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版權保護卓有成效
在第七屆中國國際版權博覽會之21世紀版權促進文化創意國際論壇上,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司長於慈珂介紹了近年來我國版權保護工作的新進展。首先,我國版權法律制度體系逐步完善。經過30多年的努力,我國已形成了較為完備的既符合中國國情又與國際規則相銜接的版權法律體系,整體版權保護水平達到國際通行標准。版權保護其次,版權司法保護強度不斷提高。一方面,知識產權審判體系不斷健全,2014年,北京、上海、廣州設立了知識產權法院;2017年以來,南京、蘇州、武漢、成都、合肥、濟南、青島、深圳、天津等16個城市先後設立知識產權法庭;2017年、2018年分別設立了杭州、北京、廣州互聯網法院。另一方面,著作權的民事案件呈上升趨勢,2017年地方各級人民法院新收著作權案件數量為13餘萬件,同比上升57.8%,佔2017全國地方各級法院新收知識產權民事一審案件總數的68%。再次,版權行政執法監管力度不斷加大,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持續加強版權監管工作。2005年至2016年,各級版權行政管理部門共辦理行政處罰案件9.35萬起,收繳各類侵權盜版製品5億多件。國家版權局聯合其他4個部門已經連續14年開展劍網行動,針對數字技術和網路商業模式不斷調整打擊網路侵權盜版的重點領域和重點行為。劍網2017專項行動期間,各級版權監管部門會同網信、公安等部門共檢查網站6.3萬個,關閉侵權盜版網站2554個,刪除侵權盜版鏈接71萬條,收繳侵權盜版製品276萬件,立案調查網路侵權盜版案件543件,會同公安部門查辦刑事案件57起,涉案金額1億多元。目前劍網2018正在進行中,將集中整治網路轉載、短視頻、網路動漫等領域侵權盜版多發態勢,重點規范網路直播、知識分享、有聲讀物等平台的版權傳播秩序,先後鞏固網路影視、網路音樂、電子商務平台、網路雲存儲空間等領域的專項整治成果。另外,版權保護和社會服務體系初具規模。一方面,不斷完善著作權登記制度,進一步提升著作權登記工作的規范化、標准化和信息化水平,2017年全國著作權登記總量達到了274萬余件;另一方面,加強版權交易體系建設,國家版權局批准設立了16家國家版權交易中心和版權貿易基地,推動成立了全國版權交易中心聯盟,同時以全社會共同參與的方式,推動社會公眾版權認知水平不斷提高。最後,版權國際交流合作不斷深入。我國與國際社會一直保持著良好的版權合作關系,積極參與版權對話與合作。特別是2012年6月,中國政府在北京承辦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保護音像表演外交會議,推動並成功締結《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彰顯了國際社會對近年來我國版權保護工作的高度認可。
⑵ 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
知識產權保護主要在對於知識產權的維護,以及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上。
深入推進知識產權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合一」審判機制改革,完善知識產權案件上訴機制,統一審判標准。制定完善行政執法過程中的商標、專利侵權判斷標准。規范司法、行政執法、仲裁、調解等不同渠道的證據標准。
推進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立案標准協調銜接,完善案件移送要求和證據標准,制定證據指引,順暢行政執法和刑事司法銜接。制定知識產權民事訴訟證據規則司法解釋,著力解決權利人舉證難問題。探索建立侵權行為公證懸賞取證制度,減輕權利人舉證責任負擔。
(2)2008年上海保護版權權十大典型案件擴展閱讀:
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要求規定:
1、針對新業態新領域發展現狀,研究加強專利、商標、著作權、植物新品種和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的保護。探索建立葯品專利鏈接制度、葯品專利期限補償制度。
2、研究加強體育賽事轉播知識產權保護。加強公證電子存證技術推廣應用。研究建立跨境電商知識產權保護規則,制定電商平台保護管理標准。
3、編制發布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指南,制定合同範本、維權流程等操作指引,鼓勵企業加強風險防範機制建設,持續優化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保護環境。研究制定傳統文化、傳統知識等領域保護辦法,加強中醫葯知識產權保護。
⑶ 中國有什麼維護版權成功的案例
軟體被盜,果斷維權
2012年7月20日,張XX、陳XX將其共同享有的《XXX軟體》(以下簡稱涉案侵權軟體)轉讓給XH公司,並簽訂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轉讓協議》。2012年12月1日,國家版權局出具證書號為軟著登字第XX號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證書記載:著作權人為XH公司,開發完成日期為2009年9月9日,權利取得方式為受讓,權利范圍為全部權利。
被告人李XX注冊成立深圳市HCRZ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CRZ公司),在寶安區西鄉黃田草圍第一工業區租賃廠地生產攝像頭,並未經原告XH公司授權在其生產的攝像頭上安裝XH公司所有的涉案侵權軟體。
2014年05月30日10時,XH公司代表張XX向公安機關舉報被告人李XX所有的HCRZ公司生產的攝像頭軟體侵犯其公司研發的軟體著作權,2014年8月13日,公安機關在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西鄉黃田草圍第一工業區HCRZ公司查獲各類型攝像頭5000多個,其中安裝了涉案侵權軟體的的HD-500T攝像頭477個,查獲電腦、燒錄器等工具,並將被告人李XX當場抓獲。偵查機關從現場查獲的電腦中提取到對賬單,經統計,被告人李XX已銷售HD-500T攝像頭12899個,銷售額為980180元。
維權路漫漫,長昊律師為當事人利益克服重重困難以求法律公義
被害單位XH公司軟體著作權維權一案,歷時一年多,期間被告人對於其侵權之事實一概不予承認,長昊律師在與被告人鬥智斗勇的過程中,運用其專業的法律知識,終於在2015年09月17日這一天成功的擊敗了被告人,贏得了案件的勝利,最終寶安法院判處被告人三年半有期徒刑並處二十五萬元罰金。
本案的辦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長昊律師在指導XH公司維權過程中主要克服了如下困難:
一、指導被害單位開始組織HCRZ公司相應的侵權證據,在本案立案之前委託鑒定機構將XH公司生產的攝像頭與XH公司公證購買的HCRZ公司涉嫌侵權的產品進行技術鑒定,鑒定機構認定兩款產品的軟體具有關聯性,並出具了對兩款產品具有關聯性的說明,即兩款產品的軟體極有可能是相同的;
二、指導被害單位找到HCRZ公司生產侵權產品的場所,協助辦案機關現場查獲了涉嫌侵權產品,並在現場查獲的HCRZ公司電腦內發現了許多XH公司的資料及與XH公司軟體相同的程序文件;
三、在涉嫌侵權產品加密而無法與XH公司產品比對的情形下,第一時間組織被害單位技術人員共同探討突破口,並將具有可行性方案積極與鑒定專家溝通,從專業律師角度為當事人爭取到權威鑒定意見書;
四、在被告人對於其侵權之事實一概不予承認的情形下,讓被告人在充足證據前無所遁形。
長昊律師團隊注意研究案件的新問題、新情況,以面對瞬息萬變的法律博弈,在與狡猾的被告人交手時,體現的是長昊律師團慎密的法律思維以及敬業的執業態度,在處理案件過程中,形成了獨特、嚴謹的辦案風格,讓當事人真正感受到長昊作為「專業知識產權頂尖律所」名不虛傳,實至名歸。
窮盡一切合法途徑,保障鑒定順利進行
長昊律師團隊認為在軟體著作權侵權糾紛中,鑒定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軟體著作權案件中,被害單位在主張被告人侵權事實時,應當提交涉案軟體與權利人的軟體具有「同一性」的鑒定報告。但在實踐操作中,往往不能很順利的獲取到被告人的目標代碼以及源代碼,因而無法進行「同一性」比對,這時候律師的價值便凸顯出來。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我們建議當事人選擇有專業實戰經驗的軟體著作權律師提供專業意見,熟悉相關法院對軟體著作權侵權案件認定的關鍵點,並對鑒定機構的鑒定程序較為熟悉,才不至於影響案件進程。例如,本案中,被害單位提交的第一份鑒定意見書的結論是:「兩個產品的軟體具有關聯性」,該份報告能否證明兩個軟體具有「同一性」,是依然存在瑕疵的,但凡是權威機構的技術鑒定,一般可以成為法院認定侵權事實的依據,但鑒定機構只能根據現有存在的事實做出認定,而長昊律師團隊是絕對不會允許證據瑕疵的情形出現的,因此,第二份鑒定意見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我們面對的是同樣的難題,即依然無法獲取涉案侵權產品的目標代碼,那麼該如何完成鑒定呢?關鍵是要認定查獲的HCRZ公司電腦內的涉嫌侵權軟體與XH公司的軟體是相同的,且被告人使用了涉嫌侵權軟體。總而言之,鑒定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一定需要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進行。
這是一起典型的軟體著作權維權案件,其充分展現了專業軟體著作權律師在案件中的價值。該起案件的勝利也在時刻提醒著長昊律師團隊,作為知識產權頂尖律所,維權的道路是任重而道遠的,也讓我們時刻銘記著自己的使命,一定要最大限度的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⑷ 文化教育權的侵權案例有哪些
十大侵權盜版典型案例 1、北京金圖創聯國際科技有限公司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案 2015年6月,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根據權利人投訴,依法對北京金圖創聯國際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侵犯著作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故意刪除、改變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的作品的權利管理電子信息,並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提供明知或應知未經權利人許可而被刪除、改變權利管理信息的作品,違法經營額6、3萬元,違法所得2、82萬元。 依據《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8條、《著作權法》第53條的規定,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於2015年9月21日作出行政處罰: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2、82萬元,罰款人民幣12、6萬元。 2、廣東"DJ020網"侵犯音樂作品著作權案 2014年12月,廣東省廣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根據群眾舉報,依法對"DJ020網"涉嫌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莫某某開設"DJ020網",向公眾提供未經授權的音樂作品達62286首,且會員數量眾多,僅2015年兩個月內,在線支付的訂單總金額為6240元,等待付款的訂單總金額達257547、48元。 依據《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8條等規定,廣東省廣州市文化市場綜合行政執法總隊於2015年6月29日作出行政處罰:沒收網路伺服器,沒收違法所得人民幣6240元,罰款人民幣131、8937萬元,並依法移交公安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 3、北京天盈九州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 2015年6月,國家版權局根據權利人投訴,依法對北京天盈九州網路技術有限公司涉嫌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運營的鳳凰網以及蘋果智能移動客戶端軟體"軍事秘錄合集"和"鳳凰開卷"傳播《中越戰爭秘錄》一書,傳播范圍廣,持續時間長,點擊數量大,且系反復侵權。 依據《著作權法》第48條,《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36、37條,《信息網路傳播權保護條例》第18條等規定,國家版權局於2015年10月10日作出行政處罰:罰款人民幣25萬元。 5、安徽蔣某等銷售盜版圖書案 2015年2月,安徽省合肥市文化市場綜合執法大隊根據權利人投訴,依法對蔣某等涉嫌銷售音樂類盜版圖書案進行調查。經對蔣某開設的5家琴行進行全面檢查,確定蔣某擅自從事出版物發行業務,其經營的圖書中有31種、262本鋼琴考級教程侵犯了上海音樂出版社的著作權。 依據《著作權法》第48條、《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36條等規定,安徽省合肥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於2015年4月30日作出行政處罰:沒收盜版圖書,罰款人民幣16.5萬元。 6、河北張某某等印製盜版圖書案 2014年10月,河北省保定市版權行政執法部門會同新市區公安部門依法對張某某等涉嫌印製盜版圖書案進行調查。經查,張某某等4人未經著作權人許可,自2014年4月起印製盜版圖書,各人分別負責運輸、組織工人等環節。專案組現場查獲盜版圖書29種共計67752冊,涉及商務印書館等9個出版社,涉案碼洋
5726704元。 依據《刑法》第217條等規定,河北省保定市競秀區人民法院於2015年12月1日作出刑事判決:張某某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三年,並處罰金人民幣300萬元;朱某某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80萬元;王某某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二年,並處罰金人民幣280萬元;王某某犯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拘役六個月,緩刑一年,並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 上海朱某某等銷售盜版教材案 2012年,上海市版權部門和公安部門根據舉報線索對某團伙通過互聯網銷售盜版教材案進行調查。經查,自2011年起,朱某某、游某某、喻某等人為獲取非法利益,在未取得權利人授權的情況下,組建了統一供貨、統一進價、統一市場銷售價格的銷售非法復制的注冊會計師、注冊金融分析師教材的聯盟。截至案發,該團伙共計銷售盜版教材2萬余冊,涉案總值逾人民幣2億元,違法所得共計135萬元。2013年2月1日、6月24日、8月12日及9月25日,楊浦區人民法院依據《刑法》等相關規定,分別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朱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八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15萬元;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游某某有期徒刑三年三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5萬元;以銷售侵權復製品罪判處喻某有期徒刑一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7萬元;以侵犯著作權罪判處其他17人有期徒刑緩刑並處罰金。 【典型意義】此案為犯罪團伙銷售盜版教材牟利的典型案件,涉案人數達20多人,影響力較大,具有較好的震懾作用。該案為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國家版權局、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掛牌督辦案件
⑸ 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發布!
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發布!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 4月26日,2018中國網路版權保護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國家版權局聯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發布2017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段玉萍發布案件。2017年,按照國務院關於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和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總體部署,各地區版權執法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版權執法監管力度,查處了一批侵權盜版大要案件。為集中展示版權執法相關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的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國家版權局聯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選定了2017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涵蓋侵犯網路文學、影視、音樂、游戲作品著作權案件,通過網路平台制售盜版製品案件,以及傳統制售盜版圖書案等案件類型。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1.北京優閱盈創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2017年4月,根據愛思唯爾等5家境外權利人投訴線索,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北京優閱盈創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運營的優閱外文數字圖書館系統向大學圖書館提供侵權文字作品3萬篇,違法經營額17.76萬元。2017年6月,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40萬元的行政處罰。點評:版權行政執法部門從嚴查處該案,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了數字圖書館版權秩序,彰顯了我國政府嚴厲打擊侵權盜版、保護中外著作權人合法權益、依法嚴格版權保護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2.上海智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2016年12月,根據國家版權局移轉案件線索,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上海智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自2014年11月起,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將45篇證券研究報告上傳到其租用的伺服器,通過其運營的匯智贏家網網站和匯智贏家APP向公眾提供,並收取費用,涉案金額累計28萬余元。2017年3月1日,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點評:該案是國內首起侵犯金融資訊類文字作品著作權的行政處罰案件。該案件的查處在行業內取得較大反響,多家同類網站主動停止類似侵權活動,保護了金融資訊類作品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果。
⑹ 濫用著作權權力典型案例
按照你說的,被告使用的包裝袋是有合法的版權的,而且版權不屬於原告,那麼我認為並不侵權呀
⑺ 上海3.3億仿樂高案的案件經過如何
2015年至年4月間,在未經樂高公司許可的情況下,李某某指使多人,購買新款樂高系列玩具,通過拆解研究、電腦建模、復制圖紙、委託他人開制模具,設立玩具生產廠,專門復制樂高公司創作的美術作品「Great Wall of China」拼裝玩具等47個系列663款拼裝積木玩具產品,並冠以「樂拼」品牌通過線上、線下等方式銷售。
2019年4月23日,上海市公安局在李某某租賃的廠房內查獲用於復制樂高玩具的注塑模具、用於組裝模具的零配件、「樂拼」玩具各類包裝盒、說明書、帶有「汕頭市樂拼玩具有限公司」字樣的銷售出貨單、相關電腦、手機以及復制樂高系列的「樂拼」玩具產品等。
經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版權鑒定委員會鑒定,樂拼公司的玩具、圖冊與樂高公司的玩具、圖冊均基本相同,構成復制關系。
(7)2008年上海保護版權權十大典型案件擴展閱讀
主犯被判6年罰款九千萬:
法院9月2日公開開庭宣判一起特大生產銷售仿冒「樂高」案。被告人李某某以侵犯著作權罪被判處有期徒刑6年,並處罰金9000萬元;其餘8名被告人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4年6個月至3年不等刑罰,並處相應罰金。
法院認為,被告人李某某等9人以營利為目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樂高公司享有著作權的美術作品,非法經營數額特別巨大,情節屬特別嚴重,各被告人的行為均已構成侵犯著作權罪。
同時,法院根據各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不同作用,認定被告人李某某系主犯,按照其參與、組織、指揮的全部犯罪處罰;其餘8名被告人系從犯,從輕處罰。
⑻ 中文在線的維權案例
中文在線法律服務中心是中文「在線反盜版聯盟」秘書處,是專業性法律維權服務組織,為廣大的作者、出版機構提供優質、高效、特色的數字版權法律服務。幫助傳統出版機構對圖書資源進行版權梳理,為中文在線及其簽約作家、合作出版機構提供數字版權的維權服務。擁有遍布全國的專業版權律師網路,成功辦理維權案件近千起,涉案作品上萬部。
部分典型案例:
1、2006年3月,中文在線訴北京小熊在線信息系統咨詢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件。影響: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首次以判例的形式確認網路服務提供商對知名作品傳播負有更高的注意義務。
2、2008年1月,中文在線訴北京邦邦網路科技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件。影響:該案被認為是國內首例無線網路手機閱讀著作權訴訟案。
3、2008年6月,中文在線訴蛙撲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侵犯著作權糾紛案件。影響:該案被上海市版權局和上海高院評為「2008年上海十大典型版權案例」。
4、2012年1月,中文在線訴美國蘋果公司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案件。影響:中文在線勝訴美國蘋果公司,為人民法院審理網路開放平台類型案件起到了良好的示範作用。
5、2013年3月,中文在線訴北京智珠網路技術有限公司侵犯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案件。影響:國內首例教唆侵權案件,該案判例入選《2013年度北京市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創新性案例》、《2013年中國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
⑼ 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
現代社會,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的權益。著作權是著作人所享有的權利,是受法律保護的,但是還有一些人沒有經過允許就使用,侵犯了他人的權益。那麼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呢?著作權侵權案件怎樣處理根據著作權保護的特點,著作權侵權行為的認定可分為以下幾步:1.對原告作品的分析按照我國法律的規定,著作權的產生採取自動保護原則,即作品一經創作完成,著作權即告產生。因此,與專利、商標等其他類型的知識產權侵權認定不同,著作權侵權認定還涉及到權利的有效性問題。?一部擁有有效著作權的作品必須同時具備下述條件:屬於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范圍;具備獨創性;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只要有任何一個條件不具備,原告作品就不受著作權法保護。這樣,被告當然未侵權。如果原告作品同時符合上述條件,則該作品享受著作權法保護。2.對被控侵權作品及被告使用方式的分析對被控侵權作品的分析,可適用以下兩個標准:一是接觸,即接觸前一作品的機會;二是實質相似,即應受著作權保護部分實質相似。其中,後者是認定的重點。在認定原、被告的作品是否實質相似時,應將原告作品中受著作權保護的部分與被告作品的相應部分進行對比,判定兩者是否實質相似。在我國司法實踐中,人民法院在認定原、被告作品之間是否存在實質性相似方面也有過成功的案例。例如,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在《末代皇帝的後半生》一書侵權糾紛案中,通過肯定被告作品的獨創性,即否定被告作品與原告作品間的實質性相似,從而判定被告未侵權。如果被告的行為屬於使用作品的行為,那麼,就需要對被告的使用方式進行分析。有關的知識產權法律對使用方式規定了不同的含義。如在專利法中指的是實施,即將某項專利運用於產業,按說明製造出相同的產品或者使用相同的方法;與之相對立,在著作權法中指的是復制,即以印刷、復印等方式將作品製成一份或者多份。當某一客體(如實用藝術品或外觀設計作品)受到專利法與著作權法的不同角度的保護時,尤其應注意區分實施與復制這兩種不同的使用方式,不同的使用方式構成不同類型的侵權行為。對於復制這種最普遍的使用作品的方式,根據我國著作權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的規定,按照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進行施工、生產工業品,不屬於著作權法所指的復制。由此可知,在我國,將平面作品以立體形式再現不構成對平面作品的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