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提案知識產權法律
1如果未經允許私自使用 可以要求索賠
2有 屬於廣告一種 受法律保護
3按實際損失進行賠償
以上情況沒有明顯單方面不利情況 不存在霸王條款。雙方意思表示一致 不存在欺詐該合同合法
⑵ 專利申請中,案件狀態是等待實審提案,是什麼意思
等待實審提案就是已經進入實審階段了,但是由於專利申請數量的原因,專利申請按分類進入相應的實質審查部門後再按照進入實審的時間排隊等待審查。
目前中國申請專利的途徑有兩種,一是委託依法設立的專利代理機構辦理,一是親自到北京向專利局遞交申請材料。由於地理位置、時間成本等因素,目前大多專利申請都是通過代理機構來辦理的,也不排除有實力雄厚的大企業成立自己的法務部門專門負責專利申請事務的情況。
《專利法》第三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發明專利的申請人請求實質審查時,應當提交在申請日前與其發明有關的參考資料。這些參考資料主要是指發明人在完成發明過程中所參考的與其發明相關的技術資料,包括專利文獻、科技書籍、專利技術報刊等。申請人可以選擇其中與發明關系最為密切的資料送交國家知識產權局。
A、申請:由專利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所屬的專利局提出申請。
B、初步審查: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收到發明專利申請後,經初步審查認為符合專利法要求的,自申請日起滿十八個月,即行公布。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的請求早日公布其申請。
C、實質審查:發明專利申請自申請日起三年內,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可以根據申請人隨時提出的請求,對其申請進行實質審查。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認為必要的時候,可以自行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
D、登記:發明專利申請經實質審查沒有發現駁回理由的,由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授予發明專利權的決定,發給發明專利證書,同時予以登記和公告。發明專利權自公告之日起生效。
E、駁回申請: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對發明專利申請進行實質審查後,認為不符合專利法規定的,並且經申請人陳述意見或者進行修改後,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仍然認為不符合本法規定的,應當予以駁回。
F、復審:專利申請人對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駁回申請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專利復審委員會請求復審。
G、無效申請:自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公告授予專利權之日起,任何單位或者個人認為該專利權的授予不符合專利法有關規定的,可以請求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該專利權無效。
H、行政訴訟:專利申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駁回申請的復審決定不服的,或者當事人對專利復審委員會宣告專利權無效或者維持專利權的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⑶ 五中全會有沒有知識產權的提案解讀
知識產權,其中包括商標權,關於商標保護上的建議是:前瞻性! 建議多申請,多做儲備性的申請投入,另外多類別保護。
因為維權的成本遠遠大於遞交注冊申請的成本,比如企業45個類別全部注冊申請了,拿到40個或者40多個類別上的證書,那麼基本可以
⑷ 加急專利申請書怎麼寫
你可以向你地方的省知識產權局提出加急審查。
不知道你的加急出於什麼目的。
一般情況下,我們申請專利遞交了就不管了;
我的發明申請都二年了還沒有交實審費呢。
⑸ 專利提案通過評審應當具備哪些條件
日前,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部門負責人就《國家知識產權局關於進一步提升專利申請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若干意見》)的有關問題進行了解答。
一、問:《若干意見》在起草過程中遵循了哪幾個原則?
答: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專利申請數量持續快速增長,結構不斷優化,質量逐步提升,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了有力支撐。但個別地方也出現了一些不以保護創新成果為根本,不以提升市場競爭力為目的的專利申請,影響了社會公眾對專利制度作為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基本制度的信心。針對這些問題,我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查找問題,分析原因,研究措施,在多次徵求相關部委、局內各部門、地方知識產權局及專家意見的基礎上,最終起草完成《若干意見》。在起草過程中主要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避免矯枉過正。應客觀看待當前專利申請中存在的問題,不因少數和局部出現的問題而否定我們現行的一些政策和做法。應該看到,我國專利制度建立的較晚,公眾知識產權意識普遍不高,人均有效專利擁有量還很少,現階段還需要相關政策措施有效激勵,以引導更多高質量和有市場應用前景的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為專利,不斷提升產業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同時,也要不斷優化政策導向,加強監管措施,著力消除局部區域和個別領域動機不當的非正常專利申請,保障專利制度高效運行,促進專利事業科學發展。
二是突出有限目標。影響專利申請質量的因素很多,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工作非一日之功,不可能一蹴而就。《若干意見》重點針對專利申請動機不當等問題,著力通過完善專利評價指標體系,優化專利資助和獎勵政策,加強對非正常專利申請等不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監管等手段,強化專利申請質量導向,消除不當獲利空間,解決專利申請動機不當的問題。
三是穩步推進實施。對各地的專利資助政策調整工作等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工作不作一刀切,指導各地根據發展階段和發展需求,分階段、分步驟制訂落實《若干意見》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二、問:《若干意見》中對區域專利評價考核提出哪些導向性意見?
答:近年來,隨著各級地方政府對專利工作的重視,專利申請數量和專利擁有量等相關指標逐步被納入各級政府的相關考核評價工作中,有力促進了我國專利事業的快速發展,但個別地方的專利評價指標簡單,片面強調數量,還設置了一些不符合實際的增長率指標。因此,《若干意見》對優化區域專利評價工作提出了導向性意見:一方面對區域專利評價工作給出了建議性評價指標,引導不同區域根據專利事業發展水平,採用適應本區域特點的評價指標;另一方面要求區域專利評價不得設定與實際不符的增長率指標,避免各地為簡單實現目標,而出現拔苗助長現象。
三、問:專利資助和獎勵政策的優化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答:《若干意見》對地方現行的各級專利資助、獎勵政策進行了梳理,將其劃分為專利一般資助、專利專項資助和專利獎勵三類,並根據三類政策的目的和特點,提出了具體優化意見:一是由專利申請階段資助向授權後資助轉變,突出專利一般資助政策的質量導向;二是不得超額資助,消除個別單位和個人通過編造專利套取專利資助資金獲利的空間;三是由資助專利創造逐步向資助專利運用轉變,引導創新主體加強專利運用和保護;四是要求通過評審方式確定專利專項資助和專利獎勵政策的對象,避免暗箱操作、滋生腐敗;五是不得簡單將專利申請、授權數量作為專利獎勵的主要條件,應當綜合考慮專利質量和價值。
四、問: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資助或作為評價條件時為什麼要出具專利檢索分析報告或專利權評價報告?
答:與發明專利審查制度對新穎性、創造性和實用性進行全面審查不同,我國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只進行初步審查而不進行實質審查。因此,《若干意見》提出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申請專利一般資助或作為評價條件時要出具專利檢索分析報告或專利權評價報告,以確保權利穩定性較高的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獲得相應政策優惠,從而引導申請主體提升專利申請質量。
五、問:非正常專利申請等不規范專利申請行為如何查處?
答:我局在專利審查的過程中將採用多種方式相結合,不斷加大對非正常專利申請等不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排查力度,並對涉及非正常專利申請等不規范專利申請行為的專利申請進行標記,全程跟蹤涉案專利申請的審查過程。對於性質惡劣、影響嚴重的,我局將組織人員進行實地核查,情況屬實的,將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六、問:《若干意見》如何實施?
答:為保障《若干意見》的落實,我局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納入《2014年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推進計劃》,作為重點任務予以推進。組織各省(區、市)分類制定《若干意見》實施方案,細化《若干意見》各項措施,明確責任分工,規定完成期限,並上報我局審核,系統推進全國專利申請質量提升工作。
二是建立有效工作機制,加強對地方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工作的指導。建立信息通報機制,每季度向各省知識產權局通報一次非正常專利申請數量、未繳納申請費視撤率、視為放棄取得專利權率等數據,為地方制定或調整政策措施提供依據;建立重點區域監控機制,組織人員對專利申請質量問題突出的重點省份進行實地核查;建立專利資助、獎勵政策評估機制,對於不符合《若干意見》要求的政策提出修改完善的建議,確保各省專利資助、獎勵政策調整到位。
三是要求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制定實施路線圖,分步驟完成專利資助、獎勵政策的調整。要求專利工作基礎較好的省份及各知識產權示範城市在年內完成本級專利資助、獎勵政策調整工作;要求專利工作基礎較弱的省份在兩年內完成本級專利資助、獎勵政策調整工作;要求各省提出轄區內各級專利資助、獎勵政策修訂完成時間進度表。
四是加強督導落實,確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按既定方案順利推進。結合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推進工作的督辦工作,由專利戰略督導組在年初方案制定、中期檢查、年終考評三個環節對各省《若干意見》的落實情況進行重點督察。將督察結果與我局相關政策、項目掛鉤,對因工作落實不力,導致專利申請質量不升反降的地區給予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