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點將科技知識產權

點將科技知識產權

發布時間:2021-08-27 19:49:12

Ⅰ 人民幣升值和貶值對社會各有什麼影響

人民幣升值對外貿進口有利而對出口不利,這有助於改變我國外貿出口的增長方式,同時使我國外匯盈餘性的不平衡有所改變.人民幣貶值的影響正好與上述相反,還有可能引起國內物價上漲.

Ⅱ 人民幣的幣值上升對中國有什麼影響

1、本國出口產品價格相對提高,產品競爭力降低

2、本國購買力上升,消費者信心膨脹,長期可能導致嚴重泡沫

3、製造業工資上升不能正確反映生產力提升,廠商可能因為估計錯誤而破產,波動影響擴散至其他行業。

4、銀行壞賬增加

……其他想不起來了

Ⅲ 人民幣為什麼會升值貶值,這樣給國民生活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簡單的說,人民幣升值受益的只是外國而已,中國國並沒有受什麼益,因為,人民幣升值了,外國的東西能更容易的賣給中國人了,因為會便宜了,外國的相應公司就會賺錢了(外國的東西還是比國內大部同類產品質量要好),然後,我們出口的東西相應得是漲價,我們的出口將會受阻,進而很多靠出口為生的公司的利潤將會縮減,還有,以前外國的公司在中國開的工廠將會減少,因為人民幣升值,人工也會加多,雖然發的錢還那麼多,但是因為升值的原因外國公司要支付的錢會變多,所以外國很多工廠將遷到人工更便宜的國家,進而下崗人數增加,造成社會混亂,最後就是通貨膨脹了,就如現在的房價,物價各個都漲瘋了一樣!
所以,最後就是人們的生活負擔將會加重,但是收入沒怎麼改變,如果國家不能好好調控,最後破滅時,國家經濟將會受到重創,就如以前的日本一樣,經濟會蕭條一段時間!

Ⅳ 提高人民幣匯率對中國有神好處和壞處

1.人民幣升值背景:1994年前,中國實行官方匯率與調劑市場匯率並存的匯率制度。1994年1月1日起,兩種匯率實行並軌,取消官方匯率,實行「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單一的有管理浮動匯率」。匯率為8.72元合1美元,比官方匯率5.7元貶值33%。
從1994年至今,除1997年外,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都出現雙順差的局面,這就造成中國外匯儲備的不斷增加。1998年,在亞洲金融危機中,日本等亞洲國家貨幣紛紛貶值,他們希望人民幣不要貶值,以避免出現更大的沖擊。中國採取了負責任的態度,承諾了不貶值。
從1995年到2001年,人民幣對美元升值5%,以後人民幣兌1美元保持在8.27-8.28元之間,匯率基本釘住了美元。

2.對國內各行業的影響:
主要受益行業包括: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類行業是非貿易的不動產行業,升值將全面提升國內地產資產價值,同時提高具有資源有限、壟斷性或建設周期較長而供給彈性較小的特點的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這類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的投資價值,以上兩大行業因此明顯受惠;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和證券業,屬於經營貨幣和資本業務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於具有較好變現能力和流動性,屬於高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因此將吸引國際資金大量流入,從而受益;航空、電力、煉油、造紙、工程機械等行業收益於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采購為主而導致的成本降低,或大額外債而導致的還本付息所產生的匯兌損益方面的收益,對國內市場擁有壟斷優勢的航空業更為突出;技術進口依賴型的高科技類行業,在關鍵科技知識產權上還不具有優勢,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保持著大量進口的勢頭,在匯率升值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在成本方面的優勢。

主要受損行業包括: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而言,如紡織業(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其後依次為棉紡業和毛紡業)、家電、建材等,人民幣升值將很大程度上削弱產品的競爭優勢;外貿企業在產業鏈中處於劣勢地位,進口業務很難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取超額利潤,但是出口業務則會遭受重大損失;採掘業、石化業、有色金屬業由於產品定價國際化將受到沖擊。

(一)房地產行業

預期效應:我們認為在評估升值影響時,應該對人們的心理因素給予高度的重視,人們的趨利心理和從眾心理非常普遍,並隨著市場的升溫將表現得非常充分,這會對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價格上升起到明顯的推波助瀾作用。

資金流入效應:人民幣升值一般意味著國內經濟整體向好,投資機會多而且收益水平相對可觀(至少可以得到額外的匯兌收益),因此將有大量的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市場,股市和房地產等市場由於流通性較好將成為這些資金集中的場所,最終導致股市上漲,房地產價格上揚,這在日本和台灣市場表現得比較明顯。盡管我國外匯管制比較嚴格,但從2003年外資流入情況看這種趨勢也正在形成:近2-3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增額與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之間的缺口呈上升趨勢,可能就有大量的投機資金在其中,而且外商直接投資中也不排除改變投資方向,再考慮這部分資金的放大效應,對整個地產的影響不可低估。

財富效應:由於資金面的充裕、股市的上漲以及整體經濟的景氣,居民的收入水平將得到較大的提高,並進而刺激人們形成強烈的財富效應,那麼房地產將作為消費升級的主要聚焦點將得到大家的追捧,從而提升對房地產的有效需求。日本在1985-1990年間日元升值幅度最大時也是股市和房地產市場上漲幅度最大時期。

(二)金融業

1.銀行業

如果人民幣匯率上升,會提高對國際國內資金的吸引力,大量資金流入國內銀行體系,將對銀行業務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上市銀行的外幣資產和外幣負債在銀行業總資產中的比重較小,升值導致的銀行外幣資產的縮水,對銀行業的實際影響有限。

外幣資產縮水效應:銀行外幣資產負債余額占總資產比重約0.52%,人民幣升值5%可能使上市銀行平均每股收益減少0.014元。但如果升值10%,則5家上市銀行每股收益將平均減少0.03元。

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調整效應:人民幣升值預期將促使人民幣貸款趨於減少,外幣貸款趨於增加;人民幣存款趨於增加,而外幣存款趨於減少,從而使銀行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發生調整。不過,由於我國銀行的主要業務都限於國內,因而銀行資產負債的幣種結構調整隻是微調。

收入結構變化效應:匯率形成機制的調整不可避免地會帶來匯率波動幅度的擴大,外匯交易、匯兌規模將趨於增加;衍生產品進一步豐富;風險對沖與投機趨於活躍。銀行的匯兌收益,外匯理財的手續費等趨於增加;但不規范的外匯理財風險也將上升。

綜上所述,5家上市銀行外幣資產負債余額只有95.58億元人民幣,占總資產的比重僅0.52%。因此,人民幣升值5%對上市銀行帶來的總影響非常有限,但其中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和民生的匯率風險相對較大。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其他方面影響相對較小。

2.證券業

升值預期下,注入證券市場的資金增加,有利於集聚股市人氣和增強投者信心。而市場的走強將為證券公司的經紀業務、資產管理業務、投資銀行業務以及自營投資業務的穩步增長提供積極的支持,這將直接增加券商的盈利,提高證券業競爭能力,股市上漲往往對證券公司經營形成放大效應。但從長期來看,則存在股市泡沫及其與其它資產市場形成的連帶效應對整個金融體系形成沖擊的風險。

(三)交通運輸行業

1.航空業

人民幣升值將使外幣負債水平高的行業公司,以支付較少的人民幣完成原先等額的外幣債務支出,其中交通行業以航空股的外幣負債最為集中,航空公司有大量的航空器材融資租賃負債,每年需支付一定數量的利息費用和本金。

以南航為例,其資產負債率基本維持在70%左右,其中融資租賃款78%左右為美元負債,20%為日元負債,銀行借款中54%為美元負債,美元及日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每變動1%,匯兌損益分別為0.98億元和0.18億元。

人民幣升值對航空股產生以下的效應,一是升值當期產生一次性帳面匯兌損益,二是在長期內將使航油成本、經營性租賃等支出降低,航空公司毛利率上升。經測算,人民幣每升值1%,航空公司毛利率將提高0.5%百分點。三是人民幣升值還將促進航空出境游的快速增長。

2.航運業

目前中海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有37%左右的外幣結算收入,但同時公司也有基本對等的外幣支出,兩者基本可以抵消。

中遠航運(資訊 行情 論壇)有90%以上的外幣結算收入,但公司經營性支出中外幣佔比達到70%以上,包括收購項目承擔外幣負債等,公司認為人民幣升值對公司影響有限。這一點與外貿出口類公司有著明顯的區別

3.公路、機場、港口業

少數高速公路公司有少量的外幣負債,但數量有限,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其影響有限。

國際機場一般有一定的外幣收入,但數量也有限。

沿海港口也都有基本對等的外幣收入和負債,對人民幣升值不敏感。如深赤灣(資訊 行情 論壇)外幣收入佔比達到50%以上,而其外幣負債佔比也占總負債的50%左右。

(四)金屬行業

1.有色金屬業

人民幣升值首先造成的將是國內金屬產品價格的下跌。而對於國內供應缺口較大的金屬品種如銅、氧化鋁、鎳等,人民幣升值影響幅度相對較小。對於出口比例較大的行業如電解鋁等,則短期內帶來價格沖擊較大,但來自於氧化鋁采購成本的下降將有效緩和利潤削減。

由於國內絕大多數金屬品種都需要從國外進口精礦原料,因此在不考慮其他前提下,人民幣升值將降低行業從國外以一般貿易方式進口的原料采購成本;但對於以來料加工方式貿易進口原料進行生產的企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其以人民幣計價的加工費,從而導致利潤率下滑。從目前來看,全球精礦的加工費普遍呈現上漲態勢,並且幅度遠超過人民幣潛在升值幅度,因此,我們認為未來人民幣小幅升值對於該類來料加工企業而言影響相對也較小。

2.鋼鐵業

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最大利益在於降低鋼鐵行業的采購成本:目前40%左右的鐵礦石依賴進口,而以鐵礦石為主的原料占鋼材成本的30-40%;受益的上市公司主要包括寶鋼、武鋼、馬鋼、濟鋼、南鋼等以進口鐵礦石為主要原料的公司, 這些公司的鐵礦石采購進口和國內采購的比例基本是7:3,其它如鞍鋼、新鋼釩(資訊 行情 論壇)這類公司以自有礦山為主的公司,則影響較小。

人民幣升值對鋼鐵行業的負面影響主要是將加大鋼材的進口量,同時減少出口量。當然這種負面影響是中長期的,在短期受國內需求和國內外價差制約,這種負面影響可以忽略不計:首先,目前國內鋼材需求仍然旺盛,出口量所佔產量比例僅為4%。從產品結構而言,出口的主要是附加值較低的線材及普板等產品,進口產品則以國內無法生產或者是產能不足的高附加值產品,包括汽車用薄板、船用中厚板等。其次,國內外目前的價差在20%以上,即使人民幣升值,依然無法彌補這一塊價差。從中長期來看,隨著價差的逐步縮小,特別是獨聯體價格目前已經比較接近國內價格,這些地區的價格對國內價格會產生抑製作用,而人民幣升值將加的這方面的影響。對於具體公司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鋼鐵行業上市公司出口的比率都非常小。

(五)IT行業

1.電子製造業

電子業分為兩類,即低價值產品及高價值產品。低價值產品生產商受人民幣升值影響的風險更高一些,因為其大部分原材料來自國內。該類產品包括空調及電視機。高價值產品風險較低,因為其原材料主要依賴於進口,因此其投入成本將隨著人民幣升值而有所降低。該類產品包括個人電腦及DVD、數碼相機等電子消費產及電子元器件製造業等,其中大部分產品均為代工廠商。

2.通信運營業

首先,人民幣升值對中國的各大電信運營商在國外的發展有利。中國的電信運營商特別是移動運營商要想進一步發展,應該開拓海外市場,特別是應該在電信起步較晚的發展中國家搶先一步佔領市場,奠定良好的市場基礎。而人民幣的升值,也就產生了資金的升值,對各大運營商在外國的投資產生擴大效應,對運營商在國外市場的基站,鋪線,組網等基礎設施的建設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第二,人民幣升值後,運營商在海外的投資,建設,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國的人才,提高技術水平,完善管理體系,使我國的運營商在外國的運營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可以吸引當地的勞動力,於當地的運營商相比,有相對較低的勞動成本,從而具有較強的競爭力。

此外,人民幣升值後,運營商的外債本息還付壓力減小,所以運營商可以在外國向當地金融機構貸款,擴大投資建設,形成規模效應。

3.通信製造業

首先,對生產通信硬體設施(如手機等終端設備,程式控制設備,計算機等)的中國通信企業(如中興,華為等)出口有著致命的打擊。中國通信企業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在人民幣升值後肯定會大幅上升,這樣與同樣的產品相比,我們的產品就具有劣勢,不利於國產的通信設備在國際競爭。假如,在國際市場上降價,由於國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固定,這樣又會導致國內通信企業利潤的虧損,嚴重時會造成通信企業失業率上升。影響國民對國內通信企業的信心,不利於中國通信企業做大做強,更不利於中國通信業建立品牌。所以,人民幣升值對我國通信企業走出去有很大的阻礙作用。

4.計算機軟體業

對於國內軟體行業來說,人民幣升值帶來的影響更是嚴重,盡管國內軟體行業受出口與進口對貿易影響較少,但由於軟體行業是人才密集型產業,勞動力成本上升對軟體廠商帶來的壓力將是巨大的,這對當前國內軟體業剛剛突破的軟體外包業務無疑有極大打擊。

(六)電力設備行業

人民幣升值對電力設備行業總體而言具有較為積極的影響。

首先,由於我國電力設備企業出口規模較小,雖然每年都向世界很多國家出口鍋爐、汽輪機、發電機組和變壓器等設備,但是電力設備企業國外市場的規模要遠遠小於國內企業的規模,目前電力涉筆行業的快速發展主要是因為國內電力投資需求增長拉動而造成的,人民幣匯率升值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電力設備企業出口額的較少,但因此對電力設備企業造成的負面影響較小。

其次,人民幣匯率升值可降低電力設備製造成本。電力設備的一些主要原材料,如特厚板、大口徑管、發電機主軸、硅鋼片、銅、電子元器件大量依賴進口;煙氣脫硫和煙氣脫硝技術引進需要支付一定的技術引進費用,另外每年還要交納一定的技術咨詢費用;人民幣匯率升值預計有利於降低電力設備行業相關的製造成本及技術引進、技術咨詢費用。人民幣匯率的上升對電力設備行業有較為積極的影響,尤其以進口材料相對比重較大的變壓器、電線電纜行業受益較為顯著。

最後,人民幣升值會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進口,電力設備企業引進更現金的技術、設備和工藝以開發更高技術等級的產品,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的開支會加大,這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電力設備企業的競爭力。

(七)煤炭行業

主營業務方面的負面影響:目前國內絕大多數煤炭企業的市場定位在國內,從2004年來看,全國出口煤炭8500萬噸左右,佔全年原煤產量的4%左右;從產品品看,洗精焦煤和焦炭的出口量較大,而且在國際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作用,目前我國的焦炭出口佔世界貿易量的50%左右,直接左右著國際的焦炭價格;從上市公司的出口量看,兗州煤業(資訊 行情 論壇)出口量最大,每年出口日本等國家接近1200萬噸左右,其次西山煤電(資訊 行情 論壇),山西焦化(資訊 行情 論壇)等也有少部分出口,由於國際結算多採用美元結算,因此人民幣升值,對於煤炭主營業將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削弱了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

進口方面,2004年我國進口煤炭 2000萬噸左右,由於我國煤炭資源分布不均衡的原因,進口主要集中南部省市,因此人民幣升值將大幅增加國外煤炭的進口數量。

資產負債及財務費用的正面影響:由於我國煤炭企業在國外的資產較少,因此如果人民幣升值影響較大的應該是企業外債,部分大型企業采購的高檔採煤和洗選設備大多進口,在支付方式採取買方或賣方信貸的形式, 因此人民幣生升值將減輕公司的外債壓力,減少每年的財務費用支出。

資本支出及海外收購的正面影響:由於人民幣升值,國內的大型企業將會加大高檔設備的進口,特別產能擴張要求高的企業,在效率的要求高的前提下,會利用人民幣升值,進口國外的設備,增添或替換更新現有的生產設備,加大固定資產的資本支出;同時大型企業集團也會加大海外擴張的步伐,通過收購兼並等手段,合理利用財務杠桿,實施全球化能源戰略,減少國內市場波動帶來的影響。

(八)石化行業

我國石化行業進出口模式是資源換技術和資金。就進出口結構而言,石化行業出口主要集中在基礎化工加工原料,產品附加值比較低,例如:尿素、純鹼、燒鹼、磷肥、硫酸鎂、碳酸鈉等基本化工產品;進口主要集中在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品。人民幣升值有利於國際市場高附加值產品增強在國內市場的競爭力,同時也會削弱資源類化工產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優勢。受人民幣升值直接影響比較小的主要是依靠非關稅壁壘保護的化工產品,配額外的高關稅能夠減緩價格下降對國內市場的沖擊作用。

匯率上升對石化的長期影響主要體現在需求方面。我國石化是靠國內需求拉動的行業,並且我們研究發現,石化行業是受經濟自主增長能力拉動的行業。匯率的上升會降低國內需求,最終作用於經濟的增長。這對石化的長期影響將更甚於短期內的價格換算波動。

1.原油開採行業

目前我國石油進口依賴度進一步上升,在國內原油價格根據國際三地美元定價的前提下,人民幣升值有利於降低原油進口成本,但國內原油開采業的售價也相應下降。即對開采業的影響也是相對負面的。

2.煉油業

人民幣升值短期內使原油采購成本相對下降,但不是影響煉油業的主要因素。

3.化學原料業

目前和未來幾年合成樹脂、合成橡膠和合成纖維的國內市場可能還會處於進口大於出口的格局。但人民幣升值可能使得進口產品價格走低,加劇國內市場競爭。

4.化學製品業

人民幣升值對化學製品的影響需要從上游成本傳遞和產品市場的競爭模式來分析,國際市場上可能會削弱價格競爭力,但這只是影響產品綜合競爭力的一個方面,不能一概而論。值得注意的是,國內市場化工下游產品的需求增長是影響國內石化行業各產業鏈定價方式和市場規模的主導因素,人民幣升值對國內市場的影響是一個階段性因素。

(九)醫葯行業

總體上,由於醫葯行業一般沒有舉借大量外幣負債而產生匯兌損失以及依賴進口原料或生產設備而引發成本變化風險,因而我們主要從外幣收入引起銷售收入的記帳價值變化來考察人民幣升值對醫葯行業及上市公司的影響。

1.化學原料葯行業

化學原料葯出口比重較大,價格由國際供需決定,人民幣升值降低其收入的記賬價值。若人民幣升值,將直接引起產品出口產品價格上揚,進而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從出口的產品結構看,化學原料葯約占醫葯產品貿易總額的一半,因而化學原料葯子行業受的負面影響比較大。特別是大宗原料葯(VC、青黴素鹽等)和特色原料葯的銷售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以國外市場為主,人民幣升值使得產品競爭力下降,該類葯品的生產企業會受到較大打擊。

原料葯上市公司海正葯業(資訊 行情 論壇)的抗腫瘤原料葯和他汀類原料葯、華海葯的業降血壓、抗艾滋病、抗抑鬱等原料葯、華北制葯(資訊 行情 論壇)的維生素C、抗生素等產品的原料來自國內,但產成品大都用於出口,因此人民幣升值將降低出口產品的競爭力,對其產生不利影響。

2.化學制劑葯、生物葯品和中葯

化學制劑葯和生物葯品:國外新特葯的進口價格將會下降,間接壓縮了國內仿製葯的盈利空間,國內企業產品的價格會略有降低,但總體影響不大。

中葯行業:原材料的采購及成葯的銷售絕大部分以國內市場為主,匯率的變化對其基本沒有影響。從長期看,人民幣升值將影響經濟的增長速度和增長模式,消費品將取代投資品成為促進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動力。中葯在我國有很好的消費基礎,特別是那些資源有限、壟斷性較強的中葯品種,受進口商品的替代作用影響較小,在居民收入水平提高的推動下,具有持續穩定增長的特點。

(十)電力行業

我國電力企業利用外資比例總體很小,部分電力企業利用的外債主要是美元和日元,且多屬於長期借款。根據我國現行財務會計制度,匯率變動產生的外幣折算差額直接計入當期損益,在償還期之前隻影響其財務報表,並不影響其實際現金流。據初步統計,電力上市公司在2003年的匯兌損失合計約2.3億元,漳澤電力(資訊 行情 論壇)(000767)是個典型例子。漳澤電力所屬河津發電廠的兩台350MW發電機組是利用日本海外協力基金借款建設的,截至2002年12月31日,共取得貸款217.77億日元。近年來,日元匯率波動顯著,漳澤電力匯兌損益在2001年、2002年和2003年1~9月分別為2.1億元、1.4億元和1.1億元,占當期經營利潤比例分別高達213.99%、50.04%、34.18%——人民幣對日元匯率每變動1%,漳澤電力每股收益變動約0.014元。若人民幣步入升值通道,遭受巨額匯兌損失的電力行業業績將有較大改觀。

在電力設備投資方面,火電機組30萬千瓦以下發電機組都產自國內,燃料也主要是國內采購,人民幣升值對這部分火電企業起到降低成本的作用。但對部分大型燃油、燃氣機組和大容量、高參數、超臨界機組,因對外依存度高,人民幣升值意味著總體采購成本降低。燃料成本方面,國內發電企業除華能國際(資訊 行情 論壇)外,大多採用國內燃煤;對進口重油的燃油電廠以及進口天然氣的燃氣電廠,則人民幣升值後影響較大。以深南電(資訊 行情 論壇)(000037)為例,該公司每年進口重油60萬噸,輕油6萬噸,若人民幣上漲5%,該公司成本將減少6000多萬元。

(十一)紡織行業

人民幣升值對紡織行業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視。據研究,人民幣每升值1%,紡織行業銷售利潤率下降2%-6%。如果人民幣升值5%-10%,行業利潤率下降10%-60%。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上市公司中的先進企業,因利潤率較高,導致成本中可貿易品佔比下降,每百元受損的絕對額較大,但利潤率下降的幅度較小;加之議價能力較強,因此龍頭企業所受升值的負面影響小於全行業.但如果人民幣持續升值,企業議價能力下降,其升值的邊際負效應會擴大。行業全面受損程度———我們對升值後內銷產品利潤率變化的判斷是:理論上計算,因成本中可貿易品的存在,內銷產品的利潤率應上升。如果動態分析,外銷產品利潤率的下降必然導致銷售的「外轉內」,內銷的「升值優勢」很快消失。

1.棉紡織業

棉紡織行業中原料占成本的65%,80%屬於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0%。棉紡織行業以棉紗、坯布等初級產品為主,因與國際價格連動的原料佔比較高,附加值較低,議價能力較弱,90%的升值壓力由自己承擔,出口相對受損程度較高。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棉紡織出口依存度為20%,人民幣每升值1%,棉紡織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3.19%,如果動態分析,因棉紡織為服裝的上游,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棉紡織業略高於3.19%。

2.毛紡織業

毛紡織業中原料占成本的60%,90%屬於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2%。毛紡織行業雖然羊毛原料主要靠進口,但因產業鏈較長,附加值較高,產品的議價能力強於棉紡織而弱於服裝,出口相對受損程度較低。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毛紡織出口依存度為27%,人民幣每升值1%,毛紡織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2.27%,如果動態分析,因毛紡織也是服裝的上游,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毛紡織業略高於2.27%。

3.服裝業

服裝業中原料占成本的55%,30%為可貿易品,根據對行業相關指標統計,設定棉紡織的平均毛利率為14%。服裝行業等深加工產品因包含的勞動力價值較多,比較優勢明顯,其價格比國際同類產品低15%以上,因此議價能力較強,假設通過提高外幣標價可以傳遞40%升值壓力,出口相對受損程度居三子行業中游。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服裝業出口依存度為60%,服裝業因出口依存度最高,受損最大,人民幣每升值1%,服裝業的全面受損程度表現為行業利潤率下降6.18%,如果動態分析,服裝的出口受損也會向上游傳遞,最終的結果應該是,服裝的受損程度略低於6.18%。

Ⅳ 急求:人民幣升值影響《開題報告》

這個問題太廣泛了:
一,對於本國來講,不利於其出口;對於外國來講,不利於其進口。
二,對於中國周邊的一些國家也有影響,比如說日本,人民幣的升值也帶動其股票的上升。

一、人民幣升值之利:
人民幣升值可能意味著人民幣地位的提高,中國經濟在世界經濟中地位的提升。
1)中國老百姓手中的財富更加值錢,人民幣一升值,老百姓手裡的錢就更值錢了,中國的人均GDP全球排名也可以往前挪一挪。
2)中國外債壓力的減輕和購買力的增強等等。

二:人民幣升值之弊:
受人民幣升值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增長將會放緩。表現在四個方面:
1) 人民幣升值會影響到我國外貿和出口。
2) 影響到我國企業和許多產業的綜合競爭力
3) 破壞中國經濟的長遠發展,使我國的金融爆發危機
4) 升值後導致投機不可避免地盛行

三:世人在全球通貨緊縮壓力面前再次聚焦人民幣。

Ⅵ 中國匯率升高有什麼好處

樓上完全說反了。

匯率升高,也就是同樣數量的人民幣可以用來調換更多數量的美元。
而對那些出口商品到美國的中國企業來說匯率的提高將意味著如果他們用同樣的美元價格在美國銷售他們的商品換回來的美元所能兌換的人民幣減少了。因為他們是用人民幣來支付員工的工資,購買原材料,支付水電,房租等費用,以及向政府繳稅的。所以他們就必須在降低利潤和提高價格方面作出選擇。但如果提高價格將意味著其商品在美國的競爭力下降。如果不提高價格就意味著利潤的減少甚至虧損。這可能意味著工廠開工不足,甚至倒閉。
當然對於從美國進口貨物到中國的企業來說是好事,因為這將意味著他們用同樣的美元價格在美國購買到的商品到中國用人民幣價格銷售時的成本降低了。
另外中國用美元在國際上購買資源的成本也相應會降低。

Ⅶ 人民幣升值和貶值有什麼影響啊

人民幣升值和貶值的影響有弊有利:

一、從利的方面看升值和貶值:

升值:

1、一國貨幣能夠升值,一般說明該國經濟狀況良好。因為在正常情況下,只有經濟健康穩定地增長,貨幣才有可能升值。這種由經濟狀況良好帶來的幣值的穩中有升,對外資的吸引力是極大的。

2、中國仍然有居高不下的外貿順差和巨額的外匯儲備,中國的經濟增長仍然是世界范圍內最有看點的風景,因此貨幣升值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

3、有利於減輕外債還本付息壓力,人民幣匯率的上升,未償還外債還本付息所需本幣的數量相應減少,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外債負擔。

4、人民幣升值可以減輕通貨膨脹壓力,有效地冷卻過熱的宏觀經濟。由於人民幣匯率低估,國際上大量熱錢流入中國,引起經濟過熱、房地產泡沫擴大。而人民幣升值正可以比較有效的解決這一問題。

5、人民幣升值也有利於產業升級和促進中國經濟結構的改革,有利於產業向中西部貧困地區轉移,有利於服務業與非貿易產業的發展。

貶值:

1、本幣貶值,那麼外幣的購買力就強,這樣一定量的外幣就可以購買更多本國產品,意味著本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價格相對便宜,從而可以增加出口。

2、本幣貶值,外國商品價格就昂貴,這樣本國進口必然減少。所以,人民幣貶值的結果是擴大了出口,抑制了進口,增加了貿易順差,促進了經濟發展。

二、從弊的方面看升值和貶值:

升值:

1、人民幣升值的經濟效應就相當於全面提高了出口商品的價格。其後果當然是抑制了出口,這顯然是不利於經濟發展的。

2、人民幣快速升值會削減外國直接投資。如果人民幣升值,那就意味著外國投資者就得多支付相應額度的美元,其後果就是外資減少。

3、將導致失業增加。在中國,出口約佔GDP的30%。如果本幣升值,出口企業必然虧損甚至倒閉,從而導致失業,進而增加社會不安定的隱患。

4、將導致外債規模進一步擴大。隨著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中國資本市場,使中國的外債規模相應擴大。

5、影響金融市場的穩定。資本市場上活躍的多為國際游資,這部分資金規模大、流動快、趨利性強,是造成金融市場動盪的潛在因素。在中國金融監管體系有待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發展相對滯後的情況下,大量短期資本通過各種渠道,流入資本市場的逐利行為、易引發貨幣和金融危機,將對中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貶值:

1、本幣貶值對外會引起貿易摩擦,極不利於國家經濟的穩定。

2、貶值不會解決外部需求放緩問題,貶值雖然會幫助出口企業因降低成本而存活下來,但卻很難以持久。特別是中國已經失去競爭力的產業,貶值只會延遲產業退出時間。

(7)點將科技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總體相對穩定的匯率除了人民幣匯率單方向升值和貶值的選擇以外, 保持相對穩定,也是匯率變動的一種選擇,很可能也是在當前動盪的國際經濟形勢下,人民幣匯率最可取的改革思路。

2008年12月8號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提出要「繼續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這種觀點其實在本質上和匯改以來一直所強調的並無二致。但無論站在升值或貶值哪一方,還是高舉維穩旗幟,各方都有著各自的理由和邏輯。

Ⅷ 人民幣升值過快 對中國的影響

出口 企業倒閉 工人失業

Ⅸ 人民幣升值好還是貶值好

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 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匯兌損益的變化影響其經營業績. 人民幣升值將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 人民幣升值將通過兩種途徑對不同行業產生影響。一是因人民幣升值所導致的資本成本和收入的提升將在長期內改變我國的經濟結構,重新賦予行業不同的成長速度,並使不同行業的企業業績出現分化。二是人民幣升值在短期內改變行業內企業的資產、負債、收入、成本等賬面價值,通過外匯折算差異影響其經營業績。概括而言,人民幣升值將對進口比重高、外債規模大、或擁有高流動性或巨額人民幣資產的行業是長期利好;而對出口行業、外幣資產高或產品國際定價的行業沖擊較大;其他則影響較小。 主要受益行業包括: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類行業是非貿易的不動產行業,升值將全面提升國內地產資產價值,同時提高具有資源有限、壟斷性或建設周期較長而供給彈性較小的特點的機場、港口、鐵路、高速公路這類基礎設施、基礎產業的投資價值,以上兩大行業因此明顯受惠;金融行業,特別是銀行業和證券業,屬於經營貨幣和資本業務的資金密集型行業,由於具有較好變現能力和流動性,屬於高人民幣資產的行業,因此將吸引國際資金大量流入,從而受益;航空、電力、煉油、造紙、工程機械等行業收益於原材料或設備依賴外國采購為主而導致的成本降低,或大額外債而導致的還本付息所產生的匯兌損益方面的收益,對國內市場擁有壟斷優勢的航空業更為突出;技術進口依賴型的高科技類行業,在關鍵科技知識產權上還不具有優勢,在一定時期內還將保持著大量進口的勢頭,在匯率升值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在成本方面的優勢。 主要受損行業包括:對以出口型為主的行業而言,如紡織業(特別是出口依存度較高的服裝行業受損較大,其後依次為棉紡業和毛紡業)、家電、建材等,人民幣升值將很大程度上削弱產品的競爭優勢;外貿企業在產業鏈中處於劣勢地位,進口業務很難從人民幣升值中獲取超額利潤,但是出口業務則會遭受重大損失;採掘業、石化業、有色金屬業由於產品定價國際化將受到沖擊。 (一)房地產行業 預期效應:我們認為在評估升值影響時,應該對人們的心理因素給予高度的重視,人們的趨利心理和從眾心理非常普遍,並隨著市場的升溫將表現得非常充分,這會對資本市場和房地產價格上升起到明顯的推波助瀾作用。 資金流入效應:人民幣升值一般意味著國內經濟整體向好,投資機會多而且收益水平相對可觀(至少可以得到額外的匯兌收益),因此將有大量的外資通過各種渠道進入國內市場,股市和房地產等市場由於流通性較好將成為這些資金集中的場所,最終導致股市上漲,房地產價格上揚,這在日本和台灣市場表現得比較明顯。盡管我國外匯管制比較嚴格,但從2003年外資流入情況看這種趨勢也正在形成:近2-3年來我國外匯儲備增額與貿易順差和外商直接投資之間的缺口呈上升趨勢,可能就有大量的投機資金在其中,而且外商直接投資中也不排除改變投資方向,再考慮這部分資金的放大效應,對整個地產的影響不可低估。 財富效應:由於資金面的充裕、股市的上漲以及整體經濟的景氣,居民的收入水平將得到較大的提高,並進而刺激人們形成強烈的財富效應,那麼房地產將作為消費升級的主要聚焦點將得到大家的追捧,從而提升對房地產的有效需求。

Ⅹ 人民幣貶值啥意思,會帶來什麼影響

人民幣貶值對經濟、生活、工作都有影響:
1、進口會減少,以進口為主的企業,其利潤會下降:因為進口貨物時,須先用人民幣到銀行兌換成美元等外幣,然後再從國外購買貨物。
人民幣貶值後,相同的人民幣換得的美元更少,所購買到的貨物量更小,導致進口成本增加,使進口商品的競爭力降低。
2、出口會增加,以出口為主的企業,其利潤會增加:人民幣貶值後,出口貨物所收到的美元,能從銀行換回更多的人民幣,利潤會增加。
所以人民幣匯率持續貶值的實質是對出口企業進行補貼,幫助這些企業出口,有利於保護低端工業和落後產能,但會增加工業污染、破壞生態環境,不利於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
3、增加就業:人民幣貶值後,由於進口減少,使國內銷售市場的競爭減小,國產貨物的銷量增加,就業崗位會增加;而由於出口增加,出口企業利潤會增加,也會導致就業機會增加。
4、進口成本增加,導致生產、生活消費品物價上漲:人民幣匯率貶值,會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的價格上漲,推動物價總體水平上升。
國家每年需要進口大量的石油、鐵礦石、木材、大豆、糧食等生產、生活消費品,這些都是以美元結算的。如果人民幣持續貶值,這些消費品的進口價格就會升高,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成本增加。
5、對股票市場來說,本幣的貶值對股票市場的影響較為復雜,本幣貶值,使本國產品的競爭力增強,特別是出口企業將受益,而依賴於進口的企業成本將會提高,利潤也會受到損失,給中小進口企業帶來不利的影響,公司的凈利潤也會相應的減少,股票價格也會受到影響。
6、對黃金價格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或上漲:當前,黃金和國際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的。人民幣貶值,等於美元升值,也就等於黃金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所以,在本幣貶值時,要持有、買入黃金等硬通貨。
(10)點將科技知識產權擴展閱讀:
貨幣貶值(又稱通貨貶值,外文名Devaluation)是貨幣升值的對稱,是指單位貨幣所含有的價值或所代表的價值的下降,即單位貨幣價格下降。
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1、貨幣貶值在國內引起物價上漲現象。但由於貨幣貶值在一定條件下能刺激生產,並且降低本國商品在國外的價格,有利於擴大出口和減少進口,因此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許多國家把它作為反經濟危機、刺激經濟發展的一種手段。
2、匯率工具常用於調節一國國際收支失衡,各國政府都希望使用匯率工具使失衡的國際收支恢復平衡,特別是當一國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多使用本幣貶值的策略,希望通過本幣的貶值,
一方面降低本國出口商品的外幣價格,增強本國出口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促進出口,增加出口額,
另一方面,提高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本幣價格,降低外國進口商品在本國市場的價格競爭力,從而減少進口。
總之,通過本幣匯率的下調擴大出口,縮減進口,使貿易收支以至國際收支逆差縮小,恢復平衡,甚至出現順差。
3、沒有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甚至惡化國際收支。加大了一國的國際收支逆差,我們稱這種現象為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
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效應失靈現象歷來就存在,但近年顯得尤為突出。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中,像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韓國等國的貨幣貶值均在30%—70%之間,貶值幅度之大實屬罕見。
然而,這些國家的國際收支卻在相當長時期內沒有得到根本改善,近年俄羅斯金融危機,土耳其金融危機,巴西金融危機,阿根廷金融危機,這些國家的貨幣也嚴重貶值,但貨幣貶值的國際收支改善效應卻不明顯。
與此相反,中國頂住1997年東南亞的金融風暴沖擊,堅持人民幣不貶值,實際上人民幣匯率還穩中有升,但我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卻一年好過一年,外匯儲備連年增長,從1997年底的不足1400億美元增長到2002年底超過2500億美元。

閱讀全文

與點將科技知識產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
信息化成果總結 瀏覽: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