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調查!!小說閱讀網的書,訂閱量一般有多少上架的作者每月訂閱收入多少(不算福利)求真相!謝謝。
O(∩_∩)O~偶是簽約作家。
訂閱量得看你的水平與讀者的口味,這是不一定的,有些人寫的文合大眾的心意就會出名,有些上架VIP的小說反而被埋沒,失去了最後的讀者。一般上架的作者根據讀者的訂閱量來分的稿費。根據合約內容的第八條條款規定。
「第八條、本協議有效期內,若是乙方與第三方達成協議,將作品出版或者改編成漫畫、游戲、廣播、電影、電視劇、有聲讀物等形式,則紙質出版所得報酬甲方得90%,乙方得10%,其他合作方式所得報酬甲方得50%,乙方得50%。」
也就是說,現實世界的一元錢=100閱讀幣。也就相當於人民幣0.01。校園版上架的話,單章節是3閱讀幣(=0.03元),女生版是4閱讀幣(0.04元),但是,還有合約的牽制,所以要五五分成,也就從三分變成了0.015,從0.04變成了0.02。
簽約作家上架VIP的作品,小說閱讀網根據情況與成果決定是否推薦,會有專門的責編負責管理你。還有專門的推薦組。但這也就代表,你VIP章節所得到的稿費要分成一半,自己拿一半,另外的50%給小說閱讀網。
單訂閱,最高的記錄如果沒有記錯是三萬,好像是安知曉的《代嫁棄妃》目前已經出版。
希望能夠幫到你,我已經盡力了。O(∩_∩)O~
② 當經典走進數字閱讀時代,如何維護版權
日前,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受理了中國文字著作權協會起訴 《中國學術期刊 (光碟版)》 電子雜志社有限公司和同方知網 (北京) 技術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一案。由於此次涉案的作品為汪曾祺的短篇小說 《受戒》,引發業界內外關注。
業內人士表示,越來越多的經典正在走進數字閱讀,但是相關的侵權案件卻時有發生。數字網路條件下,版權作品的表現形式、傳播渠道越來越多樣化,作品相關權利的授權情況越來越復雜。著作權作為一種基礎性資源,支撐著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文學藝術、文化娛樂、網路信息等產業,如何有效維護,正在成為業界關注的熱點。
侵權案高發易發,數字版權盜版容易維權難
據統計,截至2016年底,我國網民規模達7.31億,網路版權產業整體產值突破5600億元,同比增長超三成。不過,網路也日益成為侵權盜版的高發易發領域,業界人士認為,網路盜版讓以創新為核心的版權產業面臨嚴峻挑戰。
此次引發關注的 《受戒》 一案中,文著協訴稱,汪曾祺是中國當代著名作家,為涉案作品 《受戒》 的作者,依法享有完整著作權。汪曾祺去世後,其著作權利由三名子女共同繼承,後經授權,文著協對涉案作品進行集體管理。今年6月,文著協發現,被告通過電子化復制,將 《北京文學》《文學界》 《芳草》 等九種期刊、雜志上刊載的涉案作品,在被告經營的網站和客戶端上向公眾提供。其中PC端網頁通過付費下載800餘次;安卓客戶端通過付費下載近400次;iOS客戶端通過付費下載近400次。
文著協認為,涉案作品及作者汪曾祺,在中國乃至全世界華人中享有極高的知名度,兩被告未經許可,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涉案作品的行為,已經侵犯了涉案作品的信息網路傳播權。為此,文著協請求法院判令被告一和被告二連帶賠償經濟損失五萬元及相關費用支出。
數字閱讀如今已是大勢所趨,但數字出版物只需簡單的復制粘貼便可輕易盜版,因此,此類案件舉證難,往往需要面對海量的侵權方。比如,某作家在博客發表一篇文章後,後發現該文被網站大量抄襲,關鍵詞搜索網頁最多時達到160萬個,隨後便向數百家疑似侵權方表達了版權訴求。最終,在法庭調解後作者獲賠5000元。
加強監管的同時,作者和企業都需要加強版權意識
如何在行業快速發展的情況下,能夠應對不斷涌現的新型侵權盜版行為,成為當下出版界的焦點。
比如,著作權法規定,版權保護的有效期限是作者有生之年以及去世後50年,此後作品可以被任意使用。那麼涉及古籍版權應該如何處理? 此前,中華書局為 《二十四史》《清史稿》《國學備要》 等古籍版權,在全國范圍內發起13起訴訟,引起了業界對古籍數字版權問題的極大關注。其中被告之一是某知名電子書公司,其擅自在多款產品中預裝了中華書局享有著作權的點校史籍,侵犯了原告的署名權、復制權等多項權利,最終,法院判定這些電子書侵害了著作權。
有業內人士指出,有時,作者的一女二嫁,也可能構成版權侵害。2010年,某知名作家與人民文學出版社簽訂了作品的專有出版權,隨後他又與某網站簽訂了該作品的數字版權。一年後,作品的數字版上線銷售。人民文學出版社將作家和網站告上法庭。法庭上,兩家各執一詞,也都出示了簽約合同,宣示擁有該書的數字版權。該案件涉及到數字版權的歸屬糾紛,暴露出了數字出版界行業內的一大問題———這位作家表示,自己「不懂」網路,所以才一女二嫁。有評論認為,許多作者對版權概念的「不懂」,於是既不懂得尊重別人的權利,別人侵犯了自己的權利也不懂得維護。
業內人士透露,面對互聯網侵權現象高發、涉案作品海量等特點,有關部門應該加強監管力度,確保監管准確有力、科學有效。一方面,通過第三方網路版權監測平台,從源頭有力地監控並預防重大侵權盜版行為的發生。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建立他律與自律相結合的網路版權管理模式,比如建立多樣的版權合作平台,並建立企業自律公約。此外,應加快建設包括版權在內的知識產權信用體系,提高侵權假冒的違法成本,對重復侵權和故意侵權行為規定懲罰性賠償措施,建議加大司法懲處力度。
③ 現象劇作者年收入上億,IP熱催生網路作家新富豪,網文改劇為什麼火爆
近幾年隨著網路視頻平台做大,有很多網路小說被改編成電視劇在網路平台播出,其中大IP作者會因為一部爆火劇就獲利上千萬甚至上億。那麼網文改劇為何如此火爆,網路視頻平台為何如此熱衷把網文改成電視劇播出?我個人認為網文改劇之所以火爆是因為網文受眾面很廣,一旦改編成影視劇播出就會吸引眾多目光。
一、爆火網文有很多讀者,一旦改編成電視劇會受到很高關注。
網文受眾非常廣泛,他們在各個平台收獲了很多讀者,這些讀者成為了一個龐大群體。一旦有爆款網文出現,視頻平台公司或者影視公司就會把版權收入囊中,然後找到合適的製作班底進行製作,節目播出後如果製作精良不止能收獲觀眾目光,當初那一群讀者也會持續關注。這就讓網文改劇有了很高收視率,製作方會因此賺錢很多利潤,寫網文的作者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
④ 80後作家郭敬明作家的版權收入是1400萬,這從分配方式看
昨天,長江文藝出版社為他舉行了慶功會,韓紅等好友到場祝賀。《小時代》的電影版權也於昨日簽給了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在去年的作家富豪榜評選中,雖然不敵鄭淵潔,屈居第二名,但郭敬明對自己的\\「實力\\」還是相當有信心,\\「如果這本書能早點出,那我就是第一名了。\\」雖然在2009年年末才推出自己的新作,郭敬明憑借著《小時代2.0虛銅時代》打破了自己的銷售紀錄,《小時代2.0》上市7天售出了120萬冊,郭敬明也開心地表示,這是他賣得最快的一本書。昨日,長江文藝出版社為郭敬明舉行了慶功會,韓紅等好友到場祝賀。同時,《小時代》的電影版也正式簽約,將於今年年底上映。答\\「文盲\\」 我可以努力繼續讀書《小時代2.0》大賣,郭敬明心情大好,不僅對於前來祝賀的朋友、領導以及書迷一一道謝,就連回答記者\\「敏感\\」問題的時候也面帶笑容。雖然自己推出的本本都是暢銷書,頂著\\「80後作家\\」領軍人物的頭銜,郭敬明卻在一次評選中和余秋雨、於丹一起入選了\\「華語文盲\\」,對於\\「文盲\\」的稱呼,郭敬明笑言,\\「我還是識字的。要是大家覺得我的知識還有不足,我也可以多努力繼續多讀一些書。而且我的文化狀態也不盲目,我清楚自己在做什麼,我辦雜志就是要讓更多的喜歡文學的青年人脫穎而出。\\」答\\「富豪\\」 我本來可以超過鄭淵潔作為目前最暢銷的作家,郭敬明在其博客上貼出的\\「豪宅\\」照片,也被看作是\\「炫富\\「的表現,對此,郭敬明不以為然,\\「中國一直以來的作家都是比較寒酸、清貧的,這對作家來講是很不公平的,為什麼作家就不能有錢?近年來像易中天、於丹老師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就,我覺得是大家的觀念需要改變。\\」而在去年的作家富豪榜評選中,雖然不敵鄭淵潔,屈居第二名,但郭敬明對自己的\\「實力\\」還是相當有信心,\\「如果這本書能早點出,那我就是第一名了。\\」隨著《小時代》的熱賣,《小時代》的電影版權也於昨日正式簽約給了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而電視劇版權也正在和天娛進一步接洽中。
⑤ 如何解決數字版權問題,是找作者還是找出版社,還是兩者都找,為什麼
出版社擁有的是專有出版權,把作品數字化的權利仍然屬於作者,所以數字版權的關鍵是內找到作容者得到授權。當然,現在出版圖書時,出版社會要求在出版合同里寫明數字版權也歸出版社所有。在這種情況下,找到出版社即可。
⑥ 誰知道中國作家的工資是多少
中國作家的工資:
金字塔式作家收入分布:
在金字塔頂端的作家年收入基本在幾百萬元以上,對於更多的作家來說,甚至一些拿著政府津貼的作家,不少每月收入也只有1000多元,而生活也只比工薪階層稍微好一點,從收入角度而言,他們位於金字塔的底端。整個金字塔中,最頂端是那些很有名氣的作家,一般和影視劇有關。
收入同樣靠營銷:
20%的暢銷書作家占據著80%的圖書市場,而除了一些傳統的不可撼動市場地位的作家(賈平凹等),暢銷書基本是一些以『網路+電視媒體』的作家所寫,比如,於丹、袁騰飛、易中天等,這些作家基本是通過整合性營銷而火爆。」
作家,是以寫作為工作者,從事文學創作有成就的人。按照創作題材來看,作家主要有詩人、散文家、小說家、劇作家、文學評論家等。 其實幾千年的時間間隔並沒有將中國作家的經濟命運拉出多大差距,如果說有什麼明顯不同的話,那就是曹雪芹餓死了,但再窮困的現代作家還能通過很多其他的途徑頑強存活著。
電子書閱讀器在中國升溫,今年此時再看,電子書已經形成星火燎原之勢,2010年,我國電子閱讀器的銷量約為80萬台,估計今年將達到300萬台。而據第七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顯示,2009年,我國18周歲至70周歲國民中接觸過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比例達24.6%,其中,91%的讀者表示閱讀電子書後不會再購買此書的紙質版。 暫且不論低收入的作家,那些所謂的 「富豪作家」在談到數字版權銷售時,似乎都很無奈。因網路火爆的盜墓小說鼻祖南派三叔表示,在收入中,網路版權的銷售幾乎忽略不計。韓寒一年的網路版權收入只有千元,易中天曾在一個公開的數字出版論壇上說,「我不知道啥叫數字版權,沒拿到數字版權一分錢。」
⑦ 為什麼金庸到現在還能上作家富豪排行榜,有那麼高的版權收入,請從商業的角度代為解答,謝謝!
嗯...其實金庸不但是作家還是報社編輯、新聞專家、政治評論家什麼的,尤其他還是企業回家、、答、、、、其實那作家富豪版的排名是根據資產而不是只靠出書收入....另外、就他的書之所以暢銷而言,個人覺得那是他作品的經典,贏得讀者的支持。就像我、一個衛斯理迷,雖然很多故事都看過,但是如果有正版的衛斯理小說即使是看過也會去買,或許那就是喜歡,感覺那是對倪匡的支持。。相反,雖然盜版書漫天飛,但我還是選擇了正版與電子書,一是為了經濟、二 盜版書錯漏百出,真的看不得
⑧ 聽說閱文集團打擊盜版非常有效果,也讓作者的收入提高了一截,不知道具體手段有哪些
盜版是網路文學的一個重要問題,因為盜版侵害了作者和平台的利益。數字專媒體本身就易於轉載屬復刻,所以,首先在技術上,閱文這樣的平台在客戶端會設置禁止復制黏貼。但是,光靠這個是防不住的,還需要國家的立法和維權活動以正視聽及規范,創造一個正版閱讀的文化環境。落在具體行動上,今年閱文集團全力配合了國家的「劍網行動」,也提起了很多維權的訴訟,並且牽頭發起「中國網路文學版權聯盟」,種種行為顯示出閱文維護版權打擊盜版的決心。
⑨ 為什麼寫小白文的網路作家有上千萬的版權收入!
上千萬的版權主要是改編游戲、漫畫、實體書之類的,至於網路上,大部分都看盜版,專頂多能有百分屬之十的人看正版,換句話說,網路小說,只要你的作品點擊破千萬,推薦收藏破十萬,就算沒人訂閱你的作品你照樣版稅上百萬沒問題,因為現在主要靠人氣,所以那些玄幻小說文筆那麼拙計
⑩ 作家死後在閱文集團中收益歸誰
死後連養老金都沒了,除非有作品版權,不過這些生前就處理的。
版權繼承需要注意什麼?
版權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兩部分,其中財產權利屬於公民遺產的范圍,而人身權不可以繼承,那麼版權繼承需要注意什麼?今天來自北京律師事務所的版權律師帶大家了解一下。
1、繼承人一般不能繼承提交人的個人權利,但有責任保護他們
版權法規定,作者死亡後,其版權的版權、版權的修改和完整性的保護,受作者的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的保護。任何人不得繼承版權,不得遺贈的,作品的版權、版權的修改和完整性的保護,受版權行政部門的保護。
2、作者未明確表示死前未出版作品的,作者死後五十年內可以由繼承人或者受遺贈人行使出版權
沒有繼承人、沒有遺贈的,由原作品的合法所有人行使出版權。如果作者明確聲明不得發表,則不得在作品受保護期間予以公布。在作者死後,任何人不得刪除或更改他在作品上的簽名。未經作者授權,任何其他人不得行使修改作品的權利或者保護作品完整性的權利。
3、版權,僅限於版權的財產權才能繼承
中國版權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版權屬於公民的,公民死亡後,其作品的使用和收入可以按照普通財產進行繼承。這項規定表明版權屬於公民。公民死亡後,其版權財產權在法律規定的保護期內由版權人的合法繼承人繼承。版權中的財產權,同公民自己所有的其他合法財產一樣,在公民死亡後成為公民個人遺產的一部分,由公民的合法繼承人繼承。
4、版權在繼承時一般不適合分割
版權中的財產權和人格權是不能夠獨立存在的。就好比一份稿件只有通過行使署名權、出版權、變更權等權利,才能獲得報酬和其他經濟利益。因此,版權是一個整體,在繼承遺產時,不宜分割。繼承人為二人以上的,在繼承版權時,可以採取貼現、共有、補償等方式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