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作為律師銷售應該怎樣尋找案源。
找案源難?推廣成本高?聽訟法律咨詢海量案源免費推,全國律師0成本入駐!
Ⅱ 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發布!
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發布!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 4月26日,2018中國網路版權保護大會在京召開。會上,國家版權局聯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發布2017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段玉萍發布案件。2017年,按照國務院關於開展打擊侵犯知識產權和制售假冒偽劣商品工作和全國掃黃打非工作總體部署,各地區版權執法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大版權執法監管力度,查處了一批侵權盜版大要案件。為集中展示版權執法相關部門查處侵權盜版案件的工作成果,充分發揮典型案例的示範引導作用,國家版權局聯合全國掃黃打非工作小組辦公室選定了2017年度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涵蓋侵犯網路文學、影視、音樂、游戲作品著作權案件,通過網路平台制售盜版製品案件,以及傳統制售盜版圖書案等案件類型。2017年度全國打擊侵權盜版十大案件1.北京優閱盈創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2017年4月,根據愛思唯爾等5家境外權利人投訴線索,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北京優閱盈創科技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通過其運營的優閱外文數字圖書館系統向大學圖書館提供侵權文字作品3萬篇,違法經營額17.76萬元。2017年6月,北京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沒收違法所得,罰款40萬元的行政處罰。點評:版權行政執法部門從嚴查處該案,維護了權利人的合法權益,規范了數字圖書館版權秩序,彰顯了我國政府嚴厲打擊侵權盜版、保護中外著作權人合法權益、依法嚴格版權保護的鮮明態度和堅定立場。2.上海智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2016年12月,根據國家版權局移轉案件線索,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上海智器投資咨詢有限公司侵犯文字作品著作權案進行調查。經查,自2014年11月起,該公司未經權利人許可,將45篇證券研究報告上傳到其租用的伺服器,通過其運營的匯智贏家網網站和匯智贏家APP向公眾提供,並收取費用,涉案金額累計28萬余元。2017年3月1日,上海市文化市場行政執法總隊對其作出罰款10萬元的行政處罰。點評:該案是國內首起侵犯金融資訊類文字作品著作權的行政處罰案件。該案件的查處在行業內取得較大反響,多家同類網站主動停止類似侵權活動,保護了金融資訊類作品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取得了積極的社會效果。
Ⅲ 如何看待國家版權局約談音樂服務商叫停音樂獨家版權
您好,據《人民日報》報道,近日國家版權局約談境內外音樂公司及國內幾大網路音樂服務商,核心內容是要求網路音樂全面授權。這無疑給正在如火如荼搶奪獨家版權的各大網路音樂商澆了一盆冷水。國家版權局管理司副司長段玉萍表示,此舉是為了更好保護現有良好的音樂版權秩序,同時遏制不正常競爭。
從2015年國家版權局開展網路音樂專項整治,結束了網路音樂盜版亂象,使混亂的網路音樂市場變得有序、正規。但是也導致了另外一個極端——各網路音樂服務商紛紛開始「獨家版權」的爭奪,出現惡性競價。常常一家唱片公司會有三四家網路音樂商與其商談獨家版權代理。
今年年後,騰訊音樂一舉拿下環球音樂、華納音樂、索尼音樂「三大」獨家版權,使原本三四千萬美元的版權費用,在最高時被竟抬高到了四億美元。資金雄厚的大平台迅速瓜分市場資源,騰訊的版權曲庫佔到了中國總曲庫的90%,其中有獨家權利的版權佔到了總版權曲庫的80%,而實力相對較弱的平台則被淘汰出局,或者並入大平台。
網路音樂與太和音樂合並,酷狗和酷我從競爭對手變成隊友,後又並入QQ音樂,這導致用戶需要下載幾個不同的APP才能聽到自己想聽的音樂。拿到版權的巨頭對網路音樂市場有了更多的控制權,「一家獨大」的情況下,整個音樂產業鏈也就失去了創作活力。段玉萍還表示,這種情況會導致盜版的反彈,破壞來之不易的網路音樂版權良好秩序。
此次約談對大的網路音樂平台是不利的,重金買下的版權優勢不復存在,但對於用戶和音樂行業的健康發展有著積極的影響。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Ⅳ 酷狗音樂,下新歌為什麼要錢了
因為2015年7月31日,國家版權局發布了《關於責令網路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該通知要求,2015年7月31日前,各網路音樂服務商必須將未經授權傳播的音樂作品全部下線。而對於在2015年7月31日以後仍繼續傳播未經授權音樂作品的網路音樂服務商,國家版權局將依法從嚴查處。這意味著不久後,網上聽音樂、下載音樂或將要面臨收費,免費音樂時代或將不再出現。
音樂作品的創作者對其創作的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主要包括:音樂作品的表演權、復制權、廣播權、網路傳輸權等財產權利和署名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等精神權利。
著作權保護時間:
著作權法規定的音樂著作權的保護期指的是音樂作品的詞曲作者、改編、翻譯等創作者對其創作的音樂作品享有專有權的保護期限。
保護期限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過了保護期的音樂作品可以免費使用,但作者的署名權、保護作品的完整權、修改權等人身權永遠受保護。
(4)版權局段玉萍擴展閱讀:
1.近年來,傳統唱片公司的市場逐漸走向低迷。相形之下,網路音樂卻逐步佔領市場。據《2014中國網路音樂市場年度報告》的一項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網路音樂市場總體規模達到75.5億元,網路音樂用戶數占網民總數的比例高達73.7%。而隨著網路音樂市場的不斷發展與壯大,版權問題也愈演愈烈。
2.根據《2014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顯示,2013年中國音樂產業市場總規模達2716.56億元,但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的版權收益卻只有1.12億元,可見我國音樂市場版權問題的嚴重程度。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段玉萍曾表示,當前網路音樂傳播的秩序比較混亂,侵權盜版現象也比較普遍。
Ⅳ 網路音樂新平台機會來了嗎
網路音樂避免獨家版權影響:結束割據混戰,新平台機會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避免獨家版權或獨家許可的要求出台後,對有志於進入該領域的新平台來說是重大利好。
以網易雲音樂為例,其與其他平台因轉授權產生的糾紛,將會加速解決,它可以選擇與其他平台達成轉授權合作,也可以根據需要與上游版權方達成直接許可合作。
而對於擬進入該領域的其他平台來說,此前網路音樂平台建立的不適當行業壁壘被破除了,一方面,未來它們在源頭音樂版權方直接獲得的許可的機會將增多,另一方面,基於自身已獲得的音樂版權,與其他音樂平台達成交叉許可或獲得轉授權也將變得更加容易。
簡單說,網路音樂服務市場將受益於「避免獨家授權」迎來更多平台參與的「百花齊鳴」時代。
當然,預防或避免行業惡性競爭或不正當競爭是沒問題的,但是,干預的方式、時機及手段,也需要精準拿捏,避免因干預過當損害了上游版權人的合法權益。
獨家經營肯定會有很多的弊端,現在這樣好了。
Ⅵ 如何正確看待音樂獨家版權
在中國音樂正版化進程中,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指導,數字音樂平台青睞獨家購買版權內容形成版權庫,再通過分銷的方式將內容轉授權給第三方平台,即「獨家版權+轉授權」的中國轉授權模式。
10月26日,《人民日報》刊發國家版權局版權管理司副司長段玉萍接受采訪的內容「音樂版權不應搞獨家授權」引起熱議。
國家版權局提出網路音樂作品應全面授權、避免采購獨家版權,是為了中國網路音樂產業的健康發展,著眼於這一點,我們必須正確地看待「獨家」。
如何看待「獨家版權+轉授權」的中國版權模式?
與歐美音樂市場成熟的行業環境不同,中國音樂行業長期處於不完善不健全的版權環境下,比如監管缺位、用戶版權意識不強,意味著中國難以像歐美那樣採取全平台授權方式,實際上,幾年前中國音樂市場某種程度上正處在這種方式下,然而尷尬的是,「每個平台所有的歌都能聽,但很多卻是無授權的盜版音樂」。
因此,在中國音樂正版化進程中,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指導,數字音樂平台青睞獨家購買版權內容形成版權庫,再通過分銷的方式將內容轉授權給第三方平台,即「獨家版權+轉授權」的中國轉授權模式。
一方面,獨家版權模式,解決了音樂權利人授權和收取版權費用渠道分散的問題,通過授權一家信譽較好、市場影響力較大的平台獨家使用、進而通過該平台的分銷渠道來擴大市場,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也有助於提高權利人獲得版權費用的可能性,授權主體唯一讓其維權更加容易也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
另一方面,良性的競爭能夠促進音樂市場的有序發展,獨家版權+轉授權模式使各音樂平台自身競爭力不斷提高,優質資源得到合理分配,用戶得到高品質的音樂享受,付費習慣慢慢養成,音樂人也有了如今的價值體現。
在中國數字音樂行業,如今轉授權已經是行業常態,獲得優質音樂作品獨家授權的平台,往往都會考慮通過合理價格向其他平台開放授權,而不是只會緊緊攥在自己手中,也沒有任何一家版權公司希望自己辛苦打造的音樂內容封閉在某單一平台中,分享、傳播才是最好的結果。自從2015年QQ音樂與網易雲音樂達成版權轉授之後,已經有多起行業轉授案例,比如今年初滾石唱片的版權也轉授給了網路音樂、以及9月份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的相互轉授權。另外,雖然沒有新聞,但網易雲音樂、太合音樂的獨家音樂內容也都有轉授。
在阿里應用分發平台的調查中,96.7%的用戶會因為尊重音樂版權而願意付費下載版權音樂。國內音樂市場逐漸形成良性發展趨勢,音樂付費時代已經來臨。在「獨家版權+轉授權」模式的推動下,開啟了中國音樂版權開放共享的新時代。
Ⅶ 網易雲音樂下架全部周傑倫單曲
如果是既是周傑倫歌迷又是網易雲音樂用戶,今天可能會是相當痛苦的一天,3月31日晚接近零點,網易雲音樂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消息稱:「在我們明確希望購買版權未果後,由於版權方的突發要求,我們不得不很快下架涉及周傑倫等藝人的傑威爾版權公司歌曲。為了盡可能減少您收聽相關歌曲的影響,現在強烈建議您立刻購買下列歌曲,您將終身可以收聽使用。」不過目前這一條官方微博已經被刪除。
三月份阿里音樂與網易雲音樂達成版權互授合作
同時上個月月初,剛剛從蝦米音樂手中接過華研國際音樂版權的網易雲音樂,隨後也與阿里音樂達成音樂版權互相轉授權的合作。同時,網易雲音樂將天娛、愛貝克思(avex)、豐華、華研國際等四家音樂版權轉授給阿里音樂,阿里音樂將滾石、S.M。、BMG等三家音樂版權轉授給網易雲音樂。
至此如今國內三大在線音樂平台都已經達成了版權方面的合作。不過99%這一數字乍一看非常驚人,但在日常使用中,還是會發現各方都還是會小心與提防。比如版權歸屬於網易雲音樂的華研音樂旗下歌手林宥嘉、田馥甄、SHE等人的歌曲現在依舊無法在騰訊音樂上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