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職能
知識產權局主要有四個方面的重要職能:第一,強化知識產權的創造、保護、運用;第二,負責知識產權保護的工作,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指導商標、專利的行政執法;第三,負責專利、商標、原產地地理標志的注冊登記和行政裁決;第四,統籌協調涉外知識產權事宜,按照分工開展對外知識產權談判。
2. 知識產權保護屬於那個政府部門
[資政知來識產權]:知識產權保自護主要包括:行政執法與司法保護。行政執法包括:工商局或市場監督管理局、知識產權局、科技局等。司法保護包括:中級人民法院或知識產權法院。此外,還有部分行業的協會也會設置規范調節機構。
知識產權是指人類智力勞動產生的智力勞動成果所有權。它是依照各國法律賦予符合條件的著作者、發明者或成果擁有者在一定期限內享有的獨占權利,一般認為它包括版權(著作權)和工業產權。版權(著作權)是指創作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的作者及其他著作權人依法對其作品所享有的人身權利和財產權利的總稱;工業產權則是指包括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外觀設計專利、商標、服務標記、廠商名稱、貨源名稱或原產地名稱等在內的權利人享有的獨占性權利。
3. 知識產權保護期是多久
《商標法》第二十三條,注冊商標的有效期為十年,自核准之日起算。另外該法對續展也作了專規屬定。《商標法》第二十四條,注冊商標有效期滿,需要繼續使用的,應當在期滿前六個月內申請續展注冊;在此期間未能提出申請的,可以給予六個月的寬限期。寬限期仍未提出申請的,注銷其注冊商標。
4. 撥打尋求知識產權保護的電話是什麼
全國都有各個知識產權保護委員會,你只需要撥打當地的12330就可以了,或登錄當地的知識產權保護網,遞交申訴材料也可以
5. 中國有幾家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分別在哪裡,各服務於什麼行業
中國沒有機構名稱叫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知識產權主要分三個方面,商標,專利,版權。商標歸商標局管,專利歸專利局管,版權歸版權局管。
6. 中國知識產權報社企業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中心的詳細介紹
中心為會員企業提供以下服務:
1.每年為各會員企業提供《中國知識產權報》相應的版面進行宣傳,宣傳形式及內容由會員企業自主選擇;可應企業要求組織中央新聞記者團對企業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報道,以全面提升企業的形象和產品知名度;利用中國專利網、中國知識產權網進一步擴大對企業的宣傳;向企業贈送全年《中國知識產權報》和《世界發明》雜志。
2.可為企業在樹形象、創品牌、拓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出謀劃策,提供多方面的實際服務:如協助企業組織新聞發布會、產品鑒定會、產品推廣會、整體廣告宣傳策劃以及無形資產評估和產品質量認證的咨詢服務;可根據企業的需求,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推薦專利示範工程企業,向中國消費者協會推薦信譽保護品牌,向中國質量檢驗協會推薦合格產品等;適時推薦企業參加國內外有影響的展覽會和出國考察團,可為企業產品評優提供真實可靠的服務。
3.在專利、商標的申請、審查、無效訴訟、侵權訴訟等方面,為企業提供咨詢服務;協助企業辦理專利申請、加快審查、侵權鑒定、無效訴訟、調查取證、繳納專利費用等手續;
4.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國際專利文獻檢索,包括技術專利性文獻檢索、行業發展動向文獻檢索、法律狀態文獻檢索、競爭對手專利跟蹤檢索;幫助企業建立國際專利文獻(7國2組織)檢索庫;為企業培訓專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人才,組織企業人員參加知識產權培訓班。
5.編制《中國知識產權重點保護名單》(專利分冊、商標分冊),利用遍布全國的記者站、通聯站監視侵權行為;對遇有知識產權糾紛的企業提供最權威的法律咨詢,並可應企業的要求為企業推薦知名律師。
7. 知識產權保護
從知識產權制度的歷史看,發達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不但起步早而且體系完備。在基本法的相關內容中會涉及知識產權保護問題,但更多的國家還是通過制定《專利法》、《合同法》等一系列專項法對知識產權加以規定和保護。對於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政府一般不制定專門的法律,而是在現有關於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律基礎上制定一系列引導性政策。如英國的《知識產權管理手冊》,從原則上對科技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做出規定,以維護科研單位、科技人員的利益,促進科技成果的推廣、轉化和轉讓。在具體的操作層面上,主要是科研單位與科研人員或合作研究中科研單位之間通過簽訂協議或合同的方式,界定科技成果的歸屬和轉化、轉讓,明確彼此的利益關系。如果協議或合同沒有得到履行,則通過藉助法律的方式予以解決(王海峰,2007)。總之,國外主要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具有完善的法規體系,健全的組織管理制度,合理的產權權益分配,能夠充分激勵科研人員並激發其創新的潛能。
近些年來,我國按照TRIPS 協議的最低保護標准,相繼修改了《專利法》、《商標法》、《著作權法》、《軟體保護條例》等法律法規,相對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為保護知識產權和促進科技創新提供了法律保障(袁曉東,2006)。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及科技成果交易額的上升,成果轉化中的知識產權侵犯案件卻逐年上升,反映出我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以知識產權的制度建設為例,受「重成果輕知識產權」傳統思想的影響,無論是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都以成果獎勵制度為主,大學和科研院所的人事管理制度也以發表論文為主要考核指標。結果是,研究項目低水平重復現象嚴重,無法形成自主知識產權。2010年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授權率為27.2%,而在中國申請專利的國外發明授權率為56.4%,無論在質量、結構和國際布局上,都與世界主要專利強國存在較大差距。與此同時,發明創新者自身的不成熟、政府法規的不健全、部分執法部門的不作為,一些企業經營者素質的低下以及政府職能體制轉變不到位、市場經濟發育等諸多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進程。
8. 你好,請問你對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這個單位了解嗎/有問題想請教,謝謝。
知識產權保護中心是事業單位,有的地方是自收自支,歸屬當地市場監管局領導和管理。主要業務是代辦專利申報、商標注冊申報等。
9. 您好,我想請問您了解知識產權保護中心的專利預審崗位要求么
每年都有招考要求,去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上了解具體的招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