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中國物權知乎

中國物權知乎

發布時間:2021-08-25 09:58:49

❶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屬於民商法么

物權是因物的歸屬和利用產生的民事關系,因此物權法歸屬於我國法律體系中的民商法律部門。
根據我國2011年發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白皮書,其中明確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包括憲法及憲法相關法、民商法、經濟法、刑法、行政法、社會法、訴訟與非訴訟程序法等七個部分構成,包括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三個層次。

❷ 《中國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是什麼時候開始施行的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3月16日通過,現予公布,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❸ 中國關於物權法的法律,就用一個字來概擴在適合不過,亂!

我認來為你所說的這句話源非常的片面,非常的偏激,任何一個國家,任何一個時期的法律法規,他都是在不斷完善的過程之中的,沒有哪一部法律法規,他永恆的,一成不變的。你去認認真真的了解閱讀一下中國有關物權方面的法律知識吧!

❹ 物權法為什麼對中國老百姓無用

應正確認識物權法的作用。首先,物權法的作用是定分止爭。定分,即明確劃分各種權利的界限;明確公權和私權的界限;止爭,即規則完善、權利界限清晰,便於權利人行使權利,減少紛爭;發生權利沖突、紛爭時,便於人民法院依法裁判、消除紛爭,制裁違法行為人。其次,物權法不是保護法。物權法有利於保護合法的公私財產,但物權法不具有保護公私財產的職能(物權法屬於財產歸屬關系法,不是財產保護法);保護公私財產,是刑法(侵犯財產罪)、侵權法(侵犯財產的侵權責任)的職能。再次,誰的財產誰保護,是財產保護的基本原則。物權法規則完善、界限清晰,有利於公私財產的權利人正確行使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使自己的財產保值增值;遭受侵害時及時訴請人民法院予以救濟。無論公私財產,其權利人管理不善,導致流失、損失,都與物權法無關。最後,制定物權法的重大意義在於普及物權觀念。明確規定物權是具有排他性的權利,明確劃分公權和私權的界限,凡物權范圍之內是私人活動的空間,物權范圍之外是公權力活動的空間,可以約束、限制公權力的濫用。
偶爾的不合理不足為怪,仍然可以繼續伸張正義主張,知道維護合法權益不受侵犯。
我們不積極維護法律、不相信法律,那法律才是真正不起作用。ok !!

❺ 為什麼物權法是中國目前法制體系中很好的一部法律

這是因為:
1、物權的保護與人人都有關系,特別與富有的人有關,它促使他們想保護已有的財產,也促使窮人想擁有更多的財產。更多的人關注,立法過程也就較為開明。
2、物權的保護在世界上的歷史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了,此領域的立法相當成熟。中國的立法與自己比是個重大進步,但其實大部分無非借鑒了世界物權立法文明的既有成果,並不需要太多的創新,更多的是破除思想上的障礙而已。需要挖空心思去寫的的無非是所謂的中國特色的物權制度,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而這些也是中國幾十年經驗的總結,可以說是原來散布各處立法的綜合編寫。
3、物權法的頒布與實施只是第一步,物權保護的路還長

❻ 中國<<物權法>>什麼時候正式實行

《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是為了維護國家基本經濟制度,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明確物的歸屬,發揮物的效用,保護權利人的物權,根據憲法,制定的法規。由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於2007年(丁亥年)3月16日通過,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
物權法的性質是私法:私法性質是基於民法的性質產生的;物權法所調整的基本內容仍是民事主體之間發生的民事法律關系。

❼ 物權法只對中國人有效嗎

可以對外國人有效,比如外國人在我國買房子時因為房屋買賣糾紛到我國法院起訴,可以適用我國物權法。又如中國人到國外租房子,產生糾紛,外國籍房東跑到中國法院起訴要求支付租金,可能適用外國法律也可能適用中國的物權法。再如,中國人用自己的轎車為外國人的借款作抵押擔保,外國人在外國法院起訴要求還款,關於抵押問題,外國法院也是可能適用中國的物權法的。「國際私法」又稱為「法律適用法」,就是關於涉外的民事糾紛,應當適用哪一國法律的規定的法律,每一個國家都有制定一些「法律適用法」。我國有一部專門的《涉外民事關系法律適用法》。

❽ 全中國物權法著作誰寫的最好(大陸)

作者: 梁慧星 陳華彬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ISBN:9787503674228
頁碼:420 pages
版次:2007年6月第4版

本書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之一。作者不僅是學界權威,更是中國物權法立法進程的引領者,全程參與我國物權法的制定過程。本次新版充分汲取了我國《物權法》的新成果,詳釋了《物權法》確立的新制度,並對《物權法》作出了獨到的評析;同時,結合大陸法系新近物權法的理論研究動向及我國物權法司法實踐,對物權法的內容作了全景式的闡述。
本書因襲現行法的體例,新增了編的設置,全書共五編二十四章。本書概念明晰,語言精練,理論深度把握得當,既考慮到本科教學的系統性要求,又兼顧了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物權法的參考需求。

--------------------------------------------------------------------------------
作者簡介
梁慧星,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1944年1月出生,四川青神人。1966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1981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民法碩士學位。1985年至1988年擔任《法學研究》雜志副主編;1988年晉升研究員,擔任民法室主任;1990年國家人事部授予「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稱號。現任《法學研究》雜志主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授。主要著作包括:《民法》、《中國民法經濟法諸問題研究》、《物權法》、《中國物權法研究》、《民商****叢》等。
陳華彬,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法學博士。1967年11月出生,四川仁壽人,1991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獲民法碩士學位,1994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獲民法博士學位。1996年1月至1998年7月,日本東海大學、東京大學、日本學術振興會、日本國際交流基金訪問學者。主要著作包括:《現代建築物區分所有權制度研究》、《物權法原理》、《物權法研究》、《物權法》、《中國民法典草案附理由》等。

--------------------------------------------------------------------------------
目錄
本書是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之一。作者不僅是學界權威,更是中國物權法立法進程的引領者,全程參與我國物權法的制定過程。本次新版充分汲取了我國《物權法》的新成果,詳釋了《物權法》確立的新制度,並對《物權法》作出了獨到的評析;同時,結合大陸法系新近物權法的理論研究動向及我國物權法司法實踐,對物權法的內容作了全景式的闡述。
本書因襲現行法的體例,新增了編的設置,全書共五編二十四章。本書概念明晰,語言精練,理論深度把握得當,既考慮到本科教學的系統性要求,又兼顧了進一步學習和研究物權法的參考需求。

--------------------------------------------------------------------------------

❾ 請問中國物權法與澳洲物權法的區別。謝謝!

的確有點難,層次比較高

❿ 中國物權法的發展

物權法是規范民事財產關系的基本法律,在法律體系中起基礎作用,是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中國政法大學校長徐顯明代表說。
徐顯明代表認為,制定物權法意義重大。首先,是完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需要;第二,體現了國家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要求;第三,是實現憲法原則的需要;第四,是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物質財產利益的需要;第五,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需要。
「對國家、集體和私人的物權實行平等保護,是物權法草案的一大亮點。物權法草案堅持了民法的基本原則,即平等原則,包括主體地位平等和保護平等。」徐顯明說,只有主體平等,市場經濟才能運行。當然,平等保護並非指國有財產、集體財產和個人財產在國家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平等。
來自中華全國總工會界的全國政協委員葛文耀說,制定物權法對於堅持我國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保護國有、集體和公民的私有財產,具有重要作用,應該盡快出台。
全國政協委員顧心懌認為,物權是財產所有權,制定一部保護國家、集體、個人財產權的重要法律,是廣大人民群眾的願望,必將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擁護。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法律委員會委員沈春耀代表說,物權是生產生活得以正常進行的前提和基礎。要解決這一問題就要有健全的物權法律制度。物權法強調保護各種物權,但物權能夠得到法律保障的前提是它必須是合法的。
沈春耀代表說,物權法不是專門針對國有財產而制定的法律,但是物權法對於保護國有財產具有重要作用。物權法是一部專門的法律,它解決基本的法律問題,以此為基礎還需要許多專門的特別規定,物權法還需與各項專門的、具體的法律法規結合起來運用。
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委員楊興富代表說,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國有、集體、私有三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這就非常需要一種法來規范這三種所有制的財產。在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中,物權法是起支架作用的一部法律。
蔣樹聲代表說,物權法草案明確「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規定對土地實行徵收或者徵用,並給予補償。」這就意味著國家將堅決控制不是為了公共利益需要的土地徵用,這一條對於保護耕地意義重大。當然,在實踐中還要界定好「公共利益」的內涵,應由國務院出台相關的實施細則加以明確。
「物權法為了更好地保護被徵收人的合法權益,明確規定了對於被徵收人的充分補償。」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院長王利明代表說,「其中包括徵收集體所有的土地的補償,徵收單位、個人住宅及其他不動產的補償等。」他說,要解決好在徵收徵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僅靠一部物權法是不夠的,還需要進一步修訂《土地管理法》《農村土地承包法》等配套法律,以貫徹落實好物權法有關保護公民財產權益的規定。

閱讀全文

與中國物權知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