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公司要求員工軟體著作權

公司要求員工軟體著作權

發布時間:2021-08-26 05:42:07

㈠ 如何看待軟體公司要求員工寫專利

一般來說公司會設有一個知產部

知識產權是企業無形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包括企業內商標、專利、商業秘密和著作權容等。中國絕大部分企業的知識產權部,主要管商標、專利和著作權問題,而且主要管理獲得商標、專利和著作權的過程和費用。這些知識產權的獲取過程專業且漫長,委託外部機構處理時需要有人對接和配合,權利獲得後專利權維護、訴訟應對,維權等工作也需要專人負責。
以專利為例,企業投入研發,研發工程師投入時間精力做創新工作,企業給研發工程師投入工資、社保、辦公設備、實驗條件等等,這些投入的產出都體現在創新成果上。如果確保企業能獲得因為創新帶來的收益?專利就起這個作用。專利制度設立的初衷是用一段時間的壟斷權利來保障發明人的利益,以鼓勵創新。因此,專利的價值在於確保合法擁有權利,真正體現價值需要在權利運用的過程中,比如說現在大家都在講的「訴訟、吸引投資、作價入股」。

㈡ 員工在企業不知情的情況下擅自使用盜版軟體造成軟體公司起訴到企業,這樣企業應該承擔他的個人責任嗎

我國《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2001年進行了修改,並於2001年1月1日開始實施。該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同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可以並處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並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觸犯刑律的,依照刑法關於侵犯著作權罪、銷售侵權復製品罪的規定,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一)復制或者部分復制著作權人的軟體的;……」 第二十四條的規定意味著軟體的最終用戶,任何單位和個人未經軟體著作權人許可,使用盜版軟體即為非法,可能被處每件100元或者貨值金額5倍以下的罰款,甚至承擔刑事責任。該條例一出台,立即引發網民在網上大發議論。2001年12月23日,新浪網上發表了一份《關於合理保護軟體知識產權的呼籲書》,十幾位評論家和業界人士聯名呼籲,認為我國對軟體著作權的保護超越了我國經濟、科技、文化發展現實水平,超越WTO標准,超世界水平。 在新的《計算機軟體條例》中,對軟體版權的保護延伸到了最終用戶,明確規定了最終用戶的責任,對最終用戶並沒有區分是單位還是個人,是贏利機構還是普通個人用戶。 國家版權局某高級官員認為:應該從源頭上打擊盜版行為,應當追究最終用戶責任。並認為對最終用戶追究法律責任,早在1991年發布的原條例中就有規定,並不是新條例中的新規定。它已經存在了十幾年,所以不能說它超前了。 由於軟體的技術特性決定了它不同於其他知識產品,它復制起來太容易了。因此,為了維護軟體著作權人的經濟利益,發展我國軟體產業,就必須加強立法及懲罰力度。因為軟體產業是以智力創造為核心的高技術產業。它的發展不僅需要在投資、稅收和吸引人才等方面得到政府相關政策的支持,更需要一個良好的知識保護環境。 軟體業界公認盜版是阻礙中國軟體產業發展的主要障礙之一。如果軟體用戶使用未經授權的軟體,軟體公司就無法獲得合理的收入和回報。那麼,他們就無法擴大對軟體研發的投入,從而削弱了中國軟體企業的競爭力,使他們在國際市場上無法立足。所以,為了從源頭上打擊盜版行為,就必須提高公眾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需要強調的是,從中國目前的情況看,刑事打擊的盜版行為主要是以營利為目的、違法所得數額巨大或情節嚴重者,民事、行政處罰目前主要針對單位用戶。一般的個人用戶是以說服教育為主,從而提高民眾的整體素質。 上海大學教授壽步教授在微軟訴亞都案引發的關於軟體最終用戶問題的論戰中提出了「三個台階論」。 壽步教授認為:第一台階並不將軟體侵權的最終界限延伸到任何最終用戶。世界貿易組織《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簡稱TRIPS協議) 就屬於「第一台階」; 「第二台階」是將軟體侵權的最終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終用戶,如明知是未經授權軟體而作直接營利使用的視為侵權; 「第三台階」是將軟體侵權的最終界限延伸到所有最終用戶,即不論單位、家庭還是個人,不問其目的如何,只要使用未經授權軟體就構成侵權。 在《新軟體保護條例給國人帶來什麼》一文中,壽步教授提到,一些發達國家和地區也只是區分最終用戶的不同情況,將軟體侵權的最終界限延伸到部分最終用戶,即處於「第二台階」。 壽步教授認為我國將軟體侵權延伸到個人用戶是「超世界水平」,從而反對將軟體侵權責任延伸到個人最終用戶。 軟體侵權最終界限定位問題,是一個涉及全社會的重大問題,決不應當由個別人任意解釋。我國目前經濟尚不發達,軟體最終用戶涉及千萬個單位、家庭和個人,不宜將軟體的保護水平一下子提高到超出世界的保護水平,不應該將千萬個普通家庭或個人用戶也作為打擊對象。 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軟體最終用戶被法院判決賠償的案例,但是我們的著作權管理部門已經開始行動起來了,有的地方甚至採取了比較激烈的行動。我們呼籲政府部門在打擊最終用戶時應慎行,我們期待立法機關對《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24條進行修改或做相應限制性的解釋。不要將軟體最終用戶侵權責任延伸到非贏利的個人用戶。 所以,個人只要不是非贏利的用戶,就不會有責任.

㈢ 軟體公司員工離職創業,為什麼頻頻出現侵犯軟體著作權

軟體公司以軟體代碼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對軟體代碼的侵權自然很重視,為什麼頻頻出現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犯罪行為呢,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1、員工離職創業,出現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原因之一:創業成本高昂,是否成功未知
在處理侵犯軟體著作權罪過程中,會發現一個普遍的現象,最開始很多離職創業人員並不都是想侵犯前公司的軟體代碼,只是在後續創業過程中,由於創業成本高昂,創業公司只有投入,較難轉化為收益,持續燒錢,導致創業公司沒有後續資金繼續推動創業公司的維系。這時就謀生了直接使用老東家軟體代碼的心思,最後走上了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道路。
2、員工離職創業,出現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原因之二:未離職前,已經蓄謀拿走軟體代碼侵犯軟體著作權罪案件中,不少編程天才、怪才、甚至可以說是「瘋子」,這些人對軟體編程極度痴迷,是這個行業中的人才,但是這些人對法律的意識很少,或者可以說幾乎沒有法律意識,直接將前公司的軟體代碼帶出來直接使用,這就導致了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發生。
3、員工離職創業,出現侵犯軟體著作權罪的原因之三:對代碼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
部分稍微有點法律意識的離職員工,在創業工程中使用前公司的軟體代碼時,會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他們也很清楚,直接使用前公司軟體代碼,很可能構成侵權,但是也很想走捷徑,其中一條捷徑就是,對前公司的軟體代碼進行一定程度的修改。但是這種程度的修改,並不能改變軟體代碼的實質性內容,核心內容是無法改變的,如果已經進行了實質內容的修改,本身已經構成了新的軟體代碼。因此,僅僅進行了部分程度修改的軟體代碼,與老東家軟體代碼進行軟體著作權鑒定時,得出的結論通常認定離職員工的代碼與前公司代碼具有復制關系,從而認定構成侵犯軟體著作權罪。

㈣ 公司要我開發一套軟體,版權,著作權,專利屬於誰

首先,版權是歐美國家的說法,我國稱為著作權,二者的意思大體一樣,專利權需要當地的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
其次,要考慮的是你開發的軟體是否屬於職務作品。根據著作權法第十六條「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即看你開發軟體是否主要是利用你公司所提供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例如公司提供的資金,設備和資料),並且開發出來的軟體由他們承擔責任,如果是,那麼就屬於職務作品,你有要求一定獎勵的權利。

更詳細的看我國的《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十三條 「自然人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中任職期間所開發的軟體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該軟體著作權由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該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對開發軟體的自然人進行獎勵:
(一)針對本職工作中明確指定的開發目標所開發的軟體;
(二)開發的軟體是從事本職工作活動所預見的結果或者自然的結果;
(三)主要使用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資金、專用設備、未公開的專門信息等物質技術條件所開發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軟體。」
至於申請專利,如果屬於職務作品,那麼根據我國專利法規定,你公司有權獲得職務發明創造的專利權,向知識產權局申請專利。

㈤ 請問公司員工使用盜版軟體是否犯法,公司需要負責任嗎

需要看公司規章制度。如果公司規章制度無禁止性規定,且明知員工安裝盜版軟體而默許使用,則員工不應負責,而由公司承擔責任。但是,如果公司明確規定不得安裝盜版軟體,因員工違反規章制度而造成公司損失的,員工應負責任。

企業用戶使用盜版軟體是屬於非法復制著作權人軟體的侵權行為,為此要承擔一定的行政責任、民事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民事責任:軟體最終用戶的侵權責任主要是民事責任,根據《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第二十三條規定:軟體最終用戶需要承擔民事責任包括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和賠償損失。

停止侵害、消除影響:一般就是要求企業用戶停止使用侵權軟體;賠禮道歉,一般根據原告的要求在指定的媒體上刊登道歉信。

(5)公司要求員工軟體著作權擴展閱讀:

《民法》第一百一十八條規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即原版權所有人可以主張賠償損失

《著作權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同時損害公共利益的,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侵權行為,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銷毀侵權復製品,並可處以罰款;情節嚴重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沒收主要用於製作侵權復製品的材料、工具、設備等;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復制、發行、表演、放映、廣播、匯編、通過信息網路向公眾傳播其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二)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綜合上面的介紹,個人使用盜版軟體也會構成侵權的。

參考資料:網路-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

㈥ 公司承諾著作權歸公司和開發員工共同所有,申請軟著如何操作

合作開發的軟體進行著作權登記的,可以由全體著作權人協商確定一名著作權人作為代表辦理專,申請者簽章時只屬需由此著作權人簽公章。著作權人協商不一致的,任何著作權人均可在不損害其他著作權人利益的前提下申請登記,但應當註明其他著作權人。
需提交的材料是:
(1)軟著登記申請表(協商一方申請的只需一方簽章,雙方共同申請的需雙方簽章)
(2)文檔
(3)代碼
(4)身份證明材料
(5)合作開發協議
(6)上級法人單位證明

㈦ 公司申請軟著,讓員工撰寫相關資料。申報材料時需要員工提供身份證信息嗎申請的著作權是歸公司還是個人

這種肯定是歸公司了,這個你想都不用想,著作權肯定是歸屬於公司的,但回是署名的話,必須看你們公司咋樣答了,如果比較好的公司的話,署名權會給個人的,按照貢獻來分配給個人,但是如果要身份證信息的話,這個就沒必要吧,現在寫這種著作的話,一般只是署名,沒有必要弄身份證吧。

㈧ 我個人公司職員受我個人變托開發的軟體著作權可以歸我

1.著作權的歸屬需要根據具體情況來分析。因為公司是一人公司,但一人公司也是法人,法人代表也是你一個人,所以著作權的歸屬需要看你是以誰的名義委託。
2.參見《著作權法》
第十一條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
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
第十六條公民為完成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工作任務所創作的作品是職務作品,除本條第二款的規定以外,著作權由作者享有,但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在其業務范圍內優先使用。作品完成兩年內,未經單位同意,作者不得許可第三人以與單位使用的相同方式使用該作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
(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計算機軟體等職務作品;
(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
第十七條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合同未作明確約定或者沒有訂立合同的,著作權屬於受託人。

㈨ 軟體著作權 怎樣能夠以單位名義申請,而且體現個人勞動

很簡單,作為授權人負責開發軟體著作權,單位作為委託人就可以滿足您的需求。這內樣所有權人,申請人是單容位。

申請軟體著作權的時候以單位的名義申請,但是個人可以以署名權的身份出現,出來的證書上面就會有個人的名字,但是個人只能享受署名權,沒有這個軟體的著作權,著作權還是歸公司所有。

(9)公司要求員工軟體著作權擴展閱讀:

軟體著作權

第十一條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應當提交以下主要證明文件:

(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身份證明;

(二)有著作權歸屬書面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的,應當提交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

(三)經原軟體著作權人許可,在原有軟體上開發的軟體,應當提交原著作權人的許可證明;

(四)權利繼承人、受讓人或者承受人,提交權利繼承、受讓或者承受的證明。

第十二條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可以選擇以下方式之一對鑒別材料作例外交存:

(一)源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其中的機密部分用黑色寬斜線覆蓋,但覆蓋部分不得超過交存源程序的50%;

(二)源程序連續的前1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50頁;

(三)目標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20頁。

㈩ 請問公司內的職工在工作中使用了盜版軟體,但是公司不知道,公司需要對擁有此軟體著作權公司進行賠償么

沒必要吧,好多大公司不都是用的盜版嗎,我朋友是一個互聯網公司運維,什麼window,word以及常用的辦公軟體基本都是盜版

閱讀全文

與公司要求員工軟體著作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