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使用權年限自取得該地的土地使用權之時算起。房改房的產權土地使用年限起算時間以該地塊地上房屋參加房改之後第一個繳納土地出讓金的房屋為准。
據市國土部門有關人士介紹,土地使用年限是從開發商取得該地塊的土地使用證之日開始計算,即國家首次出讓該地塊的時間。
根據1990年5月19日開始實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規定,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按下列用途確定:
住宅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商品房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70年;
工業用地(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工廠、工業區):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教育、科技、文化、衛生、體育等公益事業性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商業、旅遊、娛樂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40年;
綜合或者其他用地:全國統一執行的土地使用年限為50年。
土地使用年限縮水的原因:
對於為何會出現個別新買的住房土地使用年限就縮水的現象,房地產開發商和國土部門人士認為,主要是房地產開發時間周期較長、土地出讓後部分地塊存在轉讓以及土地閑置時間較長等原因造成的。
從開發商獲得土地使用權開始,正常的房產規劃、開發和銷售等過程,一般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有的甚至會拖上三四年。遇到經濟不景氣,或者開發商資金不到位、相關證件未辦齊等因素,開發周期可能延遲得更久。
還有的房地產項目是分多期進行開發的,等到開發第三期、第四期時,相應的土地使用年限肯定會縮水較多。
此外,有的地塊經過出讓後,往往會在多個買家或者公司之間進行多次轉讓,這也無形中造成了土地使用年限的縮水。
Ⅱ 土地使用權出讓年限應從何時算起
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對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制度作了規定,但對土地專使用權出讓年限起止計屬算問題卻未明確規定,這是實際工作中需要解決的問題。
根據《城鎮國有土地使用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第16條「土地使用者在支付全部土地使用權出讓金後,應當依照規定辦理土地登記,領取土地使用證,取得土地使用權」和1994年國家土地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發布的《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示範文本》(宗地出讓合同)第4條「出讓年限……自領取該宗地國有土地使用證之日起計算」的規定,國有土使用權出讓年限的起始日期應當確定為自領取或者頒發土地使用證之日。
Ⅲ 劃撥的國有土地轉出讓後怎樣計算使用年限
劃撥用地的使用年限是永久的(即終止日期為批准供地的本級政府認為應版該依法收回權時止)。是行政分配土地使用權的一種形式。通常針對國家重點扶持項目,行政機構,國有企事業單位用地等。劃撥土地在使用性質發生變化了以後,需要有劃撥轉出讓的程序或者直接被國家依法收回,所以不會再出現樓上所說的國有資產流失情況。
Ⅳ 出讓國有土地轉讓後,受讓人土地使用權的期限怎麼計算
轉讓後,土地使用權期限按原出讓合同剩餘年限計算。另外,也可以重新辦理出讓年限續期,補交土地出讓金後,簽訂出讓合同、出讓年限等。
Ⅳ 轉讓土地的使用年限如何計算
土地使用者通過轉讓方式取得的土地使用權,其使用年限為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使用年限減去原土地使用者已使用年限後的剩餘年限。
Ⅵ 土地使用權轉讓 使用年限
關鍵是所謂復國有轉讓制辦土地證沒有?看你說的情況可能沒有土地證,那就成問題了,我國土地轉讓政策是從93年下半年開始實施的,只要你沒有土地證就不是法律意義上的轉讓,就需要到土地局辦理轉讓手續交轉讓費.而是否好賣你問的是不是盲目了,誰知道地在哪裡?位置如何?性質如何?規劃用途如何?...