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電影版權問題
這個問題涉及到公開傳播權(包括放映權、表演權等)中「公開」專二字的界定。
目前,屬理論和實踐中「公開」的判斷標准為「除了家庭成員、朋友圈之外的不特定人能夠欣賞、獲得作品。你說的學校可以可以分以下情形而影響侵權認定:
如果是大、專院校的電影放映廳,則屬於公開,這會侵犯到版權;
如果是大、專院校和初高中的教室,則不屬於公開,這不會侵犯到版權。
上映已久的電影,而且無盈利,一般不會有人追究。
B. 電影或電視劇版權問題!
電視劇盜播與搶播侵權現象日益嚴重。廣義的盜播指在未獲得合法播版放權授權的前提下私自權進行的以營利為目的的播放行為,其中盜播行為的主體不僅僅局限於電視台,還包括各類在線播放網站、移動視頻終端等,而被盜播的內容也不局限於影視作品,還包括現今流傳甚廣的MP3影音唱片文件。
電視劇市場初期,許多地方電視台私自刻錄電視劇光碟,然後播出,這種盜播原來是很猖獗的,後來經過整頓,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隨後,盜版影碟成了電視劇版權受侵的主要原因。目前,電視劇的網路盜播已經日益擴張,電視劇的網路版權遭遇侵害,占據了盜播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網路盜播的影響面和危害度都遠遠超過了傳統意義上的電視台盜播。通過網路搜索,電視劇在近期被網路盜播的情況為數不少,2006年夏天,38集電視連續劇《封神榜》還在後期製作中,就已有23集被掛在了網上,而提前下手的居然有60多家網站;2007年初《卧薪嘗膽》、《大宋提刑官2》兩劇除了發行音像製品外,沒有授權任何一家網站提供網路下載,現在已經發現全國有70餘家網站提供這兩部劇的下載服務。央視一套播出的82集的《貞觀長歌》,也被不少網站非法在線播放或下載。
C. 那些年的影視版權糾紛案,你怎麼看。
版權是對影視作品的法律保護,近年來很多影視作品都有抄襲、跟風的嫌疑,所以版權糾紛案,也是對行業一種警示,尊重版權,尊重原創。
D. 文藝作品版權之爭頻現抄襲與借鑒的界限在哪
近年來,文藝界頻現版權之爭。普遍的觀點認為,抄襲、剽竊他人作品的行為是可恥的,應該受到法律制裁;而從另外一個角度,不管是文學、影視還是書畫創作,可能都有一個向前人、優秀作品學習、借鑒的過程或行為。如何區分抄襲與借鑒的界限,迫在眉睫。
不同於以往字面上的傳統抄襲法,如今的文藝作品抄襲更加「高級」和隱蔽。「比如同義詞替代法,寫一句『太陽從水面冉冉升起』,寫『日光緩緩照上水面』,書中所有的話都進行變換表達,字面上很難認定它是抄襲。」當然,對於這類抄襲也不是沒有辦法,如果情節構成實質性相似,這個行為就是侵權的。「這就相當於房子,用的建築材料是近似的,但每一幢的設計是不一樣的,《著作權法》要保護的就是房子的造型。」任何人都可以用相同的思想創作出不同的作品,比如在古裝影視劇劇本創作中,偷龍轉鳳、比武招親等橋段很常見,但只要編劇是用獨創的方法把這些橋段串聯起來,並形成了被充分描述的故事結構,就是原創,不容被侵犯。
E. 視頻網站的版權之爭
版權火了。短短抄的半年時間里,無論是新興的長視頻網站,還是老牌的視頻分享網站,幾乎所有的中國主流視頻網站都加入到影視劇等內容的網路版權爭奪中。
這場爭奪戰甚至被認為是傳統視頻網站的「生死之門」。隨著門戶網站網路奇藝、國家隊CNTV紛紛進入後,視頻網站競爭門檻陡然提高。一位業內人士分析,在版權爭奪的背後,考驗視頻網站的是盈利模式的選擇,更是實現商業價值的執行力。
在具有中國市場特色的版權市場面前,版權內容分散、正版價格飆升以及盜版溫床猶在,形成了三大版權門檻。
F. 幾十年前的老電影還存在版權問題嗎
樓主的問題涉及著作權的保護期問題.
一 一般而言,作品的著作權分為人身權和財產權,人身權(除了發表權)保護不受期限限制,而財產權以及發表權保護為作者生前死後50年.
見著作法法條如下:
第二十條 作者的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的保護期不受限制。 』註:(人身權)
第二十一條 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作者終生及其死亡後五十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是合作作品,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註:發表權以及人身權
二 網站播放電影,涉及電影的著作權保護期,電影由於其特有的流通特性,所以其著作權保護期受到一定的限制,具體表現為,電影作品發表權、財產權的保護期限並非作者生前死後50年,而是作品發表後的50年,截止於第50年的12月31日。當然其除發表權外的人身權保護依然不受此限制。
見著作權法條如下:
二一條第三款 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本法第十條第一款第(五)項至第(十七)項規定的權利的保護期為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五十年內未發表的,本法不再保護。
三 解答樓主的第一個問題:
1 電影的人身權包括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受期限限制,所以無論何時播放電影,都不可修改署名,以及電影的內容等等。
2 電影的其他版權事實上仍存在,但如果超過了上述的期限其失去的只是得到法律保護的權利。當然,失去了法律的保護意味著你可以將電影進行在線播放而不必經著作權人同意也不必付予版費,也不用擔心遭到起訴。
四 解答樓主的第二個問題:
1 是否合適可從兩方面理解:1)如果一部電影在保護期限內,但網站在經同意並付出相關費用後進行播放,該播放行為(發行行為)被認為是合適的。2)如果該電影已過保護期限,並播放時不侵犯其他人身權利,則播放行為也可認為是合適的。在這里,我想樓主想問的是第二個方面。
2 電影是否過了保護期限,肯定得具體看每部電影是何時發表的(公映)。這里只舉一個例子——《地道戰》。地道戰由八一電影廠製片,任旭東等人導演於1965年拍攝,1966年上映。所以地道戰如今仍在著作權保護期限內,如果網站需要播放地道戰,理論上需要八一電影廠(電影作為一個作品其整體的著作權歸於製片人即八一,而非導演或者演員等)同意並向其支付費用。由此,可以認為,播放電影地道站,將會侵犯該作品的發行權,是不合適的。
3 對於其他電影,請樓主參考上述意見!
G. 什麼叫電影版權侵權
電影歷經一百多年的發展歷史,深深影響了人們的行為和生活方式。它不僅僅是一種人們娛樂的方式,更是一種文化傳播的途徑。電影是建立在科學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藝術。科學技術的進步,為電影提供了更加豐富的創作手段,並為電影的傳播開拓了更多的渠道,也開辟了更為廣闊的觀眾市場,但同時也給電影的發展帶來了挑戰。 在電影領域,科學技術的應用同樣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是電影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科學技術每向前邁進一步便為電影拓展一些發展的空間;另一方面,科學技術又為電影作品版權侵權提供了更先進的工具和手段,又在相當程度上阻礙了電影的發展。縱觀世界電影發展史,幾乎就是一部便隨著技術創新的電影版權侵權斗爭史。在最初的膠片電影傳播時期,由於受技術限制,對電影作品的侵權一般僅限於在除電影院外的公共場所的未授權放映,權利人比較容易維護自己的權利;而光碟電影的傳播則是隨著錄制設備技術的完善及影碟機的家庭普及而發展起來的,這使盜版光碟很容易的走進了千家萬戶,這給版權人造成巨大損失的同時也帶來了維權路上的艱難;當今的數字電影,是在計算機技術、數字技術和通信技術相結合下產生的一種新型的電影作品形態,互聯網使得電影作品的非法復制、翻錄、傳播變得極為容易,從而電影作品版權也更容易受到前所未有的侵害。因此,數字技術時代怎樣保護好電影作品版權便成為各國法律不容迴避的重要內容。作為一種綜合的表現藝術形式的電影作品,具有許多其他文學藝術作品不具備的特點,恰恰這些特點給相關法律的制定和適用帶來了很大的困難。過去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我國理論界對電影作品版權保護問題缺乏密切關注,致使這方面的理論研究還相當貧乏,這種理論研究的缺乏勢必影響到立法和執法的水平和質量的提升。故而,電影作品版權侵權研究的加強,不僅有重大的理論意義,更具有深遠的實踐意義。 本文在考察國內外學者對相關問題研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相關實踐,對電影作品版權侵權責任這一主題,分四個部分進行論述。 第一部分對電影作品的一般問題進行分析。從電影作品的概念談起,論述了電影作品及電影作品版權法律關系的特殊性。 第二部分詳細分析電影作品版權的侵權責任的基本法律問題。主要從對電影作品版權侵權責任的界定、特徵分析、歸責原則、構成要件等方面進行了相關理論探討。在電影作品版權侵權歸責原則的問題上,針對權利人是停止侵害還是損害賠償的請求,區分不同的情形,分別適用不同的歸責原則。 第三部分對電影作品版權侵權責任的表現類型和抗辯事由進行了論述。依據不同的標准,其表現類型有所不同。針對信息時代電影作品版權侵權變得更加復雜的特點,本文著重從間接責任方面論述對我國電影作品版權的保護。在抗辯事由問題上,分別從合理使用、法定許可和版權失效方面進行了探討。 第四部分論述了電影作品版權侵權責任的法律救濟。在結合我國當前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分別從民事、刑事、行政三個方面來討論對我國電影作品版權侵權責任的法律救濟。本部分主要論述了民事救濟方法,並從第三人責任制度、精神損害賠償和懲罰性賠償的角度提出了一些立法建議。
H. 幾十年前的老電影還要注意版權嗎
電影受著作權法保護,如果有人擅自使用電影的,將會被認定為侵權。但是,我國法律對電影這種著作權的保護是有時間的限制的,幾十年前的老電影還可能需要注意版權問題。
對於幾十年的老電影,需要注意的版權問題首先要看具體到什麼年代。一般而言,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的保護期限是五十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如果幾十年前的老電影已經公映超過50年的,除人身權(如署名權)外,那麼,就不會有版權問題。
按照規定,我國法律上確定的著作權保護期限如下:
1、公民的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的終生及其死亡後50年,截止於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2、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作品,以及著作權(署名權除外)由法人或其他組織享有的職務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一般從作品首次發表時開始計算,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但如果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沒有發表的,著作權法不再給予保護。
3、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攝影作品,其發表權和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但作品自創作完成後50年內沒有發表的,其著作權不再受保護。
4、合作作品的發表權、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作者終生加死亡後50年,截止於最後死亡的作者死亡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5、作者身份不明的作品,著作財產權的保護期限為50年,截止於作品首次發表後第50年的12月31日。
最後,因為在電影版權還在保護期內,著作權人有權因他人使用其作品而獲得經濟報酬。因此,要是發現自己的電影被別人拿去播放,首先就要確定還在不在保護期內,要是還在保護期限內的,就可以要求對方拿經濟報酬。當然,畢竟擅自使用電影的行為屬於侵權,要是侵權損失較大的,建議可以直接找個專業律師起訴維權。
I. 幾十年前的老電影是否具有版權問題
著作權有年限的。外國電影版權歸國外公司所有。建議你們直接用英文的版本,這樣變通一下,國內出版局估計也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