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們公司收到了一個專利侵權警告函,說我們一主要產品涉嫌專利侵權,請問專業專利律師如何處理
這屬於對方復發出了相關律制師函
就此,你首先得核對他所述情況是否屬實
如果,並不存在侵權情況,你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如果確實存在涉嫌侵權情況,建議你聯系你所在地區的知識產權事務所,由他們幫你制定應對策略,是對他們的專利無效,還是做什麼技術規避風險
② 知識產權(專利)侵權警告函格式
專利警告函,就是指專利權人認為市場上他人行為侵害了自己的專利,而以警告函、敬告函、律師函、公開信等方式向侵權人或其交易相對人等發出警告的行為。
仔細考察這些警告函,其發出緣由,一部分確實是為了保護被侵害的合法權利,但也的確存在一部分警告函行為,或是發函者根本知道他方並未侵權,或是發函者並不擁有合法的專利權,而僅僅出於打擊交易對手,破壞他人商譽,以使自己取得市場優勢地位等考慮而做出。因此,若完全不幹預部分廠商以專利侵害為名而行不公平競爭之實的行為,所有在市場上活動的廠商都可能因為他人不實的指控而遭受到不白之冤,帶來嚴重的商業後果(如緣此不利消息引起上市公司股價大幅下跌),而這些嚴重後果,對於疑似侵權人,尤其是對於那些擁有合法專利,根本就不存在侵權事實的商家來說,是相當不公平的。因此,如何對形形色色警告函行為進行區分,並做出判斷,成為我們應對此類行為的首要步驟。
在中國,警告函本身並不具有仲裁裁決或法院裁決那樣的強制性效力。被警告方也完全可能對其不予理會。於是,許多專利權人乃至其所委託的律師認為,只要自己曾經向這些使用或銷售侵權產品的經營者發出過警告函,或者在報紙等媒體上發布一個公開的「警告聲明」,至少以後可以向法院證明這些被警告者自收到、看到警告函後就「已經知道自己面對的是侵權產品」了,從而可以追究他們的賠償責任。
筆者根據法院處理類似案件的司法實踐,認為警告函最好應具備以下內容:
1、警告函中應明確專利權人的身份,包括權利來源的途徑:是申請獲得授權,還是轉讓獲得授權,或者是經專利權人許可等情況。
2、警告函中應闡明專利的具體情況,包括:專利的名稱、類型、獲得權利的時間,專利的效力,專利權利的內容。並且,應當將公告授權的專利文件(包括專利證書、權利要求書、說明書、附圖)附隨於專利警告函後一並發給被警告人。
3、由於中國對於實用新型發明的授權並不需要經過實質審查,因此,實用新型專利權人還應當將國務院專利行政部門作出的檢索報告附隨於警告函後,並應當在警告函中闡明自己的專利經過檢索後的結論。
4、警告函中應當闡明被警告人侵權行為的具體情況(比如製造,或銷售,或許諾銷售、或使用,等等),包括產品的名稱、型號、價格等;
5、警告函中應當將被指控的產品的特徵予以簡要歸納,並與專利權利要求進行比對,以明確被控產品落入了專利的保護范圍。
6、 警告函中應當告知被警告人回覆警告函之期限。
7、警告函中應當告知被警告人必須立即停止侵犯專利權的行為,並闡明被警告人所將要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所依據的專利法具體條文、專利法實施細則的具體條文、相關司法解釋的條款等。
8、警告函的寄送方式應以能夠獲得寄送憑證的目的為准,這對於證明權利人是否發出警告函是非常重要的。
在訴訟過程中,如果權利人提供了符合上述內容的警告函,法院將會以此作為判斷被控方是否故意侵權的重要依據。
因此,收到上述警告函的被警告人絕不可置之不理,應在自己的律師的協助下,與發出警告的權利人或其代表進行聯系溝通。否則在日後的庭審中很難擺脫「明知侵權」的指控。
③ 知識產權侵權警告通知函範本怎麼寫
知識產權侵權警告通知函範本
致:xxxxxx公司
1.本公司_________(以下簡稱」本公司」)擁有_________-的__商標權、__版權、__專利權(請選擇)的__所有權、__使用權、__代理保護權(請選擇)。
2.本公司知識產權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權利證明文件見附件一。
3.本公司在此通知貴公司,本公司確認:xxxxxx公司所銷售的商品(或其他行為)侵犯了我公司上述知識產權。具體情況如下:
1)侵權方式說明(如是專利侵權,還需提供專利權人合法授權生產企業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____年____月____日(以下稱「投訴截止日」),xxxxxx公司的全部侵權信息明細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貴公司的侵權行為已經對本公司造成了惡劣的負面影響和巨大的經濟損失。(可以寫的嚴重一些)
5.本公司在此誠意聲明本通知及附件中所含陳述皆為真實有效的合法陳述,請貴公司收到本通知函後立即停止一切涉嫌侵權行為。
6.本公司保留通過法律手段(包括但不限於申請訴前禁令、提起訴訟、請求行政機關查處等)追究貴公司法律責任的權利。
④ 收到專利侵權警告函,請問我怎麼辦
根據《中華人民抄共和襲國專利法》的相關規定,原告應就被控侵權產品與涉案專利在外觀上構成相同或者相近似承擔舉證責任。您直接核對一下自己的產品,是否和對方外觀相似或者相同。實用新型專利方面,您如果是通過反向技術研究出來的,也不構成侵權。所以,您暫時可以不理會。
⑤ 知識產權侵權怎麼辦,知識產權侵權警告通知函
知識產權侵權警告通知函範本 致:xxxxxx公司 1.本公司_________(簡稱本公司)擁_________-__商標權、__版權、__專利權(請選擇)__所權、__使用權、__中國保護權(請選擇) 2.本公司知識產權說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權利證明文件見附件 3.本公司通知貴公司本公司確認:xxxxxx公司所銷售商品(或其行)侵犯我公司述知識產權具體情況: 1)侵權式說明(專利侵權需提供專利權合授權產企業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至________月____(稱投訴截止)xxxxxx公司全部侵權信息明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貴公司侵權行已經本公司造惡劣負面影響巨經濟損失(寫嚴重些) 5.本公司誠意聲明本通知及附件所含陳述皆真實效合陳述請貴公司收本通知函立即停止切涉嫌侵權行 6.本公司保留通律手段(包括限於申請訴前禁令、提起訴訟、請求行政機關查處等)追究貴公司律責任權
⑥ 收到知識產權侵權律師函該如何處理
1、收到專利侵權警告後,需要盡快的回信,如果不回的話,萬一以後被判侵權了,這種時間上得到耽誤可能被判成故意侵權,因此會加倍賠償; 2、如果警告信中沒有寫明是哪款產品侵權,或者哪條專利,或者他沒有提供相關專利的文件,回信時可以要求提供這些資料。 3、若來信明確上述,回信應表示公司會重視此事而且會展開調差及研究的措施,在回函中務必要避免承認侵權。 4、委託事務所或者自己分析律師函中所述事實,是否確實涉及侵權。 5、若沒有侵權,回信可以說明「經過分析後,本公司認為無侵權,此事到此為止」。 6、若有侵權嫌疑,向老總匯報,交叉許可,或者與對方商討解決方案等。由於本律師主要服務知識產權領域,也經常為客戶處理此類律師函,跟據本律師的經驗,微軟、蘋果、Adobe、Autodesk等公司經常對外發律師函,日本很多公司在維權方面也很積極。如果企業收到了大公司的此類律師函後,一要重視、二要鎮定。如果大公司通過律師函警告你,可能他們有一定的依據,因此,應對時要審慎,不要輕易向對方泄露目前相關企業的情況,以免讓對方掌握進一步的證據,那樣後期的處理會比較被動。另一方面,大公司並非完美無缺,如果法律運用得當,小企業也可以挫敗大公司。如果企業自己應對沒有把握,可以求助於專業律師。
⑦ 知識產權侵權怎麼申訴
您好,首先向您解釋,申訴是指您被告侵權,所以申訴。前提是您是「侵權方」。
一般的技術要點就是:一、商標,證明自己使用商標與投訴者注冊商標相比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二、專利,證明自己銷售產品與投訴者專利權相比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三、著作權,證明自己銷售產品與投訴者著作權相比較不近似或使用更早;但是作為重要知識產權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本身就是市場競爭的武器,建議被投訴者痛定思痛,盡快注冊或申請屬於自己的自主的商標權、專利權、著作權。
如果是淘寶商品被投訴侵犯知識產權:
(一)如果因商品商標權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處理,申訴時至少需要提供以下憑證中的一項:
1、投訴撤銷書:
被投訴人可與投訴人聯系協商,向其解釋進貨渠道。若雙方達成諒解,則可請投訴人出具投訴撤銷書,說明此項投訴撤銷;
2、進貨憑證:
如果被投訴人商品是通過正規的渠道進貨的,可提供進貨憑證。但只有發票等可被證實的進貨憑證方才有效,收據和購買小票都是無效的;
3、授權憑證:
如果被投訴人有該品牌的授權,可提供授權憑證,比如經銷協議、品牌授權協議等。
(二)如果因專利侵權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處理,申訴時至少需要提供以下憑證中的一項:
1、專利權證:
如果被投訴人擁有所售商品的專利權,可以提供專利權證書進行申訴;
2、向投訴方進貨的憑證:
如果所售商品是向投訴人即專利權人進貨的,您可以提供進貨憑證進行申訴。但只有發票等可被證實的進貨憑證方才有效,收據和購買小票都是無效的;
3、投訴方專利權存在問題的憑證
⑧ 淘寶的店鋪寶貝被人投訴侵犯知識產權,要怎麼申訴申訴時要寫什麼 要上傳什憑證
如果是你們自己的品牌,則拿商標證來申訴。如果你們是授權方,則也可以拿授權書來申訴。
被人投訴侵犯知識產權,可以在收到侵權通知後三個工作日內進行申訴,申訴路徑為:賣家中心—舉報管理—收到的知識產權侵權投訴。
如果因商品商標權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處理,申訴時至少需要提供以下憑證中的一項:
1、投訴撤銷書:
被投訴人可與投訴人聯系協商,向其解釋進貨渠道。若雙方達成諒解,則可請投訴人出具投訴撤銷書,說明此項投訴撤銷。
2、進貨憑證:
如果被投訴人商品是通過正規的渠道進貨的,可提供進貨憑證。但只有發票等可被證實的進貨憑證方才有效,收據和購買小票都是無效的。
3、授權憑證:
如果被投訴人有該品牌的授權,可提供授權憑證,比如經銷協議、品牌授權協議等。
如果因專利侵權而受到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處理,申訴時至少需要提供以下憑證中的一項:
1、專利權證:
如果被投訴人擁有所售商品的專利權,可以提供專利權證書進行申訴。
2、向投訴方進貨的憑證:
如果所售商品是向投訴人即專利權人進貨的,您可以提供進貨憑證進行申訴。但只有發票等可被證實的進貨憑證方才有效,收據和購買小票都是無效的。
3、投訴方專利權存在問題的憑證。
知識產權的主要特點:
1、知識產權是一種無形財產。
2、知識產權具備專有性的特點。
3、知識產權具備時間性的特點。
4、知識產權具備地域性的特點。
5、大部分知識產權的獲得需要法定的程序,比如,商標權的獲得需要經過登記注冊。
知識產權的作用:
1、為智力成果完成人的權益提供了法律保障,調動了人們從事科學技術研究和文學藝術作品創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為智力成果的推廣應用和傳播提供了法律機制,為智力成果轉化為生產力,運用到生產建設上去,產生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為國際經濟技術貿易和文化藝術的交流提供了法律准則,促進人類文明進步和經濟發展。
4、知識產權法律制度作為現代民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完善中國法律體系,建設法治國傢具有重大意義。
淘寶知識產權侵權處罰規定:
1、同一用戶首次被同一知識產權投訴成立,扣4分;
2、同一用戶再次被同一知識產權投訴成立,視為重復侵權,每次扣8分,但再次投訴時間距離上一次被扣分的投訴自投訴成立之日起在5日內(含5日)的,不予扣分。
12分-24分之間(含12分) 警告
24分-36分之間(含24分) 限權7天
36分-48分之間(含36分) 限權15天
48分-60分之間(含48分) 限權30天
60分或以上 關閉賬號
嚴重侵權行為的處理
首次被投訴成立 警告
第二次被投訴成立 限權7天
第三次被投訴成立 限權15天
第四次被投訴成立 關閉賬號
一用戶被同一知識產權因嚴重侵權投訴成立累計達到三次,將直接關閉賬號。
⑨ 知識產權侵權怎麼解決
1、發警告函對於侵權行為和後果不是很嚴重,涉嫌侵權企業不是太大,權利人可以以發警告函的形式提醒對方,要求其停止侵權。2、以賠償為目標如果涉嫌侵權行為給權利人造成了較大損失,權利人准備以獲得賠償為目標起訴侵權人的話,在向法院提起訴訟或向對方發送警告函之前,應主動、充分地准備侵權證據以及自身受到損失或對方獲得利益的證據,為以後在法院訴訟過程中做好准備,占據優勢地位。3、以訴訟促和談權利人有時候向法院提起訴訟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得到法院的一紙判決,而是為了與涉嫌侵權人進行和談,彌補因其侵權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權利人在雙方的談判之前應明晰自己的底線,同時,也應該盡量調查清楚對方的底線,以便更好的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4、以訴訟清市場很多時候權利人從訴訟中很難得到足額的賠償,但如果不提起訴訟,侵權行為將蔓延,權利人的市場份額將受到極大影響,所以權利人不得不提起訴訟以奪回正品的市場份額。例如一個奢侈品品牌,可以容忍做工低劣的假冒品在集貿市場以白菜價出售,但決不接受高仿品在酒店和商城內銷售,因為前者的消費群體不是權利人的目標群體,而後者極有可能分流了權利人的目標客戶。因此,權利人即使不能從個案中獲得足額的賠償,亦將採取法律措施,甚至不惜採取刑事措施來維護其市場份額。5、以訴訟促合作有時,權利人要求涉嫌侵權人停止侵權或向法院提起訴訟,並不是真的要求其停止使用權利人的知識產權,而是以此為平台,促使對方與權利人和談或調解,進而雙方達成合作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