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學的保護近期收到知識產權行業的高度關注,網路侵權嚴重,那2019網路著作權侵權如何打擊盜版?接下來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關於這方面的知識,歡迎大家閱讀!2019網路著作權侵權如何打擊盜版近年來,隨著互聯網和移動通訊技術的飛速發展,各類版權作品開始轉向更為廣闊的網路平台,得到更為快速、廣泛的傳播,並催生了新興的數字創意產業蓬勃發展。但是,相關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也日益突出。日漸猖獗的網路侵權盜版不僅損害了作者的權益及網路平台的直接利益,也給整個數字文化創意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害。《中國網路文學版權保護白皮書》顯示,2014年全年,盜版網路文學如果全部按照正版計價,PC端付費閱讀收入損失將達到43.2億元,移動端付費閱讀收入損失達34.5億元,合計77.7億元。此外,文化創意產業還損失21.8億元的衍生產品產值。IP在知識產權領域使用方法或者本身含義不太一樣,它更像是一個負載有知識產權的成果。一個大IP,這個IP怎麼去開發時,說的是作品成果本身。為什麼著作權侵權賠償不足,是因為在侵權責任承擔過程中需要證明因果關系,要證明盜版導致的損失,這恰恰在網路當中最難證明。據了解,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盜版侵權模式變得更加復雜及隱蔽。目前網路文學領域主要的侵權模式包括:網路站點侵權模式、文檔分享平台侵權模式、雲儲存侵權模式、應用軟體(APP)侵權模式等幾大類。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韜奮基金會理事長聶震寧與其他32位政協委員聯名提案,呼籲加強網路版權保護,引起社會廣泛關注。該提案就打擊網路侵權盜版行為,規范網路版權秩序的具體建議。關於維權這個事,作者本身這方面能做的很有限,即使很想維護自己的權益,但很難,主要是找不到維權的對象、缺乏維權的渠道、維權跟付出不成對比。這一系列的問題使得在網路文學領域,低廉的侵權成本與高昂的維權成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完整的盜版產業經濟鏈條也給予盜版行為以巨大的經濟扶持。當前,網路著作權領域侵權認定的原則之一便是伺服器原則。根據今天互聯網傳播的事實情況需要做一個調整,只有這樣,才能使平台方把作家的作品更好地集合在一起做商業化,將其權利切實地保護起來。網路侵權盜版危害,最關鍵的是破壞了網路的版權秩序,破壞了幾十年正在逐漸建立起來的版權生態,損害了公共利益,很多情況下網路侵權盜版案件都可以去適用行政處罰。如何打擊網路盜版:總結過去的經驗,應對互聯網侵權盜版,可以將防禦性策略和進攻性策略相結合。對於出版社來講,在防禦性策略上,首先要控制數字授權,尤其是對小、微、新公司的授權;其次要嚴格控制載有圖書內容的電子文檔流通和使用范圍,電子文件必須可以追根溯源,責任落實到人,不可外泄;再次,給數據加密,加大破解難度也很重要;最後,如果可能的話,電子書尤其是文學類電子書,能連載的就連載,避免一次性發布或提供下載。而進攻性策略,則主要針對侵權行為人,建議出版社要善於藉助第三方機構、消費者等社會力量,反擊分散性的、小型的侵權人。例如京版十五社反盜版聯盟里的出版社,都可以提供對於盜版書的鑒定,支持消費者投訴。借鑒阿里知識產權投訴的程序,建議出版社發現淘寶、天貓有銷售盜版圖書的情況時,應及時投訴,這樣有助於快速遏制盜版圖書的銷售。為了提高通過率,投訴時要注意言簡意賅,一次不要提交太多。
『貳』 網路作品的版權問題及侵權原因是什麼
網路上的著作權侵權,依據侵權行為的不同可劃分為兩大類:
1、一般行為侵權
這是目前主流的劃分方式,又分為三種類型:
(1)上載:
上載有兩種形式:
一是將傳統作品數字化後上載到網上;
二是將本身就是數字化形式的作品直接上載到網上。
(2)轉載;
這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將其網路作品在網路上轉載,其實是網路間的復制、傳輸。
(3)下載:
它是指未經著作權人許可,擅自將發表在網上的作品下載並發表在報刊上,或儲存在存儲器上,或列印在紙介質上。
2、特殊行為侵權
上載、轉載、下載過程中的侵權行為在網路環境下是屢見不鮮的,而且也已經被法律確定為是侵犯著作權的,本文認為有必要研究與討論一下超文本鏈接這一特殊行為在什麼情況下侵犯網路著作權。
二、網路著作權的侵權責任
1、網路著作權侵權的歸責原則
在歸責原則這一方面,最大的問題在於應當使用過錯原則還是嚴格責任原則。
目前關於網路著作權侵權的歸責原則,學者們有幾種不同意見:
(1)主張適用過錯責任原則,以行為人的過錯作為歸責的根據和最終要件。
(2)主張適用無過錯責任原則,即不論行為人主觀是否有過錯,只要其行為與損害後果間存在因果關系,就應承擔民事責任。
(3)主張適用過錯推定原則,即為了保護受害人的合法權益,法律規定行為人只有舉證證明自己沒有過錯的情況下才可以不承擔責任。
2、網路內容提供者的侵權責任
網路內容提供者,是指選擇某類信息並上載到互聯網上供用戶訪問的一類主體。如果其選擇並上網發布的信息有違法或侵權的內容,就有可能為此承擔侵權責任。
第一,網路內容提供者,在明知網路用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版權行為時,應與該網路用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其歸責原則是過錯責任原則。
第二,網路內容提供者,在明知網路用戶通過網路實施侵犯他人版權行為,但經版權人提出確有證據的警告,卻仍不採取移除侵權內容等措施以消除侵權後果時,應與該用戶承擔共同侵權責任。這時,網路內容提供者在主觀上由不知轉向明知,因而適用的仍然是過錯責任原則。
3、網路服務提供者的侵權責任
網路服務提供者,是指為各類開放性網路(主要指互聯網)提供信息傳播中介服務的一類主體。
其一,所述「發現」未說明是「初次發現地」還是「能夠發現的地方」,根據此條規定,著作權人可以到國內的任何一個地方來起訴侵權者;
其二,此規定的使用情形與現行民訴法相沖突,現行民訴法要求訴的前提是有明確的被告。
『叄』 請教一個關於盜版版權的問題
會涉及版權。
你的問題實質上是指版權保護期限的問題。
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其他問題,網路、谷歌搜索【五洲商務網】聯系我們。
『肆』 請問目前國內互聯網上各種各樣的試卷下載類網站是否構成著作權的侵權
首先:如果網站與學校簽署的有允許下載的協議,就不構成侵權;其次,如果教回師出卷是基於勞務,也就是勞答務作品,一般著作權人是學校,那麼,學校也不構成侵權;再次,老師抄別人的試卷,是為了教育,實現教學,屬於合理使用的范疇,不應以侵權論,最後,如果能夠拿出作品原件,或者有證人,是可以證明自己的著作權的。
『伍』 法律對盜版的處罰
法律對盜版的處罰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
第五章 法律責任
第四十五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
(一)未經著作權人許可,發表其作品的;
(二)未經合作作者許可,將與他人合作創作的作品當作自己單獨創作的作品發表的;
(三)沒有參加創作,為謀取個人名利,在他人作品上署名的;
(四)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
(五)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
(六)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
(七)未經表演者許可,從現場直播其表演的;
(八)其他侵犯著作權以及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的行為。
第四十六條 有下列侵權行為的,應當根據情況,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並可以由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給予沒收非法所得、罰款等行政處罰:
(一)剽竊、抄襲他人作品的;
(二)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營利為目的,復制發行其作品的;
(三)出版他人享有專有出版權的圖書的;
(四)未經表演者許可,對其表演製作錄音錄像出版的;
(五)未經錄音錄像製作者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錄音錄像的;
(六)未經廣播電台、電視台許可,復制發行其製作的廣播、電視節目的;
(七)製作、出售假冒他人署名的美術作品的。
第四十七條 當事人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條件的,應當依照民法通則有關規定承擔民事責任。
第四十八條 著作權侵權糾紛可以調解,調解不成或者調解達成協議後一方反悔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訴。當事人不願調解的,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四十九條 著作權合同糾紛可以調解,也可以依據合同中的仲裁條款或者事後達成的書面仲裁協議,向著作權仲裁機構申請仲裁。
對於仲裁裁決,當事人應當履行。當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決的,另一方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受申請的人民法院發現仲裁裁決違法的,有權不予執行。人民法院不予執行的,當事人可以就合同糾紛向人民法院起訴。
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訂立仲裁條款,事後又沒有書面仲裁協議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第五十條 當事人對行政處罰不服的,可以在收到行政處罰決定書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執行。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
第一百一十七條 侵佔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返還財產,不能返還財產的,應當折價賠償。
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
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損失的,侵害人並應當賠償損失。
第一百一十八條 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專利權、商標專用權、發現權、發明權和其他科技成果權受到剽竊、篡改、假冒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
第一百二十條 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並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法人的名稱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適用前款規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四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進行科學研究、文學藝術創作和其他文化活動的自由。國家對於從事教育、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和其他文化事業的公民的有益於人民的創造性工作,給以鼓勵和幫助。
『陸』 試題版權問題!急!!! 回答好的加分!!!!!!
按你說的是有償徵集,就應該不是侵犯版權,但是有償採取的那種方式是很重要的,回如果只是你給他錢,他答給了你一份其他人出的一份卷子,那就不行了,我見你去威客網站去發任務,那樣可以避免版權糾紛,因為威客網有償徵集任務,任務結束後,就代表了版權轉移到了你這里,私自交易沒有法律支持的,即使在威客網站這種可以交易版權的地方,如果其他人給你的不是原創試卷,也是要侵權的,
我推薦一下方式 去威客網徵集原創試卷
『柒』 社會話題關於網路版權問題
並不是所有網路「共享」下載的內容都是真正共享的。要看下載的是什麼內容了,如果下載的內容本身是共享的或是過了保護期(著作權人死後50年)的那就沒事;如果下載的內容本身是盜版的,只要你有傳播(包括製作成光碟和朋友之間交流,不管收不收錢)都是盜版的;如果下載的內容是合法的正版的(比如從官方網站下載)那就要得到授權許可。主要依據:《著作權法》。特別地,計算機軟體的保護首先適用於《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條文規定,若是在條例中沒規定的才根據《著作權法》的條文和規定執行。
著作權客體:
(一) 文字作品;(二) 口述作品; (三) 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四) 美術、建築作品;(五) 攝影作品;(六)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 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 計算機軟體; (九) 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著作權法》規定了著作權歸屬的法定原則。該法第10條規定了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等的著作權人各項權利內容。
當第三方需要使用時,需要得到著作權人的使用許可,雙方應簽訂相應的合同。但《著作權法》第二十二條規定:在下列情況下使用作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向其支付報酬,但應當指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稱,並且不得侵犯著作權人依照本法享有的其它權利:
(一)為個人學習、研究或者欣賞,使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二)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三)為報道時事新聞,在報紙、期刊、廣播、電視節目或者新聞紀錄影片中引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四)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其他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已經發表的社論、評論員文章
(五)報紙、期刊、廣播電台、電視台刊登或者播放在公眾集會上發表的講話,但作者聲明不許刊登、播放的除外;
(六)為學校課堂教學或者科學研究,翻譯或者少量復制已經發表的作品,供教學或者科研人員使用,但不得出版發行
(七)國家機關為執行公務使用已經發表的作品
(八)圖書館、檔案館、紀念館、博物館、美術館等為陳列或者保存版本的需要,復制本館收藏的作品;
(九)免費表演已經發表的作品
(十)對設置或者陳列在室外公共場所的藝術作品進行臨摹、繪畫、攝影、錄像
(十一)將已經發表的漢族文字作品翻譯成少數民族文字在國內出版發行
(十二)將已經發表的作品改成盲文出版。
以上規定適用於對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的權利的限制。
第二十三條 使用他人作品應當同著作權人訂立合同或者取得許可,本法規定可以不經許可的除外。
第二十五條 合同中著作權人未明確許可的權利,未經著作權人許可,另一方當事人不得行使。
第二十八條 出版者、表演者、錄音錄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等依照本法取得他人的著作權使用權的,不得侵犯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和獲得報酬權。
第三十七條 錄音製作者使用他人未發表的作品製作錄音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使用他人已發表的作品製作錄音製品,可以不經著作權人許可,但應當按照規定支付報酬;著作權人聲明不許使用的不得使用。
錄像製作者使用他人作品製作錄像製品,應當取得著作權人的許可,並支付報酬
錄音錄像製作者使用改編、翻譯、注釋、整理已有作品而產生的作品,應當向改編、翻譯、注釋、整理作品的著作權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權人支付報酬。
第三十八條 錄音錄像製作者製作錄音錄像製品,應當同表演者訂立合同,並支付報酬。
第三十九條 錄音錄像製作者對其製作的錄音錄像製品,享有許可他人復制發行並獲得報酬的權利。該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該製品首次出版後第五十年的十二月三十一日
被許可復制發行的錄音錄像製作者還應當按照規定向著作權人和表演者支付報酬。
但以上這些內容裡面有很多模糊地帶,不好認定。不過因為下載製作成光碟和朋友交流而被告的好像很少聽到,畢竟我國現在還沒有打擊的這么嚴。建議最好咨詢律師。祝你好運!!
『捌』 中國高考的試卷有版權嗎 是表明出處就可以無償使用了嗎
高考試卷啟用前是絕密的,一旦啟用也就是高考用過之後,就成了大眾的內了,網上都可以下載的。而我們容有時候下載下來的,上面標了某個學校或者機構的名字,那是因為學校或者機構在上傳時候付出了勞動,但是不表示版權就是他們的。
一般情況下,網上下載來的都是無償使用的。
『玖』 關於試題是否侵權的問題,謝謝!
單從一兩道試題很難說有沒有侵權問題。
主要看你編寫的試卷和已有試卷是否構成實質相似,如果構成,應屬於剽竊侵權。
將侵權試卷再網站傳播,也是侵權行為。
謝謝樓給我的答復!
我還有不明白的地方,練習冊上的題目、試題內容、試題答案是按照國家出版的教材上的原話進行組合的,這種組合沒有出版社的任何修改,完全是教材上的原話。考試有相應的考試大綱,規定了知識點,我是按照知識點出題,同樣是使用教材的原話,難道這就算侵權了?
關於相似的問題,就象上面舉例的選擇題,考察的是企業所得稅稅率的知識點,選項與練習冊上不同,考察的知識點一樣,也都是用教材上的原話,這樣就算侵權嗎?如果是的話,那豈不是全國只有一家出版社可以根據大綱知識點出題了嗎?因為它出過的知識點,別人再出就算侵權了。。。
再次感謝再幫我解答一下上面這個回貼,謝謝!
你提及的問題,是有關剽竊或抄襲如何認定的問題.
如你所說,如果只是因為創作素材相同而產生結果相似,只要你不是抄襲別人已有的作品,就不能認定為侵權。但如果你確實接觸過已有作品,而你的作品又和已有作品非常相似,就很可能會判定你抄襲。這就是接觸原則。
至於具體到你說試卷,我想,考點雖然相同,看考法是不同的,順序也不會相同,兩份針對相同知識點的試卷並不當然以相同的方式來出題考試。
非常感謝sccrp律師的詳細解答!
我有我自己的一個看法,不知對不對,請sccrp律師看看~~
我覺得,只要是題目、試題內容、試題答案均為教材原話,就算十分近似,也不能說明一定是我抄襲或剽竊~~不知這樣的想法是否正確?
如果一旦對方就抄襲、剽竊起訴我,一般除了有賠償,還有什麼處罰嗎?如資產不夠賠償金額,會怎樣呢?
謝謝!
題目、試題內容、試題答案均為教材原話,固然不能說明兩套試題存在相互抄襲或剽竊,兩套試題之間,還可以從整體結構、排列順序等等方面進行比對。
如果認定侵權,除了賠償損失之外,還有諸如賠禮道歉、停止復制發行等責任。如果賠償責任人現有財產不足以執行,應待具備執行能力後再執行。
另外,如果某教科書在內容的選擇或編排上具有獨創性,他人按照該教科書的課程內容和編排順序結構編寫配套教輔讀物,應視為對該教科書在著作權意義上的使用;在未經必要許可的情況下,這種使用即構成對該教科書著作權的侵害。
你編寫的試卷如果符合上述對教材使用的規定,還涉及是否侵犯教材著作權問題。
謝謝sccrp律師。。。
教材的獨創性指的是什麼呢?指的是作者不參考任何資料,獨立創作的教材?
比如大學的教材,象《管理學原理》、《國際私法》這樣的課程的教材,算具有獨創性嗎?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