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劃撥的土地使用權一般是不可以轉讓、出租、抵押的,但符合法定設置的前置條件的可以轉讓、出租、抵押。即經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且符合以下條件的,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四)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轉讓、出租、抵押前款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分別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規定辦理。
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
第四十四條 劃撥土地使用權,除本條例第四十五條規定的情況外,不得轉讓、出租、抵押。
第四十五條 符合下列條件的,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四)依照本條例第二章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轉讓、出租、抵押前款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分別依照本條例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的規定辦理。
第四十六條 對未經批准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沒收其非法收入,並根據情節處以罰款。
2. 符合哪些條件,劃撥土地可以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求解答
答:符合下列條來件的,經市、縣人源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其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一 ) 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二 ) 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三 ) 具有合法的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四 ) 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土地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行為的雙方當事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和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轉讓、租賃、抵押合同。土地使用者需要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的,必須持國有土地使用證以及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產權證明等合法證件,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在接到轉讓、出租、抵押土地使用權書面申請書之日起十五日內給予回復。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申請人經過協商後,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土地使用者應當在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簽訂後六十日內,向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交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到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手續。
3. 國家劃撥土地土地使用權出租,需要辦理哪些手續,繳納哪些稅費
劃撥土地的轉讓需要繳納費用:土地出讓金,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費,土地內注冊登記、發證工本費,印花容稅等稅費。
土地出讓金,依據住房性質繳納不同的數額:
已購公有住房和經濟適用住房上市出售補交土地出讓金=住宅片區當年基準地價×10%×住宅用地容積率修正系數×住宅用地交易年期修正系數×土地使用權面積。
住宅用地出讓金=住宅區片當年基準地價×40%×住宅用地容積率修正系數×住宅用地交易年期修正系數×使用土地面積。
商服用地土地出讓金=商業路線段當年基準地價×40%×容積率修正系數×臨街深度修正系數×商服用地交易年期修正系數×行業修正系數×使用土地面積。
其他費用:
1,城鎮居民住房用地面積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以下的地權屬調查、地籍測繪費為每宗地收取13元,每超過50平方米以內加收5元,最高不超過30元。
2,土地注冊登記、發證工本費:精裝每證20元,簡裝每證5元。
3,印花稅5元。
4. 劃撥土地能否出租求解答
能否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公司法》第二十七條規定,股東可以用貨幣出資,也可以用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作價出資。土地所有人或者土地使用權人都可以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這里主要討論土地使用權人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的問題。以土地使用權作價出資,實際上是將土地使用權以貨幣估價投入到企業中作為出資的一種形式。可以根據土地使用權主體是否發生變化,來判斷這種出資方式是
土地使用權轉讓
還是土地使用權出租。
對於出讓土地,土地使用權人可以進行轉讓、抵押等,其作價出資沒有法律障礙。但是,劃撥土地使用權能否作價出資,應當進一步分析。根據國務院55號令第四十四條的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出租和抵押,因此,劃撥土地使用權人無權對劃撥土地使用權進行處分。但是,並非在任何情況下使用權人都不能處分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如果符合一定條件,經依法批准後,劃撥土地使用權可以進行轉讓、出租和抵押。前提條件是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一同轉讓、出租和抵押。盡管這種情況下,劃撥土地使用權是一種「被動式」地跟隨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流轉而流轉,但這仍然為劃撥土地使用權進入市場提供了合法途徑。
綜上所述,劃撥土地使用權並不是企業的財產,企業無權對其進行轉讓、出租、抵押等處分,所以企業不能單純以劃撥土地使用權作價入股。但是企業可通過以其所有的在劃撥土地上建築的廠房等建築物或其他附著物作價出資,來促使劃撥土地使用權被動作價出資。這種被動式流轉可以通過兩種方式來實現:一是國家先收回劃撥土地使用權,再進行作價出資或者入股,國家成為新企業的股東。二是原劃撥土地使用權人按照有關規定簽訂
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並補交或以轉讓所獲收益抵交
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原劃撥土地使用權人成為新企業的股東。
5. 如何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
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可以按出讓登記的規定在簽訂出讓合同、版付清出讓地價款後申請權,也可以在申請補辦出讓手續的同時申請。申請登記時,申請人應提交下列證明文件:①土地登記申請書,《劃撥土地補辦出讓手續及土地登記申請表》;②原國有土地使用證;③地上物產權證書;④出讓合同及交納出讓地價款憑證;⑤申請人身份證明。經登記機關進行調查審核符合登記規定的,登記機關填寫審核意見報政府批准後,在原《土地登記卡》上進行注冊登記,收回並注銷原土地使用證,更改《土地歸戶卡》相應登記內容,核發國有土地使用證。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登記後,再轉讓、出租、抵押的,按轉讓、出租、抵押登記的要求辦理。
6. 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條例
(1997年1月24日湖南省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根據2002年6月3日湖南省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九次會議《關於修改的決定》修正)
第一條為加強城鎮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防止國有土地資產流失,發揮國有土地的經濟效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和其他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結合本省實際,制定本條例。第二條本條例所稱城鎮劃撥土地使用權(以下簡稱劃撥土地使用權),是指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或者無償取得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第三條本行政區域內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轉讓、出租、抵押、改變土地批准用途與性質以及有關的管理活動,均須遵守本條例。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第四條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負責本行政區域內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工作,依法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轉讓、出租、抵押和改變土地批准用途與性質進行監督檢查。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規劃、物價、財政等部門應當按照各自的職責,共同做好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管理工作。第五條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依法需要轉讓的,應當報市、縣人民政府批准。但省直機關和中央、省屬企業事業單位的劃撥土地使用權需要轉讓的,應當報省人民政府批准,有關批准文件抄送土地所在地市、縣人民政府。第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一)以劃撥土地使用權與他方合作開發建設房屋分成的;(二)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作價入股以及與他方合資經營的;(三)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抵債的;(四)以劃撥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與他方易房、易物的;(五)以劃撥土地使用權連同地上城鎮直管公房作為商品房轉讓的;(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前款所列情形中,地上有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的,還應當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房產、規劃管理部門辦理有關手續。第七條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辦理出讓手續,土地使用者應當持國有土地使用證、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所有權證以及與受讓方簽訂的轉讓意向書,向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的土地管理部門提出書面申請,按照本條例第五條的規定報經批准。第八條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經批准准予轉讓的,由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與受讓方簽訂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但法律、行政法規規定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的除外。出讓合同應當載明出讓期限、土地用途、面積、位置、界址、出讓金額以及投資開發的期限和條件等內容。受讓方應當按照出讓合同的約定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第九條有償使用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可以採取出讓、租賃、作價出資或者入股的方式。其具體辦法國家有規定的,從其規定;國家沒有規定的,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規定。以租賃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可以轉讓、轉租,但須報原簽訂合同的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批准,並依法辦理有關手續。第十條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設定抵押權的,土地使用者應當依法申請抵押登記。抵押權依法需要處分時,土地使用者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但應當從處分所得的價款中繳納相當於應繳納的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第十一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土地使用者可以不辦理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但應當按照本條例的規定報經批准後,繳納土地收益:(一)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出租進行經營的;(二)改變劃撥土地的批准用途與性質,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連同地上建築物和其他附著物由本單位進行經營的;(三)在劃撥土地的地下建築物內進行經營的;(四)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二條城鎮建設涉及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給予原土地使用者拆遷補償和合理安置後,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收回該土地使用權。第十三條企業因兼並、改制改組、與外商合資、合作進行技術改造等需要對劃撥土地使用權進行處置,其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土地收益的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四條國有企業破產,由原批准用地的機關依法收回其劃撥土地使用權,由市、縣人民政府依法以拍賣、招標或者協議的方式予以出讓,所得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處理。第十五條本條例規定應當繳納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和土地收益,由批準的人民政府所轄的土地管理部門代征代繳,全額上交財政,主要用於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和土地開發。出讓金和土地收益的具體繳納標准和辦法,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執行。第十六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劃撥土地使用權不得轉讓、出租、抵押:(一)社會公共利益建設需要的;(二)轉讓後的土地用途不符合城鎮規劃的;(三)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決定收回的;(四)司法機關和行政機關依法裁定、決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土地使用權的;(五)有權屬爭議的;(六)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第十七條違反本條例第五條、第六條、第七條、第八條規定,未經批准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或者未辦理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補辦出讓手續,繳納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沒收違法所得,可並處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第十八條違反本條例第十條、第十一條規定,土地使用者不繳納劃撥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土地收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限期繳納,逾期不繳納的,可並處應繳款額百分之十以下的罰款。第十九條違反本條例第十六條規定,非法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責令改正,沒收違法所得,可並處違法所得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罰款。第二十條無權批准或者超越審批許可權非法批准轉讓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批准文件無效,非法批准轉讓的土地按照非法用地處理;對非法批准單位的主管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造成土地使用者、受讓方經濟損失的,由批准單位依法承擔賠償責任。第二十一條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單位或者上級主管機關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由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第二十二條本條例自1997年4月1日起施行。
7. 國有劃拔土地使用權能否出租
可以啊,抄但土地使用權的主體必襲須是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是不能出租的,且必須上交給政府出租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另,因為行政機關和事業單位如果有多餘的土地用於出租,政府應當收回。
8. 劃撥土地可以出租嗎
劃撥土地上的房屋出租是指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國有土地上建成的房屋出租的行為,是行使處分權的一種形式。
1990年5月19日,國務院以第55號令發布實施《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依據條例第44至46條,除以下情況外,劃撥土地使用權不得出租:經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和房產管理部門批准,其劃撥土地使用權和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所有權可以轉讓、出租、抵押:
(一)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
(二)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
(三)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
(四)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
對未經批准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沒收其非法收入,並根據情節處以罰款。
9. 劃撥土地使用權不能私自出租抵押
【問題】
某市一國有企業因經營不善,連年虧損,便打算將企業所使用的劃撥土地使用權分別做如下處理:一是為賒購產品,將1.5畝國有土地使用權抵押給產品供應方;二是想私下將1.2畝國有土地使用權以協議出租、一次性收取租金的方式出租給公司職工張某等4人,協議出租期為50年。張某等4人可以該公司拖欠其本人的工資抵交土地租金。
問:1.該企業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行為需要具備哪些條件才可行?
2.該企業私下將劃撥土地使用權出租的行為是否合法?
3.如果該企業私下抵押和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將如何處罰?
【分析】
本案主要涉及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和出租的問題。
一、劃撥土地使用權的抵押問題
從設定抵押權的主體來看,《擔保法》中並未對設定抵押權的主體做出限制,即企業之間可以設定抵押權。《關於企業間土地使用權抵押有關問題的復函》(國土資函[2000]582號,以下簡稱582號復函)規定,企業間以土地使用權進行抵押擔保的前提是企業之間訂立的債權債務主合同必須符合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涉及需要金融監管部門批準的,應首先辦理批准手續。由此可見,只要符合582號復函要求,企業之間可以土地使用權設定抵押權。
從抵押物來看,劃撥土地使用權具有特殊性,以劃撥土地使用權設定抵押權需要具備一定的條件。《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五條和《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中均規定劃撥土地使用權必須符合下列四個條件才能抵押:一是土地使用者為公司、企業、其他經濟組織和個人;二是領有國有土地使用證;三是具有地上建築物、其他附著物合法的產權證明;四是依照《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的規定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當地市、縣人民政府補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或者以轉讓、出租、抵押所獲收益抵交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從以上規定可以看出,沒有地上建築物的劃撥土地使用權是不能抵押的。除此之外,土地使用權抵押需要訂立抵押合同,並辦理抵押登記。《擔保法》規定,當事人不辦理登記的,不得對抗第三人。《物權法》規定,以建設用地使用權抵押的,應當辦理抵押登記,抵押權自登記時設立。
另外,在《關於改革土地估價結果確認和土地資產處置審批辦法的通知》(國土資發[2001]44號)中規定,企業改制時,可依據劃撥土地的平均取得和開發成本評定劃撥土地使用權價格,作為原土地使用者的權益,計入企業資產。在《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試行)和《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試行)中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價格也有類似的規定。由此可見,隨著土地價值的日益凸顯,劃撥土地使用權作為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一種,也有了評定自身價格的標准,這對於保護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合法權益無疑是很大的進步。
綜上所述,該企業若以劃撥土地使用權抵押,必須具備上述條件,並經過市、縣人民政府批准後才能設定合法有效的抵押權,才能在債務到期時保證抵押權的實現。
二、關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出租問題
由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特殊性,只有在符合法定條件的前提下才能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五條和《劃撥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第六條對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出租條件做出了與以劃撥土地使用權設定抵押權相同的規定。所以,該企業必須符合這些條件後才可以出租其劃撥土地使用權。
三、關於私下抵押和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的處罰
如果該企業未經批准抵押和出租劃撥土地使用權,對其行為應當依法予以處罰。依照《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四十六條規定,對未經批准擅自轉讓、出租、抵押劃撥土地使用權的單位和個人,市、縣人民政府土地管理部門應當沒收其非法收入,並根據情節處以罰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