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馮曉青著作權法在線閱讀

馮曉青著作權法在線閱讀

發布時間:2021-08-22 05:23:39

1. 馮曉青的出版著作

知識產權法哲學》(馮曉青著,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年版,31萬字)一書對知識產權法的基本制度、原則和規范蘊含的法理從哲學高度進行了探討,對知識產權法的基本目標和價值進行了哲學分析,為知識產權法提供了比較系統的理論基礎。其理論創新體現於為知識產權法研究與學科建設提供新的理論思路與觀點、基本的理論分析框架和實用的方法論原則等方面。該書作為國內知識產權法哲學方面的第一部理論專著,以知識產權法的哲學理性為切入點,試圖提出知識產權法哲學的理論框架體系,在法哲學視野下對知識產權與知識產權制度的基本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和分析。
《企業知識產權戰略》(馮曉青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01年第1版,30萬字;2005年第2版,48萬字;2008年第3版,79萬字;2014年第4版,50萬字)屬於知識產權法應用研究成果,系國內首部系統研究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學術專著。該書開辟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之應用研究新天地,使知識產權法學學科找到了一個十分重要的應用領域。該書出版後即受到學術界和實務界的高度評價,成為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應用領域的重要著作和權威之作。該書出版後迄今為止已重印10餘次、再版3次,在法學和管理學等領域被廣泛推廣使用。
《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馮曉青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98.5萬字)全書共分六編,計三十三章。第一篇導論闡述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的基礎理論與基本原理;第二編研究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涉及知識產權法目的與利益平衡的一般關系、知識產權各專門法的立法宗旨與利益平衡;第三編探討知識產權的私權保護及其擴張,通過大量史實和理論探討,揭示了知識產權制度發展內在的動態平衡;第四編分析知識產權法中的公共利益,論述知識產權法通過保護私權以激勵創造、促進社會財富的增長,體現出重要的公共利益;第五編剖析知識產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根據知識產品的信息特徵分析知識產權法的利益平衡機制,以及知識產權各專門法中私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平衡的模式;第六編探討了實現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的主要制度設計。
《知識產權專題判解與學理研究叢書》(12冊,每冊均為馮曉青主編,中國大網路全書出版社2010年版,總字數約800萬字)按照知識產權法的基本理論進行類型化研究,不僅改變了個案研究格局,而且在類型化、專題化研究中,結合案例綜合研究而提出了許多新的見解、觀點和思路。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庭原庭長蔣志培撰文指出:「叢書的出版標志著我國知識產權訴訟實務研究的重要進展」,「對於推動我國知識產權審判理論研究,提升知識產權訴訟實務水平均具有理論價值、實踐操作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中國知識產權報》2010年5月21日)。
《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馮曉青著,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44萬字)一書以管理學和知識產權法原理為指導,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基本理論、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策略、企業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管理、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管理以及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保障體系等問題進行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闡明了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在當代企業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對我國企業強化知識管理創新工作,提高知識產權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理論指導作用與實踐操作價值。
《技術創新與企業知識產權戰略》(馮曉青著,知識產權出版社2014年版,55萬字)一書系馮曉青教授主持的2008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結項成果。

2. 從法理上分析著作權限制的理由

我先承認這是我抄來的。

第一,著作權人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前人的勞動成果,在其作品完成後,也應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所利用;
第二,任何權利都不是絕對的,權利人在享受權利時,也應承擔一定的義務。反映在著作權中,就是公眾尊重權利人的勞動成果,也應分享權利人的勞動成果給社會帶來的利益;
第三,對著作權進行限制,可防止因權利濫用而妨礙、束縛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

你可以看一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馮曉青的《試論著作許可權制之正當性》
http://www.civillaw.com.cn/qqf/weizhang.asp?id=41347

3. 利益平衡原則

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
基本信息
簡介
目錄
目錄
1摘要
2基本信息
3基本信息
4簡介
5目錄
《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是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馮曉青。本書對知識產權法教學科研人員、立法者、法律實務工作者以及高校廣大師生和對知識產權感興趣的讀者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
作者
馮曉青
語言
中文
ISBN
756202908
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展開全部
基本信息
書名: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

ISBN:756202908

作者:馮曉青

出版社: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定價:76

頁數:788

出版日期:2006-8-1

版次: 1

開本:16開

簡介
本書以知識產權法基本原理為指導,運用法哲學、法律經濟學等研究方法,從利益平衡機制入手,探討知識產權法的制度理性和價值構造,透視其背後的利益平衡機理。本書作為系統研究知識產權法基礎理論的專著,具有較高的理論品位和學術價值;同時,對國內外知識產權立法和司法實踐問題的廣泛考察與分析也使其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目錄
第一編 導 論

第一章 利益平衡引論

一、利益

二、平衡

三、利益平衡

四、利益平衡的合理性

五、利益平衡原則在知識產權法中的地位

第二章 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必要性:法理學考察

一、知識產權法中利益沖突的平衡與協調

二、知識產權法追求的平等和正義價值的實現

三、知識產權法公共利益目標的實現與保障

第三章 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必要性:財產權理論考察

一、財產、財產權與知識產權

二、從產權制度看財產權和知識產權

三、財產權、知識產權的效益價值取向與利益平衡原則的功能

第四章 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原理

一、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總體框架

二、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結構

三、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價值構造

四、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兩種趨向

第二編 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五章 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概述

一、知識產權法的目的

二、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三、知識產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關系的實證分析:以美國《憲法》知識產權條款為例

第六章 著作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一、著作權法的目的

二、著作權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七章 專利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一、專利法的目的

二、專利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八章 商標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一、商標法目的的內涵

二、商標法的目的

三、商標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九章 商業秘密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一、商業秘密法目的的內涵

二、商業秘密法的目的與利益平衡

第三編 知識產權的私權保護及其擴張

第十章 知識產權的私權性

一、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

二、知識產權私權性的理論認識

三、知識產權私權性面臨的挑戰

第十一章 知識產權的專有性

一、知識產權專有性的內涵

二、「壟斷」層面上知識產權的專有性

第十二章 著作權的擴張

一、著作權擴張的表現

二、著作權擴張與技術發展的關系

三、著作權擴張的正當性和原因

第十三章 專利權的擴張

一、專利權擴張的表現

二、專利權擴張的原因

第十四章 商標權的擴張

一、商標權擴張的表現

二、商標財產化、商標權人「准作者化」——商標權理論的擴張

三、商標權擴張原因的解釋:利益平衡視角

第四編 知識產權法中的公共利益

第十五章 知識產權法與公共利益

一、知識產權私權的公權化

二、知識產權法與公共利益

三、實現公共利益是確立知識產權專有性的重要理由

第十六章 公共利益在著作權法中的體現

一、著作權法中公共利益的歷史考察

二、著作權立法、司法實踐與公共利益

三、著作權法中公共利益的不同認識視角

第十七章 公共利益在專利法中的體現

一、專利法與國家利益

二、激勵發明及發明的公開和應用的公共利益

三、專利法中的公共利益實證分析

第十八章 公共利益在商標法中的體現

一、商標法與公共利益之間的關系

二、商標法促進有效競爭的公共利益

三、商標法保護消費者的公共利益

第十九章 公共利益在商業秘密法中的體現

一、兩種類型的商業秘密保護

二、商業秘密法中的公共利益

第五編 知識產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第二十章 知識產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信息產權理論考察

一、信息產權理論框架下的知識產權

二、信息生產與信息分享之利益平衡機制

第二十一章 著作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著作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內涵與價值目標

二、著作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三、著作權法中利益平衡的微觀透視

四、我國著作權法中的利益平衡機制分析

五、著作權法中著作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平衡的實證考察

第二十二章 專利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專利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則和主要內容

二、專利法中利益平衡的微觀分析

第二十三章 商標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商標競爭性利益平衡的主體結構

二、商標競爭性利益平衡的價值構造

三、商標競爭性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則與內容

四、商標競爭性利益平衡的微觀考察

第二十四章 商業秘密權人利益與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商業秘密法中利益平衡的價值構造

二、商業秘密法中利益平衡的基本原則與內容

第二十五章 知識產權與促進競爭、反壟斷的公共利益之間的平衡

一、知識產權法在合理限制競爭的基礎上促進競爭的機制

二、知識產權法與競爭法的協調及在促進有效競爭方面的利益平衡

第二十六章 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保護的利益平衡

一、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平衡的背景考察

二、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平衡的原則與要求

三、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保護利益平衡存在的問題分析

四、《知識產權協定》的實施與國際社會知識產權之利益平衡

五、後TRIPS時代國際社會知識產權利益平衡之重構

六、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的國際化及與國家社會的法律平衡

第六編 實現知識產權法中利益平衡的主要制度設計

第二十七章 知識產許可權制的基本理論

一、知識產許可權制的法哲(理)學考察

二、知識產許可權制的特徵與表現形式

三、知識產許可權制實現的利益平衡機制

第二十八章 知識產權的權利窮竭

一、知識產權權利窮竭的內涵及其沿革

二、知識產權權利窮竭的合理性

三、知識產權權利窮竭的限制

四、關於知識產權權利窮竭的地域范圍問題

五、知識產權權利窮竭原則在知識產權法中的體現

第二十九章 知識產權有效期的限制

一、知識產權有效期限制的內涵

二、知識產權有效期限制的合理性

三、知識產權有效期限制的實質

四、知識產權有效期限制的不同表現

第三十章 著作權的限制

一、著作許可權制的理論思考

二、著作許可權制的重要形式之一:合理使用

三、著作許可權制的重要形式之二:法定許可

四、網路環境下著作權的限制

第三十一章 專利權的限制

一、專利權的例外

二、為促進專利的實施而採取的限制專利權的措施

三、專利權的合理使用:專利許可權制理論的一種新視角

第三十二章 商標權的限制

一、商標許可權制的概念與正當性

二、商標權合理使用

三、先使用權人的使用

四、非商業性使用

第三十三章 知識產權法中的公有領域

一、「思想」與知識產權法中的公有領域

二、著作權法中的思想與表達的二分法

三、知識共有物與公有領域的保留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免責聲明
頭條網路的詞條系由網友創建、編輯和維護,如您發現頭條網路詞條內容不準確或不完善,歡迎您前往詞條編輯頁共同參與該詞條內容的編輯和修正;如您發現詞條內容涉嫌侵權,請通過 [email protected] 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按照相關法律規定及時處理。

未經許可,禁止商業網站等復制、抓取頭條網路內容;合理使用者,請註明來源於www.ke.com。
意見反饋
©2020 ke.com

4. 著作許可權制制度的理論依據!!!

一般而言,他來人須經著作權人許可源方能行使其著作權,但各國著作權法中普遍對著作權人享有的權利以及權利的行使進行一定的限制。這種限制主要體現在著作權的合理使用和法定許可上。

第一,著作權人在創作作品的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吸收了前人的勞動成果,在其作品完成後,也應在一定程度上為社會所利用;
第二,任何權利都不是絕對的,權利人在享受權利時,也應承擔一定的義務。反映在著作權中,就是公眾尊重權利人的勞動成果,也應分享權利人的勞動成果給社會帶來的利益;
第三,對著作權進行限制,可防止因權利濫用而妨礙、束縛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文化的繁榮。

你可以看一下中國政法大學教授馮曉青的《試論著作許可權制之正當性》

5. 馮曉青的學術成就

馮曉青教授從事知識產權法教學、研究及相關實務工作20餘年。先後獨立著述出版《著作權法通論》、《工業產權法通論》、《知識產權法學》、《知識產權訴訟研究》、《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十一五」、「十二五」國家級規劃教材)、《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技術創新與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法理論與實踐》、《知識產權法哲學》、《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著作權法》等學術專著13部,主編《全球化與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法前沿問題研究》(系列叢書,每冊均為主編,下同)、《知識產權法熱點問題研究》(系列叢書)、《知識產權法專題判解與學理研究叢書》(共12冊)、《知識產權法》(高等學校本科教材)、《全國專利代理人資格考試輔導叢書》等著作、教材30部(其中在英國英文出版一部),合著《專利法》、《動態平衡中的著作權法》(均為兩人合著,第一作者)等著作10餘部。在Journal of the Copyright Society of the USA(SSCI)、Journal of World Intellectual Property、International Private Law Journal、Journal of Law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中國法學》、《政法論壇》、《法學》、《法律科學》、《現代法學》、《法學家》、《知識產權》、《中國人民大學學報》等核心專業刊物上公開發表知識產權研究論文100餘篇,其中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瑞士等國英文法律專業刊物約20篇,論文被《新華文摘》、《中國人民大學報刊復印資料》、《中國社會科學文摘》、《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等轉載(摘)約30篇。承擔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專題項目、教育部重大課題攻關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等20餘項,其中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一般項目各1項,主持省部級以上其他知識產權研究課題10項,承擔國家級重要項目10多項。成果獲得獲得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二等獎2項、普通高校省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1項(以上均為省部級獎)。
中國國家數字圖書館、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資料庫顯示的2008-2010年被高引論文按學科統計表明,馮曉青教授在我國整個法學學科領域,成果被高引均進入全國前十名,分別是第九、十和第五名,在知識產權學科領域作者中則居第一。
在2001年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前夕,馮曉青教授即敏銳地認識到未來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之極端重要性,指出企業只有從戰略高度運作知識產權才能取得核心競爭力和市場競爭優勢。他從1998年開始系統研究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問題,在1999年形成了系統的關於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專題報告(美國微軟基金資助),在2001年9月出版我國第一部系統研究企業知識產權戰略的專著——《企業知識產權戰略》,是我國最早提出企業知識產權戰略觀念和理論體系的學者之一。

6. 知識產權法書籍推薦

閱讀抄參考書目
教材類襲
1、張玉敏:《知識產權法》,法律出版社2005年版;
2、吳漢東:《知識產權法》,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0年版;
3、李雨峰、王遷、劉有東:《著作權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4、張耕:《商業標志法》,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5、湯宗舜:《專利法教程》,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6、鄭成思著,《知識產權論》(第三版),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7、馮曉青:《知識產權法熱點問題研究》,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4年12月第1版。
8.馮曉青:《知識產權法利益平衡理論》,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第1版。
吳漢東、鄭成思這些老師都還不錯

7. 急求一個有關著作權的問題(在線等答案)

著作權的保護期復限。
(1)作制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2)公民作品的發表權、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
(3)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享有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期是從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計算到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完成後50年內未發表的不再給予保護;
(4)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對其使用權和獲得報酬權的保護期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你說的著作權法規定法人作品發表權的保護期是50年,起算日首次發表之日是錯誤的.應該是作品未完成之前發表權都手法律保護.50年起算日應該是作者死亡之日,結束日是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法人或非法人單位享有作品著作權的保護期是是從作品首次發表之日起計算到第50年的12月31日.也就是說發表後過了50年不再保護.這個和發表權不同的.

8. 馮曉青的承擔課題

馮曉青教授主持或者作為主要成員參加的重要項目如:
(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國家知識產權文獻及信息資料庫建設研究」(10&ZD133,2010-2015,首席專家);
(2)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我國企業技術創新與知識產權戰略融合的法律運行機制研究」(08BFX071, 2008-2013,項目負責人);
(3)教育部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啟動基金項目:「知識產權法的利益平衡理論研究」(2006-2009,項目負責人);
(4)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研究」(2010-2012,項目負責人);
(5)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規劃項目:「專利戰略視野下我國專利保護水平定位問題研究」(SS07-B-08,2007.6-2009.12,項目負責人);
(6)國家知識產權局軟科學研究項目:「專利戰略的內涵、目標、指導思想與基本原則研究」(2005-2007,項目負責人);
(7)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政策調研項目:「我國科技工作者權益保障問題研究」(2009.ZCYZ26,2009-2011,項目負責人);
(8)全球化與知識產權保護國際合作項目:「全球化與知識產權保護」(2006-2007,項目負責人);
(9)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項目:「知識產權哲學研究」(2004-2005,項目負責人);
(10)湖南省社科基金暨省「百人工程」項目:「我國企業知識產權戰略實施法律保障體系研究」(2002-2004,項目負責人);
(1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科學發展觀統領下的知識產權戰略實施研究」(07 & ZD006, 2008~2010,子課題負責人);
(1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促進我國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管理研究」(70633003,2007-2009,主要成員);
(13)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中國特色知識產權理論體系研究」(11AZD047,子課題負責人);
(14)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知識產權制度的變革與發展」(04JZD0016,2005-2007,子課題負責人);
(15)教育部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重大課題攻關項目:「知識產權行政與司法保護績效研究」(08JZD0009, 2009-2011,子課題負責人);
(16)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專利許可談判行為與決策模型研究」( 71272215,2012.9-2015.9,主要成員);
(17)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廣西少數民族特色文化知識產權保護保護研究」 (11AZD047,2012.8-2015.8,主要成員);
(18)中宣部、教育部「馬工程」:「知識產權法精品教材建設」(2012-2015,主要成員);
(19)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競爭政策視野下商標法理論研究——關系、協調及制度構建」(11YJA820048,2011.9-2014.9,主要成員);
(20)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規劃項目:「3G時代的數字版權保護模式研究」( 10YJA820033,2010.9-2013.9,主要成員).

9. 泰囧侵權案的原告發難

華旗影視的網站製作相當粗糙,公司注冊資本1000萬元,注冊年份2007年。
華旗影視於2013年3月3日在北京某律所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狀告《泰囧》,然而發布會後卻又拒絕記者采訪。在名為「人在囧途系列」的微博上,記者觀察到,其粉絲數只有24人,截至記者發稿一共發了9條微博,都是關於《人囧》狀告《泰囧》事件的,第一條微博發自今年2月28日。在3月2日發布的題為「我們為什麼要起訴《人再囧途之泰囧》」的微博中,華旗影視一紙500餘字,用了十個嘆號,滿紙含冤,言辭激烈。由此看來,不排除原告華旗影視為「討回公道」專門開設微博,以造聲勢的嫌疑。在該微博上,還貼出了一則「法學專家研討會」的信息,「1月31日,在人民大學法學院召開法學專家研討會。議題《人再囧途之泰囧》的虛假宣傳、對《人在囧途》名稱的使用,是否構成不正當競爭;是否構成對《人在囧途》的剽竊。」同時稱與會專家包括來自中國政法大學、人民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社科院的6名法學界教授。其中,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教授馮曉青在其3月3日的一則微博中表示:「電影作品糾紛案,涉及較大的可能是著作權侵權糾紛,但也不排除特定情況下的不正當競爭糾紛。前者表現得多的是剽竊和抄襲,後者體現為違反誠信原則,不公平和正當地佔有或利用了原告的競爭優勢,或者竊取了原告的競爭優勢。」在馮曉青看來,「我們應當理性看待這個糾紛,不要太情緒化和情感化。」他表示商業糾紛是很正常的事情,何況兩者之間有些聯系。從著作權角度看,主要要辨別是否為正當使用,還是有剽竊、抄襲行為,但也要區分思想的利用和表達的雷同(使用),其中思想不受著作權保護。不正當競爭糾紛上考慮的理念則大不相同,焦點在於誠信原則。而為了一部影片是否侵權而專門召開「研討會」,還專門邀請知名高校教授、專家,業內人士普遍覺得有些「興師動眾」。同時,有人質疑為什麼原告不在影片上映之初發出聲討,而是在《泰囧》一朝成名之後突然「襲擊」,這是不是原告想借《泰囧》之名聲增加自身知名度也引人猜想。

閱讀全文

與馮曉青著作權法在線閱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
馬鞍山到徐州的火車 瀏覽:703
羊年限定金克絲多少錢 瀏覽:573
公共基本衛生服務結核項目試題 瀏覽: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