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繼承財產取得物權

繼承財產取得物權

發布時間:2021-08-23 12:18:01

⑴ 根據物權法29條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生效。那這個財產屬於夫妻共有財產嗎

1、依據時間,是否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
2、看贈與時有否對此指向性的說明(特別指向說給某一方不給誰)
如果:關系存續、無指向性說明則該財產屬於夫妻共有。

⑵ 通過房屋遺產繼承可以取得房屋所有權嗎

房產繼承從房屋所有權人死亡之日起即可辦理,原則上沒有時間限制,這樣繼承所得的房屋自繼承之日起所有權轉移。因繼承取得物權,繼承人獲得所有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二十九條 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辦理程序:先到房屋所在地的縣級房管局辦理房產證的名稱變更的登記,然後再到房屋所在地的縣級國土部門辦理土地使用證。

⑶ 物權法對遺產的處理

你這屬於遺產繼承,適用婚姻法和繼承法,跟物權法關系不大。
婚後為夫妻共同財產回,所以房產答有一半是你繼父的。剩下的一半由有你母親繼承權的第一順位繼承人繼承。
第一順位繼承人是父母 配偶和子女。
根絕你說的情況,應該是你 你繼父 你外婆。
因此你最後應該享有房產的六分之一。你外婆也會死六分之一,剩下的三分之二歸你繼父。
一般來說,這種份額佔得多的人享有優先購買權,也就是你可以得到房屋價值六分之一的現金。

⑷ 遺囑有效地條件是什麼,繼承取得物權何時生效

只要滿足遺囑的法定格式,遺囑人處分的財產是自己的合法財產。就是有效力的。

⑸ 因繼承取得物權,繼承人獲得所有權,在未辦理登記之前,繼承人有沒有處分權

此種情況下不動產沒有登記就沒有處分權,不發生物權的效力,處分動產是不用登記就發生物版權效力權的,相關規定如下:
《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第二十九條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第三十一條依照本法第二十八條至第三十條規定享有不動產物權的,處分該物權時,依照法律規定需要辦理登記的,未經登記,不發生物權效力。

⑹ 繼承房產適用物權法的前提是什麼

1,按照你的表述,只是老二過繼給繼父。在法律上這種關系不成立繼父子內關系,也不成立收養關系容(收養關系必須辦理過合法的收養手續),所以老二和「繼父」只是撫養關系。
2,根據法律規定,宅基地是不能作為遺產繼承的。
《物權法》規定:「宅基地使用權的取得、行使和轉讓,適用土地管理法等法律和國家有關規定。」而《土地管理法》第6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全民所有即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集體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集體所有。」根據法律規定,公民使用的宅基地,所有權屬於國家或集體;國家及集體所有的土地是可以依法確定由個人使用的,即公民對宅基地有依法使用的權利。遺產必須是公民合法擁有的財產,所以,公民是不能將宅基地作為遺產繼承的,而只享有使用權。
3,公民繼承了房屋,宅基地的使用權也就隨著房屋而轉移給新的所有人,這也只是具體執行國家的行政法規,而不是繼承的結果。
4,有問題可以和我探討

⑺ 某人依法定繼承方式取得遺產的所有權是屬於繼受方式還是原始取得

某人依法定繼承方式取得遺產的所有權是屬於繼受方式取得物權;
1、物權的取得有原始取得與繼受取得之分,前者是指不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而是依據法律直接取得物權,如因先佔、取得時效取得一物的所有權;後者是指以他人的權利及意思為依據取得物權,如因買賣、贈與取得物的所有權。
2、繼受取得又可分為創設與移轉兩種方式。房屋所有人在自己的房屋上為他人設定抵押權就是創設,出賣、贈與則是移轉。
3、這兩種取得方式的根本區別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就是:原始取得是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而繼受取得必須要有原始所有人和受領人的意思表示,即雙方合意。
4、繼受取得一般通過事件的發生或民事法律行為的實施而取得物權。繼受取得正常和有效的行使往往需要以原所有人的所有權和原所有人轉讓所有權的意志為依據,從權能的行使來看往往受制於原所有人。

⑻ 繼承和遺贈取得物權何時生效

物權公示分為兩種,一種是不動產,一種是動產。不動產的公示要通過版登記程序進行,一經登記權,即為公示;動產的公示是通過交付實現的,一經交付,即為公示。遺贈的物權取得,也適用上述一般規則。

由北京佐邦律師事務所為您解答《物權法》第二十九條: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物權法現在變更了遺贈成立的要件了。現在受遺贈人不需要在知道受遺贈後二個月內明確表示接受遺贈,遺贈就成立了,遺贈就開始了。

《合同法》第185條規定:贈與合同是贈與人將自己的財產無償給予受贈人,受贈人表示接受贈與的合同。

《 繼承法》第25條第二款規定:受遺贈人應當在知道受遺贈後兩個月內,作出接受或者放棄受遺贈的表示。到期沒有表示的,視為放棄受遺贈。

⑼ 繼承權是物權還是債權

繼承權是人生權利,人生權利是基於人的身份而產生的權利,所以繼承權是債權

⑽ 十年後才辦理繼承手續,繼承人對被繼承財產的所有權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呢

該房屋不屬於婚姻期間取得的遺產。
《繼承法》第二條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依此規定,繼承人取得繼承權,確定繼承人的范圍和遺產的內容,以及遺囑生效等,都必須以繼承開始的時間為准。在實際生活中,繼承開始的時間與遺產分割的時間往往不同,繼承開始的時間,是被繼承人死亡的時間,是一種法律事實,不能人為地變動。遺產分割的時間,是繼承人實際取得遺產的時間,可以根據實際情況或由繼承人協商確定。因此,不能把遺產分割的時間當作繼承開始的時間,在任何請況下都要把被繼承人死亡的時間作為繼承開始的時間。就本案來說,雙方當事人爭執的房產顯然不是雙方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共同財產。因為男方父親死亡時,雙方尚未結婚,此時男方已經取得了對父親遺產的繼承權,只不過尚未過戶登記,但並不影響其所有權歸屬。

《物權法》第二十九條 因繼承或者受遺贈取得物權的,自繼承或者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
●條文主旨本條是關於因繼承或者受遺贈等而取得物權的規定。
●立法背景
除去因國家公權力的行使而導致的物權變動,可以不依一般的公示原則直接發生效力外,還有一類情形也導致物權的變動直接發生效力,即因繼承或者受遺贈而取得物權的情形。繼承是導致物權變動的一個重要方式,本條對繼承導致物權變動的效力作了規定。
●條文解讀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繼承從被繼承人死亡時開始。因此.本條所指的「繼承開始」就是「被繼承人死亡」之時。而此所謂「死亡」既包括事實死亡,如老死、病死、意外事故致死等,也包括宣告死亡。在宣告死亡的情形,自判決所確定的死亡之時繼承開始。本條所指的繼承又可分為法定繼承和遺囑繼承兩人類:
1.因法定繼承而取得物權。本法第27條所規定的物權由於國家公權力的介人而產生變動,不難被理解,但為何繼承也可以直接產生物權變動的效力呢?首先來看法定繼承,按照繼承法第33條的規定,繼承遺產應當首先清償被繼承人依法應當繳納的稅款和債務。例如甲死後其財產由其子乙繼承,那麼繼承的大致流程為:公示催告與依法定順序清償債務,若仍有剩餘財產,方能作為遺產處理,即只有在對被繼承人甲生前債務清償完畢後,繼承人乙才享有對剩餘財產的所有權。
假設乙對遺產的所有權發生在清償債務之後,那麼他對甲的生前債務進行清償的行為(對遺產的處分行為)如何能生效呢?換言之就是,乙如何取得對遺產的處分權而對甲的生前債務進行清償?因此,法律從邏輯上就必須規定乙自繼承開始時即取得對遺產的所有權.由此,乙將所繼承的遺產首先用於對甲生前債務的清償這一財產處分行為才為有效。
2.因遺囑繼承或者受遺贈而取得物權。根據繼承法第16條的規定,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規定立遺囑處分個人財產,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指定由法定繼承人的一人或者數人繼承,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遺囑是公民生前按照自己意願處分自己不動產物權的一種單方法律行為,關於這一單方法律行為究競屬單方債權行為還是單方物權行為,存在不同意見。但我們認為,遺囑屬單方債權行為,自繼承開始後,所有繼承人是基於法律的直接規定(非依法律行為)而取得物權,因此取得物權的生效時問始於繼承開始。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根據本法第3l條的規定,無論是因法定繼承還是因遺囑繼承或者受遺贈而取得物權,如果涉及的遺產為不動產,依照法律規定應該辦理登記,但繼承人未辦理登記的,其處分行為不生效力。
在婚姻存續期間,夫婦一方繼承父母的遺產一般屬於夫妻共有財產,除非遺囑有特殊約定才為一方個人財產。根據婚姻法第十七條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下列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四)繼承或贈與所得的財產,但本法第十八條第三項規定的除外
第十八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夫妻一方的財產:
(三)遺囑或贈與合同中確定只歸夫或妻一方的財產

閱讀全文

與繼承財產取得物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
寶雞市工商局電話號碼 瀏覽: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