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破產清算時的法定優先與抵押權並存怎麼處理
先處理抵押債權,再處理優先債權,最後處理普通債權。
破產清償順序,是指法律規定的對不同性質破產債權在分配時的先後次序。
1、《企業破產法》第113條的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三)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2、《企業破產法》109條規定:對破產人的特定財產享有擔保權的權利人,對該特定財產享有優先受償的權利。
3、《企業破產法》第110條規定:享有本法第一百零九條規定權利的債權人行使優先受償權利未能完全受償的,其未受償的債權作為普通債權;放棄優先受償權利的,其債權作為普通債權。
綜上所述,法定優先與抵押權並存時,先處理抵押債權,再處理優先債權,最後處理普通債權。
(1)擔保物權優先於破產費用擴展閱讀:
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償付遵循以下原則:
1、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
2、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先行清償破產費用。
3、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的,按照比例清償。
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二者的清償順序,外部按先後,內部按比例。
參考資料來源:
中央人民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
網路-破產清償順序
❷ 破產財產的清償順序中,有擔保債權的優先性具體如何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對直接因擔保財產產生的破產費用的清償
實現擔保物權的費用可以在抵押物折價、拍賣、變賣所得的價款中優先清償。因此,基於我國現行法律的規定和誰受益誰付費的公平原則,直接因擔保財產產生的費用應當由擔保物權人承擔。
2、管理人執行職務而產生的費用也應先於物權擔保債權受償。破產管理人有接管債務人財產、調查債務人財產狀況的職責,履行這些職責需要支出一定的費用,這些費用是為了全體債權人的利益而產生,當然也包括擔保權人,並且對破產程序的進行順利與否產生重要影響。
3、對於訴訟費應當由擔保物的變價款中優先清償。理由在於根據2015年施行的《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定,破產案件的申請費依據破產財產總額計算。
4、擔保物的債權應當優先於共益債務受償。破產法若規定共益債務優先於有擔保的債權受償,無疑否定了擔保物權的立法宗旨。並且,共益債務相比破產費用而言並不會直接阻礙破產程序的進行。
(2)擔保物權優先於破產費用擴展閱讀:
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
1、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
2、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
3、普通破產債權。
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
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參考資料來源:湖北省人民政府-論破產費用、共益債務與物權擔保債權的清償
❸ 在新企業破產法中的破產清算程序中,擔保物權優先受償還是職工的工資優先受償
依《抄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規定,公司破產清算的程序是:
一、 成立清算組。人民法院應當在宣告企業破產之日起十五日內成立清算組,接管破產企業,清算組應當由股東、有關機關及專業人士組成;
二、 清算組接管破產公司。人民法院宣告企業破產後,破產企業由清算組接管,負責對破產企業的財產進行管理、清理、估價、處理、分配,代表破產企業參與民事活動,其行為對人民法院負責並匯報工作;
三、 破產財產分配。分配破產財產,由清算組提出分配方案,在債權人會上討論通過,報人民法院批准後由清算組具體執行;
清算組分配破產財產前,首先應撥付清算費用,包括:
1)破產財產管理、變賣、分配所需的費用;
2)破產案件訴訟費;
3)為債權人的共同利益而在破產程序中支付的其他費用。
破產財產在優先支付清算費用後,按以下順序清償:
1)破產企業拖欠的職工工資、勞動保險費用;
2)破產企業拖欠稅款;
3)破產債權。
❹ 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是否是有擔保的債權人和普通債權人共同承擔
破產法司法解釋二
第三條 債務人已依法設定擔保物權的特定財產,人民法院應當認定為債務人財產。
對債務人的特定財產在擔保物權消滅或者實現擔保物權後的剩餘部分,在破產程序中可用以清償破產費用、共益債務和其他破產債權。
對這條進行反對解釋,即:實現擔保物權之前,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用沒有設定擔保的債務人財產進行清償,有擔保的債務人財產不得用於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
最終的效果是,有擔保的債權人在擔保財產足以清償對自己的債務時,有擔保的債權人不會承擔費用和共益債務。雖然都叫債權人,但人家還是擔保物權的權利人,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盡管優先於普通債權,但其本質也僅僅是債權,不能優先於擔保物權。本來清償順序應該按照順位,1有擔保的債權人2管理人、評估人、共益債權人3普通債權人。由於第2類人的債權隨時產生隨時清償,順序並未按照順位,所以才要把有擔保的財產分離出來,別除權的價值就在於保護第1類人的物權權利,不會因清償順序沒有按照順位進行而遭受不利。
❺ 費用性擔保物權優先於融資性擔保物權
費用性擔保物權優先於融資性擔保物權。
費用性擔保物權是指依法律規定為擔保因保存或增加標的物的價值所發生的費用而產生的擔保物權,如留置權。融資性擔保物權是指為擔保融資而設立的擔保物權,如抵押、質押。由於費用性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是為保存或增加標的物的價值而發生的,是融資性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基礎,所以法律予以特別保護,賦予其優先效力。
例如:甲因為缺錢將DVD質押給乙,乙發現該DVD有質量問題無法使用,乙就將DVD送到丙處修理,但是由於乙未支付丙的維修費,丙就對該DVD機行使留置權。兩種擔保物權存在先後順序的沖突問題,這時,作為"費用性擔保物權"的丙的留置權優先於作為「融資性的擔保物權」甲的質權。
############################關於物權優先效力的相關法理如下:
物權的優先效力,稱為優先權。其包括以下內容:
(一)物權的對外優先效力,即當物權與債權同時並存時,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物權之所以具有對外優先效力,原因在於物權系屬對物直接支配的權利,而債權非有債務人之行為介入,則不能直接支配其物,二者性質有此不同,故物權有優先效力。物權的優先效力體現在:
① 所有權的優先性。此種情況常發生於一物數賣中,已取得標的物所有權的買方之權利優先於另一買方所享有的債權,僅享有債權的買者不得依其債權請求已取得標的物所有權的買方交付標的物。
②用益物權的優先性。即當某特定物已成為債權之標的物,但該物上如有用益物權存在,該用益物權優先於債權行使。
③擔保物權的優先性。即當擔保物權與債權並存時,擔保物權具有優先於債權的效力。特別是在破產程序中,擔保物權可以產生出別除權的效力。
④物權優先於債權的例外情況是「買賣不破租賃」。在租賃期間,如果出租人將租賃物的所有權移轉給受讓人,受讓人不得依其所有權主張租賃合同終止,要求承租人交回租賃物。此時,承租人的承租權在法律上雖屬債權,但承租人對於租賃物已經取得佔有、使用的權利,該權利與單純的債權不同,具有對物支配性,而非僅為請求權。
(二)物權的對內優先效力,即在多個物權並存的情況下,先設定的物權優先於後設定的物權。在確立各物權的優先效力時,應遵循如下規則:
①先設定的物權優先於後設定的物權,即「先來後到」規則。這一規則的適用同時又引申出另一個規則,即後成立的物權不得妨礙先成立的物權。先物權的實現可導致後物權的消滅或自然排除後物權。
②定限物權優先於所有權。因為定限物權通常是根據法律規定和當所有權人的意志所產生的,其存在本身形成對所有權的限制,具有對抗所有權的效力。
③擔保物權優先於用益物權。同一標的物上存在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時,擔保物權優先於用益物權而實現。這一規則有利於建立市場經濟信用制度。
④費用性擔保物權優先於融資性擔保物權。費用性擔保物權是指依法律規定為擔保因保存或增加標的物的價值所發生的費用而產生的擔保物權,如留置權。融資性擔保物權是指為擔保融資而設立的擔保物權,如抵押、質押。由於費用性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是為保存或增加標的物的價值而發生的,是融資性擔保物權所擔保的債權的基礎,所以法律予以特別保護,賦予其優先效力。
⑤在某些情況下,法律基於社會公共利益的考慮,規定某些發生在後的物權有優先於某些發生在先的物權的效力。如海商法上的船舶優先權,此時,應依據法律規定確定物權的效力。
(三)同一物上既存在著某種物權,也存在著某種既具有物權性質又具有債權性質的權利時,前一種物權優先於後一種物權。民法將一些權利如租賃權等雖然規定在債權法之中,但又賦予權利人享有物權的效力,如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然而租賃權本質上仍然是具有物權性質的債權,其債權的色彩仍十分濃厚,所以當租賃權人所享有的優先購買權與共有人享有的優先購買權發生沖突時,共有人所享有的優先購買權應當優先,因為共有人所享有的優先購買權是基於所有權而產生的,而租賃權人所享有的優先購買權是基於主要體現為債權的租賃權所產生的。所以按照物權應當優先於債權的規則,前一種優先購買權應當優先於後一種優先購買權。
總之,物權的優先效力是其區別於債權的一項很重要的特徵,也是物權作為一種對世權的效力的表現,它有利於保護物權人的合法權益,也有利於社會經濟秩序的穩定。
❻ 破產時,擔保物權應該排在以下那一項之前謝謝!
處理這個問題也注意一個小插曲:
就破產法本身的立法意旨及法律條文來看:擔保物權(民法上的概念,破產法中稱之為有財產擔保債權,理論上稱之為別除權)從破產債權中「別除」出去,就擔保物單獨優先受償,受破產法的約束只是局部的、程序性的,所以其是最優先的債權,優先於1.破產費用;2.共益債務;3.職工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經濟補償金;4.所欠其他社會保險費用、所欠稅款;5.普通債權。
但是破產法第132條也規定,破產法公布之前的勞動債權可以優先於有財產擔保債權,可見破產法為了銜接以前的規定給勞動債權留了一個口子。很多國有企業停產多年,涉及該問題的程度比較深,值得注意!
❼ 法律規定可以優先於擔保物權受償的債權有哪些
沒認真思考過。列舉下吧,可能不窮盡。
1、建築工程承包合同中承包商的工程款(有回限制);答
2、基於船舶優先權主張的債權;
3、實現擔保權的費用;
4、破產企業清算費用,員工的工資、保險待遇,職工安置費用,
5、稅費。
等等。
❽ 按照《企業破產法》的規定,對特定財產有擔保權的債權人,在受償時優先於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嗎
按照《企業破產法》的第四十三條規定,對特定財產有擔保權的債權人,在受償時優先於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
破產費用
第四十一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發生的下列費用,為破產費用:
(一)破產案件的訴訟費用;
(二)管理、變價和分配債務人財產的費用;
(三)管理人執行職務的費用、報酬和聘用工作人員的費用。
共益債務
第四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破產申請後發生的下列債務,為共益債務:
(一)因管理人或者債務人請求對方當事人履行雙方均未履行完畢的合同所產生的債務;
(二)債務人財產受無因管理所產生的債務;
(三)因債務人不當得利所產生的債務;
(四)為債務人繼續營業而應支付的勞動報酬和社會保險費用以及由此產生的其他債務;
(五)管理人或者相關人員執行職務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
(六)債務人財產致人損害所產生的債務。
第四十三條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由債務人財產隨時清償。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的,先行清償破產費用。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所有破產費用或者共益債務的,按照比例清償。
債務人財產不足以清償破產費用的,管理人應當提請人民法院終結破產程序。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請求之日起十五日內裁定終結破產程序,並予以公告。
❾ 擔保債權與破產費用清償順序是怎樣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規定:破產財產在優先清償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後,依照下列順序清償:(一)破產人所欠職工的工資和醫療、傷殘補助、撫恤費用,所欠的應當劃入職工個人賬戶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以及法律、《行政法》法規規定應當支付給職工的補償金;(二)破產人欠繳的除前項規定以外的社會保險費用和破產人所欠稅款;(三)普通破產債權。破產財產不足以清償同一順序的清償要求的,按照比例分配。破產企業的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工資按照該企業職工的平均工資計算。
❿ 新破產法中,勞動債權和擔保債權哪個優先
擔保的債權優先。
在破產法中叫別除權,除了在和解程序中受限制,在重整和破產清算程序中都有特別優先受償權。當然,別除權范圍只及於設立擔保物權的財產
如果企業清償了擔保債權還有剩餘財產或還有其他財產,可以清償其他債務,法定清償順序如下:
1.破產費用和共益債務
2.職工工資和屬於個人賬戶的社會保險費用
3.所欠稅款和其他的社會保險費用
4.普通債權
如果沒有財產的話,工資就沒法給了。如果企業領導處理財產時,有違法無效或可撤銷行為如《企業破產法》第31.32.33等,也是可以追回財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