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政府對國有獨資公司無償劃撥土地,賬務如何處理
某國有獨資公司,政府無償劃撥一塊土地,類型--劃撥,請問,企業取得的政府無償劃撥的土地是否可以評估作價先計入遞延收益,後轉入營業外收入?(假若是作為評估作價先計入遞延收益,但無償劃撥的土地又不提折舊,所以又不知道遞延收益按多少年轉入營業外收入?)還是作為政府對企業的投資?還是以名義金額入賬? 個人理解:要了解(1)無償劃撥的原因是什麼;(2)政府在劃撥該土地的批文中對此項投入的性質是如何表述的,是否可以排除系資本性投入的可能。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目前的工商管理規定中,劃撥土地因不能轉讓而不能作為出資。
『貳』 劃撥土地如何作為固定資產入賬
在新准則下對於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按公允價值入賬。如有相關憑證,該憑證所列明金額與公允價值差額不大可以按該憑證所列金額入賬。如沒有註明價值或註明價值與公允價值差異較大、但有活躍市場的,應當根據有確鑿證據表明的同類或類似資產市場價格作為公允價值。對於公允價值不能可靠取得的,按名義價格計量。
取得時會計處理:
借:無形資產
貸:遞延收益
在相關資產使用壽命內平均分攤遞延收益,計入當期收益。以名義金額計量的政府補助,在取得時計入當期損益。
支付的土地徵用費及遷移補償費、青苗補償費,如是正常施工所必須程序,那麼應計到該項資產的成本中。
對於房地產企業,其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不能計到"無形資產"科目中,而應計到"開發成本"科目。
第一,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土地使用者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後取得的國有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有兩個顯著特徵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繳納補償、安置等費用。
第二,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後,土地使用者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這種劃撥土地使用權也有兩個顯著特徵。
一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必須經縣級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
二是土地使用者取得土地使用權是無償的,也就是說無須繳納任何費用,支付任何經濟上的代價。
『叄』 如果國有企業得到政府無償劃撥佐一塊土地給單位,會計的帳怎麼做
對於國有獨資的企業或者公司,收到政府或者其他國有企業無償劃撥的資產時,是作為政府補助還是資本性投入,需要慎重考慮。這類企業收到的財政資金是政府補助還是資本性投入往往很難有明確的界限。一般情況下,除非是依據具有不分所有制普遍適用的財政補貼資金管理辦法給予的財政補貼,在多數情況下,僅有本企業收到無償劃撥的國有資產,而其他條件類似的企業不能享受的,作為資本性投入的可能性較大。
政府批文中未說明價值的,以企業評估值入賬,或者以該資產在劃出方賬面的原賬面價值入賬;政府批文中說明價值的還是以政府的批文中的價值入賬。
先把政府的公文拿過來仔細研究一下,再跟你的企業所得稅主管稅務機關打個招呼,再入賬吧。
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肆』 請問對於劃撥土地的帳務處理
企業通過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應按照支付的土地出讓金金額入賬;若為無償獲得不得作為資產入賬。
此外,該土地使用權未開發時作為無形資產入賬;待土地開發後,轉入相應的在建工程/固定資產。
『伍』 劃撥取得的土地使用權的會計處理問題
按照《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准則的規定,企業通過劃撥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應確認為「無形資產」。
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支出(如繳納配套費、土地儲備金等)應計入取得無形資產的成本。
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單獨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借:無形資產/國有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購入)
或實收資本(投資者投入)
(5)國企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怎麼入賬擴展閱讀:
根據《企業會計准則第6號——無形資產》:
第三條 無形資產,是指企業擁有或者控制的沒有實物形態的可辨認非貨幣性資產。
資產滿足下列條件之一的,符合無形資產定義中的可辨認性標准:
(一)能夠從企業中分離或者劃分出來,並能單獨或者與相關合同、資產或負債一起,用於出售、轉移、授予許可、租賃或者交換。
(二)源自合同性權利或其他法定權利,無論這些權利是否可以從企業或其他權利和義務中轉移或者分離。
第四條 無形資產同時滿足下列條件的,才能予以確認:
(一)與該無形資產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
(二)該無形資產的成本能夠可靠地計量。
第五條 企業在判斷無形資產產生的經濟利益是否很可能流入時,應當對無形資產在預計使用壽命內可能存在的各種經濟因素作出合理估計,並且應當有明確證據支持。
第六條 企業無形項目的支出,除下列情形外,均應於發生時計入當期損益:
(一)符合本准則規定的確認條件、構成無形資產成本的部分;
(二)非同一控制下企業合並中取得的、不能單獨確認為無形資產、構成購買日確認的商譽的部分。
第七條 企業內部研究開發項目的支出,應當區分研究階段支出與開發階段支出。
研究是指為獲取並理解新的科學或技術知識而進行的獨創性的有計劃調查。
開發是指在進行商業性生產或使用前,將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識應用於某項計劃或設計,以生產出新的或具有實質性改進的材料、裝置、產品等。
『陸』 企業收到的劃撥土地出讓金如何入賬
首先,要明確的是土地使用權出讓的主體是政府,而不是其他單位或者個人,具體工作由內國容土資源管理部門負責,相應的土地出讓金也是由土地受讓人向政府交納。
其次,你國有單位的劃撥用地使用權,如果按照國家政策規定,屬於政府收儲的范疇(商業、旅遊、娛樂、商品房開發、工業用地等經營性用地),再進行招、拍、掛的話,程序應該是這樣----政府支付你們單位土地綜合補償款(含地上物補償)後,收回你們國有劃撥土地使用權,待條件成熟,政府公開進行招、牌、掛出讓。若屬於可以協議出讓再轉讓的范疇,程序是由你單位向政府補交土地出讓金,之後進行轉讓。或者你單位直接申請轉讓,經過有批准權的政府批准後,由受讓人向政府交付土地出讓金,並向你單位支付土地綜合補償款。具體請查詢--《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協議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規范》
最後,至於土地綜合補償款怎麼做財務處理,請他人做答。
『柒』 國有企業改制後,原以劃撥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如何處理
1種是改變土地性質,變為出讓地
1種是保留劃撥,保留年限好象是不超過5年
如果改制後的企業性質是國有獨資企業,也有可能採用授權經營的方式
『捌』 行政劃撥無償取得土地使用權如何做賬務處理
按照《企業復會計准則第制6號——無形資產》准則的規定,企業通過劃撥無償取得的土地使用權也應確認為「無形資產」,直接歸屬於使該項資產達到預定用途所發生的支出(如繳納配套費、土地儲備金等)應計入取得無形資產的成本;土地使用權用於自行開發建造廠房等地上建築物時,土地使用權的賬面價值不與地上建築物合並計算其成本,單獨作為「無形資產」進行核算。
『玖』 劃撥土地如何入賬
借: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
貸:銀行存款
如果屬於行政單位,根據《行政單位會計制專度》規定,行政單位不設屬置「無形資產」科目,劃撥土地支付的價款應當計入「固定資產」科目
借:固定資產-土地
貸:銀行存款
如果屬於無償劃撥,登記「固定資產」備查賬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