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長海縣現在台筏海區使用權可以分戶嗎
自 80 年代以來,蝦夷扇貝浮筏養殖在遼寧省長海
台筏間距基本在 5m 左右。在利益驅使下,部分養殖戶
縣發展迅速,
目前養殖面積已達10萬余畝,
並成為當地
在現有台筏間增設浮筏,有些為了加大筏身長度,把
名特優海水養殖的重要品種,
在海洋漁業經濟發展中占
各排次之間的通流水道及航道幾乎全部堵,
海上浮筏
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雖然蝦夷扇貝養殖技術得到了快速
呈現長短不一、極不規整的現象,短者 70m 左右,長
推廣,
但在操作過程中,
由於某些技術環節的疏忽,
養殖
者甚至達到 200m 左右,1 台浮筏相當於過去 2 台浮筏
期間亡率不斷提高,
商品貝的規格、
品質、
肥滿度等有
的貝類吊掛數量,不僅影響了海水的正常流動,堵塞
所下降,
從而影響了該產業的經濟效益。
筆者根據多年調
航道,而且埋下了安全隱患。
查研究及實地考察,
分析了當前蝦夷扇貝養殖存在的諸
2.苗種放養密度過大。長海縣的蝦夷扇貝養殖自
多問題,
認為要使該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關鍵問題在於
1984年開始就出現大面積亡現象,
經專家多年調查研
必須重視推廣蝦夷扇貝健康養殖模式。
究,分析出包括養殖容量過大,養殖海域初級生產力
一 、蝦 夷 扇 貝 養 殖 存 在 的 主 要 問 題
已達到極限等多種原因,因此,應清醒認識到海域的
1.養殖浮筏布局過密。
從海上浮筏布局狀況來看,
承載力是有限度的。現在,使用養殖網籠基本都在 15
環掛放養殖,有效地利用了不同水
灣扇貝掛放養殖的水層,及時增減
失,提高了成活率,及時地提供了
層的餌料生物,改善了水環境,也
浮力。在水溫降到 10℃左右時,海
規格基本一致的苗種進入養成籠養
稱為「錯位養殖」
,達到了合理利
灣扇貝的生長基本停止,要及時收
殖。
用養殖區域內餌料生物的目的。
獲。
3.控制苗種進入養成籠時間,
五、精心管理,及時收獲
六、總結
使成貝基本無亡個體,也減少了
在保證上述技術措施的前提
1.養殖海灣扇貝,低投入、高
養成籠的附著物,是切實可行的。
下,精心管理、及時收獲也是海灣
產出,養殖時間短而見效快,且養
4.適當增加海灣扇貝單層放養
扇貝養殖取得高產的措施。海灣扇
殖技術易掌握,可以與海帶輪養, 個數,控制每層放養量為 40 個 ~45
貝養成期間是多風的季節,受台風
放養時間正好能夠銜接起來,
在1年 個,是增加畝產量的關鍵。
影響多,台風過後要及時檢查受到
內可以收獲 2 個品種,海區生產力
5.錯開海灣扇貝掛放養殖的水
損害的情況,發現斷盤、纏架情況
可以得到充分發揮。
層,合理利用養殖水體中的餌料生
要及時整理和修補,以減少損失。
2.改變暫養方法省工、省力, 物,是大面積養殖達到高產的有效
另外,整個養殖期間應經常檢查海 也減少了對苗種的機械損傷和人為損 措 施 。
㈡ 遼寧為什麼會出售589座無人島
因為近年來,隨著遼寧省海洋開發活動的加強,海洋資源和生態環境壓力倍增,部分海域、海島地理空間和生態格局已發生巨大變化,稀缺程度日益增加,國有資源性資產價值未得到合理體現,所以要合理調整海域、海島使用金,遼寧決定出售589座無人島的50年使用權。
據遼寧省自然資源廳有關負責同志介紹,此次調整是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和海域無居民海島有償使用意見的要求做出的,同時,也是遼寧省海洋生態保護、實現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
根據國家對計劃單列市的工作部署,大連市海域使用金徵收標准自行制定。大連市負責省政府批準的本地區用海項目的海域使用金徵收工作(含免繳),每年向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報告徵收(含免繳)情況。
(2)海域使用權遼寧擴展閱讀
遼寧省現有島嶼數量
為充分發揮海域、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徵收標准作為經濟杠桿的調控作用,提高用海生態門檻,引導海洋開發利用布局優化和海洋產業結構調整,日前,遼寧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了《關於調整海域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徵收標準的通知》,調整了我省(除大連外)海域和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徵收標准。
據了解,目前,遼寧已全面查清省內海域里所有海島的數量、位置、開發利用情況等信息,共確認海島633個,其中有居民海島44個,已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198個。
㈢ 遼寧出售589座無人島是怎麼回事
日前,遼寧省財政廳、省自然資源廳聯合印發了《關於調整海域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徵收標準的通知》(下稱《標准》),遼寧已全面查清省內海域里所有海島的數量、位置、開發利用情況等信息,共確認海島633個,其中有居民海島44個,已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198個,其中589座無人島出售50年使用權。
自7月10日起,遼寧省徵收海域使用金統一按照本《標准》執行。其中,以申請審批方式出讓海域使用權的,按本《標准》執行;以招標、拍賣、掛牌方式出讓海域使用權的,出讓底價不得低於按照本《標准》計算的海域使用金金額。因海域使用權續期或用海方案調整等需重新報經政府批準的,批准後按本《標准》執行。
(3)海域使用權遼寧擴展閱讀
海域級別劃分成兩級
此次海域使用金調整,在國家海域等別劃分的基礎上,遼寧省將每個縣級行政區內海域依據自然資源環境質量優劣劃分出2個級別,制定了每個級別的地方使用金徵收標准,但地方標准不低於財政部、國家海洋局2018年出台的國家海域使用金徵收標准。
據介紹,調整後與國家標准相比,國家規定需定級調整的15類用海方式中13類用海方式Ⅰ級海域增幅在4.5-6%之間,提高了用海生態門檻,Ⅱ級海域執行國家標准,增幅為0%,不進行海域定級的10類用海方式增幅為0%,總體增幅1.38%,未明顯增加企業負擔。
㈣ 房產信息全國聯網了嗎
自然資源部發布大消息!
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已實現全國聯網!
我國不動產登記體系進入到全面運行階段!
這意味著,以後誰在全國買過幾套房,再也藏不了貓貓了。只要進行過登記,就能夠依法被查詢到。
這也意味著,以前那種一個人就控制上百套房的案例將不復存在,炒房客不能像以前那樣自由的炒作了。
對於炒房者及某些人群來說,這無疑是一個巨大的噩夢。在不動產登記聯網的情況下,他們在全國各地的房產、貸款記錄等,誰有多少套房子一切都可以清楚的查到。
㈤ 2018年,我國海洋工作將聚焦哪些重點領域
推進海洋領域改革攻堅,做好海洋工作頂層設計,助力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推動海洋經濟向更高質量發展,加快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完善海洋空間管理制度,實施最嚴格的圍填海管控,強化海域管理和海岸線保護,加強海島保護與管理,打好海洋污染防治攻堅戰,加大生態保護修復力度。
鞏固圍填海管控、海岸線保護、海域海島有償使用等改革成果,健全實施方案和配套政策制度,逐級分解管控和保護目標,結合各地實際制定地方監管措施。推動「灣長制」納入中央深改任務。
同時,加快重點領域調整改革步伐。推動重大涉海戰略規劃的實施:制定海洋信息化三年行動計劃;啟動全國海岸帶綜合保護與利用總體規劃編制工作,推進遼寧、河北、天津、山東和浙江5個省級規劃試點。
「加快海洋經濟示範區建設。」王宏說,開展首批8個海洋經濟創新示範城市考核,推進第二批7個示範城市建設。在粵港澳大灣區培育世界級海洋高端產業集群,加快推進上海、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設。
王宏指出,提高海洋經濟運行監測評估能力,豐富海洋經濟管理的政策工具:優化海洋資源配置;推動海水淡化規模化應用和海水利用產業健康發展;上線運行海洋產業投融資公共服務平台。同時,提升海洋創新驅動能力,努力推動海洋環境安全保障、深海工程、海水和海洋能開發利用等領域的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沿海省區市要制定自然岸線保護年度計劃,將自然岸線保有率納入地方政府考核指標,不達標的省區市一律不得新申請用海。
海島保護與管理方面,在浙江、廣東開展無居民海島使用權市場化出讓試點,建立開發利用後評估制度;發布首批海島保護名錄;加強海島岸線保護;推動南海珊瑚礁研究中心等建設,進一步提高西沙、南沙島礁生態建設能力。
㈥ 中國有海域嗎
《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海域指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內水、領海的水面、水體、海床和底土;海域中的內水,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基線向陸地一側至海岸線的海域。
海域使用權是指單位和個人通過法定程序所取得的使用海域資源的權利。《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海域屬於國家所有,國務院代表國家行使海域所有權。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侵佔、買賣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轉讓海域。單位和個人使用海域可以向縣以上人民政府海洋行政主管部門申請使用海域,經依法批准後頒發給相應的海域使用權證書。海域使用申請人自領取海域使用權證書之日起,取得海域使用權。
渤海:
是我國的內海。三面環陸,在遼寧、河北、山東、天津三省一市之間。具體位置在北緯37°07′~41°0′、東經 117°35′~121°10′。遼東半島南端老鐵山角與山東半島北岸蓬萊遙相對峙,像一雙巨臂把渤海環抱起來,岸線所圍的形態好似一個葫蘆。渤海通過渤海海峽與黃海相通。渤海海峽口寬59 海里,有30多個島嶼,其中較大的有南長山島、砣磯島、欽島和皇城島等,總稱廟島群島或廟島列島。其間構成8條寬狹不等的水道,扼渤海的咽喉,是京津地區的海上門戶,地勢極為險要。渤海古稱滄海,又因地處北方,也有北海之稱。渤海的面積較小,大概只有9萬平方公里。
黃海:
是太平洋的邊緣海,在中國與朝鮮半島之間。南以長江口北岸到朝鮮濟州島一線同東海分界,西以渤海海峽與渤海相連。面積約38萬平方公里。流入的各河攜帶泥沙過多,近岸海水呈黃色,故名。
東海:
「東中國海」,北起中國長江口北岸到韓國濟州島一線,南以廣東省南澳島到台灣省本島南端(一作經澎湖到台灣東石港)一線同南海為界,東至日本琉球群島。面積77萬多平方公里。多為200米以下的大陸架。鹽度為31-32‰,東部為34‰。海水溫度平均9.2℃。
南海:
因位於中國南邊而得名。近代有人從英語South China Sea翻譯為南中國海,但中國仍採用南海作官方名稱。但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等地則稱之為南中國海。從東海往南穿過狹長的台灣海峽,就進入洶涌澎湃的南海了。南海是我國最深、最大的海,也是僅次於珊瑚海和阿拉伯海的世界第三大陸緣海。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間的航運要沖,在經濟上、國防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南海位於我國大陸的南方。南海北邊是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和台灣四省,東南邊至菲律賓群島,西南邊至越南和馬來半島,最南邊的普母暗沙靠近加里曼丹島。浩溯的南海,通過巴士海峽、蘇祿海和馬六甲海峽等,與太平洋和印度洋相連。它的面積最廣,約有35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16個廣東省那麼大。
㈦ 現在房產登記全國聯網了嗎在異地能查出本地有房嗎
房產登記全國聯網了,異地房產如果統籌登記了是可以查出來的。
1、全國統一的不動產登記信息管理基礎平台,目前已實現全國聯網。歷時四年時間,被看作房產稅徵收條件和推進財產公開前提的不動產登記全國聯網,進入全面運行的新階段。
2、我國《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從2015年3月起施行。根據《條例》,不動產登記要實現登記機構、登記薄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台「四統一」。在2018年已經實現全國聯網,登記體系進入全面運行階段。
(7)海域使用權遼寧擴展閱讀:
1、如果房屋已有房產證,且不辦理抵押、過戶等業務,也可不必更換房產證。《不動產登記暫行條例實施細則》規定,細則施行前依法核發的各類不動產權屬證書繼續有效,不動產權利未發生變更、轉移的,不動產登記機構不得強行要求不動產權利人更換不動產權屬證書。
也就是說,不動產證是本著「隨動隨換」的原則,如果房產不發生抵押、變更等事項,原來的房產證繼續有效。
2、不動產信息全國聯網後,是不是可以「以人查房」?專家表示,這倒不一定。目前,我們還暫時做不到「以人查房」,比如,有人以前買了房子,拿到的是房產證,這些信息在全國不動產統一登記信息平台就不一定查得到。只有產權過戶、買賣時,這些不動產會重新登記,新發放的就是不動產證,這個信息在全國平台才可以查到。
參考資料:人民網-不動產信息平台全國聯網登記進入運行階段
㈧ 國家海洋局的法律法規
(一)法律
1.《中華人民共和國領海及毗連區法》
2.《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法》
3.《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
4.《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
(二)行政法規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國務院1983年12月29日發布)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國務院1985年3月6日公布)
3.《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規定》(1989年2月11日公布)
4.《中華人民共和國涉外海洋科學研究管理規定》(1996年6月18日公布)
5.《防治海洋工程建設項目污染損害海洋環境管理條例》(2006年9月19日公布)
(三)部門規章
1.《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石油勘探開發環境保護管理條例實施辦法》(1990年9月20日公布)
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傾廢管理條例實施辦法》(1990年9月25日公布)
3.《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規定實施辦法》(1992年8月26日公布)
4.《海洋標准化管理規定》(1997年1月30日公布)
5.《海洋行政處罰實施辦法》(2002年12月25日公布)
6.《海底電纜管道保護規定》(2004年1月9日公布)
7.《委託簽發廢棄物海洋傾倒許可證管理辦法》(2004年10月20日公布)8.《海域使用管理違法違紀行為處分規定》(2008年3月27日公布)
(四)地方法規
海域使用類:
1.河北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2.天津市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3.山東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4.江蘇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5.福建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6.廣東省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7.海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域使用管理法》辦法
8.海南省海洋環境保護規定
9.大連市海域使用管理條例
10.廈門市海域使用管理規定
11.寧波市無居民海島管理條例
海洋環保類:
1.山東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2.江蘇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3.浙江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4.福建省海洋環境保護條例
5.海南省珊瑚礁保護規定
6.深圳經濟特區海域污染防治條例
(五)地方規章:
1.遼寧省海域使用管理辦法
2.上海市海域使用管理辦法
3.浙江省海域使用管理辦法
4.福建省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5.廣東省鋪設海底電纜管道管理辦法
6.廣東省人工魚礁管理規定
7.廈門市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8.遼寧省海洋環境保護辦法
9.天津古海岸與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10.廣西壯族自治區山口紅樹林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11.河北省昌黎黃金海岸國家級海洋類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12.廈門市無居民海島保護與利用管理辦法
13.上海市金山三島海洋生態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
㈨ 申請海島需要什麼手續具體怎麼操作拜託了各位 謝謝
關於印發《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審批試行辦法》的通知 沿海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和計劃單列市海洋廳(局),局機關各部門、局屬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加強海島保護,進一步規范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審批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我們制定了《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審批試行辦法》。現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國家海洋局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日 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審批試行辦法 為全面加強海島保護,進一步規范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審批工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以下簡稱《海島保護法》),制定本試行辦法。 一、審批許可權劃分 按照《海島保護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無居民海島使用由國務院或者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其中,下列無居民海島的使用,由國務院審批: (一)造成海島消失的用島; (二)實體填海連島工程項目用島; (三)探礦、采礦及經營土石等開采活動用島; (四)涉及國家領海基點、國防用途和海洋權益的用島; (五)涉及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和特別保護區的用島; (六)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用島; (七)外商投資項目使用海島的用島; (八)國務院規定的其他用島。 前款規定以外的無居民海島的使用,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申請審批程序 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可以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海洋主管部門直接受理,也可以委託縣級、市級海洋主管部門受理。 委託受理程序如下:單位和個人使用無居民海島,應向海島所在地的縣級海洋主管部門提出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縣級不設海洋主管部門的地區,應向海島所在地的市級海洋主管部門提出申請。向縣級、市級海洋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的,經縣級、市級海洋主管部門審查,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 省級海洋主管部門受理用島申請後,經審核按審批許可權報省級人民政府批准,或經審查按審批許可權報國家海洋局審核,由國家海洋局報國務院批准。 縣級、市級、省級海洋主管部門提出的審查意見,應當報同級人民政府同意。 經省級人民政府批準的用島,由省級海洋主管部門負責下發批准通知書、徵收無居民海島使用金、辦理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登記和頒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證書。 經國務院批準的用島,由國家海洋局負責下發批准通知書、徵收無居民海島使用金、辦理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登記和頒發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證書。 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中含有建築工程的用島,最高使用期限為五十年;其它類型的用島可根據使用實際需要的期限確定,但最高使用期限不得超過三十年。 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轉讓、出租、抵押和繼承應當到原審核機關依法辦理相關手續。 三、審理內容 單位或個人使用無居民海島,應當向海洋主管部門提交下列材料: 1.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書; 2.無居民海島使用的坐標圖; 3.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 4.無居民海島使用項目論證報告; 5.相關資信證明材料; 6.存在利益相關者的,應當提交解決協議。 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的審查和審核機關,應當依據《海島保護法》、海島保護規劃、海洋功能區劃、國家相關產業政策、海島使用相關技術規范和標准,對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進行審查和審核,重點審查和審核下列內容: (一)申請、受理程序是否符合規定; (二)界址、面積是否清楚,有無權屬爭議; (三)是否符合縣級(市級)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 (四)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的編制是否符合規定和技術標准; (五)無居民海島使用項目論證報告的編制是否符合規定和技術標准,結論是否可行; (六)是否影響國家海洋權益、國防安全和海上航行安全。 四、其他事項 (一)審核機關審核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應當徵求相關部門意見,並以適當方式進行公示。 (二)依據海島保護規劃,用於經營性開發利用的無居民海島,應依法採取招標、拍賣或者掛牌方式出讓無居民海島使用權。 (三)國務院或者省級人民政府投資主管部門審批、核準的建設項目使用無居民海島的,項目申請單位應當在立項申請前,提出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由國家海洋局或省級海洋主管部門提出預審意見。 (四)《海島保護法》實施前,已經獲得批準的無居民海島使用項目,凡符合海島保護規劃的,由縣級(市級)政府補編無居民海島保護和利用規劃,並由國家海洋局或省級海洋主管部門補辦無居民海島使用手續,不再進行論證評審,但需提交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書和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補繳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差價;不符合海島保護規劃的,不得辦理無居民海島使用手續。 (五)整體使用無居民海島的,確權面積按整島面積核定;局部使用無居民海島的,確權面積按無居民海島開發利用具體方案確定的面積核定。用島面積按照海島自然表面形態面積核算。 (六)海島周邊海域的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按《海島保護法》的規定進行管理。 (七)無居民海島因自然或人為原因,面積或形態發生變化的,應按現狀換領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證書。 (八)國家和省級海洋主管部門應當對本級批准用島項目的建築物和設施進行登記。 (九)對未按批準的開發利用具體方案使用海島的,應當依法給予處罰;情節嚴重的,應當注銷無居民海島使用權。 (十)無居民海島使用權證書和臨時證書,由國家海洋局統一印製和編號;無居民海島使用申請書和無居民海島使用權登記表樣式由國家海洋局制定。 為加強和規范無居民海島使用金的徵收、使用管理,促進無居民海島的有效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海島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預演算法》等法律規定,我們制定了《無居民海島使用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 提交申請後,如果申請者計劃的用途和確定的規劃符合當地規劃,會通知申請人編制具體的保護方案。比如編寫完成後還要進行專家論證,並編寫論證報告,論證報告經過專家評審後,再提交到管理部門審批。 海洋局資料顯示,此次海島開發主導用途為旅遊娛樂、交通運輸、工業、倉儲、漁業、農林牧業、可再生能源、城鄉建設、公共服務等多個領域。 涉及遼寧、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等8個省區,共計176個無居民海島。其中,遼寧11個、山東5個、江蘇兩個、浙江31個、福建50個、廣東60個、廣西11個、海南6個。 http://www.soa.gov.cn 國家海洋局上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