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關於動產質押第三方監管人對質押物的處理許可權問題
根據物權法第216條之規定: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Ⅱ 質押物有損毀或者滅失風險的,質押權人應如何處理
根據我國《物權法》第216條的規定,因不能歸責於質權人的事由可能使質押財產毀損或者價值明顯減少,足以危害質權人權利的,質權人有權要求出質人提供相應的擔保;出質人不提供的,質權人可以拍賣、變賣質押財產,並與出質人通過協議將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Ⅲ 請問質押權人對質押物的處置也就是實現債權有機種方式
你不出面的話賣不了第三方.這樣就得通過法院來強制執行了.
但是 有合同的 一般這種官司 你們都得還錢. 建議 抵押給銀行 別押給公司或者個人
利息 高 一般人承受不了.
Ⅳ 質押物可以被質權人擅自處分嗎
我國《民法典》第四百三十一條規定:「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造成出質人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因此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質押物不可以被質權人擅自處分。
Ⅳ 關於抵押物的處分權
受讓人也就是第三人,第三人代替債務人償還債務後,抵押權也就自動消滅,抵押權消滅後該財產可自由轉讓,無需經原抵押權人即債權人同意。
Ⅵ 質權人可直接處理質押物嗎
不能。
《擔保法》第七十一條債務履行期屆滿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或者出質人版提前權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物。
債務履行期屆滿質權人未受清償的,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物折價,也可以依法拍賣、變賣質物。
質物折價或者拍賣、變賣後,其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出質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
《擔保法》司法解釋:
第九十三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出租、處分質物,因此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由質權人承擔賠償責任。
所以質權人無權在質押期間處分質押物,質押期滿後,債務人沒有履行債務的,質權人可以依法拍賣、變賣,以所得款項彌補損失。
Ⅶ 質權人可以擅自處分質押物嗎
《物權法》第抄二百一十四條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處分質押財產,給出質人造成損害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五條質權人負有妥善保管質押財產的義務;因保管不善致使質押財產毀損、滅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
第二百一十九條債務人履行債務或者出質人提前清償所擔保的債權的,質權人應當返還質押財產。
債務人不履行到期債務或者發生當事人約定的實現質權的情形,質權人可以與出質人協議以質押財產折價,也可以就拍賣、變賣質押財產所得的價款優先受償。
因此,你們可以協商處理質押物,協商不成,可以向當地法院起訴,讓法院拍賣質押物,實現質押權。
Ⅷ 債權人處置質押物需要法院判決嗎
質權人不得擅自任用、處分質物的理由主要有:首先,當事人設定動產質權目的在於擔保質權人的債權能夠得到清償,質權人佔有質物,使質物脫離出質人而為質權人所掌控,質權人的擔保物權得以保障。其次,質權從其性質上看是擔保物權而非用益物權。動產質權與抵押權相比,其根本區別在於擔保物的移轉與否,抵押不移轉抵押物,仍由抵押人佔有、使用,而動產質權移轉質物的佔有,將屬於出質人佔有的質物轉至質權人的控制之下,這是由於用於抵押的物大多是不動產,而用於質押的是容易移轉的動產,質權人佔有質物的作用在於控制質物,保證債權實現。再次,無論是抵押還是質押,物的擔保在於其交換價值而非使用價值,從這個意義上說,質權人取得質物、控制質物是為了質物不被出質人隨意處分而使擔保落空,質權人使用、處分質物顯然不是設定質權的目的。因此,質權人非經出質人同意不得擅自使用、處分質物。
非經出質人同意,質權人在質權存續期間不得擅自使用、處分質物,質權人違反本條規定,使用或者處分質物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禁止質權人擅自使用、處分質物的規定體現了動產質權的設定目的及其特徵。質權人未經出質人同意,擅自使用質物、處分質物的,一旦造成質物毀損、滅失給出質人造成損失的,質權人要根據法律規定承擔民事賠償責任。
綜上可知,是不需要法院判決但需要對方同意。可以 到http://tieba..com/f?kw=%C2%C9%CA%A6&fr=index看下 律師的詳細見解,和具體法律限制條件,
Ⅸ 質押權人有權對質押物進行處理或轉押
在借款方沒有按照合同的約定還款時,質押權人有權處理質押的資產。
Ⅹ 抵押物在被抵押期間的所有權歸誰
在抵押期間,抵押物依然屬於抵押人所有,抵押權人對抵押物不可能享有專所有權。抵押期屆滿,將屬抵押物進行拍賣時,若抵押權人拍得抵押物,那他則取得抵押物的所有權。
一般來說,抵押權人對抵押物是沒有直接的處分權。只有當抵押期間屆滿,其無法實現其債權,才能通過某些途徑處分抵押物。
(10)質押物的處置權擴展閱讀
法律要求
關於抵押物登記的效力,《擔保法》笫四十三條規定,當事人以笫四十二條規定以外的財產作抵押的,可以自願辦理抵押物登記,抵押合同自簽定之日起生效。當事人未辦理抵押物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
從這條規定可以看出,以其它財產作抵押則採取自願登記對抗主義,即由當事人自願決定對抵押物是否辦理抵押登記手續,但非經登記,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如辦理了登記手續,則可以使抵押權產生公信力以對抗善意笫三人,可見,抵押物是否辦理登記,其效力是不同的。
在辦理財產抵押時,除需辦理登記外,還必須注意審查財產的合法性及不同財產抵押的特殊要求,才能保證財產抵押的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