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關於版權許可合同注意事項有哪些
你好,
版權許可使用合同訂立中應注意的問題,一般有以下幾點:
1、使用他人作品應內當同著作權人容訂立合同或者取得許可。這是一般性的原則要求。
2、合同應包括以下主要條款:許可使用作品的方式;許可使用的權利是專有使用權或非專有使用權;許可使用的范圍、期間;付酬標准和辦法;違約責任;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內容。
3、合同中著作權人未明確許可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另一方當事人不得行使。
4、合同的有效期不超過10年,合同期滿可以續訂。
❷ 關於出版管理類的書籍版權問題,請明白的朋友給出出主意,多謝了~~~
首先,要看你和該企業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是否對此類創作活動的回成果歸屬進行約定,或答者以其他協議方式進行過約定。
如果,有相關的約定,那麼將根據合同的約定來處理。
其次,如果勞動合同或其他合同沒有對此進行約定的,或者約定不明確的,將參考著作權法中有關職務作品的規定,該書的版權歸你享有,但企業有權在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且在該作品完成的兩年內,未經企業同意,你不能許可第三人以與企業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補充:
這取決與企業使用作品的方式,如果企業要出版發行,你在兩年內未經企業同意不得許可其他第三方出版發行。
❸ 高分問題:關於版權和出版的一些法律上的問題.(案例分析)
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抄抗辯,應該能夠勝訴:
1、訴訟時效的問題,看是否還在訴訟時效內。如果超出訴訟時效,直接向法院主張超過時效;如果沒超,按下邊理由抗辯。
2、主張出版社不具備出版人資質,出版物為非法出版物,不受法律保護。
3、根據民事訴訟法「誰主張,誰舉證」原則,「網站的讀書網早期曾未經他們的同意就將他們出版的小說掃入網站提供免費下載造成出版社經濟損失」的事實,出版社應該提供證據證明。其中,著重證明網站的小說是掃描的出版社的出版物(因為也有可能是作者提供的);造成損失怎麼計算的?
❹ 關於出版合同著作權人和署名作者的疑問
1. 簽合來同是應該和著作權人簽自。因為有時作者和著作權人是重合的,但是有時作者會將著作權轉讓給第三方,第三方就成了著作權人,作者本人不再是著作權人;
2. 合作作品一般情況下是要與全體合作作者簽。但是如果該作品的某部分是可以分割使用的(例如電影插曲、配樂等),可以單獨簽,但是不能侵犯其他合作作者的權利;
3. 甲方即著作權人是某編委會,那麼編委會是作品的作者,該作品是法人作品,應該也是和編委會簽;
4. 如果該書是職務作品,甲方是著作權人,那麼是和甲方簽,具體執筆人可以作為甲方的授權代表。
❺ 簽定圖書出版合同時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以下作者為甲方(授權方) 出版社(商)為乙方(出版方)
一、授權模式
1.目前大多數出版社的出版合同寫的是:甲方授予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內,「在全球范圍內」出版、發行該作品。
【說明】在版權貿易日益頻繁的今天,此款明顯不合時宜。因為作者的書稿可以同時授權大陸以外的地區出版,如台灣、韓國甚至美國。這樣,一部書稿可以賣好幾份價格。
一般授權地區只針對某一特定領域,而不可泛稱,否則吃虧的是自己。
2.同樣,還有這樣的條款:「乙方擁有本作品的全部著作權,包括:電子出版物、中文簡體版權、繁體海外版權及外文本等。」
【說明】在閱讀形式日益多樣的今天,此款有「斬草除根」之嫌。一部作品的專有著作權所衍生出的權益很多,除上述所說的:「電子出版物、中文簡體版權、繁體海外版權及外文本」外,還包括報刊轉載權、文摘權、演繹展覽權、播放表演權、廣告租型權、俱樂部專銷版權,以及攝制電影、電視、錄象作品權,甚至包括新近出現的手機閱讀、電子閱讀權等眾多權益形式。
所以,作者在簽定此項條款時,須為日後著想,千萬別以為「孩子」給別人了,你就不是他「爸爸」了。不論「孩子」的「新爸爸」是誰,你始終和這「孩子」有「血緣關系」的。
對策:
針對上述兩項,通常的合同條款應如下(或類似如下形式)簽定:
——甲方授予乙方在合同有效期內,「在中國大陸地區以中文版簡體版平面印刷(或圖書)形式出版、發行該作品。除本合同所授權利外,甲方保留該作品的其他權利。」
——「甲方保留該作品的其他權利。」除了以上所述相關權益外,還包括:縮寫本、摘編本、選編本。
二、授權期限
老的出版合同會是10年的期限。大部分是5年期限。但是針對特殊作品,可特殊對待,有1年的合同期限,通常是3年的出版期限。
建議:
對於一次性買斷的作品,建議只簽定3年期限。
三、稿費模式
稿費有版稅、買斷以及字數加版稅的形式。作者容易忽略的有:
1.出版方在簽定版稅時,會以銷售數為結算稿費的標准;
【說明】作者在簽定版稅時,盡量爭取印數稿酬(目前絕大部分出版社是以印數稿酬結算稿酬的),即,版稅=出版物實際定價×印數×版稅率
如果按銷售數作為結算稿費的標准,日後的稿費結算可能會很麻煩,出版社會以實際回款來結算。如果你的書發出去了,也賣掉了,但銷售商一年不回款,出版社會以此名義拖欠稿酬。弄不好,你得查詢發行部的明細帳,此類稿款被戲稱為:「狗屁帳」!
2.出版方在買斷時,不註明是稅後還是稅前;
【說明】
兩字之差,有可能你的稿費會白白損失好幾千。如果是買斷,建議註明是稅後稿酬,尤其是與文化公司合作,更應該小心。
對策:
出版社扣除作者個人所得稅是法定的,無可厚非。因此,在與出版社合作時,如果在簽定合同時,沒註明是稅前還是稅後,可以採取這種方法抵消個人所得稅(20%)。那就是開等額普通發票抵消(一般名義是:設計費),當然最好在簽定合同時就說清楚。|
另一種普遍的做法是:增加作者的數量,平均攤。或作者是以團體出現。形式有設立編委會;在前言或後記里增加作者名單。
作者的稿費本來就不多,再扣20%的個人所得稅,實在殘忍!
3.出版方在簽定字數稿酬時,不註明是實際字數還是版面字數;
【說明】實際字數和版面字數相差甚遠。一本實際字數(以word文檔統計)為10萬字的書稿,排版時,按照版面字數算的話,有可能會是20萬字。因此如果在簽定字數稿酬時,務必注意這一款項。
四、違約條款
違約條款包括:稿費支付日期;書稿未按時出版
1.稿費支付日期
通常合同里都有:「自本作品出版後××月內結清稿酬」,但是很少看見後面有違約條款,那就是,如果在約定的「××月」後未結清稿酬,出版方應如何處理的條款。
建議:
作者在簽定合同時,最好附加上:「乙方須在該作品出版××月內支付甲方全部稿酬。否則,每延遲一日,乙方應按照應付稿酬n%的滯納金對甲方進行違約賠償。」
2.書稿未按時出版
出版方有時因為人員調整、選題調整、資金問題、決策問題等眾多原因,往往雖然簽定了合同,但卻不能按約定的期限內出版。更有甚者,有的出版商把作者的稿子拖了半年甚至一年,結果卻不出了——退稿,作者則叫苦不迭!
還有一些出版商在簽定合同時只支付了作者一半甚至三分之一的稿酬,因為出版商的原因,造成該作品的不能出版,作者往往白白賠掉一般乃至三分之二的稿酬。
很多選題因為具有時效性,往往在某一階段很受歡迎,錯過了這一階段,可能就會被打入冷宮,此類選題尤以跟風類的選題為甚。
對策:
為了有效遏止此類現象,作者在簽定合同時,記得一定要加上:「乙方須在本合同簽字生效後三個月內(一般都是在3個月)首次印刷本作品,並上市銷售。由於乙方原因不能出版,乙方應向甲方支付總稿酬的30%(通常是這個數字),本合同即行終止,甲方可以另投他方。」
或者:「乙方須在本合同簽字生效後三個月內首次印刷本作品,並上市銷售。由於乙方原因不能出版該作品,乙方已向甲方支付的稿酬不予退還,本合同即行終止,甲方可另投他方。」
五、代理權益
很做作者在簽定出版合同時,往往把作品的全球代理權授予乙方為唯一代理人。此款不妥。
為什麼?
因為很多出版商根本沒版權輸出或版權代理的意識,至少大部分出版社不會主動去銷售,因為賣版權對出版社來說,收益並不大,還要支付人員工資,所以,積極性不大。
在這種境地下,你的作品卻不能授予其他版權公司或代理人進行版權輸出,用一句不好聽的話,就是「占著茅坑不拉屎」。
建議:
針對上述情況,建議作者採取以下方法來為自己爭取最大權益:
1.可以授予乙方擁有該作品著作權的代理權,但須註明:乙方非該作品著作權的唯一代理人。這樣,作者可以同時授予別人或自己尋找大陸以外出版的可能。
如果作者授予乙方擁有該作品著作權的代理權,一般代理所得,甲方和乙方「各占所得收入的50%」。
2.將該作品的海外和繁體版權保留,且不授予出版方代理的權利。自己尋找海外出版的可能。
3.在專業的版權貿易網站自行發布自己的版權。本人推薦中國版權在線。該站強大的版權發布功能,是目前國內最好、最專業的版權貿易站點!作者和出版商均可免費發布自己的版權。
❻ 出版社與作者訂立出版合同後就取得了版權嗎
根據《著作權法》第30條規定:「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出版社(即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時,應與作者(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這既是《著作權法》的要求,也是避免糾紛的需要。出版合同要對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作出明確的約定。
.出版者享有專有出版權。
專有出版權是指出版者在合同有效期內和合同約定地區內享有的同種文字的原版、修訂版和縮編本的方式出版圖書的獨占權利,任何人不得出版。但是一定要注意,專有出版權僅是著作權中使用權的一項內容,不能把它混同於版權(著作權),更不能認為作者已喪失其他權利,實際上,作者對於作品仍有改編、翻譯並出版的權利,出版者不能幹涉。
.出版者的義務。
按照合同約定的出版質量、期限出版圖書並向作者支付報酬。違反者依照《民法通則》的規定追究違約責任。圖書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應通知著作權人,並支付報酬,圖書脫銷後,圖書出版者拒絕重印、再版者,著作權人有權終止合同。
.著作權人的義務。
按照合同約定期限交付作品;對作品的權利和內容的擔保責任,即保證本作品確系著者或譯者本人所創作的原稿,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權情況,則由作者本人負全部責任,並賠償出版者因此所受損失。作品發表後被其他報刊轉載,沒付報酬,作者可以打官司嗎.如果作者在報紙、雜志首次刊登其作品附帶作了聲明,聲明不得轉載、摘編其作品的,那麼任何報刊未經作者同意,不得將作品轉載或者摘編。否則,作者可以與該報刊打官司,追究其侵犯著作權的法律責任。
.如果作者未作這種聲明,則其他報刊可以轉載或者作為文摘、資料刊登,但是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支付報酬。如果轉載者未在報刊出版發行後1個月內支付,則著作權人可以到法院起訴,要求其支付。
❼ 簽訂出版合同,寫教材。 版權歸誰出版社要版權是不是屬於霸王條款
你是說的出版權還是著作權啊?
出版社是可以享有專有出版權的,意思就是你不能再拿給別人出版了。但是著作權還是你的。
第二,如果是出版社委託你寫教材的,你們可以約定著作權歸誰,沒約定的那就是你的。
❽ 關於出版權的問題。從原來的書里選編一部分在另外一家出版社出版(書名不同),有沒有出版權問題
出版社一般都在出版合同中約定專有出版權,這就意味著該作品的出版權版給了一家權,其他人包括作者都無權再用相同方式來出版.
對於選一部分內容,這要看具體情況吧.我個人認為,如果所選的內容與已經出版的在內容含量上差不多,應該是侵犯出版權了,但是如果是節選的篇章什麼的或者就是縮略版什麼的(因為與已出版的圖書版本不同),應該沒事.
❾ 關於出版社的版權問題(有些長)
在正式出版之前不涉及版權責任,但是你需要馬上和其中一個終止出版協議,不然兩邊同時申請書號,編輯校對,費時費力,出版社可以要求你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