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大同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公告

大同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公告

發布時間:2021-08-31 05:25:32

㈠ 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注銷土地使用公告是什麼意思

注銷土地使用權證就是原持有土地使用權人喪失土地使用權,土地使用權重新回到國家手中,國家依法可以通過招標、拍賣、掛牌出讓有些還可以通過協商再次出讓土地使用權。如果你認為注銷的土地使用權侵害了你的權利你可以在知道或應當知道權利被侵害之日起向上一級土地管理行政部門提起行政復議,不服的話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㈡ 什麼是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制度

1990 年5月國務院發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42條、第47條和1995年1月施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19條對出讓和劃撥土地的收回作了原則性的規定,認定國家對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在出讓合同約定的使用年限屆滿前不收回;在特殊情況下,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程序提前收回,並根據土地使用者使用土地的實際年限、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建築物等給予相應的補償。
國家通過授權政府主管部門將國有土地以出讓、劃撥及其他方式確定給土地使用者後,由於法定事由發生,要重新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稱之為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收回。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下稱土地管理法)第58條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有關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為公共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二)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三)土地出讓等有償使用合同約定的使用期限屆滿,土地使用者未申請續期或者申請續期未獲批準的;(四)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五)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經核准報廢的。
依照前款第(一)項、第(二)項的規定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
以上五種法定事由,是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法定要件。符合上述實質條件之一的,政府可以依法收回土地使用權。而上述第一、第二種事由,是國家應給予適當補償的事由。
同時,為防止公共權力的濫用,維護公共利益和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權益,收回土地使用權必須依法定程序進行。
一、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收回的主體
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收回的主體,即誰(哪一級或哪一個政府)有權決定收回。依照現行法律規定,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有權決定收回,即市、縣人民政府有權收回。
1998 年修正以前的《土地管理法》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批准許可權授予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並由土地管理部門提出申請。由於土地批准許可權在新法中的變動,1998 年8月經修正的《土地管理法》第58條將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批准許可權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更改為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或者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
二、國有土地使用權依法收回的程序
新土地管理法雖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批准許可權作了規定,但還是沒有針對收回土地使用權的法律程序諸如公告、提出收回方案和補償方案等進行規定。這個立法的空白在操作實踐中只能通過地方立法填補。筆者認為應當經過以下程序。
1.國土地部門擬定收回方案,送達預收回土地告知書
市、縣國土部門根據市縣政府的批准調整用地的文件,擬遷移、解散、撤銷、破產企業(或上級主管部門)的申請或者國土部門決定收回的處理意見,擬訂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方案,並將擬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事宜通知原土地使用權人,並告之聽證的權利。
2.聽證
土地使用權人要求聽證的,應當在接到收回國有土地使用通知後的一定期限內向市、縣政府土管部門提出,土管部門接到聽證申請後,應當在《國土資源聽證規定》規定的期限內組織聽證。
3.報批
國土部門在組織聽證後規定的一定期限內,將所擬訂的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方案連同聽證結果報市、縣政府審批
4.下達收回決定書
根據市、縣政府批準的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方案,土管部門應當在批准之日起一定期限內,向原土地使用權人下達《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決定書》,同時告知原土地使用權人申請復議和提起訴訟權利。對收回土地使用權決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收回土地使用權決定書後一定時限內(《行政復議法》規定一般是60天),依法向上級行政機關或者人民法院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起訴。
5.注銷登記
土管部門在下達《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決定書》後,由原登記發證機關注銷土地登記,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證。並發布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公告。
對於原來為出讓的土地,還應當依法終止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被收回土地已經設定抵押的,在收回土地使用權之前,由抵押人與抵押權人協商解除抵押合同,並向登記機關辦理注銷抵押登記手續
6.補償
因使用期屆滿,無償取得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土地使用者,因遷移、解散、撤銷、破產或者其他原因而停止使用土地,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權,或者因土地使用權人違法等自身原因收回土地使用權的,對原土地使用權人不予補償。
對因公共利益需要收回土地使用權的,由新的土地使用權人負責補償。採用貨幣補償的,其補償標准由市或縣政府在評估的基礎上,依據實際使用年限和開發土地的實際情況確定。
來源找法網:http://china.findlaw.cn/

㈢ 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決定書應由哪個機關發文,是縣級人民政府還是土地行政主管部門

是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機關發文。
當征地的對象屬於基本農專田、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屬地超過35公頃的、或者其它土地超過70公頃三種情況的,必須由國務院批准。不屬於這三類土地的,則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並報國務院備案。
征地的程序分前後銜接的兩大塊,即征地的批准程序和征地的實施程序。在征地過程中,征地的對象必須符合城市規劃的規定。所有土地必須得到相關部門的批准方能徵用。
(一)征地的批准程序
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准。
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
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後擬訂徵用土地等方案。
4、經市、縣政府同意後逐級上報。
5、徵用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准。
(二)征地的實施程序
1、發布征地公告
(1)發布機關:市縣政府。
(2)發布范圍:被徵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
(3)公告內容:批准征地機關、批准文號、徵用土地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准、農業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
(4)發布後果:公告發布後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築物不列入補償范圍。

㈣ 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工作程序是怎樣的

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程序如下:
(1)制訂計劃。由市、縣人民政府專根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屬城市建設規劃制定土地收回計劃。
(2)權屬調查。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擬收回的土地及其地上建(構)築物及其他附著物的權屬、面積、用途、四至等情況進行實地調查,並登記造冊。
(3)方案報批。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將土地權屬調查情況報經市、縣政府同意。
(4)發布公告。由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起草收回土地使用權公告,報市、縣政府批准後公布。市、由縣人民政府發文公告並注銷公告范圍內的國有土地使用權。
(5)由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依照市、縣政府《公告》注銷公告范圍內原土地使用者的《國有土地使用證》,同時由開發單位依法補償。

㈤ 政府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是否可以起訴

某政府決定收回某一處國有土地的使用權,是具體行政行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該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行政訴訟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包括行政賠償。當然能否勝訴,還要看具體情況。

㈥ 能否以公告的形式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

就本案而言,如果此宗地確為閑置用地,根據《土地管理法》、《行政處罰法》以及國土資源部5號令《閑置土地管理辦法》的相關規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後,製作行政處罰決定書即《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決定書》,終止土地有償使用合同或者繳銷建設用地批准書,收回土地使用權。但本案涉及兩個問題:一個是行政相對人ABC公司已經被工商局吊銷營業執照,是否還能成為行政處罰的對象?如果不能,行政處罰的對象是誰?另外一個問題是行政相對人ABC公司的法人代表自一九九六年以來失去音信,無法聯系,存在著《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決定書》如何送達的問題。

㈦ 收到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通知可以行政復議嗎

可以申請行政復議復。制

國土管理部門或者縣市人民政府作出的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決定,是具體的行政行為。根據《行政復議法》和《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或者法人對決定不服,可以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

《行政復議法》
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依照本法申請行政復議:
(三)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許可證、執照、資質證、資格證等證書變更、中止、撤銷的決定不服的;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於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塗、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㈧ 關於國有土地使用權的回收及補償問題

一、收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

(一)無償收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

無償收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四)、(五)兩項以及《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違反《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六條的規定擅自改變土地用途、《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第十八條第一款等5種情形。具體內容包括:

1、因單位撤銷、遷移等原因,停止使用原劃撥的國有土地的;

2、公路、鐵路、機場、礦場等核准報廢的;

3、已辦理審批手續的非農業建設佔用耕地,以劃撥方式提供土地使用權,連續二年未使用土地的;

4、未按土地使用權劃撥批准文件規定的,擅自改變土地用途。

5、經國務院批準的重點建設佔用基本農田的……連續兩年未使用的,經國務院批准,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無償收回用地單位的土地使用權。

上述5種情況,第1、2兩種和第3、4種情況在無償收回土地使用權時,採取的方法不相同:

收回第1種和第2、第5種情況下的土地使用權屬於土地管理的一種行政措施,可以按照《閑置土地處置辦法》(國土資源部令第5號)第五條規定辦理,即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報經原批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後予以公告,下達《收回土地使用權決定書》,終止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注銷土地登記和土地證書。當事人按期不交出土地,可以按《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條的規定給予處罰。第5種情況必須特別注意,「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只能是國務院,省、市、縣三級人民政府沒有這一批准權。

而第3項則是因土地使用者依法取得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後,連續兩年未使用土地造成的違法行為,收回這類土地使用權應當依法對當事人實施行政處罰,以此事達到收回土地使用權的目的。實施行政處罰的依據是《土地管理法》第三十七條第一款和《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條。當事人不履行處罰決定,可以由實施行政處罰的國土資源管理部門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

第4項屬於違反法律規定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的違法行為,應當按照《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條的規定,採用行政處罰的辦法收回土地使用權。

(二)有償收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

有償收回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主要包括《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第(一)、(二)項規定的情形。具體內容包括:

1、為了供利益需要使用土地的;

2、為實施城市規劃進行舊城區改建,需要調整使用土地的。

收回上述2種情況的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是因政府需要使用土地而造成土地使用者不能再繼續再使用土地,因而必須對土地使用者給予適當補償。補償的法律法規依據是:《土地管理法》第五十八條第二款、《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二條。已成立土地儲備機構的地方,收回土地使用權工作可以由土地儲備機構具體實施;未建立土地儲備機構的,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土地使用者協商解決收回土地使用權的補償問題。土地儲備機構或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與用地者達成收購補償協議後,還必須公告收回土地使用權,注銷土地登記和土地證書。

閱讀全文

與大同市國有土地使用權收回公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
債務糾紛律師費必須提供發票嗎 瀏覽:8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