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農村個人與個人之間的土地使用權糾紛,鎮政府可以做出處理決定嗎
依據《土地管理法》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內;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容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2. 對《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嗎
不可以。涉及土地的具體行政行為必須先提起行政復議,復議後依然不服才可以提起訴訟。
3. 土地權屬爭議找誰處理依據什麼處理處理程序是怎樣的
土地權屬爭議(土地糾紛)是指當事人因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以及其他有關土地的權利歸屬問題發生的爭議。那麼,土地權屬爭議找誰處理?處理程序是怎樣的呢?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關於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當事人自行協商解決不成的,必須先申請有關人民政府進行行政處理,對政府部門的處理決定不服,當事人可向人民法院起訴。國土資源部印發的《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也詳細介紹了土地權屬爭議的處理辦法。
3、調查、調解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決定受理後,應及時指定承辦人,對當事人爭議的事實情況進行調查。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對受理的爭議案件,應當在查清事實、分清權屬關系的基礎上先行調解,促使當事人以協商方式達成協議。調解應當堅持自願、合法的原則。調解未達成協議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理部門應當及時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應當自受理土地權屬爭議之日起6個月內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因情況復雜,在規定時間內不能提出調查處理意見的,經該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主要負責人批准,可以適當延長。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在調查處理爭議案件時,應當審查雙方當事人提供的下列證據材料:
(一)人民政府頒發的確定土地權屬的憑證;
(二)人民政府或者主管部門批准徵用、劃撥、出讓土地或者以其他方式批准使用土地的文件;
(三)爭議雙方當事人依法達成的書面協議;
(四)人民政府或者司法機關處理爭議的文件或者附圖;
(五)其他有關證明文件。
4、下達處理決定
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提出調查處理意見後,應當在5個工作日內報送同級人民政府,由人民政府下達處理決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的調查處理意見在報同級人民政府的同時,抄報上一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當事人對人民政府作出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請行政復議或者提起行政訴訟。在規定的時間內,當事人既不申請行政復議,也不提起行政訴訟,處理決定即發生法律效力。生效的處理決定是土地登記的依據。
4. 農村個人與個人土地權屬爭議,鎮人民政府有沒有處理決定權
沒有。
發生農村土地承包經營糾紛的,當事人可以自行和解,也可以請求村民委員會、鄉(鎮)人民政府等調解。
當事人和解、調解不成或者不願和解、調解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
5. 縣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可以對土地權屬糾紛作出處理決定書嗎,依據是什麼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第四條規定,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內門負責土地權屬爭議案件容(以下簡稱爭議案件)的調查和調解工作;對需要依法作出處理決定的,擬定處理意見,報同級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縣級以上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可以指定專門機構或者人員負責辦理爭議案件有關事宜。
《土地權屬爭議調查處理辦法》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第 17 號令 ,已經於2002年12月20日國土資源部第7次部務會議通過,並自2003年3月1日起施行。
6. 土地權屬爭議案件決定書包括哪些內容
(1)申請人和被申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地址;
(2)爭議事由;
(3)申請人陳述;
(4)被申請人陳述;
(5)經查;
(6)決定的法律、法規等依據;
(7)決定;
(8)人民政府蓋章。
7. 鄉政府這樣送達《土地爭議處理決定書》符合法律程序嗎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是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爭議的,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鄉政府可以送達《土地爭議處理決定書》,符合法律程序。
土地管理法
第十六條 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由當事人協商解決;協商不成的,由人民政府處理。
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級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
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決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通知之日起三十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
在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爭議解決前,任何一方不得改變土地利用現狀。
8. 土地權屬爭議的處理
【土地權屬爭議處理】是指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對受理的土地權屬爭議,在查清事實的基礎上,提出自己的處理意見報人民政府,並由其作出處理決定的一種行政行為。
【土地權屬爭議】是指兩個以上單位或個人同時對同一塊土地主張權屬,當事人雙方因土地所有權、使用權和他項權利歸屬而發生的爭議。
【土地權屬爭議處理的原則和程序】土地權屬爭議的處理原則是:從實際出發,尊重歷史,面對現實,以法律、法規和土地管理規章為依據。土地爭議處理的程序是:雙方當事人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政府國土資源管理部門提出申請;國土資源管理部門受理;承辦人員對爭議事實進行調查;對權屬爭議進行調解;調解未達成協議的由人民政府作出處理決定。
【土地權屬爭議解決途徑】主要有雙方協商、行政處理和行政訴訟三種方式,其具體程序是:①土地權屬爭議雙方當事人協商解決;②協商不成的,申請人民政府處理;③當事人對人民政府的處理不服的,可以自接到處理決定之日起30日內,向人民法院起訴;也可先申請行政復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