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物權案例解題高手
(1)甲乙與丙間的買賣行為效力如何?為什麼?
1、屬於可撤銷可變更的合同。
2、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的種類有:①因重大誤解訂立的合同;②訂立合同時顯失公平的;③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機構變更或撤銷。
3、本案中丙不知該駱駝為贓物而與甲乙交易,屬於法定的一方以欺詐的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的合同,因此是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
(2)丙可否以善意取得為由主張取得該駱駝的所有權?為什麼?
1、丙不可以以善意取得為由主張取得該駱駝的所有權。
2、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第89條規定:「第三人善意、有償取得該項財產的,應當維護第三人的合法權益。」但是,根據我國法律和司法實踐,對於贓物、遺失物等不適用於善意取得。根據民法通則第79條規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遺失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飼養動物,應歸國家所有或歸還失主,也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
3、本案中,丙是有償地並善意地從佔有人處取得財產。因此,在這種情況下,要區分佔有人的佔有是否基於所有人的意思取得。如果佔有人的佔有不是基於所有人的意思而取得,所有人有權向第三人請求返還原物。所以,丙不可以以善意取得為由主張取得該駱駝的所有權。
(3)本案應如何處理?為什麼?
1、本案應該支持丙要求甲乙返還6000元款項。
2、對於可變更、可撤銷的合同,當事人有權訴請法院或仲裁機構予以變更、撤銷,當事人請求變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不得撤銷。撤銷權是撤銷權人依其單方的意思表示使合同效溯及既往的消滅的利權。因撤銷原因不同,撤銷權人也不同。重大誤解中,誤解人是撤銷權人;顯失公平中,遭受明顯不公的人是撤銷權人;欺詐、脅迫中,受欺詐、受脅迫的人是撤銷權人。
3、本案中,丙是撤銷權人,因此有權提出要求甲乙返還6000元款項,應該得到支持。
B. 物權法的案例分析(1)
1、定金合同有效抄,在中興公司向天馬公司交付定金之日起生效。
2、中興公司與A公司簽訂的抵押合同有效。
3、修車的3萬元由李某承擔,汽車修理廠不能行使留置權,因為C修理廠要行使留置汽車應當與債權屬於同一法律關系,本案中B公司債權與修理費不屬於同一法律關系。
4、在本案中,如果抵押權、質押權和留置權都有效存在,應當先行使留置權,再行使質押權,最後再行使抵押權。
5、15萬。天馬公司如果不履行合同,由於定金與違約金不能同時適用。如果適用定金,10萬定金不再返還給天馬公司,中興公司的最大效益是10萬;如果適用違約金,則中興公司可以得到15萬的違約金。
C. 物權法中拾得物的案例分析
1 有權利。
2 你的理解是錯誤的,「拾得人侵佔遺失物的,......也無權請求權利人按照承諾履行義務。版權 」這句的理解應該是如果拾得人不歸還遺失物而以對方履行了承諾才給來要挾所有權人,或者是所有權人去找他歸還但是他不歸還,而所有權人去法院以侵權之訴要求對方歸還在這樣的情況下拾得人是不能夠要求對方按照懸賞給付的。
D. 物權法案例分析
1、甲公司是否享有解除權,首先看雙方合同是怎麼約定的。但是,現在乙公司已經交付購房款,並且甲公司已經接收,所以,即使甲公司有權解除合同,現在也已經不能解除了。因為其已經以自己的行為改變了合同的約定。
所以,甲公司的主張很難得到支持。
2、如果丙善意,而且是按照市場價格買受該古董,則丙善意取得該古董。丁怎麼是惡意?但不管怎樣,丁也是可以取得該古董的。
如果丙惡意,丁應當將該古董返還給甲。
E. 關於物權的追擊效力,案例如下:
此問題屬於拾得遺失物問題,不適用善意取得制度(脫離物不適用),A有權迴向受讓人答D追回遺失物(手錶),但是要向D支付他拍得手錶所支付的費用。
理由:
拾得人對遺失物予以有償轉讓的後果要看權利人如何選擇。
一、向受讓人主張追回遺失物。
由於遺失物原則上不適用善意取得,故受讓人即使善意且無過失,也不能依善意取得主張對標的物的所有權;權利人當然有權向受讓人追回遺失物,期限是自知道或應當知道受讓人之日起2年。就受讓人已經支付給拾得人的費用問題,處理規則有二:
第一,受讓人通過拍賣、向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的情形下,權利人追回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以保護此類受讓人的合法權益。此謂「有償回復」制度。當然權利人支付給費用後有權依據不當得利或者侵權賠償規定向拾得人這個無權處分人追償。
第二、除此之外的情形下,權利人追回的,不須支付給受讓人所付的費用,這就意味著標的物被追回後,受讓人只能在符合法定的條件下向拾得人主張費用返還請求權。
二、權利人也可以不向受讓人追回標的物,而向無權處分的拾得人請求不當得利返還或侵權損害賠償。
F. 物權法關於丟車案例分析
答:甲請求乙(1)返還汽車應支持,物權法第一百零九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2)返還所得的孽息租金5萬元的請求不予支持,第一百一十六條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約定。(3)賠償汽車因一次汽車事故而減損的那部分價值的請求應得到支持,第一百零七條所有權人或者其他權利人有權追回遺失物。該遺失物通過轉讓被他人佔有的,權利人有權向無處分權人請求損害賠償。對於乙請求甲返還(1)自己為汽車更換必要的零件而支出的費用,法院應當支持。根據物權法第一百一十二條權利人領取遺失物時,應當向拾得人或者有關部門支付保管遺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費用,因為更換必要的零件最終是讓權利人受益,故受益人有返還的必要;而對於乙請求甲(2)自己對汽車重新上漆所支付的費用,則不應支持,因為此費用不是權利人所必需的。
G. 求遺失物善意取得的案例 最好是真實的
真實的案例暫沒有,相關法律規定可看物權法105條之規定
H. 遺失物和盜竊物的善意取得與物權
遺失物抄、漂流物、失散的飼養襲動物(以上各物均為動產)一般不能善意取得。對上述物的佔有不是基於所有權人的意思,學說稱為佔有脫離物。(出賣人的佔有分為佔有委託物和佔有脫離物)
根據物權法109條「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說明,所有權人並不因遺失而喪失所有權,但是如果通過拍賣或者具有經營資格的經營者購得該遺失物,權利人請求返還時應當支付受讓人所付的費用。原權利人的損失,只能向無權處分人追償。(根據物權法107條)並且有時間限制,是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2年內向受讓人主張請求返還原物。
關於盜竊物《物權法》未明確規定,考試應該不會涉及到。學理認為盜竊物和遺失物一樣,不是基於所有人的意思佔有,不適用善意取得。
另外提醒你,善意取得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1.受讓時是善意;2.不知道或不應當知道;3.支付了合理的對價),所有權、質權、留置權、(登記)抵押權都可以善意取得。
I. 物權法案例
你好,本案中乙的行為構成善意取得,乙在善意即不知甲不是鴿子的所有權人的回不知情的情況下,以正常的市答場價格購買了此鴿子,並已完成交付,因為此鴿子屬於動產 ,動產的所有權轉移以交付為要件,因此,鴿子的所有權已經轉移給乙,乙構成善意取得,因此,丙無權向乙主張返還鴿子。
丙可以向甲追償,主張自己的權利,要求甲賠償其所受損失。另外,甲對鴿子進行治療、喂養,直至痊癒,屬於無因管理,甲在賠償丙的損失之後可以要求丙支付其撿到鴿子後對鴿子的治療喂養、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