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著作權主體表述

著作權主體表述

發布時間:2021-08-25 04:13:56

『壹』 什麼是著作權的主體

什麼是著作權的主體,著作權人是著作權法保護的主體:即享有著作權權利和承擔著作權義務的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9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什麼是著作權的主體(一)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直接創作作品的自然人是著作權的原始主體。所謂直接創作的作品:指作者通過自己的獨立構思,運用自己的技巧和方法,直接(包括書面的、口頭的和立體的形式表現)反應自己的思想與感情、個性與特點的作品。幫助作者修改稿件、編輯、校對、審稿等不能成為作者,因為他們是在作者創作基礎上進行修改的。1.被視為作者法人和非法人單位也是著作權原始主體:比如:北京師范大學生物系;2.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如果沒有相反的證明,就是作者。(但不能說沒有署名的人就不是作者)(二)其他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和非法人單位;通過繼承、遺贈、轉讓、委託關系可以成為著作權的主體。《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3條(六)規定著作權中的財產權作為遺產可以繼承。第16條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著作權法第19條規定:公民在死亡後,其作品的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在本法規定的保護期內,依照繼承法的規定轉移。(三)未被視為作者的法人和非法人單位(見《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15條、第16條)(四)國家: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國家作為著作權主體也有幾種情況:1.作者身前將作品原件及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或者將已發表的作品的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償轉讓給國家;2.作者通過遺囑方式將其全部或部分作品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在他死後贈送給國家;3.作者死亡後,其作品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無人繼承又無人受贈,著作權中的財產權由國家享有;2.著作權屬法人或非法人單位,法人或非法人單位變更、終止後,沒有承受其權利與義務的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著作權由國家享有。(五)外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2條和第13條:分為三種情況:A.外國人的作品第一次在中國境內發表;外國人的作品首次在國外發表,三十天內在中國境內發表被視為首次在中國境內發表;

『貳』 著作權的主體是什麼

著作權的主體可以是公民、自然人、法人、組織、國家。

著作權的主體:

一、權利人:1、作者;2、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繼受者:指通過贈與、繼承、遺贈等繼受方式取得者。

『叄』 簡述著作權的原始主體即作者包括哪些主體

(1)作者首先是自然人。作者須具備以下條件:①作者是直接參與創作的人,即藉助語言、文字、色彩、線條等進行創作,反映自己創作個性及特點的人;②確認作者的方法是,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人即為作者;③作者通過創作活動,產生了著作權法規定的作品。作者作為最直接和最基本的著作權主體,應當享有完整的著作權和原始的著作權。
(2)法人或其他組織在特定條件下也視為作者。在著作權法領域,法律在某些特殊情況下也將不具備生命力和創造力的法人和其他組織擬制為作者。.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其他組織意志創作,由法人或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

『肆』 著作權的主體分類規定

著作權的主體分類規定四、匯編作品的著作權人 著作權是指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組織作者基於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依法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著作權是知識產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是現代社會發展中不可缺少的一種法律制度。下面來看看著作權的主體分類規定。著作權的主體分類規定一、著作權的主體分類規定(一)作者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創作,是指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為他人創作進行組織工作,提供咨詢意見、物質條件,或者進行了其他輔助工作,均不視為創作。創作是一種事實行為,而非法律行為,不受自然人行為能力狀況的限制,但創作成果必須符合作品的條件,創作主體才能取得作者身份。創作本來只能是具有直接思維能力的自然人特有的活動,但單位也可在特定情形下通過其特定機構或自然人行使或表達其自由意志,因而單位也可被擬制為作者。著作權法第二條第3款規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單位被視為作者時,可以成為完整的著作權主體,享有作者權利,承擔作者義務。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當事人提供的涉及著作權的底稿、原件、合法出版物、著作權登記證書、認證機構出具的證明、取得權利的合同等,都可作為認定作者的證據。(二)繼受人繼受人,是指因發生繼承、贈與、遺贈或受讓等法律事實而取得著作財產權的人。繼受著作權人包括繼承人、受贈人、受遺贈人、受讓人、作品原件的合法持有人和國家。繼受著作權人只能成為著作財產權的繼受主體,而不能成為著作人身權的繼受主體,因著作人身權具有不可轉讓性。(三)外國人和無國籍人只要符合下列條件之一,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即受我國著作權法保護:1.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的;2.其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在中國境外首先出版,30日內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視為該作品同時在中國境內出版;3.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二、演繹作品的著作權人(一)演繹作品的概念演繹作品,又稱派生作品,是指在已有作品的基礎上,經過改編、翻譯、注釋、整理等創造性勞動而產生的作品。改編,是指改變作品,創作出具有獨創性的新作品;翻譯,是指將作品從一種語言文字轉換成為另一種語言文字;注釋,是指對文字作品中的字、詞、旬進行解釋;整理,是指對內容零散、層次不清的已有文字作品或者材料進行條理化、系統化的加工。(二)演繹作品著作權的歸屬及行使演繹行為是演繹者的創造性勞動,是一種重要的創作方式。演繹創作所產生的新作品,其著作權由演繹者享有,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權。三、合作作品的著作權人(一)合作作品的概念合作作品,是指兩人以上合作創作的作品。其構成要件是:1.作者為兩人或兩人以上;2.作者之間有共同創作的主觀合意。合意,是指作者之間有共同創作的意圖,既可表現為明示約定:,也可表現為默示推定;3.有共同創作作品的行為,即各方都為作品的完成作出了直接的、實質性的貢獻。(二)合作作品著作權的歸屬及行使合作作品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如果合作作品不可以分割使用,如共同創作的小說、繪畫等,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如果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如歌曲,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伍』 著作權的主體,客體,內容各是什麼

享有著作來權的主體主要是作者自,也可以是除作者之外的其他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 著作權的客體是作品,包括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的作品。 著作權的內容主要是著作權人的權利義務。著作權人對其作品享有精神權利和財產權利,同時著作權人也應盡一定的義務,即對其權利作了適當的限制。

『陸』 著作權的原始主體一般是指選擇題

一、著作權人著作權人即著作權法律關系的主體,是著作權所有人的簡稱,是指依法對文學和藝術及科學作品享有著作權的人。我國《著作權法》第九條規定:「著作權人包括:(一)作者;(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作者和被視為作者的法人、其他組織等主體是原始主體,享有完整的或相對完整的著作權;其他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在一定條件下,由於發生一定的法律事實,並通過轉讓、繼承、接受饋贈等法律行為,可以取得特定的發表權和財產權,同時國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以享有著作權中的財產權。這些作者和被視為作者的法人、其他組織以外的公民、社會組織乃至國家,享有不完整的著作權,是著作權繼受主體。二、原始主體1.作者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一般地講,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者必須具備以下四個條件。(1)必須具有創作能力作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識和製作相應表現形式的技能和技巧。不同的作品,表現形式不同,不同的表現形式就需要不同的知識、技能和技巧。如果某一公民缺乏一種作品的創作能力,就不會創作出作品來,著作權就無從產生。(2)必須從事創作活動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三條規定:「著作權法所稱創作,指直接產生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智力活動。」創作活動是一個主觀轉化為客觀的過程。參加創作活動的人可能很多,但「為他人創作進行組織工作,提供咨詢意見、物質條件,或者進行其他輔助活動,均不視為創作」。(我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件》第三條第二款)只有具有創作能力,並把屬於個人的思想、個生、理想、追求、情感融入了作品中的人,即參加了作品的全部創作過程並起主導作用的人,才成為作者。(3)有作品產生公司通過創作活動產生了作品,即完成了表現形式的製作,並為他人所能感知,這樣才能成為作者。(4)符合法律規定創作的作品必須是依法創作的和屬於法律規定的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的作品。並非一切智力成果都受著作權法的保護,同時並非一切作品都受著作權法保護。那些違反憲法原則、有害於社會公德的反動、淫穢作品和其他法律、法規禁止出版、傳播的作品,以及不屬於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的作品均不受著作權法的保護。這些作品的「作者」也就不是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者。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只有自然人才能成為作者。這是因為,只有自然人才具備進行創作的能力,進而才能成為作者。故此,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二款明文規定:「創作作品的公民是作者。」至於《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三款關於視法人或其他組織為作者的規定,則是在特殊情況下的一種法律推定。2.視為作者的法人、其他組織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三款規定:「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主持,代表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意志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作品,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視為作者。」按理說,創作是一個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自然人智力勞動的過程,因此只有自然人才是從事創作的惟一主體,法人或其他組織是不能成為作者的。但我國著作權法規定把法人、其他組織視為作者,不是一個理論問題,而是一個事實問題。在社會分工日益精細的今天,像電影、電視作品、工程設計、計算機軟體等大型作品,以個人之力很難完成。因此大型作品往往由集體組織主持完成,並對作品承擔責任。既然有了這些「法人」作品,那麼把法人或其他組織視為享有原始著作權的作者是有必要的。但根據上述法律第十一條規定,法人或其他組織被視為作者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第一,作品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主持完成;第二,創作成員代表法人或其他組織意志創作;第三,作品由法人或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現在談一下關於如何簡單推定著作權原始主體――作者――的方法問題。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四款規定:「如無相反證明,在作品上署名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為作者。」在作品上署名,是作者行使著作權的結果,也是表現作者身份的直接標志,除非有充足的相反證明表明署名者不是作者。3.其他的原始著作權人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一條第一款規定:「著作權屬於作者,本法另有規定的除外。」這種「另有規定的」指除了作者、視為作者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之外的原始著作權人,有三種。(1)電影、電視和錄像作品的製作者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五條規定:「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的著作權由製片者享有,但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作者享有署名權,並有權按照與製片者簽訂的合同獲得報酬。」(2)特定職務作品的法人或其他組織我國《著作權法》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職務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權,著作權的其他權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給予作者獎勵;(一)主要是利用法人或其他組織的物質技術條件創作,並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承擔責任的工程設計、產品設計圖紙及其說明、計算機軟體、地圖等職務作品;(二)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或者合同約定著作權由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3)委託作品按合同約定取得著作權的委託人我國《著作權法》第十七條規定:「受委託創作的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由委託人和受託人通過合同約定。」

『柒』 著作權的主體是( )

著作權的主體和作者是兩個概念。
著作權的主體可以是自然人、法人、組回織、國家。
作者可以是答自然人、法人和組織。(不包括國家)

所以我認為B是正確的,注意這里用的是「可以」

如果B項的表述為「只能是公民、法人」就是錯誤的。

『捌』 著作權的主體

著作權的主體可以是公民、自然人、法人、組織、國家。
著作權的主體版:
一、權利人權
(一)作者;
(二)其他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二、繼受者
指通過贈與、繼承、遺贈等繼受方式取得者

『玖』 著作權的主體及范圍

中國公民、法人,其他組織,外國人、無國籍人。著作權的主體及范圍中國公民、法人或者其專他組織的作屬品,不論是否發表,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根據其作者所屬國或者經常居住地國同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的著作權,受著作權法保護。外國人、無國籍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出版的,依照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未與中國簽訂協議或者共同參加國際條約的國家的作者以及無國籍人的作品首次在中國參加的國際條約的成員國出版的,或者在成員國和非成員國同時出版的,受著作權法保護。

閱讀全文

與著作權主體表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
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督導工作方案 瀏覽: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