是聯合國大會的多邊技術援助機構,成立於1966年,1985年6月正式改為聯合國專門機構。
總部設在奧地利維也納。任務是「幫助促進和加速發展中國家的工業化和協調聯合國系統在工業發展方面的活動」。 宗旨是通過開展技術援助和工業合作促進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工業化進程。
除作為一個全球性的政府間有關工業領域問題的論壇外,其主要活動是通過一系列的綜合服務,在政策、機構和企業三個層次上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和經濟轉型國家提高經濟競爭力,改善環境,增加生產性就業。
14、萬國郵政聯盟
萬國郵政聯盟(Universal Postal Union--UPU),簡稱「萬國郵聯」或「郵聯」,是商定國際郵政事務的政府間國際組織,其前身是 1874年10月9日成立的「郵政總聯盟」,1878年改為現名。
萬國郵聯自1978年7月1日起成為聯合國一個關於國際郵政事務的專門機構,總部設在瑞士首都伯爾尼,宗旨是促進、組織和改善國際郵政業務,並向成員提供可能的郵政技術援助。
其宗旨是組織和改善國際郵政業務,發展郵政方面的國際合作,以及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給予會員國所要求的郵政技術援助。
15、世界旅遊組織
世界旅遊組織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縮寫:UNWTO) 是聯合國系統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是旅遊領域的領導性國際組織。最早由國際官方旅遊宣傳組織聯盟(IUOTPO)發展而來。2003年11月成為聯合國的專門機構。158個正式會員國和6個聯系成員 。
其宗旨是促進和發展旅遊事業,使之有利於經濟發展、國際間相互了解、和平與繁榮。總部設在西班牙馬德里。
世界旅遊組織發布的年度統計數據顯示,中國2015年全年出境遊人次已達1.2億,2016年春節出境遊人次預計將達近600萬,中國繼續坐穩最大出境遊客來源國的寶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聯合國
⑻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所界定的知識產權范圍。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所界定的知識產權范圍如下
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表演家的演出、錄音和廣播,人們在一切領域的發明,科學發現,工業設計,商標、服務商標、廠商名稱和標記,制止不正當競爭以及在工業、科學、文學或藝術領域里的一切來自知識活動的權利。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The convention Establishing the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rganization)簡稱「WIPO公約」。
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同盟的國際局與保護文學藝術作品伯爾尼同盟的國際局的51個國家於1967年7月14日在斯德爾摩會議將兩國際機構合並,簽訂了《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該公約於1970年4月26日正式生效。
(8)2016世界知識產權指標擴展閱讀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職責
為了實現第三條所述宗旨,本組織通過其適當機構,並根據各聯盟的許可權:
(Ⅰ)促進發展旨在便利全世界對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和協調各國在這方面的立法措施;
(Ⅱ)執行巴黎聯盟、與該聯盟有聯系的各專門聯盟以及伯爾尼聯盟的行政任務;
(Ⅲ)可以同意擔任或參加任何其他旨在促進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協定的行政事務。
(Ⅳ)鼓勵締結旨在促進保護知識產權的國際協定;
(Ⅴ)對於在知識產權方面請求法律--技術援助的國家給予合作;
(Ⅵ)收集並傳播有關保護知識產權的情報,從事並促進這方面的研究,並公布這些研究的成果;
(Ⅶ)維持有助於知識產權國際保護的服務,在適當情況下,提供服務工作單位名冊,並發表這種名冊的材料;
(Ⅷ)採取一切其他的適當行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成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
⑼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專利文獻記載了人類多少以上的新技術信息
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統計,專利文獻記載了人類90%以上的新技術信息。專
專利信息中公開的技術信屬息幾乎涉及人類生活活動的全部技術領域。據WIPO統計,世界上每年發明創造成果的90%-95%能在專利文獻中查到,並且許多發明成果只通過專利文獻公開,並未見其他科技文獻報道。美國專利商標局曾在20世紀70年代進行過一次調查,發現70%的內容未在非專利文獻中發表過。可見,專利文獻是許多技術信息的來源,不注重查閱專利文獻,就可能失去獲得這些信息的契機。
(9)2016世界知識產權指標擴展閱讀:
由於絕大多數國家(包括我國在內)的專利申請都採取先申請原則和早期公開、延遲審查制,這就促使發明人盡快將自己的發明創造提出專利申請,從而使專利文獻成為報道新技術最快的情報源。
據統計,專利文獻所反映的技術,一般要比其他文獻提早5年,如電視技術1923年由專利文獻首先公開,1928年才見於其他刊物;飛機噴氣技術,1936年見於專利文獻,直到1946年才見於其他刊物。
⑽ 簡述《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所界定的知識產權范圍。
答:《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公約)所界定的知識產權范圍,應當包括:(l)關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權利;(2)關於表演藝術家的表演、錄音和廣播的權利;(3)關於人類在一切領域內的發明的權利;(4)關於科學發現享有的權利;(5)關於工業品外觀設計的權利;(6)關於商品商標、服務商標、商號及其他商業標記的權利;(7)關於制止不正當競爭的權利;(8)其他--切來自工業、科學及文學、藝術領域的智力創作活動所產生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