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著作權的授權時限
中顧律師的大哥 著作權是作者生前和死後五十年內 你是不是在咒LZ啊 別亂說好不好
你好 我是華東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系的 希望能給你幫助
合同中約定作品著作權歸屬的 依照約定 沒有約定的 歸作者 但是 你這個很有可能一般職務作品或者特殊職務作品 其使用問題是不同的 鑒於你對於你的職位和公司情況說得不清楚 我來跟你都說一下 你看看情況
職務作品: 著作權法第十六條 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 既然是公司的工作讓你寫的 首先你這個顯然是職務作品
特殊職務作品:(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你這個既不是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 那麼就看第二條 你們的合同有沒有約定 寫明 寫出來的作品著作權歸單位所有 如果有寫明 是特殊職務作品 那你就沒有辦法了
如果沒有上面的情況 就是一般職務作品 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也就是說 兩年後 你就可以自由的發表出版了
總之 就看你的合同 如果沒有寫明著作權歸單位啊 或者比如作品歸單位之類的話啊 作品完成兩年後就能用了 除非合同有其他規定如作品不能拿出公司用之類
最糟糕的情況是 由單位主持的 代表單位的意志的 由單位承擔責任的作品 那就是法人作品了 根本就不是你的作品了 比如說 你們公司就是要出一本報告文學 把這個任務告訴你了 讓你根據公司規劃 定草稿來寫 那就是法人作品了 就和你沒什麼關系了 不過實踐中這情況不多
建議你和公司協商解決 你說得也不夠清楚 至於你提到的收回權 我們國家沒有
❷ 版權與重授權權 是不是同一回事
雖然版權和著作權屬於「同義語」,但是兩者還是具有明顯區別的:
其一:主體不同。
從狹義上看,版權是指出版者權,其主體是出版者。在中國,出版業被當作意識形態的重要領地長期為國家專營,由國有的出版機構(出版社或出版公司)具體運作。所以,在我國版權的主體只能是國有出版機構,自然人不能成為版權的主體。而著作權的主體是作品的作者。客觀上,只有自然人是作品的唯一事實作者,自然人以外的其他社會組織和民事主體;只能在特定情況下才能被視為「法定作者」。
其二,客體不同。
出版者權的客體為書刊及音像出版物。而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著作權法保護的只是作品,而非作品的載體,因為作品載體可以有許多種,而作品本身只能是一個。
第三,形成機制不同。
版權是一種從屬於著作權的派生權利,出版者版權只能由著作權人授予而產生。而著作權是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產生的權利。在我國,作品一經創作產生,只要具備了作品的屬性,即自動依法產生著作權。
第四,內容不同。
以我國為例,出版者對其出版作品享有的版權,包括專有出版權、版本權、出版作品的形式和內容的修改權、刪除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包括著作人身權和著作財產權。人身權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及保護作品完整權。財產權包括復制權(出版權、發行權、復制權、演繹權、翻譯權、演繹權)、傳播權(表演權、播放權、展示權、朗誦權)等權利。
第五,期限不同。
在我國,出版者對作者授權出版的作品享有一定時限的專有出版權。時限長短由出版人與著作權人協商簽約產生,並規定合同有效期限不超過10年。著作人身權的保護一般不受限制,其中某些內容具有一身專屬性的權利理應受到永久的保護。對於著作財產權,各國都規定了一定的時間界限,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去世後50年,截止於作者去世後第50年的12月31日止。
❸ 著作權授權期限能否在合同簽訂日期之前文章轉發已經兩年了,能否告侵權
當然可以,你是合法代理人,他是詐騙,這毫無疑問,你當然可以起訴他停止侵權、賠償損失。如果數額較大2000元以上,他還涉及詐騙罪,可能會被公訴。
❹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到底是25年還是50年怎麼和課本上說的不一樣
50年。
2002年1月1日開始實施的《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對1991年出台的舊條例作了重要修改。原條例規定的軟體保護期為25年,可以申請續展25年,最長不超過50年,新條例把軟體著作權分為自然人和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兩種。
新條例規定,軟體著作權自軟體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自然人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自然人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軟體是合作開發的,截止於最後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軟體自開發完成之日起50年內未發表的,不受保護。
(4)著作權授權期限不明確擴展閱讀
著作權的法律保護問題
1、著作財產權的種類在過去一百年中得到了迅速的發展,原先較單純的出版權、演出權,因電影的發明而有公開上映權、因廣播及電視的發明而出現公開播送權,時至今日因應網際網路的普及化,公開傳輸權隨之而生。
除了這些一個接著一個出現的新型態著作權利,另外一些較傳統的權利也由於人類生活型態的轉變而發生變化,例如因為國際間的交流日漸頻繁,著作物在各地區以及國際間的散布權問題獲得重視。
著作物所有人以往基於所有權擁有將該物出租的權利,規模有限,對於著作權人的利益影響不大,但由於大型連鎖租書店的出現嚴重影響了著作權人的利益,從而使得著作物的出租權亦須被顧及。
2、一般來說,著作權人對於著作享有若干項基本權利,其中有一些是專屬權利。他們享有使用、或根據議定的條件許可他人使用其作品的專屬權。
3、著作權人可以禁止或許可:以各種形式對各種著作進行重製,例如以印刷或錄音的方式重製語文著作或音樂著作。將其著作公開口述、演出,例如將戲劇及表演著作或音樂著作公開演出、將語文著作公開口述等等。
將其著作通過無線電、有線或衛星或網際網路加以公開播送、公開傳輸。對其視聽著作公開上映;對其攝影著作、美術著作、圖形著作加以公開展示。將其著作翻譯成其他語文,或對其加以改編,例如將小說改編成影視劇本、將英文版本改譯為中文版本。
4、受著作權保護的許多創作性作品需要進行大量發行、傳播和投資才能得到推廣(例如:出版物、音樂作品和電影);因此,著作權人常常將其對作品享有的權利授權給最有能力推銷作品的個人或公司,以獲得報酬,這種報酬經常是在實際使用作品時才支付,因此被稱作授權費/版稅。
5、著作財產權有時間限制,根據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相關條約,該時限為創作者死後50年。但各國國情不同,各國國內法可規定更長的時限。這種時間上的限制使得創作者及其繼承人能在一段合理的時期內就其著作獲得經濟上的收益。
❺ 著作權授權期限能否在合同簽訂日期之前,例如合同簽訂於2009年當授權期限能否在2007至2012年之間呢
可以算是事後追認
❻ 軟體著作權的保護期限是多久
50年。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回表後第50年的答12月31日。
依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第十四條 軟體著作權自軟體開發完成之日起產生。
自然人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自然人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自然人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軟體是合作開發的,截止於最後死亡的自然人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軟體著作權,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軟體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軟體自開發完成之日起50年內未發表的,本條例不再保護。
(6)著作權授權期限不明確擴展閱讀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是指軟體的開發者或者其他權利人依據有關著作權法律的規定,對於軟體作品所享有的各項專有權利。就權利的性質而言,它屬於一種民事權利,具備民事權利的共同特徵。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中的例外,因為著作權的取得無須經過個別確認,這就是人們常說的「自動保護」原則。軟體經過登記後,軟體著作權人享有發表權、開發者身份權、使用權、使用許可權和獲得報酬權。
❼ 哪部法律哪一條有該規定:著作權許可合同的有效期限不超過10年,求解!!! 謝謝啊!!!
根據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四次會議《關於修改〈中華人民回共和國著作權法答〉的決定》修正)。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次修正)於(2010年2月26日第十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三次會議獲得通過)。經修正後刪去了這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