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知識產權法與民法之間的聯系和區別是什麼
我國的第一部著作權法是1910年清政府頒布的《大清著作權律》。新中國的知識產版權法律保護制度權20世紀80年代以後開始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1982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1984年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1990 ...
滿意請採納
❷ 為什麼知識產權法即屬於民法又獨立於民法
您好:
知產法是民法序列,但因為是後起之秀,後來居上,漸漸有一些傳統民法所不能涵蓋的回特色,比如答知產受保護有時限,又不絕對,不會無限期,既特殊保護甚至類於壟斷,又不能讓其有礙競爭,這些都漸漸超出原來絕對的私有權了。
知識產權作為一般的民事權利是民法的組成部分,但是知識產權有明顯的特性比如有較強的專業性,不同於一般的民事權利。
❸ 知識產權在民法中的地位是怎樣的
民法是調整平等主體間權利與義務關系的法律。平等主體間權利一包括財產權與人身權專。
財產權包括物屬權、債權、知識產權中的財產權利;人身權包括人格權和身份權。
其中物權和債權在民法中佔有重要地位。知識產權主要以財產權為主也有部分的身份權,其地位比物權、債權稍低些,但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在生活中的作用起來越重要了。
❹ 考研題目:論知識產權與民法的關系。
http://rendayizhong.blog.163.com/blog/static/7945319720092181168877/
內容摘要
知識產權法是民法的一部分。知識產權法屬於民法的一部分,知識產權是私權,已經為我國立法、司法實踐以及學術研究所承認。然而,對此仍有強調之必要。《民法典知識產權編建議稿》第一條即明確:「知識產權是私權」。TRIPS協議亦有如此規定。其必要性:至今國內仍有一部分人認為知識產權中的工業產權,部分系公權利。部門與地方也有自己制定行政規章更改現有知識產權法對權利取得及維護的規定。例如:國家技術監督局通過行政規章要求企業在該局系統登記「地理名稱」,否則有一定行政措施,即較典型。工業產權的行政主管機關的作用,與管理某些公權利的行政機關的作用完全不同。許多法學家常常向人們不斷強調這種不同,即是提醒人們在知識產權領域不要把私權與公權相混淆。例如江平教授就強調過:「絕不能把商標管理等同於槍支管理」。《著作權法》第一條起草過程中,不少人將憲法第47條賦予公民的公權利,作為著作權的依據和來源,也是將私權混同於公權的一例。知識產權雖然有不同於一般民事權利的特殊性,但是「私權」性質上,則與其他民事權利是共同的(以上黑體字來自於鄭成思著〈知識產權法〉第124頁)。我國許多行政機關,仍然沒有認清知識產權的私權屬性,因此把對知識產權的管理(特別是對商標的管理),當作是市場管理的一個手段,進行了許多沒有必要的干預。典型的如《商標法》第44條,即過分以行政手段干預了商標的使用和轉讓。
❺ 如何理解知識產權作為一種民事特別法
知識產權法是對智力成果進行保護的法律。
傳統民法的保護客體是人身性民事權利內和有形財產權利。容
從保護有形財產到保護智力成果(無形財產),有一個逐步演進的過程。同時,由於有形財產及無形財產物理性質的不同,決定了其權利獲取和保護規則等眾多方面的不同。
因此,知識產權法律是民法中的特別法。
❻ 求論文「知識產權與民法的關系」
知識產權法與民法關系新論
http://www.jianwangzhan.com/101/163557/page3.asp?webid=jianwangzhan&userid=163557&menuno=20&articleid=2493
內容摘要(Abstract):本文打破以往學者所認為的知識產權法與民法是特別法與一般法或普通法的觀點。本文強調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關系是部分與整體的關系,運用法理學、民法學、知識產權法學、邏輯學等學科知識分析梳理這一關系,並在此基礎上破天荒的提出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關系是新法與舊法的關系。
❼ 簡答知識產權基本法與民法的關系
一、在我國民法典制定的大背景下,探索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典的關系具有版重大立法價值和實踐意權義。作為民事基本法的知識產權法,亦需恪守民法基本原則。公序良俗原則作為知識產權法與民法的連接點之一,其在知識產權法上的適用反映了二者之間的密切邏輯關系,亦體現了知識產權法向民法進一步回歸的趨勢。
二、我國知識產權法學界對知識產權國際保護制度的基本原則十分關注,但對作為一個學科的知識產權法的基本原則的研究卻較為薄弱。在我國民法典制定之際,作為民事基本法的知識產權法與民法典的制定存在密切聯系,貫穿於民法典制定始終的民法基本原則亦為知識產權法所遵循。劉春田教授認為,「知識產權法制的運作,一直處於民法的陽光普照之下。離開民法的制度觀照與理論滋養,知識產權的實踐寸步難行。
❽ 知識產權法和民法的有什麼關系
1、相同點:
作為法律,知識產權法和民商法具有某些相同或者相似之處。
(1)兩種法律都是以財產利益和人身利益為杠桿,以權利和義務為手段來調整社會關系的;在具體的法律規范中,都是以確認和保護權利為中心展開的。
(2)在知識產權法中,當權利人許可他人使用,或者轉讓自己的權利時,與他人之間的權利義務關系將成為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將依據債和合同的原則來處理。這種現象可以看作是知識產權法與民商法的交叉。
2、兩種法律的區別:
(1)兩種立法的價值趨向不同。(2)兩種立法的結構不同。
(3)兩種法律的屬性不同。
(4)兩種法律的內容存在很大差別。
(8)如何理解知識產權與民法的關系擴展閱讀:
與知識產權法中的權利相比,民法中的權利在形態上是單一的,也就是說,每個權利都是相互獨立地存在的,它們都在一個層面上,屬於同一層面上的東西;相互之間並不互相影響和制約,都在獨立地發揮著自己的作用。
而知識產權中的權利卻大不相同,這里的權利是分層排布的,層與層之間存在著因果關系,前面的權利可以影響和制約後面的權利,整個權利體系呈現網狀結構。 總之,知識產權法和民法的區別是非常顯著的,二者之間的相似點只是兩種法律之間的有限的交叉,不同和差異佔了主要部分,所以,我們不能簡單地把兩種法律並為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