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影樓里的攝影師如何保護著作權
客人委託影樓拍照,影樓應按質按量為客人拍攝,照片包括底片歸客人所有,有時候為了保版證拍攝質量,多拍一權部分,以供客人挑選,但多拍部分,客人沒有出資,而攝影師付出了勞動,這種勞動成果就沒有了價值嗎?回答: 我想問下,如果你到一個影樓拍照,他把你的一部分照片留在那裡,你願意?追問: 如果顧客不指出著作權的歸屬問題:照片著作權屬於影樓所有(職務作品),肖像權屬於顧客,該照片的發表/展覽等涉及肖像權的,行使著作權時應該得到顧客同意。 如果顧客指出照片著作權歸屬問題,需要雙方協商。顧客有權得到該委託作品的著作權。補充:
2. 攝影著作權問題
我國《著作權》明確規定了,攝影作品的擁有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並獲得報酬的權利。對於攝影師而言,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並通過許可他人使用獲得報酬,都必須以自己擁有該作品的著作權(即版權,詞異義同)為前提。攝影作品版權的歸屬問題對於攝影師十分重要,如果把並不擁有版權的攝影作品銷售到圖片市場上去,不僅贏得不了任何收益,還有可能引起一些糾紛。許多攝影師都會問:"我拍攝的作品難道版權不屬於我嗎蘆。要知道,判斷攝影圖片版權歸屬的最終依據是相關的著作權法律。
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誰是法律意義上的作者呢?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三種情況:(1)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2)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3)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不管攝影作品的作者是公民,還是法人或其他組織,確認一幅攝影作品的版權歸屬,首先要看這幅作品是在怎樣的狀態下產生的。創作形式的不同,著作權的歸屬也不相同。一般而言,一幅攝影作品的產生有下列五種形式:1、自主創作;2、合作創作;3、委託創作;4、職務作品;5、法人作品。
1、自主創作的作品
對於自主創作的作品,我國著作權法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也就是說對於攝影作品而言,如果是攝影師在其自主狀態下拍攝的,只要該作品不違反國家的法律,法律又沒有另外的規定,那麼無論作品是否發表,攝影師對作品都擁有版權,這種權利就包括上面講的人身權和財產權。自由攝影師外出采風拍攝的作品即屬此類。
2、合作創作的作品
對於合作創作的作品,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沒有參加創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在文學創作中,有合作的情況,在攝影中同樣也有合作的作品,特別是一些創意性質的藝術作品,從構思到布景、再到拍攝,有時需要兩個人、甚至兩個人以上共同合作完成,這類作品的著作權就應該歸合作作者共同擁有。比如兩個攝影師通過共同努力在攝影室中完成了一幅精彩的攝影作品,這時決定作品是否發表,應該由兩個人 共同決定,作品在發表時,應該署兩個人的名字,使用作品所獲得的報酬也應該由兩個人共同享有。
3、職務作品
對於職務作品的歸屬,不同國家有著不同的規定。在英美法系中,著作權更多被認為是一種商業利益。他們規定,職務作品的著作權屬於僱主,包括法人、公司、團體或其他組織。比如H聯社記者拍攝的所有與業務有關的照片,其版權均歸美聯社所有。在大陸法系國家,更注重保護著作權的精神權利,因此,如法國、德國等國家都規定,如果沒有特別的約定,著作權屬於作者。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確認攝影作品是不是職務作品,可以從兩個方面考慮,第一、攝影師與所在單位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這包括有正式勞動合同的正式勞動關系,也包括事實勞動關系。存在勞動關系,是攝影師的作品成為職務作品的前提條件;第二,該攝影作品的創作是不是屬於工作任務的范圍。如果不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拍攝的作品,就不能算職務作品。
對於職務作品的著作權,我國《著作權法》規定:除非是法律法規規定或事先有合同約定,職務作品的著作權由作者享有。同時,為了保護單位的利益,單位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同時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末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對於職務作品,我國《著作權法》還規定了在下面兩種情況下,作者只享有作品的署名權,作品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第一種情形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職務作品;第二種情形是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比如攝影師完全利用單位的設備拍攝、並由單位承擔責任的攝影作品,或者攝影師在與單位簽訂的勞動合同中明確規定著作權屬於單位的攝影作品,作者只擁有署名權,作品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為單位所有。
4、委託創作的作品
攝影師接受他人委託創作的作品,屬於委託作品。根據《著作權法》的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末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n由此可見,一些攝影師接受個人或者單位委託創作的攝影作品,如果事先沒有合同約定,這些攝影作品的著作權就屬於作者。比如一些攝影工作室為顧客拍攝的明星照,如果和顧客沒有事先的約定,作品的版權就是屬於攝影師或者工作室的。如果顧客把這幅作品隨便使用在任何商業用途,攝影師作為作品的版權擁有者都可以追究使用者的責任。但同時需要注意的是,攝影師也不可以隨便使用這幅作品,因為攝影作品的使用還必須尊重被攝者的肖像權。
5、法人作品
法人作品是指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作品作為參與其中的自然人就不享有著作權。比如某市宣傳部門組織編委會編輯出版《當代xx城市風貌》畫冊,如果其中的攝影作品是由編委會主持拍攝,作為攝影師是代表編委會的意志去進行創作,畫冊中的作品也是由編委會承擔責任的,那麼編委會就是攝影作品的作者。攝影作品的著作權由編委會行使。拍攝該攝影作品的攝影師並不享有著作權的一切權利。
我國《著作權法》在確認作品的著作權屬於作者的同時,規定了一些特殊情況下的問題:比如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問題;匯編作品的著作權問題;電影、電視作品著作權等。雖然攝影作品的版權歸屬問題有時會是一個相當敏感而復雜的問題,但是攝影師為了維護自己的權利,應該注重攝影作品的版權問題。因為只有攝影師擁有作品的著作權才能通過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來使自己的作品進入圖片市場,獲得收益。
3. 如何保護攝影作品著作權
如何保護攝影作品著作權?作為一個攝影師,最好的維權方式是在做好防侵權准備的同時,儲備一定的版權知識,通過合理有效的私下協商和微博等公眾平台的施壓,讓多數的侵權行為在拿起法律武器前得到有效的解決。依據我國著作權法的規定,攝影作品受著作權保護的范圍包括攝影作品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如署名權、修改權、展覽權等。如何保護攝影作品著作權一、如何保護攝影作品著作權?1、錄像保留證據明白自己擁有的權利之後,在遇到盜圖事件時,首先不要急著找對方理論,理論前,你需要截圖/錄像保留盜圖證據。由於截圖存在偽造和Ps的可能,法律上看不具備嚴謹的公證作用。在動用法律武器前,你可以使用錄像的方式保留證據,一方面這種方法成本低,執行難度也不大,另一方面,將盜圖行徑錄制下來,是比較有說服力的證據,不管對方之後會不會刪圖文,盜圖事實都很難狡辯。具體方法就是,使用高清的攝像工具(實在沒有的話用手機也行,但要盡可能地拍清楚)錄制下侵權證據,從圖片發表的原域名/地址,到發表時間及造成的影響等。2、私下協商在協商前,除了手持侵權證據外,你還需要准備好能證明是你原創作品的證據(一般指Raw格式原始文件)和相關版權、法律知識,然後通過各種渠道聯系,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對方表明來意,同時告知對方後果,及要求對方如何做(賠禮道歉/刪除圖片/消除影響/金錢賠償等)。私下協商成功與否有兩大原因,一是證明是你作品的有力證據,二是說話的藝術,不卑不亢,掌握良好《著作權法》及法律知識的人更容易取得成功,至少你可以從氣勢上壓制對方。3、微博施壓如果嘗試微博/微信留言、電話/簡訊方式溝通後,對方沒有積極回應的態度,則可以考慮利用影響力較大的公共平台給對方施壓。一般來說,不管是個人還是企業,都很在意自身形象,作者發微博艾特對方反映是解決侵權事件的一大絕殺,一般90%的侵權行為可以在這得到有效解決。但微博不是亂發的,除了展示你是原作者的證據外,可以披露對方不配合、不理睬的態度,這是感情牌,同時艾特的對象除了你要掛的對象,艾特對方工作單位管事的領導/同行業大V和盜圖聯盟等聯合組織,也是發酵事件,讓對方就範的必要途徑。4、法律途徑若以上行為嘗試後,對方還是無動於衷,那沒辦法必須拿起法律武器了,律師函、起訴狀和公證證據可以走起來了。我國的攝影者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對自身的實際拍攝作品進行相應的保護。在拍攝之後應積極的進行登記這類版權,還應在照片上打上水印,來維護自身的實際版權權益。自身可以掌握相應的證據,在發現侵權時進行相應的維護版權。
4. 攝影作品著作權
1 該學生是該照片的拍攝者 作者 當然享有著作權 著作權法 第九條 著作權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該學生在拍攝照片時 對影片的角度 亮度等等元素都作出了有獨創性的創作 符合作者的要求
2不正確 著作權屬於學校是錯的 上面說了 創作作品的才是作者 學校侵犯了該學生著作權中的復制權 發行權和信息網路傳播權
3不一定
著作權法 第二十二條 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首先 該學生如果拍的是學校有著作權的藝術品 比如學校中的雕塑 藝術碑 那麼才是學校有著作權的作品 才有法定許可的問題 如果僅僅是學校的樹木 湖泊 根本就不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沒有著作權的問題
如果是雕塑 紀念碑等著作權法保護的 學校有著作權的作品的話 該學生可以在一定范圍內使用該照片 比如藝術展覽會 照片展示會等公益展覽 因為著作權法22條第十款本來就是為了藝術作品能被更多人欣賞到而制定的 而如果該學生將這些雕塑 紀念碑用在某些商業上 比如印在某些商品上 那麼就超出了使用的范圍 見上面22條: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他權利 那麼就要學校的許可才行了
5. 攝影師如何保護圖片版權、實現作品價值
攝影師如何保護圖片版權、實現作品價值?可以申請著作權。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依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攝影師如何保護圖片版權、實現作品價值一、攝影師如何保護圖片版權、實現作品價值?人們通常認為,保護攝影著作版權就是維權打官司,這種認識是比較初級的。版權在理論上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只有結合市場才能實實在在地體現攝影家的權利。所以說,保護攝影版權的最終目的是運作好攝影協會會員優秀作品的版權,這是保護攝影版權的核心。保護版權一方面是引導社會合法使用、合法授權、正版使用,做好相關法規的普及工作;另一方面,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社會上樹立攝影家創作的人格尊嚴,提高優秀攝影家和優秀攝影作品的市場價值。我們推出攝影作品限量鑒證就是要打造一個品牌,目的是幫助攝影家把自己的優秀作品投入藝術品市場,提高攝影家的市場身價和攝影作品的市場價值。我們做攝影作品限量鑒證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完全遵照國際攝影作品、藝術品市場的規律進行相應的約束。二、作品特徵1、作品是思想、情感的表現形式,不是思想、情感本身2、作品應當具有獨創性3、該表現形式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范疇三、受保護對象(一)文字作品;(二)口述作品;(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美術、建築作品;(五)攝影作品;(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八)計算機軟體;(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四、不受保護對象1、不具備作品實質條件,主要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2、為保護國家或社會公眾利益的需要,不適宜以著作權法保護(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二)時事新聞(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單純事實消息。)
6. 攝影作品如何做到版權的保護
版權的保護現在可以通過固定電子證據的方法做原創存證,這樣成本比較低。平時自己會做插畫,每次的作品完成後我會在原創寶做原創存證,這樣做是當遇到侵權也可以舉證。實用的。
7. 攝影師照片是否享有著作權
攝影師照片是否享有著作權?攝影作品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內到的,有很多的攝影作品容都是有版權的,那麼如果我們想要享受著作權的話應該滿足什麼條件?攝影師照片是否享有著作權攝影師照片是否享有著作權呢我國《著作權》明確規定了,攝影作品的擁有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並獲得報酬的權利。對於攝影師而言,許可他人使用自己的作品,並通過許可他人使用獲得報酬,都必須以自己擁有該作品的著作權(即版權,詞異義同)為前提。攝影作品版權的歸屬問題對於攝影師十分重要,如果把並不擁有版權的攝影作品銷售到圖片市場上去,不僅贏得不了任何收益,還有可能引起一些糾紛。許多攝影師都會問:我拍攝的作品難道版權不屬於我嗎蘆。要知道,判斷攝影圖片版權歸屬的最終依據是相關的著作權法律。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誰是法律意義上的作者呢?我國《著作權法》規定了三種情況:(1)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2)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3)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8. 攝影師該如何保護圖片版權
攝影師該如何保護圖片版權,著作權的對象是作品,是指文學、專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屬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那麼攝影師該如何保護圖片版權?攝影師保護圖片版權攝影師該如何保護圖片版權?人們通常認為,保護攝影著作版權就是維權打官司,這種認識是比較初級的。版權在理論上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只有結合市場才能實實在在地體現攝影家的權利。所以說,保護攝影版權的最終目的是運作好攝影協會會員優秀作品的版權,這是保護攝影版權的核心。保護版權一方面是引導社會合法使用、合法授權、正版使用,做好相關法規的普及工作;另一方面,還有一項更重要的任務,就是在社會上樹立攝影家創作的人格尊嚴,提高優秀攝影家和優秀攝影作品的市場價值。我們推出攝影作品限量鑒證就是要打造一個品牌,目的是幫助攝影家把自己的優秀作品投入藝術品市場,提高攝影家的市場身價和攝影作品的市場價值。我們做攝影作品限量鑒證的要求是比較嚴格的,完全遵照國際攝影作品、藝術品市場的規律進行相應的約束。
9. 攝影作品著作權保護有幾個方面
應該保護的地方都保護啊,根據著作權法,作品是被著作權保護的哦。
攝影作品也是跟其他作品一樣,同樣受到同等的保護的。
比如,著名權、修改權、二次著作權、發表權、復制權等等跟其他作品沒什麼兩樣的。
如果說影視作品與其他作品不同的地方,要注意的有其他幾個地方。
拍攝作品時是否有委託關系並簽有合同?若有合同那麼該作品的著作權根據合同而定。若沒合同即使是口頭委託,該作品的著作權歸屬攝影師或攝影工作室。(例:如小明需要一張明星照用在網路上增加收入,在拍照時與攝影師只有口頭協議,當拍攝結束後小明在網路上用這張明星照時,攝影師有權禁止小明使用。當然攝影師也無權使用這張照片,因為這里有肖像權。)
是不是職務作品,判斷職務作品是,跟據所在的單位有正常的勞動關系,並且創作的作品是不是工作范圍內,如果有勞動關系但不再工作范圍內,那麼該作品歸屬攝影師,若這兩個條件都滿足,那麼這個作品是職務作品,該單位擁有優先使用權,作者本人在兩年內不得單位許可,讓第三方擁有與該單位相同方式使用作品。
法人作品,該作品是不是法人作品。若是法人作品該著作權由法人擁有。法人作品是指團體合作創作時由團體推薦一人為代表,成為該作品的法人,或,者由公司或個人出資並簽約創出的作品。比如,《XX城市的夜景》畫冊、《XX山的風光》等等。
著作權是保護所有作品的,若想要被保護,首先要確認是不是作品。一旦確定是作品那麼著作權將保護該作品。並不是片面的保護,是根據著作權法,全面的保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