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請問律師,有關影片的版權問題。
編輯同志:我在5年前出版了一部小說。最近,我發現某電視台播出的一部電視劇,從故事情節到人物設置均與我的小說雷同。為此,我多次與電視台聯系要求他們停播該電視劇,電視台卻讓我與該劇的攝制單位聯系。請問:我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陳浩陳浩同志:您來信提出的問題,涉及我國法律關於著作權的相關規定。首先,《民法通則》第94條規定,公民、法人等享有著作權(版權),依法有署名、發表、出版、獲得報酬等權利。《著作權法》第10條規定,著作權包括下列人身權和財產權:(一)發表權,即決定作品是否之於眾的權利;(二)署名權,即表明作者身份,在作品上署名的權利;(三)修改權,即修改或者授權他人修改作品的權利;(四)保護作品完整權,即保護作品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五)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即以復制、表演、播放、展覽、發行、攝制電影、電視、錄像或者改編、翻譯、注釋、編輯等方式使用作品的權利;以及許可他人以上述方式使用作品,並由此獲得報酬的權利。據此,您對自己創作的小說作品,享有上述法律規定的著作權。其次,《民法通則》第118條規定,公民、法人的著作權(版權)受到剽竊、篡改等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著作權法》第45條規定,歪曲、篡改他人作品的;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以播放、攝制電影、電視等方式使用作品的;使用他人作品,未按照規定支付報酬的,應當承擔停止侵害、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民事責任。第三、該電視劇的攝制單位、發行單位及播出單位均侵犯了您的著作權,您有權要求其立即停止侵權行為,消除影響,公開賠禮道歉並賠償損失。若協商不成,您有權向著作權行政管理部門投訴,有權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以維護您的正當權益。甘肅五環律師事務所律師郭暉
② 關於視頻版權問題
現在是這樣的情況,首先能確定你是沒有進行盈利的,而且如果在視頻播放出註明出處的話,是不構成侵權的,但是如果沒有註明原著出處,如果原著要追究的話,是沒辦法自己維權的
③ 我要發布一個視頻,但是要涉及版權和什麼法律責任的我不懂
你要是以盈利為目的那必須要知道版權屬於誰,然後在版權所有人同意下才能上傳,否則你就要把它買下來,或支付費用,要不然你就是侵犯他人著作權了。非盈利性的,僅供交流學習使用的,一般來說不夠成侵權
④ 文章或者影視的版權問題國家有相關法律嗎
您好,我國有《抄著作權法》、《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等規定了文章和影視的版權問題。
《著作權法》第三條本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一)文字作品;
(二)口述作品;
(三)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四)美術、建築作品;
(五)攝影作品;
(六)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七)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八)計算機軟體;
(九)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如能給出詳細信息,則可作出更為周詳的回答。
⑤ 視頻版權應如何維權
需要先取復證,將對方的侵權證制據存儲下來進行公證,建議使用公證雲旗下的見證實錄,證據直接保存在公證處伺服器中,方便後期訴訟出證。若維權量很大或擔心取證不專業,也可以在公證雲電子數據平台或中國知識產權公證服務平台提交維權取證需求,會有專業取證、公證人員幫助您維權
⑥ 關於分享視頻是否侵犯著作權
不算,
1 因為著作權侵權標准採取權力控制理論,分享行為沒有構成對著作權項下的任何權利回的侵犯,因此不答是侵權。至少不是直接侵權。
2 如果要成立間接侵權或者說幫助侵權,需要有惡意或者違反了特殊義務,此處也沒有,所以夠不上間接侵權。
3 侵權不一定有賠償義務,還要看有沒有合理使用和三個規則標準是否被打破。
4 商用與否不是侵權與否的標准,只是三個標准中其中一個考量因素。
⑦ 官方嚴打短視頻侵權,侵權行為需要承擔什麼法律責任
其實在短視頻時代侵權行為是非常常見的,當然現在也有很多侵權行為沒有得到懲罰,主要就是因為被侵權者不太在意,不想把事情鬧大,所以一般只要侵權者停止侵權行為就不會再有人去追究。如果被侵權者真的想要追究的話,那麼侵權者不僅要向被侵權者做出道歉,還要對此做出賠償。
雖然騰訊的做法讓大家都感到不滿,但是從法律上來講騰訊是正確的,如果這些人繼續侵權創作的話到了法庭上肯定是會敗訴的,甚至還有可能做出經濟賠償。
⑧ 電影視頻網站的版權問題.
只要未經版權人抄許可的行為都是侵權的。不是不違法,只是版權人未一一追究而已。一般版權人主要打擊的是大的盜版製作單位,現在網路的傳播范圍越來越廣,網路侵權問題也已受到重視。對於這些侵權行為實在是打擊不過來,版權人一般會首先選擇那些大一點的有知名度的網站去取證並通過法律途徑索賠。像你說的TVB,公司本身在香港,對在大陸注冊的網站的侵權行為都去追究的話,他們可能力不從心,他們一般會授權給大陸的音像製品發行商去行使相關權利。
⑨ 關於 轉載視頻 作為商業用途 是否屬於侵權
算侵權構成要件具有違法性 著作權法所稱的侵權行為是指違反著作權法規定的義務,侵害他人依著作權法享有的人身權或財產權的行為。如果侵害他人的財產權是直接基於違反合同義務發生的,這種行為通常僅視為違約行為,而由行為人承擔違約責任。 在一般情況下,構成侵害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而應承擔侵權責任的行為,應具備下列條件: 具有違法性。著作權法規定具有某種特定資格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享有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也就規定了一切他人相對的不得加以妨害的義務。違反這些義務,就違反了法律。在某些情況下,法律沒有規定他人相對的義務,也就不發生違法行為。例如,使用不受著作權保護的作品或材料,進行法律不要求經著作權人許可的使用,實施著作權或與著作權有關的權益控制范圍之外的行為,均不屬於著作權法上的侵權行為。 損害事實 有損害事實的客觀存在。損害是指行為造成他人的財產上的損失和精神上的損害。損害是違法行為的客觀後果。如果某一行為正在計劃當中,尚未造成損害事實,就不構成侵權行為。例如,出版社擅自將作者的一部書稿取走,准備出版,但由於某些主觀上的原因最終沒有出版,因而不構成侵權行為。但如果已經出版,即使一本書也未賣出,也應認為構成侵權。 因果關系 和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也就是說,實施某一行為是造成損害事實這一結果的原因。例如,某乙基於某甲的一篇文章改寫成另一篇文章,擅自交一家報社刊登,某乙這一行為引起損害事實,因而具備侵權行為的一個條件。如果某乙僅為練筆,基於某甲的一篇文章改寫成另一篇文章,並不打算發表,而被熱心的某丙見到後,擅自推薦給報社刊登出來,應該認為某丙的行為和造成甲的損害事實有因果關系。至於某乙僅為練筆的改寫,應屬於合理使用范圍,與損害事實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 承擔民事責任 實施行為的人有過錯,或雖無過錯,但仍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也就是說,行為人在實施某一行為時明知行為的損害後果,或者應當預見到而沒有預見到,或已預見到而輕信能夠避免。例如,某出版社明知某一作品有著作權,或者沒有確切根據地以為它沒有著作權,而未經著作權人同意就出版了該作品,這種故意或者過失就是過錯,因而具備侵權行為的一個條件。如果某出版社在不知情和作者乙進行擔保的情況下出版作者乙的作品,而後有作者甲提出作者乙的作品是侵權產物後,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並調查核實,出版社就沒有過錯,通常僅由作者乙承擔侵權責任;如果出版社沒有停止出版,在作者乙的作品確是侵權產物情況下,出版社就有過錯,因而與作者乙作為共同侵權行為人負連帶賠償責任。此外,如果法律明確規定行為人即使無過失,也要承擔損害賠償責任,行為人實施的也是侵權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