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物權效力限制

物權效力限制

發布時間:2021-08-25 20:57:16

物權優先效力有哪些例外情形

外部:
①買賣不破租賃(租賃權成立在先)
②預告登記
③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法定優先權回
內部答:擔保物權間的優先效力
留置權>登記抵押權>質押權>未登記動權抵押權
留置權>質押權>登記抵押權>未登記動權抵押權
(一頭一尾固定不變,中間兩個 成立在先原則)

⑵ 物權效力例外情形是什麼

即物權優先效力的例外情形主要有:
第一、基於公益或社會政策的理由,法律規定某些物權不得有優先秩序,或者發生在後的某些物權有優先於發生在前的某些物權的效力。
前者如土地增值稅之徵收,就土地之自然漲價部分,優先於一切債權及抵押權,因之,增值稅之徵收,即優先於設定在先之抵押權。後者如海商法上的優先權有先於船舶抵押權的效力。我國海商法第25條第1款規定:「船舶優先權先於船舶留置權受償,船舶抵押權後於船舶留置權受償。」海商法還規定了因海難救助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具有的船舶優先權,如果後於因船長、船員和在船上工作的其他在編人員的工資、其他勞動報酬、船員遣返費用和社會保險費用的給付請求;船舶營運過程中發生的人身傷亡的賠償請求及船舶噸稅、引航費、港務費和其他港口規費的繳付請求具有的船舶優先權而發生的,則應當先於上述款項受償(海商法第23條第1款)。因海難救助的救助款項的給付請求中有兩個以上海事請求的,後發生的先受償(海商法第23條第2款)。
第二,買賣不破租賃之情形。
即承租人的租賃權先於後設定的物權,換言之,承租人的租賃權優先於受讓人的租賃物所有權。我國《合同法》第229條規定:「租賃物在租賃期間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即「買賣不破租賃」,學者又稱為「租賃權的物權化」。根據上述規定,承租人的租賃權盡管具有債權的性質,但由於法律的規定,使租賃權具有優先於後成立的物權之效力,此為物權優先效力的又一例外情形。
2414081132

⑶ 物權的效力是什麼物權法是怎麼規定的

《物權法》第抄二條 因物的歸屬和利襲用而產生的民事關系,適用本法。

本法所稱物,包括不動產和動產。法律規定權利作為物權客體的,依照其規定。

本法所稱物權,是指權利人依法對特定的物享有直接支配和排他的權利,包括所有權、用益物權和擔保物權。

⑷ 什麼是物權的效力

物權的效力:是指法律賦予物權的作用力和保障立。
1、排他效力。是指在同一標的物內上不能同時存在兩個以容上內容不相容的物權,亦即在同一物上已存在的物權具有排除在該物上再成立與其內容互不相容的物權的效力。
2、優先效力。物權相互間的優先效力、優先於債權的效力。(例外:買賣不破租賃原則)
3、追及效力。 又稱物權的追及權,是指物權成立後,其標的物無論輾轉歸於何人之手,物權均得追及其所在而之間支配該物。
4、妨害排除效力。又稱物上請求權或物權的請求權,是指物權人於其物被侵害或有被侵害之虞時,物權人得請求排除侵害或防止侵害,以回復其物權的圓滿狀態的權利。

⑸ 物權法第一百三十七條是效力性強行性規范嗎

你好,大律師網 相關律師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釋義》的依據給出下列內容:
第一百三十七條 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可以採取出讓或者劃拔等方式。

工業、商業、旅遊、娛樂和商品住宅等經營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應當採取招標、拍賣等公開竟價的方式出讓。

嚴格限制以劃撥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採取劃拔方式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關於土地用途的規定。

●立法主旨

本條是關於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方式的規定。

●立法背景

土地作為寶貴的自然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生括資料。我國在計劃經濟時期,土地出讓主要是採取單一的無償劃撥的方式。1988年修改的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依法實行國有土地有償使用制度。」1990年頒布的「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國有土地使用權實行有償出讓和轉讓制度。1994年頒布的城市房地地產管理法和1998年修訂的土地管理法基本確立了.國有土地的使用採取有償出讓和無償劃撥兩種方式。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土地的存量和需求量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實行最嚴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不僅是由我國人多地少的國情決定的,也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保證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規范建設用地出讓方式,是物權法解決的重點問題之一。

●條文解讀

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的方式主要有兩種:有償出讓和無償劃撥。有償出讓是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的主要方式.是指出讓人將一定期限的建設用地使用權出讓給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使用,建設用地使用權人向出讓人支付一定的出讓金。有償出讓的方式主要包括拍賣、招標和協議等。劃撥是無償取得建設用地使用權的一種方式.是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建設用地使用權人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將該幅土地交付其使用,或者將建設用地使用權無償交付給建設用地使用權人使用的行為。劃撥土地沒有期限的規定。

拍賣、招標等公開競價的方式,具有公開、公平和公正的特點,能夠充分體現標的物的市場價格,是市場經濟中較為插躍的交易方式。我國土地資源的稀缺性,決定丁,採取公開競價的方式能夠最大程度體現土地的市場價值。從保護土地資源和國家土地收益的大局看,採取公開競價的方式不僅是必要的,而且其適用范圍應當不斷擴大。城市房地產管理法第2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可以採取拍賣、招標或者雙方協議的方式。商業、旅遊、娛樂和豪華住宅用地,有條件的,必須採取拍賣、招標方式;投有條件,不能採取拍賣、招標方式的,可以採取雙方協議的方式。近些年來,由於建設用地總量增長過快,工業用地出現的問題日益突出,低成本工業用地過度擴張,違法違規用地、濫佔耕地現象屢禁不止。2004年,國務院在頒布的《關於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的決定》中提出,工業用地要逐步實行招標、拍賣等公開競價的方式。2006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關於加強土地調控有關問題的通知」規定,國家根據土地等級、區域土地利用政策等,統一制訂並公布各地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准。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准不得低於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收取的相關費用之和。工業用地必須採用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其出讓價格不得低於公布的最低價標准。低於最低價標准出讓土地,或以各種形式給予補貼或返還的,屬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行為,要依法追究有關人員的法律責任。本條根據現行法律的規定,並結合現實中土地出讓的新情況,進一步擴大了採取公開競價出讓建設用地的范圍,從「豪華住宅」擴大到「商品住宅」,並把「工業用地」納入到公開競價出讓方式的范圍,同時明確對於同一土地有兩個以上意向用地者的,一律採取公開競價的方式。該規定已發展了現行城市房地產管理的規定,符合國家利用土地的政策。

建設用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的方式中,招標和拍賣都屬於公開競價的方式。協議是出讓人和建設用地使用權人通過協商方式有償出讓土地使用權。協議的方式由於沒有引入競爭機制,相對缺乏公開性,現實中一些地區和部門為了招商引資,將本來應當採取公開競價方式改為協議方式,或者壓低協議出讓的價格,隨意減免土地出讓金,造成土地資源收益的流失,嚴重損害國家的利益。但是考慮到現實中一些需要扶持的行業和大型設施用地,仍然需要採取協議的方式出讓,協議的出讓方式還是有其存在的必要。為了防止協議出讓土地時可能滋生的腐敗行為、嚴格土地出讓秩序,土地管理法規定,採取協議方式出讓土地使用權的出讓金不得低於按國家規定所確定的最低價。國務院、國土資源部也曾多次頒布相關的文件,要求各級人民政府要依照基準地價制定並公布協議出讓土地最低價標准。協議出讓土地除必須嚴格執行規定程序外,出讓價格不得低於最低價標准。違反規定出讓土地造成國有土地資產流失的,要依法追究法律責任。物權法雖然保留了協議出讓方式,但是由於擴大了公開競價出讓方式的范圍,因此,協議出讓的適用范圍已經越來越窄,程序則更趨嚴格。

目前土地出讓的實踐中還有掛牌等公開競價出讓建設用地的方式。掛牌方式可以說是土地主管部門將拍賣和招標的特點相結合創設的一項土地出讓制度,是指市、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發布掛牌公告,按公告規定的期限將擬出讓宗地的交易條件在指定的土地交易場所掛牌公布,接受競買人的報價申請並更新掛牌價格,根據掛牌期限截止時的出價結果或現場競價結果確定土地使用者的行為。由於現行法律還沒有對掛牌出讓方式作出過規定,該方式在法律上如何定性和規范,還需要根據實踐經驗不斷完善。我國土地制度正在改革階段,今後可能還會出現一些新的公開競價的出讓方式,因此,物權法只是列舉了現行法律中已作規定的拍賣和招標兩種出讓方式,沒有對現實中存在的公開競價的方式一一列舉,但這並不表明出讓土地時不能採取掛牌或者其他公開競價的方式。

我國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對於採用劃撥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的范圍是有著嚴格的限制。下列建設用地,確屬必需的,可以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劃撥:(一)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
(二)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和公益事業用地;(三)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用地;(四)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用地。由於國家機關用地和軍事用地等情況會長期存在,完全取消以劃撥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不現實,劃撥方式還會在相當長的時期存在。但是,並不是表明屬於以上劃撥范圍的用地,就當然可以採取劃撥的方式。劃撥方式應當是「確屬必需的」才能採取。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建設用地使用權,沒有期限的規定,但是該權利仍是一項獨立的財產權利,其性質屬於用益物權,應當適用「建設用地使用權」一章的規定。考慮到劃撥建設用地的特殊性,有關法律對劃撥建設用地的用途、轉讓條件和抵押等方面都有一些限制性規定。隨著我國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和深化,劃撥建設用地的范圍和程序更趨嚴格和規范。近些年來,國務院就劃撥土地的問題多次作出了規定,要求嚴格控制劃撥用地范圍。為了切實加強土地調控,制止違法違規用地行為,作為民事基本法律的物權法也對劃撥建設用地的問題作出了明確規定:「嚴格限制以劃拔方式設立建設用地使用權。採取劃撥方式的,應當遵守法律、行政法規關於土地用途的規定。」

⑹ 物權具有哪些效力

一、物權的支配效力
二、物權的排他效力
1.所有權之間的排他效力
2.用益物專權之間的排他效屬力
3.擔保物權之間的排他效力
4.用益物權與擔保物權之間的排他效力
5.所有權與定限物權之間的排他效力
三、物權的優先效力
四、物權的妨害排除效力
1.物權的追及效力
2.物權請求權
參見論文
1.《論物權的效力》錢明星,北京大學法學院教
2.《物權之效力問題再議》 董學立 山東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3.《論物權的效力》尹田
4.《論物權的效力》王效賢
5.《物權的效力問題之我見》 劉保玉

⑺ 物權的效力有哪些

1.物權的優先力
2.物上請求權效力
3.物權的追及力

閱讀全文

與物權效力限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