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不動產權證書歸哪個部門辦理
不動產權證書歸當地不動產登記部門辦理。
2015年 3月1日起,全面啟用統一的不動產登記薄證樣式。新證啟用後,以前的薄證繼續有效,新證按照不變不換的原則,不能要求當事人強制更換,小產權房不會發證。
作為物權法明確要求的內容,不動產登記核心載體的登記簿由登記機構管理;證書是權利人享有的法定憑證,由權利人持有。統一不動產登記簿證問世,意義十分重大。
(1)物權登記到哪個部門擴展閱讀
不動產證書辦理流程:
(1)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部門申請權籍調查;
(2)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窗口遞交申請材料;
(3)屬地不動產登記機構受理、初審後報市不動產登記中心審核;
(4)市不動產登記中心核准並將登記事項記載於登記簿;
(5)申請人到不動產所在地的不動產登記窗口領取《不動產權證書》。
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原因
國家對不動產實行統一登記制度,是已於2007年頒布實施的《物權法》中的規定。此前,我國各類不動產登記職責分散在不同的部門,而分部門對不動產進行分散登記的弊端也逐漸顯現:分部門登記導致不動產權利相互交叉、重疊,不利於權利人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和不動產交易安全;
同時,由於登記機構設置重復,登記部門多,人為地增加了公民和社會組織負擔,影響政府行政效率。
有業內人士指出,將不動產登記統一到一個部門是我國不動產登記制度的重大突破。實現不動產統一登記,確認不動產的產權歸屬,是市場經濟的基礎制度之一,對建設現代市場體系,保護公民合法財產權,提高政府治理效率,建立統一的不動產信息查詢系統,意義重大。
2014年11月24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簽署第656號國務院令,公布《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於2015年3月1日起施行,此後城市居民的「房產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房屋所有產權證)將陸續換發成「不動產證」(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動產權證)。
2015年8月6日,國土資源部發布《關於做好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建設工作的通知》,要按照2015年下半年信息平台上線試運行、2016年基本完成各級不動產登記數據整合建庫、2017年基本建成覆蓋全國的不動產登記信息平台的總體部署,上下聯動,協調配合,推進信息平台建設。
2016年1月1日,國土資源部公布了《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內容包括登記程序、類型、形式在內共計108條。不動產登記制度落地基層有了細致的指南。
⑵ 請問物權法所規定不動產登記機構是什麼
婚後夫妻所獲得的財產為夫妻共同財產,除非夫妻雙方另有約定。
⑶ 房屋居住權在哪個部門登記怎麼辦理
一、房產居住權登記辦理流程
1、設立的時間點。
2、發生物權效力的時間。
3、居住權需提供的原因文件,根據《民法典》規定,結合《民訴法》的相關規定,申請居住權的原因文件可分次三種。
4、居住權辦,居住權辦理的一般程序為房屋所有權人和居住權人雙方共同提出申請。如以遺囑方式設立的。
二、居住權產生後有什麼影響
1、房產交易更加復雜,根據房屋所有權產生的其他權利爭議
由於居住權的產生,且居住權的期限往往較長,故在房屋買賣交易中(尤其是二手房買賣),買受人除了要調查交易房屋是否存在抵押權、司法查封之外,還需要調查案涉房屋是否存在居住權。一旦房屋存在居住權,其居住價值基本喪失,進而也影響其轉讓價值。
其次,根據住宅產生的學區上學的權利、落戶的權利方面也存在爭議。一種爭議是學校和戶籍登記部門認為居住權人是否具有相應資格,另一種爭議是所有權人和居住權人之間就這些權利的歸屬爭議。
2、濫用居住權阻止執行
居住權產生後,不排除有當事人惡意設置居住權,阻止住宅被其他債權人處置。筆者認為,就居住權和債權的權利保護先後關系,可參考現有的租賃權、抵押權和債權之間規定定。對於善意的、設立並登記在先的居住權,應當優先保護;而對於惡意的、設立在後或沒有登記的居住權不應優先於一般債權。居住權的爭議問題,也將對相關的執行異議和復議案件產生新的影響。
3、居住權設立是否適用家事代理
居住權根據當事人的書面約定產生,一般設定的居住權期限都比較長。那麼,對夫妻共有的住宅設立如此重大的權利負擔,是否適用家事代理筆者認為也是一個爭議。如配偶一方想要為長期照顧自己的保姆或其他親屬設置永久居住權,但另一方配偶不同意;那麼夫妻一方與第三人設置的居住權的效力問題也值得探討。
⑷ 物權登記機構在受理物權登記時應當履行哪些職責
第十二條 登記機構應當履行下列職責:
(一)查驗申請人提供的權屬證明和其他必要材料;
(二)就有關登記事項詢問申請人;
(三)如實、及時登記有關事項;
(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職責。
申請登記的不動產的有關情況需要進一步證明的,登記機構可以要求申請人補充材料,必要時可以實地查看。
第十三條 登記機構不得有下列行為:
(一)要求對不動產進行評估;
(二)以年檢等名義進行重復登記;
(三)超出登記職責范圍的其他行為。
⑸ 物權法第十三條所講的登記機構是指哪個部門
主要批主管部門,比如:房產到房產局,土地到土地局,車輛到車管所等
⑹ 房屋權屬登記的預告登記在哪個部門登記
當事人簽訂買賣房屋或者其他不動產物權的協議,為保障將來實現物權,按照約定可以向登記機構申請預告登記。預告登記後,未經預告登記的權利人同意,處分該不動產的,不發生物權效力。」「預告登記後,債權消滅或者自能夠進行不動產登記之日起三個月內未申請登記的,預告登記失效。」應當由房屋登記部門預告登記,具體收費電話詢問房屋登記部門
⑺ 物權登記制度的物權登記
物權登記就是為國家的特定職能機關依當事人申請,對當事人物權狀況決定登記或不登記,使其產生登記或不登記效力的事實狀態。 物權登記制度就是指國家介入物權公示領域,對物權變動進行干預和管理的制度。
物權登記制度肇始於12世紀左右的德國北方城市對土地流轉需進行登記的制度。其後因倡導復興羅馬法,強調意思自治而被一度廢止。在18世紀左右,這項制度又在歐洲大陸復活起來, 並一直沿用至今。 中國業已建立起一整套由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主導的機動車登記體系, 《道路交通安全法》 、 《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 、 《機動車登記規定》等法律文件對機動車登記制度及其具體操作規程進行了相應的規范。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4條之規定,中國現行的機動車登記包括注冊登記、變更登記、轉移登記、抵押登記和注銷登記五種類型。其中,除了抵押登記具有物權變動的效力之外,其他四種類型的登記均不屬於物權登記,不是機動車物權設立、轉移、變更或消滅的生效要件或對抗要件。具體而言,可作如下分析:(1)注冊登記是機動車所有人初次申領機動車號牌、行駛證時所辦理的登記。不辦理注冊登記,該機動車就不得上路行使,但不至於影響到權利人取得機動車的所有權。(2)變更登記是機動車的車身顏色、發動機、車身、車架、所有人的住所等發生變更後所進行的登記。變更登記主要是針對機動車物理形態變化所作的記載,與機動車物權變動之間沒有直接聯系。(3)轉移登記是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後所辦理的登記。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的規定,只是在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之後,當事人才應當向登記機關申請辦理轉移登記。該登記僅僅是對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事實在事後所進行的一個記載或備案,並非機動車所有權發生轉移的生效要件或對抗要件。(4)注銷登記主要是指已注冊登記的機動車達到國家規定的強制報廢標准時所辦理的登記。機動車一旦達到國家規定的強制報廢標准時,車主即應將車輛送至拆解廠拆解,拆解廠將車輛拆解後,向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辦理注銷登記手續。倘若機動車所有人逾期不辦理注銷登記,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將公告該機動車登記證書、號牌、行駛證作廢。可見,注銷登記不過是一種行政管理措施,並不必然導致機動車物權的消滅。
⑻ 按『物權法』規定,我個人的物權在哪登記
根據物權法的規定,除特殊物外一般物權以佔有為形式確定物權,需登記的物權主要是車輛,船舶,航空器,不動產,都有相關的登記機關。
⑼ 物權登記
已經失效了。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是建設單位在向土地管理部版門申請徵用、劃權撥土地前,經城市規劃行政主管部門確認建設項目位置和范圍符合城市規劃的法定憑證,是建設單位用地的法律憑證。沒有此證的用地單位屬非法用地,房地產商的售房行為也屬非法,不能領取房地產權屬證件。
《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自作出之日起二年內應報送國土資源部門辦理用地手續.逾期未報送或報送後用地申請未被批準的,《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自行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