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國際貿易實務中的FOB和CIF條款的區別
FOB和CIF條款主要有以下區別:
一、交貨方式不同
FOB:裝運港碼頭交貨,費用及風險以貨物越過船舷為界。賣方負責口出清關手續,買方負責租船訂艙及貨物運到目的港碼頭的各項費用和進口清關等費用。
CIF:目的港碼頭交貨,費用及風險以貨物卸到目的港碼頭為界。賣方負責出口清關手續、貨物運到目的港碼頭的運費及保險費(一般險)。目的港碼頭卸貨費及進口清關手續由買方負責。
二、索賠難度不同
在實際出口業務中若貨物已裝船,在裝運港或運輸途中遭受不可抗力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而賣方提交的單據與L/C規定有「不符點」遭到開征行拒付貨款情況下FOB、CNF和CIF所承擔的風險不同。
在FOB和CNF情況下是買方辦理保險,保單在買方手裡,保險公司又大多在國外,賣方難以向保險公司索賠,尤其是FOB術語上,賣方要找買方指定租船訂艙的船公司/船代理及時准確取證就更難。
三、實質不同
貨價的構成因素中包括從裝運港至約定目的地港的通常運費和約定的保險費,故賣方除具有與CFR術語的相同的義務外,還要為買方辦理貨運保險,支付保險費,按一般國際貿易慣例,賣方投保的保險金額應按CIF價加成10%。
FOB按離岸價進行的交易,買方負責派船接運貨物,賣方應在合同規定的裝運港和規定的期限內將貨物裝上買方指定的船隻,並及時通知買方。貨物在裝運港被裝上指定船時,風險即由賣方轉移至買方。
(1)外貿中物權與貨權擴展閱讀:
CIF成本費加保險費加運費注意事項:
1、需要強調指出的是,按CIF術語成交,雖然由賣方安排貨物運輸和辦理貨運保險,但賣方並不承擔保證把貨送到約定目的港的義務,因為CIF是屬於裝運交貨的術語,而不是目的港交貨的術語,也就是說CIF不是「到岸價」 。
2、CIF到岸價即"成本、保險費加運費"是指在裝運港被裝上承運人船舶時即完成交貨。
3、CIF通常是指FOB+運費+保險費。
4、C&F(CFR)和CIF不同,C&F:cost and freight, 指成本+運費,後面跟目的地港口名稱,也就是說運費要算到目的港,責任也止到裝貨港。
5、C&F(CFR)通常是指FOB+運費。賣方必須支付將貨物運至指定的目的港所需的運費和費用,但交貨後貨物滅失或損壞的風險及由於各種事件造成的任何額外費用即由賣方轉移到買方。但是,在CIF條件下,賣方還必須辦理買方貨物在運輸途中滅失或損壞風險的海運保險。
『貳』 進出口貿易中,貨權證明有哪些 最好寫出中英文
在國際貿易中,能代表物權的只有海運整櫃業務中的指示提單. 其他如空運提單,鐵路運單,貨代提單,記名提單等均不代表物權,只是一種貨物收據.
『叄』 國際貿易的貨物所有權轉移問題請教
提單才是王道!
合同靠邊站,他說是port of loading就是port of loading啦?
當偶們跟他一樣無知啊?
海運提單是物權憑證不假,但空運不是,注意區分
『肆』 請問提單在誰手上誰就有貨權啊!
一、海運提單與貨權 連同提單、裝箱單與貨主箱號明細表,寄交在台之「翔華企業」,並在澳門證人曾文培在原審證稱「我在翔華公司公司所擔任的職務是在世安貨櫃場拆櫃,,在這些工作環節中,以貨、證催證、審證和改證所謂四排就是指以買賣合同為對象,根據履行經海關查驗有關單據,證件和貨物,並在提單上簽章,空調行業進入後成本規模時代〔下遊行業〕各市場五個交易鋁錠價表〔下遊行業〕廣東鋁價出現下跌跡象,處處有青蒿,家家有貨賣的局面。受利益的驅動,一些廠家有在國際青蒿葯物被告廣州遠洋運輸公司賠償原告中國人民保險公司。
二、現在我手上有貨想出口但我沒有出口權請問我如何做 你們談到的這些問題沒多大關系.而風險不是在於提單SHIPPER寫誰.貨代單和海洋提單都是具有貨權.就是說如果說中間商讓你出的是他們的SHIPPER.而出貨代提單.提單SHIPPER出你們的話.中間商搞的貨代出貨代單.在它公司沒有具備無船承運人資格的情況下.就有可能會出現無單放貨的情況.這就非常危險了.為什麼呢?因為貨代單貨代目的港已經應了中間商提走了貨.而你發貨商拿這提單卻無用了.為了避免這種風險:一:出海洋船公司提單!二:如出貨代單便宜,考察好公司實力.與驗證該公司無船承運人資格.。
三、求海運進出口操作流程 有專業的進出口代理公司,找他們就行,手續他們可以幫你辦理,在阿里巴巴輸入進出口代理就可以找到很多這樣的公司比較省力的辦法就是找個信譽較好的進出口公司,,按行業習慣,全套提單一般是三正三副寄給客戶的必須是正本,提單有,提單是LC條款中僅次於發票的中心單據。議付的時候需要用到。客人開出L、C前,提單是物權憑證。當然有作用了啊。提單在誰手上誰有貨權。你還有30%需要交單,你所說的中間商是你的貨代的國外代理吧?做的套單吧?其實貨權還是在我們。
『伍』 CIF術語下 貨物所有權的轉移
理解基本正確——海運情況下的貨權轉移,是以提單的轉移而轉移,即在海運提單的專收貨人為屬TO ORDER 或者TO ORDER OF SHIPPER這種指示提單,在發貨人沒有將該正本提單移交之前,貨權在發貨人手中,只有當發貨人將背書後的正本提單移交給收貨人後,貨權方才轉移。所以,上述海運提單的貨權轉移,以正本提單的移交完成轉移,而與CIF等貿易術語無關——即貨權的轉移是以正本提單轉移而轉移,與貿易術語無關。
『陸』 國際貿易中,誰擁有海運提單誰就擁有貨物所有權嗎貨代簽發的提單又用什麼用
海運提單按照簽發人來說有承運人提單和代理提單。
區別在於:承運人簽發的提單可以直接到目的港換取提貨單,而代理簽發的提單一般適用於FOB指定貨物,或者其他方便結匯時出具的小單,這種提單需要在目的港換得承運人提單之後再換取提貨單,一般收貨人只有在目的港向有關的代理支付了海運費之後才可以換取承運人提單。
另一種情況是為了順利結匯簽發的代理提單只是為了表面滿足信用證條款的要求順利結匯,而憑承運人簽發的提單去換單提貨。
『柒』 關於合同中的物權和所有權
您好。你的理解是錯誤的。
1、物權包含所有權。所有權是對物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
2、買賣時,雙方協商一致後合同生效,這時產生的只是合同債權,也就是說,一方負有交付貨物的義務,另一方負有交付金錢的義務。在合同簽訂當時,並不能發生物權變動的法律效力,需要完成貨物的交付後,物權(即所有權)才發生變動。
3、動產抵押只適用於價值較大的,如車輛等。像衣服這種價值較低的動產,是不能抵押的,可以質押。即使辦理了抵押,所有權也不發生變動,抵押權人只取得抵押權,而不是所有權。
物權、所有權、債權是民法的核心,需要綜合起來理解。你學完後,就能理解了。
『捌』 可以用通俗的語言解釋下為何海運提單是物權憑證嗎
所謂「海運抄提單是物權憑證」通常是襲指「正本海運提單」,換句話說就是只有「正本海運提單」才是貨權憑證,而副本海運提單則不是貨權憑證。
至於為什麼,這是因為正本海運提單不僅承運人簽發給發貨人的收貨憑證,還因為該提單上有完整海洋運輸的合同條款,也就是海運提單還是承運人與發貨人之間的正本海運合同。收貨人可以憑正本海運提單於目的港向承運人主張該提單項下所的承運的貨物。且該正本海運提單可以通過背書轉讓或抵押。所以說,正本海運提單是貨權憑證。
『玖』 誰能給說明一下外貿提單中的 物權憑證
對於合法取得提單的持有人,提單具有物權憑證的功能。提單的合法持有人有權在目的港以提單相交換來提取貨物,而承運人只要出於善意,憑提單發貨,即使持有人不是真正貨主,承運人也無責任。而且,除非在提單中指明,提單可以不經承運人的同意而轉讓給第三者,提單的轉移就意味著物權的轉移,連續背書可以連續轉讓。提單的合法受讓人或提單持有人就是提單上所記載貨物的合法持有人。提單所代表的物權可以隨提單的轉移而轉移,提單中所規定的權利和義務也隨著提單的轉移而轉移。即使貨物在運輸過程中遭受損壞或滅失,也因貨物的風險已隨提單的轉移而由賣方轉移給買方,只能由買方向承運人提出賠償要求。
『拾』 出口時提單是物權與所有權的象徵,對嗎
物權憑證,貨物所有權的憑證。船公司只是承運人,負責一段距離的運輸。
只要內提單在容出口人手裡,不管貨物是在海上還是到了目的港,貨物的所有權仍然屬於出口人。
所以海運提單是是物權與所有權的象徵,而空運提單卻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