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有著作權法的相關資料
《著作權法》第九條 著作權人包括: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著作權法》第十條 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 (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公之於眾的權利; (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 (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 (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 (五)復制權,即以印刷、復印、拓印、錄音、錄像、翻錄、翻拍等方式將作品製作一份或者多份的權利;(六)發行權,即以出售或者贈與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七)出租權,即有償許可他人臨時使用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計算機軟體的權利,計算機軟體不是出租的主要標的的除外; (八)展覽權,即公開陳列美術作品、攝影作品的原件或者復製件的權利; (九)表演權,即公開表演作品,以及用各種手段公開播送作品的表演的權利; (十)放映權,即通過放映機、幻燈機等技術設備公開再現美術、攝影、電影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等的權利; (十一)廣播權,即以無線方式公開廣播或者傳播作品,以有線傳播或者轉播的方式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以及通過擴音器或者其他傳送符號、聲音、圖像的類似工具向公眾傳播廣播的作品的權利; (十二)信息網路傳播權,即以有線或者無線方式向公眾提供作品,使公眾可以在其個人選定的時間和地點獲得作品的權利; (十三)攝制權,即以攝制電影或者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將作品固定在載體上的權利; (十四)改編權,即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的權利; (十五)翻譯權,即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另一種語言文字的權利; (十六)匯編權,即將作品或者作品的片段通過選擇或者編排,匯集成新作品的權利; (十七)應當由著作權人享有的其他權利。中國的著作權制度 參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著作權一般被習慣稱呼為版權,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依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在中國境外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與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 在中國,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符合著作權保護條件的作品,通常是能以某種物質復制形式表現的智力創作成果,因此不排除對未被有形載體固定的口述作品的保護。而不像英美法那樣要求作品必須固定在有形載體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不適用於(見第五條): (一)法律、法規,國家機關的決議、決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質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譯文; (二)時事新聞; (三)歷法、通用數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五條規定,著作權法和本條例中的時事新聞,是指通過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等媒體報道的單純事實消息。
香港的版權制度
香港法例 第528章為版權條例。版權條例第183條規定,政府享有所有香港法例的版權。 根據香港法例,任何人藏有侵權物品作業務用途(包括售賣、發布、出租、在企業或機構使用)屬於犯罪,可被入獄四年及每項侵權物品罰款五萬港元。而為業務目的,藏有製造侵權物品的器材,可被入獄八年及每項侵權物品罰款五十萬港元。過去十年來,有不少人因為發布或售賣侵權物品而被判入獄。 在香港,侵犯版權是嚴重的情形,香港的國際聲譽因此受損。盡管香港政府不斷提高侵權的刑罰,在過去十年來,盜版情況未能徹底解決,於1995年至2000年期間,售賣盜版物品(特別是電腦軟體、音樂和電影光碟)的店鋪成行成市,之後因為香港執法部門的掃盪行動和互聯網的非法下載興起,售賣盜版物品的店鋪有所下降。 香港政府為打擊企業上的侵權行為,於2001年4月1日開始,凡在知情情況下,在業務上使用盜版物品(包括軟體、音樂、錄像),無論僱主及雇員,屬犯罪行為。多年來,有數間公司東主因為在業務過程中使用盜版軟體而被判罰款或緩刑。雇員可以以侵權物品由僱主提供作免責權,但雇員如果在知情下,管理或安裝侵權物品,或在家居電腦中使用侵權物品作業務工作,仍屬犯罪。 由於當時香港經濟處於低迷,而且軟體業一直被微軟所壟斷,所以引起了不少回響。法例生效前,有搶購正版軟體的現象,軟體售價亦一度提高,引起了中小企業的不滿,微軟和其他軟體公司受壓後,答應為中小企業提供優惠。同時,自由軟體(包括GNU/Linux操作系統和基於的文書軟體)因條例生效而受到重視。 香港政府在2007年開始草擬修改版權條例,使條例正式擴大應用至互聯絡侵權行為,目前仍在咨詢階段。 台灣於2003年實施類似的條例。
澳門的著作權制度
澳門第43/99/M號法令就是規范著作權的法令。該法令第六條官方作品規定: 一、官方作品不受保護。 二、官方作品尤其指協約文本、法律及規章之文本、各當局所作之報告或決定之文本,以及該等文本之譯本。 三、如在上款所指之文本中包括受保護作品,則有關之公共機關得在其職責范圍內使用該受保護作品,而無須經作者同意,且不因該使用而給予作者任何權利。 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部分,它是按法律自動產生的。一旦侵犯將會受到法律的處理和巨額的賠償金!所以大家千萬不要侵犯哦! 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辦法 2002年2月20日國家版權局令第1號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貫徹《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為促進中國軟體產業發展,增強中國信息產業的創新能力和競爭能力,國家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鼓勵軟體登記,並對登記的軟體予以重點保護。 第三條 本辦法適用於軟體著作權登記、軟體著作權專有許可合同和轉讓合同登記。 第四條 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人應當是該軟體的著作權人以及通過繼承、受讓或者承受軟體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軟體著作權合同登記的申請人,應當是軟體著作權專有許可合同或者轉讓合同的當事人。 第五條 申請人或者申請人之一為外國人、無國籍人的,適用本辦法。 第六條 國家版權局主管全國軟體著作權登記管理工作。 國家版權局認定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為軟體登記機構。 經國家版權局批准,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可以在地方設立軟體登記辦事機構。 第二章 登記申請 第七條 申請登記的軟體應是獨立開發的,或者經原著作權人許可對原有軟體修改後形成的在功能或者性能方面有重要改進的軟體。 第八條 合作開發的軟體進行著作權登記的,可以由全體著作權人協商確定一名著作權人作為代表辦理。著作權人協商不一致的,任何著作權人均可在不損害其他著作權人利益的前提下申請登記,但應當註明其他著作權人。 第九條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應當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交以下材料: (一)按要求填寫的軟體著作權登記申請表; (二)軟體的鑒別材料; (三)相關的證明文件。 第十條 軟體的鑒別材料包括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 程序和文檔的鑒別材料應當由源程序和任何一種文檔前、後各連續30頁組成。整個程序和文檔不到60頁的,應當提交整個源程序和文檔。除特定情況外,程序每頁不少於50行,文檔每頁不少於30行。 第十一條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應當提交以下主要證明文件: (一)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身份證明; (二)有著作權歸屬書面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的,應當提交合同或者項目任務書; (三)經原軟體著作權人許可,在原有軟體上開發的軟體,應當提交原著作權人的許可證明; (四)權利繼承人、受讓人或者承受人,提交權利繼承、受讓或者承受的證明。 第十二條 申請軟體著作權登記的,可以選擇以下方式之一對鑒別材料作例外交存: (一)源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其中的機密部分用黑色寬斜線覆蓋,但覆蓋部分不得超過交存源程序的50%; (二)源程序連續的前1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50頁; (三)目標程序的前、後各連續的30頁,加上源程序的任何部分的連續的20頁。 文檔作例外交存的,參照前款規定處理。 第十三條 軟體著作權登記時,申請人可以申請將源程序、文檔或者樣品進行封存。除申請人或者司法機關外,任何人不得啟封。 第十四條 軟體著作權轉讓合同或者專有許可合同當事人可以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申請合同登記。申請合同登記時,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按要求填寫的合同登記表; (二)合同復印件; (三)申請人身份證明。 第十五條 申請人在登記申請批准之前,可以隨時請求撤回申請。 第十六條 軟體著作權登記人或者合同登記人可以對已經登記的事項作變更或者補充。申請登記變更或者補充時,申請人應當提交以下材料: (一)按照要求填寫的變更或者補充申請表; (二)登記證書或者證明的復印件; (三)有關變更或者補充的材料。 第十七條 登記申請應當使用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制定的統一表格,並由申請人蓋章(簽名)。 申請表格應當使用中文填寫。提交的各種證件和證明文件是外文的,應當附中文譯本。 申請登記的文件應當使用國際標准A4型297mm X 210mm(長X寬)紙張。 第十八條 申請文件可以直接遞交或者掛號郵寄。申請人提交有關申請文件時,應當註明申請人、軟體的名稱,有受理號或登記號的,應當註明受理號或登記號。 第三章 審查和批准 第十九條 對於本辦法第九條和第十四條所指的申請,以收到符合本辦法第二章規定的材料之日為受理日,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第二十條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應當自受理日起60日內審查完成所受理的申請,申請符合《條例》和本辦法規定的,予以登記,發給相應的登記證書,並予以公告。 第二十一條 有下列情況之一的,不予登記並書面通知申請人: (一)表格內容填寫不完整、不規范,且未在指定期限內補正的; (二)提交的鑒別材料不是《條例》規定的軟體程序和文檔的; (三)申請文件中出現的軟體名稱、權利人署名不一致,且未提交證明文件的; (四)申請登記的軟體存在權屬爭議的。 第二十二條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要求申請人補正其他登記材料的,申請人應當在30日內補正,逾期未補正的,視為撤回申請。 第二十三條 國家版權局根據下列情況之一,可以撤銷登記: (一)最終的司法判決; (二)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 第二十四條 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可以根據申請人的申請,撤銷登記。 第二十五條 登記證書遺失或損壞的,可申請補發或換發。 第四章 軟體登記公告 第二十六條 除本辦法另有規定外,任何人均可查閱軟體登記公告以及可公開的有關登記文件。 第二十七條 軟體登記公告的內容如下: (一)軟體著作權的登記; (二)軟體著作權合同登記事項; (三)軟體登記的撤銷; (四)其他事項。 第五章 費用 第二十八條 申請軟體登記或者辦理其他事項,應當交納下列費用: (一)軟體著作權登記費; (二)軟體著作權合同登記費; (三)變更或補充登記費; (四)登記證書費; (五)封存保管費; (六)例外交存費; (七)查詢費; (八)撤銷登記申請費; (九)其他需交納的費用。 具體收費標准由國家版權局會同國務院價格主管部門規定並公布。 第二十九條 申請人自動撤回申請或者登記機關不予登記的,所交費用不予退回。 第三十條 本辦法第二十八條規定的各種費用,可以通過郵局或銀行匯付,也可以直接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交納。 第六章 附則 第三十一條 本辦法規定的、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指定的各種期限,第一日不計算在內。期限以年或者月計算的,以最後一個月的相應日為屆滿日;該月無相應日的,以該月的最後一日為屆滿日。屆滿日是法定節假日的,以節假日後的第一個工作日為屆滿日。 第三十二條 申請人向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郵寄的各種文件,以寄出的郵戳日為遞交日。信封上寄出的郵戳日不清晰的,除申請人提出證明外,以收到日為遞交日。中國版權保護中心郵寄的各種文件,送達地是省會、自治區首府及直轄市的,自文件發出之日滿十五日,其他地區滿二十一日,推定為收件人收到文件之日。 第三十三條 申請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當理由,延誤了本辦法規定或者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指定的期限,在障礙消除後三十日內,可以請求順延期限。 第三十四條 本辦法由國家版權局負責解釋和補充修訂。 第三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施。
㈡ 著作權法的全文內容有哪些
我不了解著作權法的全文內容都有什麼
㈢ 台灣著作權 財產權讓與後,能隨意更改著作者姓名嗎
台灣著作權包含"著作人格權"及"著作財產權",著作權轉讓限於著作財產權。
作者姓名屬於著作人格權,是不可以轉讓、繼承。
所以既使契約中約定讓與著作人格權仍屬無效,著作人不會喪失其著作人格權。
台灣著作權法第十六條第一項規定:「著作人於著作之原件或其重製物上或於著作公開發表時,有表示其本名、別名或不具名之 權利。
若有另外約定,頂多可以要求作者不俱名,但不可以隨意更改作者姓名。
㈣ 出版社出版活動涉及的著作權法的內容有哪些
一是投稿的情形。不能簡單地認為,誰投稿誰就是著作權人,一定要與投稿人有實際的接觸,了解清楚投稿人的背景以及作品創作的過程等。
二是作者去世,法人終止時的情形。作者死亡的情形:作者故去後,其合法繼承人可以依法繼承著作財產權,要獲得相應授權就得找到確切的繼承人(甚至經常是多人),有時候還會發生著作財產權由多個繼承人中一人繼承的情況。
三是委託作品。這里尤其要注意,編輯千萬要盯緊受託人,不要未經同意再另找他人寫作,因為另找他人寫作著作權人又會發生變化。
四是合作作品。對此需要注意的是,要弄清合作作者身份,出版合同盡量與所有合作作者簽署或者在確定其代表人的情況下與代表人簽署。為避免糾紛,在出版合同中關於如何署名(包括署名順序、署真實姓名還是署筆名等),應盡量約定清楚。對於作者在圖書上要求署上非出版合同約定的人員姓名時,尤其要注意授權書的補充簽署和作者身份證明的提供。
五是圖片使用問題。美術作品原件持有人不等於他就是著作權人。不能錯誤地認為購買了正版的圖片庫就可以隨便用來做封面、插圖等,要弄清圖片庫的匯編人是否有權利授權使用,如果沒有這個權利的話,不經過具體圖片著作權人的許可使用會構成侵權。
六是網路下載作品的著作權問題。對網上作品不能隨意下載使用,甚至是按規范形式注釋來源做所謂的「合理使用」都不要輕易做。因為網上作品常常來源模糊,難以逐一審查其版權狀況,甚至哪些站點上的內容本身就是侵權的都很難分辨清楚。
㈤ 著作權法第五條
你注意是時事新聞,不是你說的逸聞趣事
時事新聞是有時效性的,新聞聯播那樣的
㈥ 論文里說:台灣著作權法規定,未經著作權人同意或授權,用原著作權名稱繼續著作者視為侵權。
我看到這個的時候,我想問:有這么狗血的規定嗎?是不是台灣人寫作都要檢索下我想寫的是不是有人寫過?這是不可理喻的。
㈦ 著作權法
不算侵權,因為布袋戲中的角色名屬於人名。誰都可以叫做 愛上天使的惡魔!
㈧ 求最新的《著作權法》全文!!!
2001年最新版,你還需關注有關的司法解釋,及實施條例。具體上法律圖書館——新內法速容遞,可以找到你所需的法規。附網址: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16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