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知識產權 > 下面對著作權的認知哪一項是正確的

下面對著作權的認知哪一項是正確的

發布時間:2021-08-19 01:17:39

1. b站會員社區規范題以下對著作權的認知,哪一項是正確的

著作權的范圍非常廣泛,關於著作權的各種規章制度也在不斷完善之中。著作權是指內文學、藝術、科學作品容的作者依法對他的作品享有的一系列專有權。
著作權包括:第一,享有著作權的作者可以決定是否對他的作品進行著作權意義上的使用;第二,他可以決定是否就他的作品實施某些涉及他的人格利益的行為;第三,他可以在必要時請求有關的國家機關以強制性的協助來保護或實現他的權利。
著作權是一種特殊的民事權利。它與工業產權構成知識產權的主要內容。在廣義上,它也包括法律賦予表演者、音像製作者廣播電台、電視台或出版者對其表演活動、音像製品、廣播電視節目或版式設計的與著作權有關的權利。
根據我國的著作權制度,著作權是一種包含若干特殊的人身權和財產權的混合權利,行使著作權中的財產權往往涉及其中的人身權。例如,作者將他的作品首次交出版社出版時,不僅是在行使出版權,往往也是行使發表權。
著作權也是一種內容不斷發展的權利。在世界各國,著作權包含的內容並不是永遠固定不變的,而是隨著社會文明的不斷發展和使用作品的新技術的不斷產著作權生,也在得到不斷的發展和補充。總之作者享有著作權不會影響作品的傳播。

2. 有關著作權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答案是D。
指保護作品的不受歪曲、篡改的權利,屬於著作人身權之一。 即未經著作權人許可,不得對作品進行實質性修改,更不得故意改變或用作防偽的手段改動原作品。
因為要選不正確的,所以應該選D。你選項有錯別字,應該是「保護作品完整權不屬於著作人身權」

3. 根據《著作權法》,下列哪些說法是正確的()

答案:A、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並支付報酬。版 B、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 C、著作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期限交付作品。圖書出版者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出版質量、期限出版圖書。
原因:見2010年修訂版的著作權法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條。

4. 著作權亦稱版權。下列關於著作權的認識,正確的是

【答案】D
【答案解析復】試題分制析:公民的著作權是與生俱來的,包括發表權、署名權、修改權、保護作品完整權、獲酬權等。當著作權受侵犯時,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消除影響,賠償損失,所以①③④是正確的,②是錯誤的,公民的著作權屬於財產權,排除,故選D。
考點:本題考查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

5. b站答題 下面哪項不受著作權的法律保護

製作漢堡包的方法、新聞時間、跳水動作都不受著作權的法律保護。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第三條規定,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包括以下列形式創作的文學、藝術和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工程技術等作品:

1、文字作品;

2、口述作品;

3、音樂、戲劇、曲藝、舞蹈、雜技藝術作品;

4、美術、建築作品;

5、攝影作品;

6、電影作品和以類似攝制電影的方法創作的作品;

7、工程設計圖、產品設計圖、地圖、示意圖等圖形作品和模型作品;

8、計算機軟體;

9、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其他作品。

因此,題中三項均不屬於著作權法的保護范圍,但製作漢堡包的方法可受專利法的保護。

(5)下面對著作權的認知哪一項是正確的擴展閱讀:

著作權過去稱為版權,世界上第一部版權法英國《安娜法令》開始保護作者的權利。1791年,法國頒布了《表演權法》,開始重視保護作者的表演權利。1793年又頒布了《作者權法》,作者的權利得到了進一步的重視。

中國史上第一部的著作權法律為1910年頒布的《大清著作權律》。而新中國第一部著作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於1990年9月7日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通過實施。

根據著作權法,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凡是中國公民,法人或者非法人單位的作品,不論是否發表都享有著作權;外國人的作品首先在中國境內發表的,也依著作權法享有著作權;外國人在中國境外發表的作品,根據其所屬國與中國簽訂的協議或者共同參加的國際條約享有著作權。

6. 以下關於著作權概念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著作權,分為著作人格權與著作財產權。其中著作人格權的內涵包括了公開發表權、姓名表示權及禁止他人以扭曲、變更方式,利用著作損害著作人名譽的權利。著作財產權是無形的財產權,是基於人類智識所產生之權利,故屬知識產權之一種,包括重製權、公開口述權、公開播送權、公開上映權、公開演出權、公開傳輸權、公開展示權、改作權、散布權、出租權等等。著作權要保障的是思想的表達形式,而不是保護思想本身,在保障私人之財產權利益的同時,須兼顧文明之累積與知識之傳播,演算法、數學方法、技術或機器的設計均不屬著作權所要保障的對象。
他的原則有(一)保護作者權益為核心的原則
作者是從事創造性智力勞動的勞動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他們的創造性智力勞動應當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法律的保護。由於作者是作品賴以產生的源泉,沒有作者,無從談起作品的利用和傳播,更不可能有整個社會的精神文明和文化科學的建設。所以維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就是保護創作的源泉。只有作者的權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護,才會激勵人們的創造熱情,使社會獲得生產精神財富的重要源泉。因此,著作權法在調整作者和使用人乃至公眾利益的關系中,將維護作者的權益置於首要和核心的地位。維護作者權益在著作權法中主要體現在維護著作權人的人身權和財產權。對侵害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各種侵權行為給予制裁。
(二)鼓勵作品傳播的原則
廣泛深入地傳播作品,使之滿足社會公眾在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是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創作的根本目的。作品的廣泛傳播離不開大眾媒體和傳播者的勞動。傳播雖然不直接創作作品但也需要付出投資和一定程度的創造性勞動,才能使作品以一種恰當的形式表現出來為公眾所接受和使用。傳播媒體和傳播者的投入及產生的合法權益不應被忽視。他們的勞動成果受到應有的保護是著作權制度不可缺少的內容。隨著技術的發展,傳播手段越來越先進、便捷,各種新的傳播媒體層出不窮。從古代的活字印刷到現代的靜電復印、激光照拍、電子掃描,從最初的文字傳播、現場表演到現在的廣播電視聲像傳播、錄音錄像製作及再現,以至於發展到通過國際互聯網進行的文字圖像聲音的傳播。著作權法律制度對各種傳播媒體的合法權益給予積極保護,不僅是對作品的創作和傳播的有力保證,同時也是著作權制度自身不斷發展和完善,以適應新技術飛速發展,具有強大生命力的體現。我國著作權法調整廣義的著作權關系,第4章專章規定了作品傳播者的權利,包括表演者的權利、錄音錄像製作者的權利、廣播電視組織的及出版者的權利,從而體現了我國著作權法鼓勵作品傳播的立法原則。
(三)作者利益和公眾利益協調一致的原則
文學藝術作品作為人類精神文化財富的一部分,具有較強的承襲性。任何作品都離不開對前人優秀文化成果的繼承和借鑒。人類文學藝術本身就是在繼承、創新、發展的基礎上積累起來的。因此,作者對其創作成果充分享有人格權、財產權的同時,不能將權利的行使絕對化,以至於妨礙了社會文化藝術和科學事業的進步。另外,從作品的傳播和使用來看,作者、作品傳播者與廣大群眾之間產生了權利義務關系,涉及到各個主體的利益。著作權法不僅要鼓勵優秀作品的創作與傳播,而且要鼓勵公眾學習知識,了解信息,以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這就需要法律對公眾利用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提供便利條件。因此,著作權法在保護作者和作品傳播者利益的同時,還要對他們的權利進行一些必要的限制,以平衡作者與社會公眾之間的利益關系。這一原則在著作權立法中,通過作品的合理使用、法定許可等規定而得以體現。

7. 有關著作權法的選擇題。。

B
合作作品著作權的歸屬及行使
合作作品的著作權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回。如果合作作品不答可以分割使用,如共同創作的小說、繪畫等,其著作權由各合作作者通過協商一致行使;不能協商一致,又無正當理由的,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人行使除轉讓以外的其他權利,但是所得收益應當合理分配給所有合作作者。
如果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如歌曲,作者對各自創作的部分可以單獨享有著作權,但行使著作權時,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體的著作權。

8. 談一談對著作權法第53條的認識

本條基本未作修改,只是在法律適用中增加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合同法於1999年3月15日經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審議通過,自1999年10月1日起施行。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債權債務關系的重要法律。合同法分則雖然沒有規定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和轉讓合同,但關於著作權許可使用和轉讓合同的訂立、效力、履行、變更和轉讓、終止、違約責任等,著作權法沒有規定的,可以適用合同法總則規定。本條明確規定,關於違約責任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等有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於1986年4月經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通過,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
合同是當事人之間在平等、自願的基礎上訂立的確立、變更、終止民事法律關系的協議。依法訂立的合同,具有法律約束力,合同雙方都必須全面地履行合同規定的義務,否則就會給對方造成損害,違約就應承擔法律責任。著作權許可使用合同和權利轉讓合同與其他合同一樣,一方的違約行為都會給另一方的民事權利造成損害。違約包括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條件兩種情況,例如,圖書出版合同中,作者未按合同約定履行交稿義務,或者出版者未將作品出版,即屬於不履行合同義務的行為;作者雖然提供了稿件,但未按合同約定的期限供稿,或者出版者逾期出版,即屬於履行合同不符合約定的條件,這兩種情況都屬於違約行為。違約方因違約行為給對方造成的損害,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關於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一條與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的規定基本是一致的,即: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的,應當承擔繼續履行、採取補救措施或者賠償損失等違約責任。是否繼續履行由沒有違約的一方選擇,例如,作者到了合同約定的交稿期限還沒創作完成,出版社可以要求其繼續履行,但是給出版社造成的損失要適當賠償;如果因為交稿過遲,使出版社的商機錯失,那就屬於根本違約,使出版社的合同目的落空,出版社有權解除合同,並要求作者賠償損失。關於採取補救措施,例如出版社沒有按合同約定的質量出書,或者由於排版的錯誤,將作品的內容前後順序顛倒,這時出版社應當就錯誤的部分重新排版,或者將錯誤的部分單獨出具校正提示。賠償損失是承擔違約責任的基本方式,按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三條規定,賠償的損失即包括直接損失,也包括可得利益,但可得利益的計算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預見到的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例如,甲電影製片廠與乙電影公司簽訂一份合同,合同中約定:甲廠將其即將製作完成的一部電影的發行權賣給乙公司。電影製作完成後,甲廠反悔,拒絕履行合同。甲廠的違約行為給乙公司造成的直接損失是該公司為發行這部電影所付出的先期投入,如廣告費10萬元。但乙公司有證據證明其收到了100份訂單,按此訂單,可以賣出100個拷貝,每個拷貝可獲取利潤2萬元,總共損失利潤200萬元。甲廠應當賠償乙公司損失的廣告費10萬元和200萬元發行利潤,共計210萬元。按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有關規定,當事人一方因另一方違反合同受到損失的,應當及時採取措施防止損失的擴大;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致使損失擴大的,無權就擴大的損失要求賠償。
以上是關於當事人沒有在合同中約定違約責任條款的情況下,法律規定的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的方式及損失賠償額如何計算。如果在當事人的合同中有違約責任條款,首先應當按合同中的約定辦理。例如在合同中約定了一方違約,由違約方向對方支付一定數額的違約金,或者約定了損失賠償額的計算方法,則按此約定辦理。按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條第二款的規定,約定的違約金低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增加;約定的違約金過分高於造成的損失的,當事人可以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適當減少。

9. 以下對著作權的認知,哪一項是正確的

A、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並支付報酬。
B、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
C、著作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期限交付作品。圖書出版者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出版質量、期限出版圖書。
D、圖書出版者重印、再版作品的,可以不通知著作權人,但應支付報酬。

答案:
A、圖書出版者出版圖書應當和著作權人訂立出版合同,並支付報酬。
B、圖書出版者對著作權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約定享有的專有出版權受法律保護,他人不得出版該作品。
C、著作權人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期限交付作品。圖書出版者應當按照合同約定的出版質量、期限出版圖書。
原因:見2010年修訂版的著作權法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條。
一、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

(一)著作權作品的定義與保護條件:

著作權法所稱的作品: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創造成果。

著作權作品要成為著作權客體,須具備的條件(著作權客體的構成要件):

1、獨創性。亦稱原創性,是作品成為著作權客體的首要條件。指由作者獨立構思而成的,作品的內容或表現形式完全或基本不同於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即不是抄襲、剽竊、篡改他人的作品。

2、可復制性。符合著作權保護條件的作品,通常都能以某種物質復制形式表現的智力創作成果。復制形式包括印刷、繪畫、攝影、錄制等。我國著作權法並沒有像英美法那樣要求作品必須固定在有形載體上,而只要求作品能夠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因此不排除對未被有形載體固定的口頭作品的保護。

著作作品是作者的思想表現形式。單純的思想或情感本身而不具有文學、藝術等客觀表現形式的,不能稱為作品,不能成為著作權客體。(不保護思想本身)

10. 著作權的概念具有哪幾方面的含義

著作權的概念具有哪幾方面的含義,著作權是指著作權人對其創作的文學、藝術和科學作品等智力成果依法享有的專有權利。著作權通常有廣義和狹義之分:狹義的著作權,僅指作者對其作品依法享有的權利;廣義的著作權既包括狹義的著作權內容,還包括著作鄰接權,即作品傳播者依法享有的權利,如藝術表演者的權利、錄音錄像製品製作者的權利、廣播電視組織的權利、圖書和報刊出版者的權利等。那麼著作權的概念具有哪幾方面的含義?著作權的概念著作權的概念具有哪幾方面的含義?第一點、著作權的主體是著作權人,即依法享有著作權的人。著作權的主體不僅包括直接進行作品創作的作者,而且還包括依法享有著作權的其他人,如作品改編者、作品翻譯者、著作權的被許可使用者、著作權的合法繼承人等。此外國家在特殊情況下,也可成為著作權的主體,如作者或其他著作權人把其著作贈與、捐獻給國家後,國家即可成為該著作權的主體。第二點、著作權的客體是基於創作活動而產生的作品,即通過人的思維的分析、概括而產生的、以一定形式表現出來的腦力勞動成果。第三點、著作權的內容是兼具財產權和人身權內容的專有權利。著作權的概念具有哪幾方面的含義?著作權屬於民事權利,它既不同於一般的財產權,也不同於一般的人身權,而是兼具財產權和人身權的雙重內容,並且這種權利為著作權人所專有。著作權的概念具有哪幾方面的含義?想要了解更多內容,歡迎撥打八戒知識產權在線客服。八戒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專註:商標、專利、版權、域名等知識產權業務方向。主營業務三大板塊:常規知識產權、涉外知識產權、知識產權交易。互聯網+知識產權行業的黑馬型企業。

閱讀全文

與下面對著作權的認知哪一項是正確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鞍山二中盧大亮 瀏覽:583
建築證書培訓 瀏覽:62
馬鞍山潘榮 瀏覽:523
2019年公需課知識產權考試答案 瀏覽:280
基本衛生公共服務項目實施方案 瀏覽:62
初中數學校本研修成果 瀏覽:30
長沙市知識產權局張力 瀏覽:369
榮玉證書 瀏覽:382
凌文馬鞍山 瀏覽:34
石柱鎮工商局 瀏覽:854
鋼鐵發明國 瀏覽:118
創造與魔法怎麼賣人民幣 瀏覽:101
知識產權專題答案 瀏覽:760
高發明巫溪 瀏覽:755
衛生室公共衛生服務考核標准 瀏覽:493
亞洲給水排水有版權嗎 瀏覽:397
湖北省醫療糾紛預防與處理辦法 瀏覽:230
星光創造營後勤在哪 瀏覽:581
北京辦理知識產權 瀏覽:177
交通銀行信用卡有效期是幾年 瀏覽: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