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護文物古跡的時候,可能會與哪些方面發生矛盾沖突
歷史文化名城破壞古跡的事件不斷發生。既為歷史名城,理應保護古城的歷史風貌。這就是通過城市建設規劃,分別劃出保護區和新建區域,既能保護歷史古跡,又能進行現代代建設。這在歐洲早有經驗可以借鑒。但我國目前普遍存在重建設開發,輕古城保護的思想。有些地方熱衷於爭當歷史名城,但真正的動機卻在引資招商,並不把文物保護放在心上。有些地方,借發展經濟為名,聽任中外房地產商大片拆毀古街舊巷。這種現象,連北京、福州、揚州和蘇州等著名古城也都程度不同地存在。群眾說,古的沒保好,新的沒建好,成了夾生飯。某城市明清坊巷成片,為歷代許多名人祖居之地,是中外遊客熱衷觀光的景點。奇怪的是,長期以來房管部門採取了寧可不收房租也不從事維修的錯誤做法。住戶們表示:「我們都樂意交房租,眼看古跡毀掉太痛心啦!」 (二)為局部利益,肆意破壞文物古跡。某市秦宮遺址上高高立著國務院重點文物保護的標志碑。可當地以繁榮經濟為由,公然在遺址中央興修公路,等於在人的臉上砍了一刀。某著名瓷都的個別領導幹部,看到古瓷拍賣眼紅,以創收為名,三番兩次指令拍賣國家陶瓷館的國有古瓷。幸有專家找來文物法規才將違法指令頂了回去。某市交通局為修一條公路,不聽文物部門勸阻,毀掉了極有價值的全國僅存的趙國城牆。某地建築公司,不聽勸阻,鏟毀了幾座極有價值的楚墓。公司一位領導人竟然面對「焦點訪談」的鏡頭大叫:「這個法,那個法,我哪裡知道許多!」 (三)企圖將文博單位與旅遊企業捆綁上市。1998年幾個省市颳起股市風,美其名「大手筆」、「新思路」。更有的拉來外國銀行參與並共同策劃到香港上市。套用商業經營模式,將文物捆綁上市,勢必危及文物的國有性質,這是文物法所不允許的。可一位領導幹部在做動員時說:「只能當促進派,不能當促退派,更不能當反對派!」炒股票要擔風險的,出了問題,入了股的文物賠進去,誰負得起責任。 (四)進行新建設時,不按規定事先進行文物勘探,致使文物古跡遭受毀壞。某歷史名城,地下遍是古代遺址。該市某商廈工地地下埋著史書上記載的「宋大城」、「周小城」,是史學界一直尋找的遺址。可是,多個粗大的鋼筋水泥樁柱,砸進埋在地下的磚砌牆體里,使古城牆慘遭毀壞。 (五)濫建旅遊景點,破壞文物古跡。某市鎮熱衷爭上旅遊項目,不聽勸阻,在龍門石窟保護區內大建所謂龍宮,破壞了景觀,中外遊客強烈不滿。這是個耗資巨大的必須拆除的違法建築。 人類有本事飛上火星,但再造不出歷史遺產。文物是不可再生的資源,毀一個少一個。許多文物的歷史價值,憑今天的水平還難以認識,只能留給子孫去解決。一部中華文明史的許多空白,還要依靠出土文物去填補。例如夏商周的斷代,如果毀掉了某些文物,斷代就無法進行,必成千古遺恨! 有些幹部把文物古跡看成發展經濟和改善人民生活的障礙,這是很大的誤解。其實,只要通過合理的規劃,是完全可以兩者兼顧的。清末民初北京人的四合院,照樣可以有抽水馬桶、熱水淋浴。問題是出在認識上。文物古跡不僅記錄一地一區的歷史文化風貌,也是珍貴的旅遊資源。人們到一地旅遊,不是為了看高樓洋廈。外國人逛北京,為什麼喜歡坐三輪車胡同游呢?人們到哈爾濱為什麼要去踏一踏磨光了的舊石子路呢?道理十分明白。經濟要發展,生活要提高,而保護好歷史遺產事關民族的長遠利益,是千年萬年大計,否則子孫後代會罵街的。這難道不應該引起全社會的注意嗎?
2. 文物買賣怎麼判
應該不重吧。。。不過,這應該問學法律的。。。。考古專業不涉獵刑法哇
3. 文物物權手續辦理北京哪有這樣的地方
關於文物物權手續的辦理,
是到文化部門進行辦理的,
同時也要經過文物管理部門的批准才可以的。
4. 文物藝術保護中心藏品合法物權證書是真的嗎
一枚地攤假貨就花了幾萬做證書!腦子進水了,上當受騙了。
5. 如果本地的社會經濟發展與文物保護發生了矛盾,應該怎樣解決
以保護文物為先,文物的價值是潛在的,也是巨大的,只要是時機適當,文物展現的價值一定比社會的經濟發展大,影響更深遠!!現在的文物還沒有得到它的發展時機,所以給人看作是毫無價值的垃圾,真可惜!!
6. 幾個關於物權的問題、求回答,謝謝
1.動產物權是交付為所有權轉移的發生。所以文物在沒有交付之前,所有權仍然回是乙的。
2.錢當然也是在交付時轉移的。但是我覺得,錢是一種特殊的物,對錢享有的物權其實是一種基於對錢的佔有而對於錢所表示的票面價值的所有。比如甲借給乙100元,乙在歸還時只要也還給甲100元就可以了,不要求乙把甲給他的那張100元還給甲。錢答的這種流通性決定了錢很難說物權是某個人。
7. 中國在解決文物古跡保護與基本建設的矛盾中有哪幾種不同解決辦法
1.當某一古建築和文物古跡十分重要而又不能搬動,如果與新的建設發生矛盾時,這一新的建設就要為保護這一重要文物古跡讓路。新建工程就要另選地址,或是繞道而行。
2.當某一新的建設工程十分重要而又不可能避開古建築或文物古跡,因此必須在這一古建築或文物古跡的位置上進行時,這一文物古跡就要為新建工程讓路。如果這一文物古跡的價值不是很大,即在做詳細的測繪、記錄之後,予以拆除,把記錄資料和有價值的構件保存下來留作研究參考。如果這一文物古跡價值重大,即把它遷移他處重建保護。
3.如果古建築和文物古跡的價值重大,又不能搬遷他處,新建工程也必須在古建築所在位置進行時,就要採取工程技術上的措施把文物古跡在原地保護起來。
8. 關於物權法第七十七條的矛盾性 這是一條多麼復雜的法律
這樣的規定是合法的。因為專有部分只包括建築物的內壁,不包括外壁。外壁是共有部分,對於共有部分的處分要所有業主共同協商進行,否則會破壞建築物的整體,影響整個建築物的外觀。這也是物業要求統一搭建的目的。
9. 請高手幫忙解決物權法案例二
1,共同共有是兩個以上的人基於共同關系,共同享有一物的所有權。共同共有根據共同關系產生,必須以共同關系的存在為前提,如夫妻關系,家庭關系,或者是合夥約定的!我國物權法還特別規定,共有人對共有的動產不動產沒有約定為共同共有還是按份共有的,或者約定不明確的,除共有人具有家庭關系外,視為按份共有!
2,甲出賣股東的行為屬於效力待定的行為,由於乙,丙後來對此予以追認,所以買賣行為有效!
3,在此要區分物權行為和債權行為!總的來說買賣合同成立,但這只是一個債權行為,物權,在此為所有權沒有轉移。
4,由於戊根本沒有取得股東的所有權,所以其處分行為為效力待定的行為,但如戊支付剩下的五萬元取得所有權後,合同即可成立有效合同,巳才可以取得所有權! 同時,巳也可能根據善意取得取得古董的所有權,在此,所有權的取得不是基於合同,而是基於法律的規定!
5,庚古玩店的的行為屬於留置,合法!
6,主張佔有權保護!
10. 保護文物古跡時與本地的社會經濟發展發生了什麼矛盾
發展旅遊,特別是文物景點,有利於本地經濟發展;經濟發展後,有錢去維護及修復文物,這是一種良性循環。
如果過度利用開發旅遊資源而不注重文物景點的保護,必然導致景點的破壞,從而不久就會導致旅遊業的下滑,最終是經濟發展減慢乃停滯。這是一種惡性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