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事業單位只有使用權住房

事業單位只有使用權住房

發布時間:2021-08-20 02:07:26

『壹』 只有住房證的單位房無可以買賣嗎

只有住房證的單位房不可以買賣,沒有取得房產證的房屋法律規定不準上市,若是買賣的話單靠簽訂買賣合同不能保證購房者權益,風險很大;對法律明確規定不準上市的房產,建議放棄交易!
參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房地產管理法
第三十八條明文規定:下列房地產,不得轉讓
(六)未依法登記領取權屬證書的;

『貳』 事業單位住房問題

偶現在就是在事業單位做
很快就要跳槽了
新單位依然還是個事業單位
2個單位都有提供單身宿舍的
不過實在是很一般
但上班倒非一般的方便
先湊合著住吧
你可以問一下那個單位有沒提供宿舍的啊?
沒有的話和領導談一下看能提供住房補貼不
要是那單位重視你的話應該會給點的

『叄』 只有使用權的房屋能買嗎,怎麼買賣,要注意什麼

常見的只有使用權的房屋包括單位產權的使用權房和房管所產權的使用權房。前者大都是原產權單位按照過去的政策,以福利分房的形式分給職工居住使用。因此對於單位產權的使用權房,買方應當詢問原產權單位的意見。對於使用權房房主來說,使用權房為單位或房管所所有,與使用權房主是長期租賃關系,在遇到房屋拆遷時,使用權的房屋在變成產權房後,能獲得補償款。 使用權房交易有以下兩種方式: (一)將使用權房變成產權房消費者如果想要購買使用權房,可以將購買的使用權房變成產權房。產權單位一般在年初和年中兩次布告通知。可以拿單位工齡介紹信到房管所或產權單位的房管科參加房改。目前使用權房因政策限制尚未完全開放,能夠上市進行買賣交易的非常少,除非是獲得產權單位同意後,通過繳納一定費用,把使用權變成產權,才能進行買賣。 (二)房屋置換除了將使用權換成產權進行交易外,還可以通過房屋置換進行過戶。在通過置換進行過戶時,需要注意兩點。一是雙方都應持有北京市戶口,另外一點是不能進行貸款按揭。通過房屋置換並不能取得使用權房的產權,但可以享有出租的收益權和一定限度的處置權。一般只有擁有本地戶籍的人才能購買使用權的房屋。 在進行使用權房交易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事項: (一)在購買使用權房時一定要問清產權歸屬,在過戶時應當要求公房的原承租人親自到房地局交易大廳辦理相關過戶手續,修改戶主姓名,不得委託辦理。另外由於使用權房的「房本」沒有防偽標志,即使正規租賃合同的蓋章也特別簡單,因此購房者應與原單位確認,以防「房本」造假。 (二)房屋置換合同簽訂以後,現任房主將擁有原房主對使用權房擁有的權利,意味著如果房產置換後使用權房拆遷,新房主將成為補償款的受益人。因此房產置換前,新老房主、尤其是老房主要考慮清楚是否已經放棄未來獲得拆遷補償款的權利,以防日後追悔莫及。 (三)使用權的房子按使用面積計算,客戶一定要對照房本的面積來計算。一般房屋產權證上的面積為建築面積,但是使用權的房子一般按照使用面積計算,在具體交易的時候可以進行實際測量。 以上就是購買只有使用權的房屋的相關內容。不論購買還是置換使用權房,都一定要核實清楚之前的各項費用,如房租(物業費)、供暖費等是否繳交清楚,以免日後出現糾紛。購買使用權房要更加註意防範資金風險。

『肆』 什麼是公房、已購公房、使用權房、不可售公房、單位產權房

公房
公房(公有住房、公產住宅)是指由政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投資興建、銷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之前,住宅的產權歸國家所有。公有住宅主要由本地政府建設,主要向城市居民出租、出售,由企業建設的住宅,向本企業職工出租、出售。公房的大量存在是由於我國長期以來實行住房福利化的結果。在住房貨幣化改革過程中,公房出售,租金提升已成趨勢,但今後國家仍將興建廉價公房以供城市居民中低收入者租住。公房出售後,產權即歸私人所有,即成為所謂「房改房」。
這里所說的公房不包括在京中央和國家機關、軍隊以及中央在京企事業單位職工已購公有住房。

已購公房
是指本市職和公有住房的承租人或年滿18歲以上的同住
成年人工自1994年以來,按照上海市出售公有住房方案購買的公有住
房。除對正、副局級在職幹部和校園內、部隊營防區域內以及戶籍凍
結地區等的已購公房有限制規定外,凡取得房地產權證或房屋所有權
證的,均可上市出售。

使用權房
住戶對房屋通過租賃的方式取得房屋的使用權,沒有產權,俗稱
使用權房。目前使用權房主要有兩種,一是租賃公有住房;二是以市場價格
租賃單位和私人的房屋。前一種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和企事業
單位向居民和職工提供的帶有福利性質的住房,近一、二年出台的差
價換房的有關辦法,主要是針對前一種使用權房,即公有住房。後一
種使用權房完全是市場經濟下的租賃行為。

不可售公房
是指根據本市現行房改政策還不能出售給承租居民的公有住房,它主要包括舊式里弄、新式里弄、職工住房等廚房、衛生合用的不成套房屋,也包括部分公寓、花園住宅等成套房屋。

單位產權房(或系統產權房)
俗稱單產房。是指單位自建或者委託施工單位建設、或者參加聯建,又是自己使用的住宅和其他建築物。這種房屋一般沒有通過實行土地使用權出讓形式,沒有申報商品房計劃。

希望我說的對你有幫助!

『伍』 使用權房 和商品房 他們的區別有那些

1、概念不同

使用權房是計劃經濟和住房分配體制下的產物,俗稱公房。回

商品房是產權房答,有房屋所有權證或集體土地使用證的房屋,產權明晰。

2、產權所屬不同

產權房屬於國家或集體,這項使用權是從所有權分離出來的一項獨立的財產權,允許使用權人(公房承租人)在一定范圍內通過一定方式轉讓或交換房屋使用權,所獲收益扣除應繳稅費後歸使用權人所有。

商品房的產權證是國家發的,是開發商交納了土地出讓金後開發建設的房屋。業主們購買了這類房產後可以自由交易,依法享有佔有、使用、處分、收益的權利。

3、價格不同

與有商品二手房相比,使用權房更有價格優勢,在品質相仿的情況下,二者價格相差至少幾萬元錢,多則十幾萬元。

商品房價格由成本、稅金、利潤、代收費用以及地段、層次、朝向、質量、材料差價等組成。另外,從法律角度來分析,商品房是指按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可在市場上自由交易,不受政府政策限制的各類商品房屋,包括新建商品房、二手房(存量房)等。

『陸』 怎麼理解只有「使用權的房子」

所以在此就這一類問題再談一些個人的看法。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實行住房制度改革以來,大多數公房都經過產權改革變為了私房(即以一定優惠條件將公房出賣給單位職工),但在一些地區有少量公房沒有改革,仍然由職工象徵性地出一些房租繼續租住。由於一住就是幾十年,房租又很少而且還是從工資里直接扣除,所以住戶已經意識不到租賃關系的存在,總感覺這個房子就是自己的,只不過自己享有的是「使用權的房子」。然而,根據物權法定的原則,在物權法的權利體系中並不存在「房屋使用權」這一獨立的物權類型。雙方之間存在的只是租賃合同,只是債權債務關系。關於租賃合同,《合同法》是這樣定義的:「租賃合同是出租人將租賃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租金的合同」。第二百三十五條又規定:「租賃期間屆滿,承租人應當返還租賃物」。所以說白了,所謂的只有「使用權的房子」實際上就是承租來的公房,承租人僅僅是有使用、收益的權利,房子真正的所有權人並不是租住在裡面的承租人,而是收取房租的單位即出租人,雙方之間只是出租與承租的關系,最終承租人還必須將房屋返還給出租人。因此「只有使用權」的房子,只是民間通俗的說法,法律上並不存在這一物權類型。《物權法》第三十九條規定:「所有權人對自己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依法享有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的權利」。在民法上,佔有、使用、收益、處分被稱為所有權的內容或所有權的四項權能。在出賣給職工之前,單位將房屋出租給職工居住,只收取少量房租,單位行使的是四項權能中的處分和收益權能;職工通過購買實現房屋所有權的轉移,使單位失去所有權,自己獲得所有權而成為房子真正的主人,職工才能擁有佔有、使用、收益、處分這四項權能,進而才能談得上出賣、贈與、抵押、出租、繼承等。租來的公房在單位出賣時怎麼辦呢?《合同法》第二百三十條規定:「出租人出賣租賃房屋的,應當在出賣之前的合理期限內通知承租人,承租人享有以同等條件優先購買的權利」。承租人盡管享有的是債權,但是這個債權又具有一定的物權的性質,是物權化的債權,所以在單位出售房屋時,作為單位職工的承租人可以優先購買該房屋。買下後才成了房子真正的所有權人,才談得上以後的處分問題。在夫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的,房屋就屬於夫妻共同財產。承租期間,簽訂租賃合同的承租人去世怎麼辦呢?《合同法》第二百三十四條規定:「承租人在房屋租賃期間死亡的,與其生前共同居住的人可以按照原租賃合同租賃該房屋」。本人認為,一般而言,在租賃合同上簽字的可能只是承租方中的一個人,但是應該理解為簽字人是代表承租方簽訂合同的,所以並不是一旦簽字人死亡了租賃合同當然立即終止,與其共同生活的人(范圍很廣,不限於家庭成員)立即就沒有權利繼續租住了,而是在原租賃期限內,與其生前共同生活的人還可以繼續居住,直至租賃合同期滿。但由於是租來的,該房屋仍然不能出賣、贈與、抵押或者繼承。

『柒』 只有使用權的房屋可以買嗎

1、無法轉變為產權房:只有使用權的房子是沒有所有權的,因為版只有使用權的房屋在購買時有權政策優惠,所以要想從沒產權的房屋轉變為有產權的房屋,也要受到政策的限制。就目前的政策而言,對於使用權的房屋政策限制尚未完全開放,能把使用權房變成產權房非常少,難度極高,而且有能力把使用權房變成產權房的購房者也基本都能買到普通商品房吧。所以在這建議慎買只有使用權的房屋。

2、無法辦理貸款:購房者在購買只有使用權的房子的時候,只能通過全款的方式來購買,因為只有使用權的房屋是無法向銀行申請貸款的,所以購買時會增加購房者的壓力。而且從賣房者的角度來看,買方為了保證合同的正常履行會採取怎樣的手段也是意料不到的,這些會導致在使用權房的轉讓中出現不少的問題。

3、存在戶口問題:有些購房者買房是為了解決戶口問題,而購買只有使用權的房子是不能辦理入戶的,有可能買賣雙方交易的時候,購房者支付了一定定金,但是對方如果不遷移戶口,或採取種種方式拖延,為了拿到全額房款。到時候即使已經住進來了,但是由於現在的戶主不同意,而無法將戶口遷移進來。

『捌』 事業單位辦公用房規定都有哪些

1、市機關局根據各單位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按照辦公用房配備標准核定各部門、各單位的辦公用房面積。各單位申請辦公用房使用權時,應當辦理審批手續,與市機關局簽訂辦公用房使用協議,明確權利、義務和責任。新標准明顯向基層幹部傾斜,省部級官員辦公面積與15前相同,而局處級面積相應增加,最高增加幅度較15年前翻了一番。以市級正處級為例,新規定面積24平方米,相當於15年前的一倍。
2、事業單位辦公用房規定都:
(一)區級機關辦公用房及其相應土地實行權屬統一管理,由區機關事務管理局(以下簡稱事務局)負責。房產權證、土地使用證統一歸事務局管理。各機關事業單位(以下簡稱各單位)房地產證的戶名統一為「鎮海區機關事務管理局」。
(二)事務局統一申辦機關辦公用房所有權及相應土地使用權登記。各單位享有辦公用房的使用權,與事務局簽訂《鎮海區機關辦公用房使用協議》,並履行使用協議中所列的應承擔的各項義務和責任。各房產使用單位應根據本管理辦法制定相應的房地產使用管理制度,建立房地產使用檔案,在核定的房地產范圍內,自主安排、合理使用。
(三)各單位經批准新建的辦公用房,其房產和土地歸屬事務局,在新辦公用房建成後,房產權證和土地使用證由事務局統一申辦,戶名為「鎮海區機關事務管理局」,新建辦公用房的單位享受房產的使用權。
(四)各單位辦公用房及其相應的土地處置由事務局負責,未經事務局同意,不得自行處置其使用的辦公用房及相應土地,不得改變辦公用房的用途,不得將辦公用房租、借或調整給下屬單位或其他單位使用。
(五)建立健全機關事業單位房地產權屬、產籍管理檔案,定期復核權屬、質量狀況及使用情況,確保辦公用房產權清晰、產籍完整。

閱讀全文

與事業單位只有使用權住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
公司協議股權轉讓 瀏覽:531
啥叫擔保物權 瀏覽: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