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物權的優先效力包括哪些方面
物權的優先效力
優先效力物權的優先效力,也稱為物權的優先權,其主要含義指同一標的物上有數個利益沖突的權利並存時,效力強的權利排斥效力弱的權利的實現。這種效力的強弱既體現在物權與債權之間,也體現在物權與物權之間。物權的優先效力包括兩方面:
(1)當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物權優先於債權。例如,享有擔保物權的人較之普通債權人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當然,法律和司法實踐也賦予某些債的關系具有優先效力。如已出租的私有房屋由出租人出賣時,承租人享有優先於他人購買該房屋的權利。但這種優先效力不是基於物權產生的,所以不具有優先於物權的效力。如甲、乙、丙三人將其共有的房屋出租給丁,以後三人協商同意將房屋出賣,在出賣給何人時發生了爭議。甲、乙要將房屋出賣給戊,丙根據其物權主張優先購買權
,丁則根據其債權主張優先購買權。根據物權優先於債權的原則,房屋應出賣於丙。
(2)同一物上有數個物權並存時,先設立的物權優先於後設立的物權。即物權相互間也有優先效力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同一物之上設立多個物權,例如為擔保同一債權而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性質相同的擔保物權,此時應當根據設立時間的先後順序確定物權的優先效力。物權之間的效力根據物權成立時間的先後而確定,這是一般原則。在不同種類的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例如限制物權的效力優先於所有權。因為限制物權本來就是根據所有權人的意志設定的物上負擔,起著限制所有權的作用,因此限制物權效力要優先於所有權。再如,根據《
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
留置權的效力
優先於抵押權。
❷ 什麼叫物權優先權
何謂物權優先權?
優先效力物權的優先效力,也稱為物權的優先權,其主內要含義指同一標的容物上有數個利益沖突的權利並存時,效力強的權利排斥效力弱的權利的實現。這種效力的強弱既體現在物權與債權之間,也體現在物權與物權之間!!
❸ 何謂物權優先權,物權優先權具體有哪些表現
物權的優先權,其主要含義指同一標的物上有數個利益沖突的權利並存時,效力強的權利排斥效力弱的權利的實現。這種效力的強弱既體現在物權與債權之間,也體現在物權與物權之間。
表現為:
1. 當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物權優先於債權。例如,享有擔保物權的人較之普通債權人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當然,法律和司法實踐也賦予某些債的關系具有優先效力。如已出租的私有房屋由出租人出賣時,承租人享有優先於他人購買該房屋的權利。但這種優先效力不是基於物權產生的,所以不具有優先於物權的效力。如甲、乙、丙三人將其共有的房屋出租給丁,以後三人協商同意將房屋出賣,在出賣給何人時發生了爭議。甲、乙要將房屋出賣給戊,丙根據其物權主張優先購買權,丁則根據其債權主張優先購買權。根據物權優先於債權的原則,房屋應出賣於丙。
2. 同一物上有數個物權並存時,先設立的物權優先於後設立的物權。即物權相互間也有優先效力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同一物之上設立多個物權,例如為擔保同一債權而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性質相同的擔保物權,此時應當根據設立時間的先後順序確定物權的優先效力。物權之間的效力根據物權成立時間的先後而確定,這是一般原則。在不同種類的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例如限制物權的效力優先於所有權。因為限制物權本來就是根據所有權人的意志設定的物上負擔,起著限制所有權的作用,因此限制物權效力要優先於所有權。再如,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留置權的效力優先於抵押權。
2414081210
❹ 物權的追及權和優先權分別是什麼意思
追及權是指物權所有人在失去物以後可以無限制的追回物的佔有權,比如你的一內本書被乙容偷走了,偷走後又賣給了丙,丙又租給了丁,只要其中不存在善意取得等法定事由,你就可以直接向丁追回書的佔有權,無論中間有多少環節。
優先權有兩方面,一方面是物權內部的優先效力,但是我估計你問的不是這個,所以就不說了;其次是物權相對於債權的優先效力。比如:你公司的房子抵押給了銀行,產生了抵押物權,以後公司破產,就剩下這房子還值錢,那麼所有債主都來要債,包括銀行,這時抵押物權就優先於其他債主的債權優先實現。
❺ 物權優先權具體有哪些表現
物權優先權具體表現
1. 當 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物權優先於債權。例如,享有擔保物權的人較之普通債權人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當然,法律和司法實踐也賦予某些債的關系具有優先效力。 如已出租的私有房屋由出租人出賣時,承租人享有優先於他人購買該房屋的權利。但這種優先效力不是基於物權產生的,所以不具有優先於物權的效力。如甲、乙、 丙三人將其共有的房屋出租給丁,以後三人協商同意將房屋出賣,在出賣給何人時發生了爭議。甲、乙要將房屋出賣給戊,丙根據其物權主張優先購買權,丁則根據 其債權主張優先購買權。根據物權優先於債權的原則,房屋應出賣於丙。
2. 同 一物上有數個物權並存時,先設立的物權優先於後設立的物權。即物權相互間也有優先效力的問題。在某些情況下,當事人可以在同一物之上設立多個物權,例如 為擔保同一債權而設立兩個或兩個以上性質相同的擔保物權,此時應當根據設立時間的先後順序確定物權的優先效力。物權之間的效力根據物權成立時間的先後而確 定,這是一般原則。在不同種類的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要根據具體情況確定。例如限制物權的效力優先於所有權。因為限制物權本來就是根據所有權人的意志設定的 物上負擔,起著限制所有權的作用,因此限制物權效力要優先於所有權。再如,根據《擔保法司法解釋》的規定,留置權的效力優先於抵押權。
❻ 關於物權優先權的運用
1、這個屬於物權優先性里,物權對債權的優先性。當甲到期無法清償的時候,需要對債務人的財產進行拍賣以清償債務的,如果該財產上存在他人的物權時,該物權是優先於一般債權人的債權的。該案例里,由於丁對該樓房享有抵押權,因此其可以優先於丙和乙隊該樓房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
2、這個案例不屬於物權的優先權,屬於不當得利的范疇。戊屬於沒有正當理由取得利益,應當返還取得的利益,因此甲可以依據所有權要求返還。
若將乙、丙之關系改為乙賣與丙,那丙可以主張善意取得,甲就喪失了所有權,應當由丙從戊處取回。
3、物權優先權的限制
1.稅收優先權
《稅收徵收管理法》第四十五條稅務機關徵收稅款,稅收優先於無擔保債權,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納稅人欠繳的稅款發生在納稅人以其財產設定抵押、質押或者納稅人的財產被留置之前的,稅收應當先於抵押權、質權、留置權執行。
2.建築工程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
《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工程價款的支付】發包人未按照約定支付價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發包人在合理期限內支付價款。發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按照建設工程的性質不宜折價、拍賣的以外,承包人可以與發包人協議將該工程折價,也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將該工程依法拍賣。建設工程的價款就該工程折價或者拍賣的價款優先受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建設工程價款優先受償權問題的批復》人民法院在審理房地產糾紛案件和辦理執行案件中,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認定建築工程的承包人的優先受償權優於抵押權和其他債權。
3、相關司法費用的優先權
最高法院的《執行工作辦法》規定:執行費用,還有相關委託評估的費用要先行撥付。
4、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收取權憂先於抵押擔保物權
《擔保法》第五十六條規定 :拍賣劃撥的國有土地使用權所得的價款,在依法繳納相當於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款額後,抵押權人有優先受償權。
5、船舶優先權
船舶優先權是指海事請求人依照《海商法》第二十二條的規定,向船舶所有人、光船承租人、船舶經營人提出海事請求,對產生該海事請求的船舶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海商法》第二十二條規定享有優先權的內容是:
(一)、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根據勞動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勞動合同所產生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遺反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
(二)、在船舶營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
(三)、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
(四)、海難救助費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
(五)、船舶在營運中因侵權行為產生的財產賠償請求;
載運2000噸以上的散裝貨油的船舶,持有效的證書,證明已經進行油污損害民事責任保險或者具有相的財務保證的,對其造成的油污損害的賠償請求,不屬於前款第五項規定的范圍。
船舶優先權先於船舶留置權受償,船舶抵押權後於船舶留置權受償;
船舶優先權的行駛通過法院扣押產生優先權的船舶行使,船舶優先權因海事請求權的轉移而轉移,不因船舶所有權的轉移而消滅,但船舶轉讓時,船舶優先權自法院應受讓人申請予以公告之日起滿60日不行使的除外。
船舶的優先權因下列情況之一而消滅:
(一)、具有優先權的海事請求,自優先權產生之日滿一年不行使;
(二)、船舶經法院強制出售;
(三)、船舶滅失。
6、民用航空器優先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用航空法》
第十八條民用航空器優先權,是指債權人依照本法第十九條規定,向民用航空器所有人、承租人提出賠償請求,對產生該賠償請求的民用航空器具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第十九條下列各項債權具有民用航空器優先權:
(一)援救該民用航空器的報酬;
(二)保管維護該民用航空器的必需費用。
前款規定的各項債權,後發生的先受償。
第二十條本法第十九條規定的民用航空器優先權,其債權人應當自援救或者保管維護工作終了之日起三個月內,就其債權向國務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門登記。
第二十一條為了債權人的共同利益,在執行人民法院判決以及拍賣過程中產生的費用,應當從民用航空器拍賣所得價款中先行撥付。
第二十二條民用航空器優先權先於民用航空器抵押權受償。
第二十三條本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債權轉移的,其民用航空器優先權隨之轉移。
第二十四條民用航空器優先權應當通過人民法院扣押產生優先權的民用航空器行使。
第二十五條民用航空器優先權自援救或者保管維護工作終了之日起滿三個月時終止;但是,債權人就其債權已經依照本法第二十條規定登記,並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債權人、債務人已經就此項債權的金額達成協議;
(二)有關此項債權的訴訟已經開始。
民用航空器優先權不因民用航空器所有權的轉讓而消滅;但是,民用航空器經依法強制拍賣的除外。
7、在特定情形下未清償職工債權將優於擔保物權
《企業破產法》第一百零九條對破產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權利人,對該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第一百三十二條 本法施行後,破產人在本法公布之日前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依照本法第一百一十三條的規定清償後不足以清償的部分,以本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的特定財產優先於對該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權利人受償。
8、承租人的承租權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條【抵押權和租賃權關系】訂立抵押合同前抵押財產已出租的,原租賃關系不受該抵押權的影響。抵押權設立後抵押財產出租的,該租賃關系不得對抗已登記的抵押權。
9、抵押權、質押權、留置權誰優先?
《物權法》第二百三十九條規定「同一動產上已設立抵押權或者質權,該動產又被留置的,留置權人優先受償。」所以無論抵押權、質押權和留置權的設立時間誰在前,留置權一律優先於抵押權、質押權受償.。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十九條規定「同一財產法定登記的抵押權與質權並存時,抵押權人優先於質權人受償」所以抵押權優先於質押權受償。
值得注意的是,抵押權優先於質押權必須有個前提,即抵押權有效設立且依法登記。按照未經登記的抵押權不得對抗善意第三人的原則:未經登記的抵押不能優先於質押權受償。
根據上分析,一個擔保物上多個擔保物權相沖突時,應當按照以下順序優先受償:
留置權——登記的抵押權——質押權——未經登記的抵押權
❼ 如何理解物權的優先效力並舉例說明.
答:物權的優先效力,亦稱為物權的優先權。其基本含義是指同一標的物上有數個相互矛盾、沖突的權利並存時,具有較強效力的權利排斥具有較弱效力的權利的實現。考察先後成立的物權之間及物權與債權之間的關系,物權的這種優先效力都是存在的。 1.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 這種優先效力,是以物權成立時間的先後確定物權效力的差異。一般說來,兩個在性質上不能共存的物權不能同時存在於一個物上,故而後發生的物權根本不能成立。例如在某人享有所有權的物上,不得再同時成立其他人的所有權。如果物權在性質上可以並存,則後發生的物權僅於不妨礙先發生的物權的范圍內得以成立。在這種情況下,先發生的物權優先於後發生的物權。例如在同一物上設立數個抵押權,先發生的抵押權優於後發生的抵押權。再如抵押權設立後再設立地上權時,地上權因抵押權的實行而消滅;但於地上權設立後再設立抵押權時,抵押權的實行不能使地上權消滅。物權相互之間以成立時間的先後確定其效力的強弱,本質上是對現存的、既得的物之支配權的保護。因為任何人都必須尊重物權人對於其物的支配范圍,不得干涉物權的行使。這也包括在同一標的物上,後成立的物權只有在不侵入、不幹涉先成立的物權的支配范圍的條件下才能得以成立;否則,成立時間在後的物權根本就不能成立。2.物權對於債權的優先效力。在同一標的物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物權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這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1)在同一標的物上,既有物權又有債權時,物權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例如甲同意將10噸水泥出賣給乙,乙就取得了請求甲交付該10噸水泥的債權。後來甲又將這10噸水泥出賣給丙,並交付給丙,丙就取得了已交付的10噸水泥的所有權,而乙只能請求甲承擔債務不履行的責任。再如甲將其房屋借給乙使用,又為丙設定了典權;此時丙的典權優先,他可以優先於乙對房屋進行使用、收益。這是因為物權是直接支配物的權利;而債權的實現則要依靠債務人的行為,債權人不能對物進行直接支配。基於兩者在性質上的不同,物權具有這種優先效力。但是這只是一般原則,在法律有特別規定的情況下也有極少數的例外。例如,不動產租賃使用權在民法上屬於債權,如甲將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給乙,以後又將該房屋出賣給丙,丙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後,乙仍然可以對丙主張其租賃使用權。這在學理上稱為「買賣不破除租賃」。此外,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擔保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擔保法解釋》)第65條的規定,抵押人將已經出租的財產抵押的,抵押權實現後,租賃合同在有效期內對抵押物的受讓人繼續有效。 (2)在債權人依破產程序或強制執行程序行使其債權時,作為債務人財產的物上存在他人的物權時,該物權優先於一般債權人的債權。例如,在債務人的財產上設有擔保物權的,擔保物權人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此為別除權;在破產時,非為債務人所有之物,所有人有取回該物的權利,此為取回權。例如,出賣人已將出賣物發送,買受人尚未收到,也沒有付清全部價款而宣告破產時,出賣人可以解除買賣合同,並取回其標的物。
❽ 物權效力的優先效力
物權的優先效力亦稱物權的優先權效力,是指在同一物之上同時設定有物權和債權時,在權利實現過程中物權優先於債權,同一物之上存有相容的數個物權時,除了法律另有規定之外,先設立的物權優於後設立的物權。物權的優先效力問題,學界歷來存有爭議。以史尚寬為代表的學者認為,物權的優先效力僅指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效力,而不包含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還有學者指出,物權之間存在優先性的觀點在邏輯上也不成立,因為某一物權對另一物權優先,就意味著另一物權不優先,也即是有的物權優先,有的物權不優先,由此歸結出物權彼此之間具有優先性的一般性結論,顯然存在邏輯上的錯誤。另一種學說對物權優先性的問題持寬泛的理解,認為其既包含物權對債權的優先,也包含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即先設立的物權的效力優先於後設立的物權。對於這兩種不同學說,各有其可成立的依據,可解釋為廣義和狹義之分。其中以物權效力既有對債權之優先,又有物權彼此之優先為廣義的見解。
(一)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效力
在同一物之上既存在物權又存在債權時,無淪其成立次序先後,物權優先於債權。物權優先於債權的法理根據主要在於物權法的公示公信原則,不動產經過登記或動產經過交付轉移了佔有,就發生物權轉移,產生對抗第三人的債權的效力。如未經過登記或交付,就還停留在債權階段,債權當事人之間地位平等,彼此不發生某一債權優先於其他債權的問題。具體而言,物權優先於債權主要表現在:
1.所有權優先於債權
例如一房多賣,導致同一標的物上成立數個債權,彼此平等。如果賣房人與其中一個買房人辦理了過戶登記手續,則該買房人對該房產取得所有權,可以對抗其他與賣房人簽訂了買賣合同的當事人的債權,這些債權人不能就已經辦理過戶登記手續的該房產主張其債權的實現。
2.他物權優先於債權
他物權包含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當同一標的物上用益物權與債權並存時,除了法律另有規定,用益物權應當優先於債權。如建設用地使用權屬用益物權,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可以其用益物權對抗第三人對該建設用地主張租賃、借用、贈與等債權。擔保物權亦相同。當同一標的物之上擔保物權和債權並存時,擔保物權優先於債權。例如,享有擔保物權的債權人相對普通債權人擁有標的物折價後優先受償的權利。破產法上的別除權亦是擔保物權優先於債權的典型例子。
物權優先於債權是一般原則,但法律另有規定或當事人另有約定時會出現例外。例如:(1)買賣不破租賃規則。我國《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租賃合同中承租人佔有使用房屋,享有的是具有物權性質的債權,如後來該租賃標的發生物權變動,這一變動的結果不能對抗租賃合同的效力。(2)已經預告登記的債權。我國《物權法》規定了預告登記制度,該法第20條規定:「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不動產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後,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預告登記所登記的不是現實的不動產而是將來交付的不動產,將購買不動產的合同進行預告登記,登記的雖然是債權,但是經過登記後的債權已經產生了類似物權的效力,可以對抗將來的針對該登記的不動產發生的物權變動。
(二)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
物權之間是否存在優先效力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對此前面已有提及。立足於物權效力的廣義理解,物權的優先效力應當包含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亦稱作物權的對內效力或物權的對內優先性,意指同一物之上多個他物權並存時,應當依據法律規定或者物權設立的先後確立物權實現的順序,先實現的物權相對後實現的物權而言具有優先性。根據物權的排他性質,同一物之上不能存在多個所有權,但可以設立多個互不沖突的他物權。多個他物權中確立優先性的依據首先是法律法規的規定。例如《物權法》第239條規定:「同一動產上已設立抵押權或者質權,該動產又被留置的,留置權人優先受償。」此條規定背後的法理在於留置權是法定擔保物權,抵押權與留置權是約定擔保物權,按照法律的一般原則,法定權利優先於約定權利。其次,應當按照權利設定的先後時間確立物權之間的優先順序,亦即通常所講的「先來後到」規則。我國《物權法》第199條對此亦有規定:「同一財產向兩個以上債權人抵押的,拍賣、變賣抵押財產所得的價款依照下列規定清償:(一)抵押權已登記的,按照登記的先後順序清償;順序相同的,按照債權比例清償。」這一規定體現了權利設立在先就應當實現在先的原則。
從以上規則可以看出,同一物之上可以並存多個互不沖突的物權,其權利的實現必有順序,表現為一物權對另一物權的優先效力問題,優先效力的依據或是法律規定,或是設立、登記在先。這種權利實現的先後順序表現了物權之間的優先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