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聽說中央電視台要換台標了是不是真的啊為什麼
中央電視台台標到現在已經是第三個了,先前的蝴蝶台標,爾後是透明的CCTV,到現在的這個雙線CCTV,現在這個台標是1998年開始換的,已經比較成熟也比較國際化,暫時應該是不會改的,網上流傳了一陣的換台標其實只是央視新大廈的標志,並不是央視要換台標。
中央電視台現在包括國內頻道,海外頻道,數字頻道,高清頻道,已經有43個頻道了,雖然有些製作單位並不是中央電視台,但都是掛著CCTV的標志。
國內頻道包括: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奧運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
CCTV-F
CCTV-高清
海外頻道包括:
CCTV-4 歐洲台
CCTV-4 美洲台
中國電影頻道
中國電影頻道美國台
CCTV-戲劇
CCTV-娛樂
數字頻道太多,就不寫了,你可以到www.tv.cn查到
㈡ 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是什麼時把右上角無色台標換成蝴蝶圖形彩色的
中央電視台的彩色蝴蝶圖形是在1958年5月1日正式出現的
1、中央電視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台,1978年5月1日,經中共中央批准,北京電視台正式改稱中央電視台,英語縮寫為「CCTV」,對外稱「中國中央電視台」;當晚更換後的新台標——彩色蝴蝶圖形第一次出現在屏幕上,這個台標就是目前最為中國百姓熟知的央視標志。
2、1993年,央視再次將蝴蝶圖形的台標更換成以英文字母為主體的「台標」結構,比如CCTV-1,CCTV-5等。
3、2005年,中央電視台繼「專業化」後開始實施「品牌化」戰略,並正式確立了"傳承文明,開拓創新"的經營理念;CCTV字母型標識逐漸成為了中國中央電視台的官方台標,而蝴蝶型已經不得不以企業標識的形式再次出現了。
㈢ 中國中央電視台台標為「cctv」,這是在什麼時候更換的
1998年更換為cctv。
由於台標版權糾紛,1998年,央視在節目的標識上進行調整,形成了以英文字母為主體+數字的「台標」結構,比如CCTV-1、CCTV-2、CCTV-5等,其中第二個「C」為紅色,寓意「中國」、「中央」的含義。最初的邊緣為方角,後來於2001年7月9日作出修改,邊緣美化成圓角,並適當拉寬。實際使用時為灰色半透明台標而原來的蝴蝶型標志逐漸退居幕後以及官方log場合出現。
(3)央視新台標版權頁擴展閱讀
中央電視台台標的的設計含義:
中央電視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台,2018年3月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合組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他的標志是最與國際接軌的,採用文字標志法,簡單明了便於識別,含義不多但集聚特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原來的標志也可以從采訪話筒或是央視大樓上看到,他是CCTV的變形組合,形如原子核,也集中體現了衛星運行的軌跡,此標志極賦時代特色,是文字標志與圖形標志的完美結合。後來改為簡便的雙線「CCTV」,讓人一目瞭然。
㈣ 大家猜一猜2020年央視將會換什麼台標
4K解析度台標
㈤ 中央電視台的台標變遷
1958年9月2日,沒有頻道標識,僅在節目片尾出現毛澤東書寫的「北京電視台」字樣。
1978年5月1日,使用字幕台標「中央電視台」,懸掛在屏幕左下角。為防止與字幕沖突,只在整點和半點出現,右上角的報時器字體為方形。
1987年,央視字幕台標改用「中央電視台-頻道序號」(如「中央電視台-1」)的形式,仍懸掛在屏幕左下角。
1991年10月1日,中央一套使用字幕台標「CCTV」,懸掛在屏幕左上角。其他頻道的「中央電視台-頻道序號」字幕台標也懸掛在屏幕左上角,開始全天候出現。
1991年12月1日,央視一套蝴蝶標懸掛在屏幕左下角,不過仍然是只在整點和半點出現;其他頻道的字幕台標和懸掛位置不變。
1992年6月1日,央視正式全天候懸掛蝴蝶標,台標位置改到屏幕左上角。蝴蝶標剛啟用時為半透明,後來做出微調,將蝴蝶標高亮化,同時做出縮小調整。
1995年11月30日,央視部分頻道的台標由窄變寬,最初5~8套的台標中的頻道序號是雙線,後改為空心。1997年,原9套英語頻道在北京試播時沿用了本版標識。
1998年5月27日,央視在日本落地,呼號「CCTV大富」台標為「單線CCTV+蝴蝶+大富」(2011年1月1日凌晨停用),宣傳標志為「蝴蝶+大富」和文字「大富電視台」字樣。
1998年6月1日早晨,開始使用透明「CCTV」字形,但僅限於電視頻道畫面上,右上角改為碟形報時器(央視4套和外語頻道因時差關系不顯示報時器),蝴蝶標在央視記者話筒上、各種宣傳品上或前中國國際電視總公司的宣傳片(2009年更換LOGO)中使用。宣傳片開始使用現行的文字式雙線CCTV台標。
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體育頻道改為奧運頻道,這是奧運頻道的首次開播,台標使用透明「CCTV+奧運五環」;2004年雅典奧運會期間,體育頻道在改為奧運頻道時在勺標「CCTV-5」下方加上了奧運五環標志,是央視各頻道中第一個採用「英文+數字+圖案」形式的頻道(註:僅雅典奧運會時使用了此台標);直到2008年北京奧運會期間恢復2000年樣式,使用現行的雙線「CCTV+奧運五環」。
2001年7月8日晚,因應當年7月9日早晨6點整10~11套的開播、以及北京申奧的開始,開始正式使用雙線CCTV台標。勺標剛啟用時,和宣傳片一樣,勺內的數字是空心的,不過因為很難辨識出各頻道序號,此版台標用了一個多月就停用,其中1套於2001年7月14日晚做出微調,其他頻道於2001年8月2日晚做出微調。(註:序號的字體是KabelC)
2001年8月2日晚,勺標做出微調,將CCTV雙線字體高亮化,勺標則透明化,中間的序號也改為了高亮,不過序號的字體仍然使用Kabelc,自此空心數字式勺標僅在宣傳片中出現。2002年5月12日,12套開播時沿用了本版標識。
CCTV-12之後開播的頻道,均不使用本版標識,而是用勺標放大版,中間直接冠以頻道名稱,如「CCTV-新聞」、「CCTV-少兒」、「CCTV-音樂」、「CCTV-E&F」,以及「CCTV-E」、「CCTV-F」,「CCTV-العربية」、「CCTV-Pусский」、「CCTV-NEWS」、「CCTV-高清」、「CCTV-娛樂」、「CCTV-戲曲」。另外,改版後的央視2套在台標宣傳也會出現「CCTV-經濟」勺子台標。(註:頻道名稱的字體為黑體)
2004年,央視開播付費頻道,台標採用「CCTV+圓弧+頻道名稱」的方式,不過頻道名稱的字體仍然使用黑體;另有一部分付費頻道台標起初採用「頻道名稱+圓弧」的方式,如老故事頻道,後改為統一方式和統一字體。(中央新影集團旗下頻道(如老故事、新科動漫、證券資訊等)右上角報時為方形報時,非央視統一蝶形報時)
2007年9月,央視開播移動傳媒頻道,台標使用文字「CCTV移動傳媒」。
2009年7月25日,阿拉伯語頻道開播,台標起初為「CCTV-A」,使用不久後停用,改用「CCTV-العربية」;
2009年9月10日,俄語頻道開播,台標起初為「CCTV-R」,使用不久後停用,改用「CCTV-Pусский」。
2009年9月21日凌晨,財經頻道台標微調時在勺標「CCTV-2」下方加上了微軟雅黑字體的「財經頻道」四個簡體漢字,是央視各頻道中第一個採用「英文+數字+漢字」形式的頻道。
2009年9月28日,綜合頻道高清信號開播,台標左上角與標清版一致,只是質感略不同(但與當時的CCTV高清頻道質感一致)。高清頻道台標使用16:9形式,右上角標有「高清」字樣(整半點報時時右上角顯示報時器,撤下「高清」字樣,除了CCTV-4、CCTV-6的高清頻道是全天右上角顯示「高清」字樣之外)。而到2014年1月7日開播的英語紀錄頻道高清信號當中,右上角無「高清」字樣(僅香港電台轉播的版本),以便讓香港電台右上角加掛「RTHK33」標志。
2011年1月1日凌晨,因應當天早晨8點整新9套紀錄頻道的開播,央視所有頻道的台標做出了微調。 新聞頻道、少兒頻道、音樂頻道、高清綜合頻道、法語國際頻道、西班牙語國際頻道分別改為「CCTV-13」、「CCTV-14」、「CCTV-15」、「CCTV-22」(官網宣傳)、「CCTV-Français」、「CCTV-Español」。1套至15套、22套(官網宣傳)在台標下方加頻道名稱,如「CCTV-1 綜合」,其中的序號字體改為Futura-Bold,頻道名稱字體為漢儀綜藝字體;娛樂頻道、海外戲曲頻道、高清綜合頻道(電視畫面)的台標也作出了修改,將勺標中頻道名稱的字體改為漢儀綜藝字體。另外,奧運頻道台標宣傳也會出現「CCTV-奧運」勺子台標;CCTV移動傳媒也採用雙線勺標並在下方加註頻道名稱,如「CCTV-移動傳媒 快客頻道」等。勺標中文字字體為方正准圓字體,下方頻道名稱為微軟雅黑;中視購物頻道採用雙線勺標「CCTV-中視購物」,不再使用付費頻道的圓弧標識;付費頻道的台標也做出修改,將頻道名稱的字體統一改為漢儀綜藝字體;老故事頻道亦改用「CCTV+圓弧+老故事」方式,使用漢儀綜藝字體;2012年開播的中國3D電視試驗頻道使用獨立3D的頻道標識:大字「3D」+小字「試驗頻道」,字體仍為漢儀綜藝;書畫頻道依然是獨立標識(深藍色方形+「書」字的台標)。
日本的CCTV大富頻道台標也由「單線CCTV+蝴蝶大富」標志改為白色雙線勺標「CCTV-大富」,並在下面標注「中國語放送」。從2012年1月23日起,CCTV大富頻道雙語化播出,台標下方注記由「中國語放送」變為「二カ國語放送(即中日雙語播出)」。
2013年8月18日,體育賽事頻道開播,替代同時停播的高清綜合頻道,頻道呼號為「CCTV-5+ 體育賽事」,樣式與1套至15套台標一模一樣,只是序號字體改為Arial Black。
2014年除夕起,逢年大年三十,央視所有直播春晚的頻道(包括高清版本)都在期間取消報時器,而高清版本的依然在整半點時撤下「高清」字樣。
2015年1月6日起,新聞頻道0:00-6:00的新聞節目在新台址播出(除特殊情況),但此時段重播舊址節目為4:3拉伸滿屏播出。
2015年4月1日,央視台標進行微調,中文國際頻道、體育頻道和外語頻道(除英語紀錄頻道外)台標橫向壓縮,使其適應16:9形式,電影頻道右下角更換獨立黃色折疊台標。
2015年5月1日,財經頻道台標橫向壓縮16:9形式。
2015年5月8日,電影頻道台標橫向壓縮16:9形式。
2015年8月17日,除海外戲曲頻道、娛樂頻道、中視購物頻道、電視指南頻道和所有付費頻道外,其它頻道台標橫向壓縮16:9形式(同月31日,綜合頻道香港版也完全橫向壓縮為16:9模式,但老址新聞節目沒有切邊播出)。
2015年8月31日,音樂頻道台標橫向壓縮16:9形式。
2016年1月4日,央視部分官方賬號開始在海外社交媒體採用全新圖標,正式打破此前新台標「僅供內部使用」的傳言。新台標字母採用了黑色實線,第二個字母「C」不再採用紅色,而是在「CCTV」整體字母右下角,增加了一個紅色小方塊。CCTV和CCTV中文頻道、英文頻道的官方Facebook和Twitter頭像已將新台標作為頭像。
㈥ 中國中央電視台台標哪年更換為「cctv」
1998年更換為cctv。
由於台標版權糾紛,1998年,央視在節目的標識上進行調整,形成了以英文字母為主體+數字的「台標」結構,比如CCTV-1、CCTV-2、CCTV-5等,其中第二個「C」為紅色,寓意「中國」、「中央」的含義。最初的邊緣為方角,後來於2001年7月9日作出修改,邊緣美化成圓角,並適當拉寬。實際使用時為灰色半透明台標而原來的蝴蝶型標志逐漸退居幕後以及官方log場合出現。
(6)央視新台標版權頁擴展閱讀
中央電視台台標的的設計含義:
中央電視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電視台,2018年3月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國際廣播電台合組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他的標志是最與國際接軌的,採用文字標志法,簡單明了便於識別,含義不多但集聚特色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原來的標志也可以從采訪話筒或是央視大樓上看到,他是CCTV的變形組合,形如原子核,也集中體現了衛星運行的軌跡,此標志極賦時代特色,是文字標志與圖形標志的完美結合。後來改為簡便的雙線「CCTV」,讓人一目瞭然。
㈦ 中央電視台綜合頻道的電視文化
1998年6月1日,央視正式出台頻道包裝方案,以CCTV-1為主的頻道包裝開始推出,有計劃、有步驟地加強節目和時段預告、宣傳,規范了台標、字幕使用規定,並啟用新的台標系統和版權頁,製作頻道形象宣傳片。
2001年7月9日,CCTV-1更換頻道包裝,啟用新台標(勺標)和以海藍色為底色的宣傳片,但1998版宣傳片仍同時使用。
2003年1月1日,CCTV-1再一次改版,頻道新推出橙紅色包裝,台標不變。海藍色包裝、1998版宣傳片仍同時使用。橙紅色包裝剛啟用時,背景顏色較暗淡,後在綜合頻道時期做出微調。
2003年5月1日,CCTV-1改為綜合頻道,頻道重新使用2001版包裝,僅修改頻道名稱。1998版宣傳片停用。
2003年7月1日,頻道海藍色包裝背景做了微調。
2004年9月1日,CCTV-1實現每日24小時播出, 頻道包裝再次使用2003年的包裝,僅修改頻道名稱。同時停用了2001年版的包裝。
2006年1月1日,CCTV-1包裝微調,宣傳片橙紅色背景高亮化,加緩慢滾動的透明雙線「CCTV」字樣。
2009年6月6日,CCTV-1更換頻道包裝。宣傳片背景為天藍色央視總部大樓。
2010年2月1日,CCTV-1頻道包裝微調,更換為夜景包裝,不過僅在夜間出現,白天仍繼續使用2009年9月28日的包裝。
2011年8月1日,CCTV-1更換使用藍色背景包裝。收視指南以主持人合影的形式出現。
2012年1月底,CCTV-1頻道包裝更換為橙色背景,但只用於2012年春節期間,其他時間仍然使用藍色包裝。
2014年1月10日,CCTV-1增加藍色背景新聞包裝,原有的透明線紅藍紫背景包裝繼續使用。
2014年春節期間,CCTV-1使用春節紅色包裝,原包裝依然繼續使用。
2015年1月1日,央視新宣傳台標於6日凌晨在新聞頻道出現,CCTV-1的吉祥物宣傳片於當日停用。現在,在各傳統和紀念節日期間(如春節、端午節),CCTV-1會有專門的相對應的頻道包裝。
2016年1月1日起,CCTV-1再次改版並更換頻道包裝,其中《天天飲食》《生活早參考》兩個欄目合並為《生活圈》 ,《尋寶》更名為《我有傳家寶》。 1958年9月2日~1978年4月30日:沒有頻道標識,僅在節目片尾出現毛澤東手書的「北京電視台」字樣。
第一代台標(1978-1984)
1978年5月1日~1983年12月31日:使用「蝴蝶標」加上的「中央電視台-1」的標識,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下角,僅在整半點報時及節目開始時出現。
第二代台標(1984-1992)
1984年1月1日~1987年1月31日:因一套上星,改用文字式的「中央電視台」,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下角,僅在整半點報時及節目開始時出現。
1987年2月1日~1988年3月14日:由於CCTV-2的上星,CCTV-1使用文字式的「中央電視台-1」,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下角,僅在整半點報時及節目開始時出現。
1988年3月15日~1992年1月31日:隨著央視節目改在中央彩色電視中心製作,「中央電視台-1」和右上角報時器的字體變細、變窄。
第三代台標(1992)
1992年2月1日~1992年2月29日:使用文字式的「CCTV」,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上角,並且全天候懸掛。
第四代台標(1992-1998)
1992年3月1日~1992年5月31日:使用「蝴蝶標」,加上雙線式的「1」的標識,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下角,僅在整半點報時及節目開始時出現。
1992年6月1日~1998年5月31日:出現在電視畫面的左上角,並開始全天候懸掛。
第五代台標(1998-2001)
1998年6月1日~2001年7月8日:使用銀灰色透明(宣傳片中為雙線)字的「CCTV」,但僅限於電視頻道畫面上,右上角改為碟形報時器(碟形報時器啟用於1998年6月1日當天6點)。即半透明「CCTV-1」。
第六代台標(2001-2011)
2001年7月8日~2011年1月1日:該頻道使用銀灰色透明雙線字「CCTV」台標。勺標剛啟用時,勺內的數字「1」是空心的,不過因為很難辨識出各頻道序號,此版台標用了一個多月就停用,該頻道台標於2001年7月14日做出微調。(註:序號的字體是KabelC)
2001年7月14日~2011年1月1日:勺標做出微調,將CCTV雙線字體高亮化,勺標則透明化,中間的序號也改為了高亮,不過序號的字體仍然使用Kabelc,至此空心數字式勺標僅在宣傳片中出現。而2009年9月28日早晨CCTV-1高清版開播後使用的台標與標清版大致相似,只是質感略有不同。
第七代台標(2011-)
2011年1月1日~2015年8月16日:該頻道台標作出修改,標清台標為4:3勺標,和透明度有所變化,其中序號的字體改為Futura-Bold,在「CCTV 1」下方加上綜藝體的「綜合」字樣。高清版的台標也調整為和標清版一致。
2015年8月17日凌晨,該頻道台標進行微調,台標橫向壓縮,標清台標由4:3改為16:9形式,同時報時器字體也有微調。 「C先生」是利用「CCTV」中的「C」作為創意,幻化出一張笑臉,賦予它人物的個性。
2013年元旦「C先生」首次亮相賀新年。讓人忍俊不禁的是,在屏幕上本已經退場的「C先生」,也許是太緊張了,不小心碰倒了話筒支架,結果它又溜回來,從屏幕邊露出可愛的笑臉與觀眾致意。
央視綜合頻道節目統籌部主任張國飛說,「頻道推出『C先生』的目的是希望頻道形象更加年輕、時尚,適應網路語言色彩。『C先生』卡通形象的推出是綜合頻道在爭取年輕觀眾方面做出的大膽嘗試。」
㈧ 央視最近又要換台標了
現在換了,為了迎接冬奧會,中央五台換成奧運頻道的圖標了。
㈨ 央視的台標可以隨便用在商品包裝上嗎
不可以的,有專利權限制
㈩ 明年元旦央視會換台標嗎
不會換台標的,和央視這樣的大電視台,換台標也是慎重考慮的事情的要開會決定,要經過上級批准等,要看社會凡響如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