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拆遷補償款要交什麼稅
一、關於企業所得稅。
該企業如何繳納企業所得稅呢?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企業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118號)第二條的規定,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按4種不同的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一),企業根據搬遷規劃,異地重建後恢復原有或轉換新的生產經營業務,用企業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或者新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或對其他固定資產進行改良,或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准予其搬遷或處置收入扣除固定資產重置或改良支出、技術改造支出和職工安置支出後的余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二),企業沒有重置或改良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後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三),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或處置收入購置或改良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攤銷,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四),企業從規劃搬遷次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或處置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處理。
根據上述規定,只要企業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取得的搬遷補償收入可不用在當年確認收入,視搬遷進展情況,可在規劃搬遷次年起五年內確認收入:1、因政府城市規劃、基礎設施建設等政策性原因搬遷。2、有新的投入計劃或立項報告。此案中,由於企業提供了政府搬遷文件、搬遷協議、搬遷計劃和重置固定資產的立項報告,根據上述文件,此項收入可不在當年計入應納稅所得額。很明顯,企業當年多繳納了企業所得稅。
企業取得「搬遷補償收入」除了涉及企業所得稅外,還涉及營業稅金及附加、土地增值稅和印花稅等3個稅種。
二、關於營業稅。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行為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77號)規定,納稅人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時,只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無論支付征地補償費的資金來源是否為政府財政資金,該行為均屬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國家稅務總局關於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及納稅人代墊拆遷補償費有關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9〕520號)又補充說,上述文件中關於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包括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以及土地管理部門報經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同意後由該土地管理部門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此案中,企業財務人員向稅收管理員出具了廣州市人民政府的收回土地文件等相關資料,因此該企業這6000萬元搬遷補償費可不用繳納營業稅。
三、關於土地增值稅。
《土地增值稅條例》第八條規定,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免徵土地增值稅。《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第十一條規定,條例第八條(二)項所稱的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是指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徵用的房產或收回的土地使用權。根據相關文件精神,在確定搬遷收入的土地增值稅征免時,需要確定兩個條件。一是是否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被政府批准徵用;二是如屬於「城市實施規劃」而搬遷,還需要確定是否因舊城改造或因企業污染、擾民(指產生過量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已審批通過的城市規劃確定進行搬遷。此案中,企業財務人員向稅收管理員提供了政府進行「舊城改造」批復文件、具體規劃等相關文件,企業此項搬遷補償收入可以認定為土地增值稅的免稅收入,應到稅務機關辦理相關減免稅手續。
四、關於印花稅。
由於印花稅屬於列舉徵收,而「搬遷補償協議」不在列舉范圍內,此搬遷補償收入也可以暫不繳納印花稅。
最後,關於企業拆遷補償費用和公司拆遷補償費用的納稅標准和條件,也有一些地方的規定,希望多向當地的稅務部門咨詢,以免重復繳稅或者漏繳。路永強全國首先拆遷律師團,在辦理案件過程中發現,多數被拆遷人對於該事項不熟悉,怠於繳稅又恐漏繳,因此,整理總結上述材料,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貳』 國家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原土地使用權人取得的補償金要不要繳納企業所得稅
一、根據《營業稅稅目注釋》第八條規定: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應徵收營業稅。只要符合以下兩個條件就不徵收營業稅:1、必須有市政府收回土地的文件;2、土地使用者取得的補償費必須是由財政支付的。你公司如有上述收迴文件,由政府財政支付相關款項,不徵收營業稅。
二、土地增值稅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因城市實施規劃、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由納稅人自行轉讓原房地產的,比照本規定免徵土地增值稅。符合上述免稅規定的單位和個人,須向房地產所在地稅務機關提出免稅申請,經稅務機關審核後,免予徵收土地增值稅。
根據財稅[2006]21號文件規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實施細則 》 第十一條.第四款所稱:因「城市實施規劃」而搬遷,是指因舊城改造或因企業污染、擾民(指產生過量廢氣、廢水、廢渣和噪音,使城市居民生活受到一定危害),而由政府或政府有關主管部門根據已審批通過的城市規劃確定進行搬遷的情況;因「國家建設的需要」而搬遷,是指因實施國務院、省級人民政府、國務院有關部委批準的建設項目而進行搬遷的情況。
三、印花稅依據《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花稅若干政策的通知》(財稅[2006]162號)第三條規定:對土地使用權出讓、轉讓合同,按「產權轉移書據」徵收印花稅。「產權轉移書據」的印花稅稅率為萬分之五。
四、企業所得稅根據《關於企業政策性搬遷收入有關企業所得稅處理問題的通知 財稅[2007]61號規定:
對企業取得的政策性搬遷收入,應按以下方式進行企業所得稅處理:
1. 搬遷企業根據搬遷規則,用企業搬遷收入購置或建造與搬遷前相同或類似性質、用途的固定資產和土地(以下簡稱重置固定資產),以及進行技術改造或安置職工的,准予搬遷企業的搬遷收入扣除重置固定資產、技術改造和安置職工費用,其餘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2. 企業因轉換生產經營方向等原因,沒有用上述搬遷收入進行重置固定資產或技術改造,而將搬遷收入用於購置其他固定資產或進行其他技術改造項目的,可在企業政策性搬遷收入中將相關成本扣除,其餘額計入企業應納稅所得額。
3. 搬遷企業沒有重置固定資產、技術改造或購置其他固定資產的計劃或立項報告,應將搬遷收入加上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變賣收入、減除各類拆遷固定資產的折余價值和處置費用後的余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計算繳納企業所得稅。
4. 搬遷企業利用政策性搬遷收入購置的固定資產,可以按照現行稅收規定計算折舊或推銷,並在企業所得稅稅前扣除。
5. 搬遷企業從規劃搬遷第二年起的五年內,其取得的搬遷收入暫不計入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在五年期內完成搬遷的,企業搬遷收入按上述規定扣除相關成本費用後,其餘額並入搬遷企業當年應納稅所得額,繳納企業所得稅。
『叄』 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該怎麼交稅
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抄並給與補償,應視同轉讓土地使用權,按取得的補償繳納營業稅、土地增值稅。企業所得稅以取得的補償收入扣除土地使用權賬面成本作為應納稅所得額。若政府採取「土地置換」方式收回土地使用權,即政府以另外的土地作為補償,收回土地使用權,則營業稅、土增稅及所得稅的計稅依據應按取得土地的評估價格。具體操作流程可參考博文:《[獨家籌劃]重大涉稅事項操作之一:土地收回》
『肆』 政府有償收回土地支付的補償款需繳納哪些稅種
要交所得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單位和個人土地被國家徵用取得土地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有關營業稅的批復國稅函[2007]969號 2007.9.12四川省地方稅務局: 你局《關於單位和個人因土地被國家徵用取得的土地及不動產補償費徵收營業稅問題的請示》(川地稅發[2007]32號)收悉。
經研究,批復如下: 國家因公共利益或城市建設規劃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權,對於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來說是將土地使用權歸還土地所有者。 根據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國稅發[1993]149號)的規定,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因此,對國家因公共利益或城市規劃需要而收回單位和個人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標准支付給單位和個人的土地及地上附著物(包括不動產)的補償費不徵收營業稅。 但所得稅是要交的。
『伍』 企業土地政府收儲收入需要交納什麼稅及相關政策
依據財稅[2016]36號附件3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免徵增值稅,因此,將國有土地使用權交由土地收購儲備中心收儲,取得的建築物、構築物和機器設備的補償收入徵收增值稅,取得的其他補償收入免徵增值稅。
納稅人享受土地使用權補償收入免徵增值稅政策時,需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包括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以及土地管理部門報經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同意後由該土地管理部門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
(5)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補償款稅收擴展閱讀:
范圍和稅率
一、徵收范圍
營業稅改增值稅主要涉及的范圍是交通運輸業以及部分現代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
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
二、營業稅改增值稅稅率:
改革之後,原來繳納營業稅的改交增值稅,增值稅增加兩檔低稅率6%(現代服務業)和11%(交通運輸業)。
營業稅改增值稅主要涉及范圍:交通運輸業和部分現代服務業,交通運輸業包括:陸路運輸、水路運輸、航空運輸、管道運輸。現代服務業包括:研發和技術服務、信息技術服務、文化創意服務、物流輔助服務、有形動產租賃服務、鑒證咨詢服務。
『陸』 政府有償收回土地企業需要交哪些稅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行為營業稅問題的通知》規定,納稅人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時,只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無論支付征地補償費來源是否為政府財政資金,該行為均屬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規定,不徵收營業稅。
同時,因政府城市規劃需要收回土地,公司收到的補償價款可以免增值稅和土地增值稅,公司可以向主管稅務局備案享受減免。
(6)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補償款稅收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2004年)》第三十七條禁止任何單位和個人閑置、荒蕪耕地。已經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一年內不用而又可以耕種並收獲的,應當由原耕種該幅耕地的集體或者個人恢復耕種,也可以由用地單位組織耕種。
一年以上未動工建設的,應當按照省、自治區、直轄市的規定繳納閑置費。連續二年未使用的,經原批准機關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該幅土地原為農民集體所有的,應當交由原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恢復耕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有償收回土地使用權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政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稅務總局
『柒』 政府收回土地後給的利息補償要納稅嗎
在《財政部 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附件3「營業稅改徵增值稅試點過渡政策的規定」中有如下規定:
「一、下列項目免徵增值稅
(三十七)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
那麼文件中的「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該如何理解,應該滿足什麼條件呢?
關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在營改增之後並沒有專門的文件來界定,我們可以參考一下營改增之前相關文件的規定。
最早是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中有規定:「土地所有者出讓土地使用權和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不徵收營業稅」。
後來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單位和個人土地被國家徵用取得土地及地上附著物補償費有關營業稅的批復》(國稅函[2007]969號)中明確:「 國家因公共利益或城市建設規劃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權,對於使用國有土地的單位和個人來說是將土地使用權歸還土地所有者。
對國家因公共利益或城市規劃需要而收回單位和個人所擁有的土地使用權,並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規定標准支付給單位和個人的土地及地上附著物(包括不動產)的補償費不徵收營業稅」。
再後來在《國家稅務總局 關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行為營業稅問題的通知》(國稅函〔2008〕277號)中進一步明確:「納稅人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時,只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無論支付征地補償費的資金來源是否為政府財政資金,該行為均屬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規定,不徵收營業稅」 。
之後,國稅函〔2009〕520號又再次明確「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包括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以及土地管理部門報經縣級以上(含)地方人民政府同意後由該土地管理部門出具的收回土地使用權文件。
『捌』 國家收回土地使用權付了補償費需要繳納土地增值稅嗎
《土地增值稅暫行條例》第八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免徵土地增值稅: (二)因國家建設需要依法徵用、收回的房地產。國稅函[2008]277號《關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行為營業稅問題的通知》明確指出: 納稅人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時,只要出具縣級(含)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正式文件,無論支付征地補償費的資金來源是否為政府財政資金,該行為均屬於土地使用者將土地使用權歸還給土地所有者的行為,按照《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印發〈營業稅稅目注釋(試行稿)〉的通知》(國稅發[1993]149號)規定,不徵收營業稅。
綜上,政府無償收回土地需交納土地增值稅及相關營業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