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農宅基地如何變更使用權人
宅基地使用權具有以下幾個基本特徵:
(1)宅基地使用權的主體只能是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城鎮居民不得購買宅基地。
(2)宅基地使用權的用途僅限於村民建造個人住宅。個人住宅包括住房以及與村民居住生活相關的附屬設施,如廚房、院壩等。
(3)宅基地使用權實行嚴格的「一戶一宅」制。
(4)福利性。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有效轉讓,必需同時具備以下條件:
(一)轉讓行為應徵得本集體經濟組織的同意;
(二)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三)受讓人為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成員。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的幾種類型
(一)因房屋買賣發生的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
(二)因房屋繼承發生的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
(三)因房屋贈與發生的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
(四)因分家析產發生的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
(五)因房屋交換發生的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
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需提供的要件
(一)因房屋買賣(已辦房地產權證)
(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申請審批表
(2)重慶市房屋買賣合同。房屋買賣合同在國土所經辦人員見證下親自簽署,經辦人員簽署意見並加蓋國土所公章(復印件需國土所經辦人員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3)轉讓方與受讓方戶口簿(包括戶口增減頁)、身份證。驗原件收復印件(復印件需國土所經辦人員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4)承諾書。轉讓方承諾該住宅出售後不在該集體經濟組織重新申請宅基地使用權(村民委員會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
(5)證明。村民委員會證明(鄉鎮人民政府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買受人在該集體經濟組織無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6)契稅完稅憑證。驗原件收復印件(經辦人員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7)房地產權證原件。
(二)因房屋繼承
(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申請審批表
(2) 公安機關出具的被繼承人死亡證明(復印件需國土所經辦人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3)A、法定繼承(按法定繼承順序辦理);B遺囑繼承; C遺贈。法定繼承需提供被繼承人與繼承人關系證明;遺囑繼承和遺贈需提供被繼承人書證
(4)繼承人身份證、戶口薄。驗原件收復印件(國土所經辦人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5)房地產權證原件
(三)因房屋贈與
(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申請審批表
(2)房產贈與書。贈與人與被贈與人在國土所經辦人見證下親自簽名並蓋手印,經辦人簽署意見並加蓋國土所公章(復印件需國土所經辦人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3)贈與人與被贈與人戶口薄、身份證。驗原件收復印件(經辦人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4)承諾書。贈與人承諾該房屋贈與後不在該集體經濟組織申請新的宅基地使用權(加蓋村民委員會公章)
(5)證明。村民委員會證明(鄉鎮人民政府簽署意見並加蓋公章)被贈與人在該集體經濟組織無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6)契稅完稅憑證。驗原件收復印件 (經辦人員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7)房地產權證原件
(四)因分家析產
(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權屬變更申請審批表
(2)房產分割協議。全部家庭成員簽名,經辦人簽署意見並加蓋國土所公章(復印件需國土所經辦人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3)家庭成員戶口簿、身份證。驗原件收復印件,包括戶口薄增減頁(經辦人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4)證明。家庭成員戶口未在一起的,需公安機關提供關系證明。
(5)房地產權證原件。
(五)因房屋交換
(1)農村宅基地使用權權屬申請審批表。
(2)房屋交換協議。協議需在國土所經辦人員見證下親自簽署,經辦人員簽署意見並加蓋國土所公章(復印件需經辦人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3)交換雙方戶口簿、身份證。驗原件收復印件(復印件需國土所經辦人員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4)契稅完稅憑證。驗原件收復印件(經辦人簽與原件一致並署名)。
(5)房地產權證原件。
『貳』 宅基地使用權未經原所有人同意擅自變更所有權是否有效
有效,離婚前屬於夫妻共同財產。
『叄』 宅基地使用權被他人私自轉讓,該怎麼辦
這個協議無效,如他們有強占你宅基地的事實行為發生,可申請民事仲裁或者向法院起訴,前提是你得有證據證明這塊地是你的。
『肆』 變更宅基地使用權需要具備哪些條件
《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規定:因依法轉讓地上建築物、構築物等附著物導回致土地使用權答轉移的,必須向土地所在地的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提出土地變更登記申請。根據這一規定,農民因買賣或繼承房屋而使土地使用權發生轉移的,當事人必須辦理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具體而言,就是房屋買賣雙方當事人或者房屋繼承人應當在依法辦理房屋產權變更登記證後15日內,持有關證明文件、材料,向當地縣、市土地管理部門提出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申請,經審核後,由縣、市土地管理部門辦理宅基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換發加蓋有縣、市人民政府印章的土地證。
依據《土地管理法》第62條、《物權法》第155條及有關政策,有條件的允許宅基地使用權轉讓不為法律所禁止。
需具備的條件有:
(一)轉讓人擁 有二處以上的宅基地;
(二)轉讓人與受讓人為同一集體經濟組織內部的成員;
(三)受讓人沒有住房和宅基地,且符合宅基地使用權分配條件;
(四)轉讓行為征 得集體經濟組織同意。
強調一點,以上條件應同時具備。
『伍』 擅自改變土地使用性質違反土地法哪一條
1、對於已經審批建設用地,擅自改變土地用途的(比如審批建設用地為工業用地,用作商業用地或居住用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八十條 依法收回國有土地使用權當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臨時使用土地期滿拒不歸還的,或者不按照批準的用途使用國有土地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責令交還土地,處以罰款。
2、對未經批准擅自改變土地性質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六條和第七十七條的規定,屬非法佔地違法行為,對於這類違法行為,一般採用責令拆除和並處罰款(農村村民個人建房除外不罰只拆),構成刑事責任的移送司法機關。
(5)擅自變更宅基地使用權擴展閱讀:
土地的分類及性質
1、土地出讓一般分五類:商業用地、綜合用地、住宅用地、工業用地和其他用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各用地出讓的最高年限為:居住用地70年;工業用地50年,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用地50年,商業、旅遊、娛樂用地40年,綜合或其他用地50年。
2、土地權屬性質是指土地所有權和土地使用權的性質。我國實行的是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土地管理法》第八條規定「城市市區的土地屬於國家所有。」「農村和城市郊區的土地,除由法律規定屬於國家所有的以外,屬於農民集體所有。
3、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屬於農民集體所有。」因此,我國土地所有權性質分國家土地所有權和集體土地所有權。《土地管理法》第九條規定「國有土地和農民集體所有土地,可依法確定給單位或者個人使用。」這樣,土地使用權的性質分為國有土地使用權和集體土地使用權。
『陸』 村委會有權更改我們家已審批下來的宅基地使用權人嗎
根據《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六十五條第一款第(一)項「為鄉(鎮)村公共設施和公益事業建設,需要使用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報經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可以收回土地使用權。」、第六十五條第二款「依照前款第(一)項規定收回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的,對土地使用權人應當給予適當補償。」和國家土地管理局《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定》(1995年3月11日國家土地管理局〔1995〕國土籍字第26號發布)第五十二條「空閑或房屋坍塌、拆除兩年以上未恢復使用的宅基地,不確定土地使用權。已經確定使用權的,由集體報經縣級人民政府批准,注銷其土地登記,土地由集體收回。
因此,村委會無權直接更改已審批的宅基地使用權人。
希望以上回答能對你有些幫助!
『柒』 因繼承取得房屋,是否需要變更宅基地使用權
您好,由於村民個人對於宅基地只享有使用權不享有所有權,因此,集體土地是一種特殊性的土地性質,就不屬「個人合法財產」,它屬集體所有,只能是本村村民才能享有使用權,不能依法繼承。只能繼承爺爺奶奶的房屋,並以你的名義直接向當地政府申請確認對該宅基地的集體土地建設用地使用權。 如你爺爺奶奶的法定順序繼承人在你爺爺奶奶生前不盡贍養義務,其生活來源主要靠村民委員會供養,則在其去世後村委會有權接收房產並收回宅基地。
具體程序:繼承人(或轉繼承人、代位繼承人)可持本人居民身份證、原宅基地的土地使用權證書、相關產權證明材料向當地縣級人民政府國土資源局的地籍管理部門申請,經現場踏勘和核實有關情況屬實後,土地管理部門會代表同級人民政府向繼承人(或轉繼承人、代位繼承人)頒發《中華人民共和國集體土地使用權證》。
『捌』 宅基地使用權的轉移不經變更登記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土地法 第六十二條 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其宅基地的面積不得超過省、版自治區、直轄市規權定的標准。
農村村民建住宅,應當符合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並盡量使用原有的宅基地和村內空閑地。
農村村民住宅用地,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其中,涉及佔用農用地的,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條的規定辦理審批手續。
農村村民出賣、出租住房後,再申請宅基地的,不予批准。
基於土地法第六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給出的使用宅基地群眾需要符合的兩個條件,政府可以隨時對宅基地進行重新審批,重新做出決定。任何情況不是變更登記,就是針對一個特定的家庭審批、批准宅基地使用權,家庭戶主自然改變政府根據村委會上報情況政府內部審批一遍,再次批准登記造冊。
『玖』 擅自塗改宅基地使用權證的法律後果是怎樣的
你塗改沒有嚴重後果。嚴重的是要看你塗改完了,去干什麼,有沒有干成,對別的人或單位造成多大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